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李良玉:浅谈运河文化的历史定位问题

2019-9-22 11:19| 发布者: 赵日超| 查看: 346| 评论: 0

摘要: 浅谈运河文化的历史定位问题李良玉我们在讨论某个事物的时候,常常需要历史定位。所谓历史定位,就是对所讨论的对象做一个整体的评价,以明确它在相关历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影响。历史定位实际上是一种总体价值评估 ...

浅谈运河文化的历史定位问题

李良玉

我们在讨论某个事物的时候,常常需要历史定位。所谓历史定位,就是对所讨论的对象做一个整体的评价,以明确它在相关历史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影响。历史定位实际上是一种总体价值评估。它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对已经熟悉的事物,根据既有的知识,对它的客观意义作整体的说明。一种是对不熟悉的事物,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加深对它的了解,从而逐步形成某种总体的看法。这两种方法各有优缺点。目前,对运河文化的历史定位,基本上是第一种方法。

目前关于运河文化的说法,主要有三种。

第一种,是中国申遗的时候,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的评价。它说,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也是工业革命前工程最大、范围最广的土木水利工程项目。它促进了中国南北物资的交流和领土的管辖。反映出中国人民高超的智慧、决心和勇气,以及东方文明在水利技术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杰出成就。

这个表述是根据中国申遗文本概括出来的。申遗文本强调运河具有四个基本的文化内涵。

第二种,有专家说,中华有五千年文明,其中三千年和运河有关系……中国运河在世界运河史上有独特的地位。就其运河延伸路线之长,维持时间之久,工程之伟大艰巨而言,在世界上则是独一无二的。这是从时间和工程意义上定位。

第三种,有专家说,如果我们能穿越时空隧道来到唐宋,或者明清盛世,自天空俯瞰大地,一定会被两条雄踞在中华大地上的蜿蜒的人工巨龙深深震撼。一条是横亘东西、冷峻深沉的万里长城,另一条则是连贯南北、舳舻千里的大运河。一撇一捺形成中国“人”。

当然,除了这三种评论之外,还有其他一些评论。我认为它们都是可以的,都能给我们以相当的启发。特别是世界文化遗产委员会的评论,堪称经典。

一般说来,对任何事物下定义,要求用简短的文字把事物的内容、面貌和品质概括得十分妥帖,都是有一定难度的。讨论运河文化历史定位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这一点。站在这样的角度上,对学界现有看法既要给予必要的尊重和理解,也要看到有些看法还有一定缺陷。

大运河是一项巨大的河道工程,也是一个具有政治、经济、文化和技术价值的重大历史事物。对它的意义的认识,本身就是一件复杂的事。下面,我提两个问题供大家思考。

第一,如果仅仅从时间上和工程上讨论运河,而完全放弃文明的审视角度,能不能对运河的文化意义形成足够的说明?第二,说长城和运河一撇一捺构成了中国人,它肯定的应该不光是“人”的字形,而应当是具有中华民族精神的“人”。换言之,它是赞扬长城和运河对于养成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有重要意义。

说到中国人的民族精神,自然就要谈到长城和运河的文化象征意义。长城固然是一项世界级的浩大工程,被称为世界第七大奇迹,一定意义上具有中国的某种象征性意义。但是,说它和大运河构成中国人的精神则有一定缺陷。首先,长城和运河的实际走向不是一个人字形,而是一个丁字形,说两者一撇一捺不符合它们的实际走向的客观表达。其次,说运河是中国文化精神的构成因素之一,似乎说服力不强。

中国文化精神的表达,有一个很重要的标志物就是黄河,人们说得最多的大约也是黄河。说到黄河,不能不说“黄河大合唱”。据说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前,是到壶口瀑布去过的。瀑布震撼人心的效果启发了他的灵感。《黄河大合唱》里有“黄河船夫谣”,直接咏唱了黄河边上的人。黄河的代表意义有三点,第一,代表沿黄河的广袤原野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第二,代表中华先人是在与黄河沿线的恶劣生存条件的斗争中成长的;第三,代表黄河的水孕育了中国的古代农耕文明。“长江号子”也有形象的意义。三峡以上,纤夫们背着纤把船从激流里往上拉,需要团结协作的精神,形成爆发的力量。这是人的精神在水里头的投射。黄河、长江对于中华民族的意义,在中国人最重要的生活资料——食物上也可以看得出来。黄河流域的面食、长江流域的米食,是两大传统主食。而在北方游牧地区,则是牛羊等类肉食。直到今天,南方的米食、北方的面食和牧区的肉食,还是中国的三大主食。因此,黄河、长江、草原,是中国传统文明最为形象的三大地理标志。

