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杨光中:有恒为成功之宝

2017-2-23 10:32| 发布者: 赵日超| 查看: 683| 评论: 0

摘要: 有 恒 为 成 功 之 宝杨光中早年,我在南京《青春》杂志任编辑时,曾向许多知名作家约稿,除登门拜访外,还会书信往来,上海作家叶永烈就是其中一位。我和叶永烈过从甚密,他的七封来信和写作风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

有 恒 为 成 功 之 宝

杨光中

早年,我在南京《青春》杂志任编辑时,曾向许多知名作家约稿,除登门拜访外,还会书信往来,上海作家叶永烈就是其中一位。

我和叶永烈过从甚密,他的七封来信和写作风格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宁沪之间交通方便,我在上海北站下车后直奔他在沪西的住所。只见他家中俨然像个书库,书架顶天立地,可以立足的空间不多。他坐在窗前伏案“爬格子”,有客人来访才会停下手中的圆珠笔。我问他为什么用圆珠笔,他说写作时在稿纸下要放一张复写纸,留存一张底稿,以免邮寄时丢失而致“全军覆没”。这是他多年来的写作习惯和严谨态度。

每次,我向他介绍办刊物的情况,邀约他为本刊“作家创作”专栏供稿,他总是爽口答应,并建议连发,起名为“文学新思录”。评论稿在《青春》逐期刊出,受到文学青年的好评。

在编辑与作家的经常往来和交谊中,我对他的创作情况和过程有一些大致了解。据统计,叶永烈先后出版200多本图书,达3000万字之多,这个创作字数在当代作家群体中,不说独一无二,也是名列前茅。

俗话说:“大河奔流,起于源头。”在交谈中,他说自己的创作动力源于对文学的爱好。当年在浙江老家读初中时,他向温州的报刊投去一首短诗,不久就刊登出来,还寄来了稿费。这是他的文字头一回排成铅字。按现在的话说,算是“处女作”吧。这首短诗很稚嫩,但发表后对他的鼓舞很大,从此,他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叶永烈信奉的人生格言是“有恒为成功之宝”。要想不断写出好作品,除了爱好,还要有恒心,要坚持下去。

1959年,叶永烈开始写长篇幅的东西。他利用暑期,在购买横条练习簿上写出平生第一本书。那时他考进北京大学化学系,是个19岁的学生。青年时代想象力丰富,洋溢浪漫色彩。1961年,他在从小摊上买来的粗劣发黄的格子纸上写出了另一部科幻小说——《小灵通漫游未来》。当时国家面临三年自然灾害,书稿投出后很快便退了回来。眼见稿子被“枪毙”了,他的爱人杨慧芬为此感到惋惜,便把这一摞原稿塞进母亲床下的破纸箱里,想着也许以后能派上用场。1978年,叶永烈把这部藏匿18年的书稿投向少年儿童出版社,结果书稿大获赞誉,第一版就印了三百万册,成了当年市场上的“超级畅销书”。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叶永烈一脚跨进科普创作协会,一脚试探作家协会,成了“两栖人”。当时中国文坛上的叶永烈凭借《十万个为什么》等科普书籍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之后又有《中国五千年》和《中国福尔摩斯》问世,这使他成为第一个被世界科幻小说协会吸收的中国会员和理事。

在科普园地耕耘后,年届不惑的他进入上海作家协会专业作家队伍,此后他从“科普”正式转入“文学”行当,创作题材愈加广泛,有以写我党历史人物事迹为主的,如长篇传记《陈云传》《毛泽东与蒋介石》《红色起点》等。

“四人帮”被粉碎后,他的笔锋敏锐地深入其中,鞭挞入里,写了四大部“四人帮兴衰”作品,一人一部,内容翔实,文字流畅。其中《陈伯达传》写得很深刻。我看后一时有点疑惑:“陈伯达是福建惠安人,讲闽南话你听不懂,怎么采访?”叶永烈说,他早年读书时学了一些闽南话,有一次陈伯达到北大演讲,他坐在第一排,能听懂一点。他说,为写《陈伯达传》,他通过闽南人翻译,多请教陈伯达秘书,还到惠安采访考察,终于掌握许多史料,写作成书。叶永烈所创作发表的3000万字作品中,历史人物题材占了大半。

回想往事,我与叶永烈多次接触,对他的热情与执着深有体会,《青春》的约稿总是及时提供,不误排版。后来得知,由于长期伏案写作,他的视力受到损伤,左眼动了手术,影响写作,便没有再向他约稿。而叶永烈是闲不住的,视力模糊,他就改用电脑代笔,放大字幕。几十年来,叶永烈写作才思敏捷下笔有神,始终坚持九字方针:“大题材,高层次,第一手。”

自从他采用电脑写作,“手稿”消亡了,微信代替了邮件,难觅笔墨字迹。迄今,我手头还保存着他的七封亲笔信,弥足珍贵。每当翻阅,深为他的创作精神所感动。

最新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20 18:52 , Processed in 0.03234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