赵日超

身居闹市的人,是听不懂乡间完整的雨声的。我在蒙蒙细雨中,专程来淮安南窑村瞻仰了关天培墓。

关天培故里历经岁月风雨,虽然多了些现代城市的气息,但里面的关天培墓仍保留着那份肃穆和寂寥。行至南窑村村口,径直往北走,路过几处村庄房舍,穿过几处田间小径,见过株株挺拔的柏树,我怀着敬畏之心走近关天培墓。缕缕雨丝,撩拨着我的心弦,思想的羽翼,使我浮想联翩……

关天培幼时家境贫寒,在淮安城守营当一名普通兵丁。当兵不久后考中了武秀才,被任命为淮安右营把总,之后一路擢升,至道光十四年(1834年),关天培接任广东水师提督,镇守祖国南部海疆。

1839年3月,林则徐奉命赴广州查禁鸦片,关天培亲率水师积极配合,连续六次击败英军进犯。1840年12月,虎门要塞的沙角、大角炮台均被英军攻陷,关天培坐镇虎门,仅剩数百名将士随其坚守要塞。他多次向两广总督请援,均无法获得有力的援助。关天培知道难以挽回战局,遂决心以战死报国。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二月初六,英军对虎门要塞发动总攻,战斗从中午一直持续到深夜,异常激烈。至傍晚英军攻入炮台,关天培持刀奋战被砍伤左臂,受伤十多处,仍屹立阵前,亲手燃炮射击。

忽然,敌人又一发炮弹袭来,这位老将不幸中弹。他以身殉职时,双目紧闭,挺立不倒。英军见其“挺立如生,反骇而仆”,一时不敢上前,个个目瞪口呆。

墓碑上的雨声,让我读出了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看到了中国的脊梁。无数仁人志士抱着“一息尚存,尚思报国”的拳拳赤子之心,或慷慨赴难、悲歌就义,或浴血疆场、挥戈驱寇。

关天培战死沙场的噩耗传至淮安老家,关母按照儿子嘱托将他遗留的盒子打开,盒中仅“坠齿数枚,内衣数袭”,并无其他。遵照关天培的遗愿,1841年3月,他的灵柩被送回淮安。淮安人身穿白衣列于道旁,无不失声痛哭。家乡人民选择一块宝地作为其坟冢,墓旁流水潺潺,松柏高耸。如今,关天培墓四周蓊蓊郁郁,松柏仿佛向踏访者挥舞致意。霏霏细雨,似在倾洒珍珠翠玉。在这片绿意中,我似乎与这位民族英雄殷殷对话……

雨声淅沥,在墓碑上空高歌低吟。为弘扬关天培精神,城东乡南窑村于2018年2月26日,关天培牺牲177周年之际,将南窑小学更名为关天培小学,学校离关天培墓仅千米之遥。

风停雨止时,一股力量从我的胸口喷发而出。也许,这里能培养出“新时代的关天培”。

  (赵日超  ,中国散文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旅游文学委员会委员、江苏省散文学会理事。供职于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报》)

|切换栏目点击快速进入栏目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