怎么对运河文化进行定位呢?我提三个参考性的标志物。

第一,从西方文明发展过程上的对应物看大运河。

这里讲的大运河是三个意义。一是公元前486年开的邗沟,为了表述方便我们把它称为吴运河。二是公元605年隋炀帝开的通济渠。吴运河是沟通了长江和淮河。通济渠是洛阳以下,跟邗沟对接起来。我们把它称为隋运河。京杭大运河是元代以后重开的,我们把它叫作元运河。这三个运河,合起来构成我所说的大运河的概念。

对照西方文化史,与大运河相对应的标志物是什么呢?是“条条大路通罗马”。这句话据说是西罗马皇帝尤里安说出来的。有夸张的说法,那个时候从意大利半岛,从欧洲的任何一个地方,只要坚持不断地走,都有路能走到罗马。罗马帝国是公元前1世纪形成的一个空前的大帝国,它必须解决交通的问题。罗马帝国到了尤里安的时期相当于中国东晋时代。吴王夫差开吴运河是公元前486年,早于罗马大道。隋炀帝开通济渠是公元605年,晚于罗马大道。吴运河到隋运河之间大概相隔了1000年。因此,从物质文明的意义上讲,中国的大运河和罗马大道是有可比性的,有同等的交通的意义。这是第一个参考性的标志物。

第二,从古代城市的兴衰看运河。说起运河不能不说扬州。秦代是江都县,汉代是个封国,有江都王在这个地方。后来直到隋唐,多有变动,先后改为广陵郡、扬州等,治所也不固定,唐初才把府治确定下来。明清时期盐运发达,甚至盐运使衙门也在扬州。古代行政中心在哪里,那里一定重要,现在仍然是。

隋唐时期的扬州和苏州,已经称得上是明星城市了。从交通地位上看,扬州有运河可以北上,而向南过了长江就是镇江,又有江南运河和不远处的太湖,可下苏州和杭嘉湖平原。它处在江南江北的交通枢纽上,瓜州古渡名气那么大,原因就在这里。苏州、扬州,是隋唐时期长江三角洲东部最繁荣的城市。其中,运河的历史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近代以来扬州的逐步衰落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漕运改从海路走,大宗粮食不从这儿走,码头就萧条下来了。另一个是津浦铁路和沪宁铁路修了之后,铁路的运输功能远远超过运河。同时,扬州偏守江北,这个地方反而成了死角,原来作为联运枢纽的作用大大下降。同样是运河城市,无锡就不一样。无锡是沪宁线上的城市,得铁路之利,现代物流快捷,加上有资本投资,于是工业起来了。1949年中共接管的时候有个苏南区,全区作为城市对待的只有两个,一个是苏州,一个是无锡,另有四个专区是苏州、常州、松江、镇江。

第三,从文化的象征意义上看运河。运河改变了中国人的文化心理。中国常常在两个意义上同时存在。一个叫政治的中国,一个叫文化的中国。政治的中国就是国家政权能够掌控的版图。这个版图是变化的,有时大一点,有时小一点。但整体上、绝对意义上是个很大的概念。文化的中国,是个华夷之辨的中国。这是一个华夏文化的概念,汉代以后是一个汉文化的概念。相对于中国的政治版图,它是一个相对小一点的概念。

大运河的开通改变了中国人华夏文化的南部心理线。因为通过大运河,长江和淮河、黄河实现了沟通。因此,中国文化的区域结构发生了大的改变。我过去说过,大运河开通以后,隋唐以来出现了一个“一江两河”文化走廊。一江两河指的是长江、运河和黄河。这个走廊的北线是西安、洛阳、开封、徐州、淮安,南线是荆州、武汉、黄冈、九江、南京、扬州、镇江、苏州、杭州,这个区域圈形成了一个文化版块。这个走廊很厉害。我们看李白。他在山东的济宁生活过。济宁有个湖叫北湖,前些年改名叫太白湖。就是为了纪念李白,也是为了扩大知名度。李白的活动范围,他的诗里提到过江陵、武汉、九华山、南京,最后死了葬在马鞍山的青山。这个文化走廊,前面的历史铺垫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移民,下面的承接是宋代,特别是南宋对江南的开发。通过这样的演变,这个版块成为中国文化的核心区。它改变了春秋以来,从西安到洛阳、开封、曲阜这一条中国文化东西方向的中轴线,形成了一个更大的区域文化圈,华夏文化的心理线也大大地向南推移了。在宋代,朱熹讲学的书院就已经办到武夷山去了。这是我们研究大运河文化象征意义的第一个概念。

第二个概念,要从城市文明的品质上去看。一般说来,所谓文化主要就是城市文化,很难说农村能代表中国文化。那么,最能代表中国全部历史文化精神的是哪几个城市,大家想过这个问题吗?我认为是安阳、西安、咸阳、北京、南京、扬州、苏州、杭州等八个城市(外国的城市恐怕以莫斯科的影响为大,莫斯科代表的其实是苏俄文化和第三国际文化。这个问题很复杂,今天不谈)。这八个城市中,安阳是代表商文化的地方。它给中国贡献了三个东西,一是人殉制度,二是青铜器,三是甲骨文。这三项能代表商代文化。咸阳的贡献也是三项,一是皇帝制度,二是郡县制度,三是焚书坑儒。它们贯穿中国历史。西安的贡献是四项。一是周代的礼治。二是唐代的贞观之治,这是中国传统时代政治统治上德治的代表,没有比它更好的了。三是《唐律疏议》,这是中古时代国家法制的代表,也没有超过它的代表了。四是佛教。玄奘法师是从西安出发去取经的。所有佛**包括居士,有一本经是一定要读的,就是“心经”。“心经”也是玄奘法师翻译的。还有一项是科举。但科举的创制是在隋代,如果这么考虑,可以把它放在洛阳。假如加上洛阳,总数应该是9个城市。北京作为都城历史久远,在金代和元代已成为首都。它代表中国历史上汉民族和游牧民族的冲突与战争、种族屠杀、少数民族统治,特别是元代人分几等的统治方法。北京在近代才成为变法运动的中心,成为新教育、新文化的发祥地,民国时期一度成为推翻君主制之后新政治的试验场,1949年之后成为社会主义文化的心脏。这是北京成为中国历史明珠的过程。南京作为明代体制的代表发挥政治穿透力,主要是朱元璋一代包括后来一段时间。但是这一代有极其恶劣的影响。它代表明代的屠杀功臣、东西厂、锦衣卫和廷杖制度,集专制时代政治统治流氓手段之大成。崇祯皇帝为什么最后敲鼓都没人上朝,因为这种流氓统治手段把人搞伤了,没有人愿意为他卖命了。南京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灿烂辉煌的人物、思想、文学艺术、技术,但是没有一项能抵消朱元璋这几条的负面影响。

扬州、苏州、杭州这三个运河城市,在元明清时期代表什么呢?代表商业、市民社会和绅商阶级。这几个城市都是商业特别繁荣的城市。扬州的繁荣,和盐商有很大的关系。苏州、杭州的商业繁荣,不是孤立的,它是苏南平原和杭嘉湖平原商品经济整体发达的成果。现在看周庄、乌镇、甪直、南浔、同里、东山、木渎、西塘这些地方,都是传统社会几百年、甚至上千年传下来的商业文化古镇。这些古镇由于各种原因意外地保存了它们的古镇风貌,浙东、苏南(包括现上海地区)和苏北沿江地区没有保存好古建筑和历史街区的古镇还有许多,它们共同构成了这个庞大区域的社会底层商业网络,构成了这里的市镇、县城、府城三级城市化网络。只有在这样的商业文化和城市网络之上,才可能有扬州、苏州、杭州这样的明星城市出来。而城市的繁荣,必然有绅商阶级的壮大,必然有市民社会的生长。这一点,读读《五人墓碑记》就知道了。

综合刚才讲的几点,我对运河文化有如下的定义:大运河体现和适应了先秦和中古时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要求,是东方农耕文明的重要成果之一。

(本文根据作者2018年10月9日上午在江苏省大运河历史文化研究院的报告录音整理,经作者审定。)

(作者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最新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3-29 20:08 , Processed in 0.038753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