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51593|回复: 0

天琮:听再献谈草书,悟怀素千字文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5-16 20:48: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旅游文化
 
     听再献谈草书,悟怀素千字文
  天琮

mmexport1715864917381.jpg
  墨海飘香怀素传,笔飞龙舞闯新天。

  临池不辍心追琢,风雅章书梦里圆。

  我和丁再献先生接触比较多,自然听他教诲就多一些,特别是关于书法的话题。他说道:就对学习书法整体而言,他认为可分三个阶段:楷书为第一阶段,是学习书法的初级阶段;行书为第二阶段,也是中级阶段;草书是第三阶段,也是最高阶段,正是最难把握的阶段。只所以说最高阶段,因为它不同于学楷书,楷书又分大中小楷,楷书是作为楷模,那时候没有标准模版又没打印机,行文全靠人工书写完成。楷书也有初中高三个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楷书的最高阶段,这个阶段就形成了当时的标准,人们都要照着标准去写,学名叫临摹。说的直白一点,就是照葫芦画瓢,但同是临摹,却千人千样。楷书古人写的好的众多,可以说举不胜举,最具代表性的有颜柳欧赵,而当今世界楷书写的好的也相当多,专工小楷者可能少了些,但凡是学书法的大部分都写过小楷。

  问题又来了,有人将这部分叫作馆阁体,当问及丁老时,而丁老笑答:我认为,我本人虽然楷书写的不如人意,但下这一定义的人自己的楷书功底一定较差甚至没练过楷书,所以乱下定义,实际上是在否定前人。俗话说,是骡子是马,拉出来溜溜!有几个超过前人的?不管怎么说,前人为我们定下了标准,这个标准可能各体有所不同,但不可随意否定!楷书是学书法的第一步,也是基础,基础都没有打好,下一步的行书和草书也就很难写好,特别是草书更难再上一层楼!

  关于学草书,近几年有一位颇具影响力的领导,曾经批评那些没有书法基础的人:楷书还没有写好,就直奔行草!这句话一直在社会上广为流传,这一传说也被一些人所误解,认为行草好写,谁都可以写,不然为什么这些人会直奔行草呢?当问到丁老有何感想时,丁老说:我不这样认为,实际上行草书更难,尤其是草书更难把握。我的楷书和行书虽然没能写好,是我终生的遗憾,草书更是我的弱项,是我的又一大遗憾!但我一直仰望草书,甚至望而生畏!为什么?因为草书太高深莫测、太变化无穷、太不易把握了,所以说不是什么人都能随意写的。但我不气馁,还有继续努力的信心!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又回到怀素草书上来,怀素的千字文我曾临摹过多次,我还将临摹作品和自作诗一并转发请丁老指导,丁老看后说了这么一段话:天宗有悟性,学习认真,功夫踏实,又有耐性,多年临池不辍,书法水平突飞猛进。临兰亭序等都出手不凡,临怀素的千字文就很像这么个样子,因此经常受到老师的称赞。我认为:怀素是当之无愧的一代草书圣人,他的草书非常难学,据我所知,迄今为止还无人超越。天宗已是奔七的人了,但能够知难而上,心摹手追,提高很快,实为难得。正如天宗的自作诗一样:在天宗心中怀素的草书墨香四溢,经久不衰,被后人广为传承和发扬,笔飞龙舞激发着他敢闯敢行的指导思想,临池不辍用心去做,希望能够在自己的书法实践中,实现怀素书法的完美和圆满。

  听了丁再献先生发自肺腑对我的教诲,令我感想万千,今天就临摹怀素千字文谈一点感受。

  怀素,唐代著名的书法大家,以其独特的草书风格名垂青史。而他的草书《千字文》作为他的代表作,更是展现了他卓越的书法才华和深邃的艺术追求。

  《千字文》是一篇内容丰富、意境深远的文章,而怀素的草书版本更是将这篇文章的美感和艺术价值发挥到了极致。在怀素的笔下,《千字文》的每一个字都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它们或疾或徐,或轻或重,但都恰到好处地展现了怀素对书法的独特理解和追求。

  从笔法上看,怀素的草书《千字文》展现了他独特的书法风格。他的笔法既有力度又有韵律,时而如疾风骤雨,时而如细雨绵绵。他善于运用提按、顿挫的手法,使得每个笔画都充满了生命力。例如,他在书写“水”字时,用侧锋起笔,然后迅速转折,将笔锋藏于“水”字的内部,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此外,他的草书还注重整体感,通过疏密有致的布局,使整个作品呈现出一种动态的平衡。

  除了笔法上的独特性,怀素的草书《千字文》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千字文》本身是一篇阐述儒家教育思想的经典之作,而怀素在创作时,又将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对儒家思想的理解融入其中。他试图通过书法作品,传达出一种对知识、对生活、对自然的敬畏和追求。这种文化内涵的体现,使得怀素的草书《千字文》不仅仅是一幅艺术品,更是一部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历史文献。

  在精神追求方面,怀素的草书《千字文》展现了他对自然、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追求。怀素认为,书法创作应该顺应自然,追求内心的平和与自由。他反对拘泥于古法和形式,主张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创新,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这种精神追求,不仅贯穿于他的书法创作中,更影响了后世无数的书法家和艺术家。

  怀素的《千字文》在当时就引起了轰动,得到了许多文人墨客的赞誉。其中,唐代诗人李白对怀素的《千字文》赞不绝口。他曾在《怀素上人草书歌》中写道:“怀素草书,如有神助。飘然思不在尘。”他还说道:“少年上人号怀素,草书天下称独步。墨池飞出北溟鱼,笔锋杀尽中山兔 。” 米芾在《海岳书评》中说道:“怀素书如壮士拔剑,神彩动人,而回旋进退,莫不中节”。他们都赞美了怀素的草书技艺,更表达了他们对怀素书法的敬仰和钦佩。认为怀素的书法已经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仿佛有神助一般。

  怀素的草书《千字文》,以其独特的笔法、深邃的文化内涵和崇高的精神追求,成为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部不朽之作。在今天,当我们再次面对这幅作品时,不仅能感受到它所蕴含的艺术魅力,更能从中领略到唐代书法的辉煌和怀素先生的人格魅力。

  写于甲辰四月初三
mmexport1715864931771.jpg

  天琮,本名巩天宗,山东省老年书画研究会鲁商集团分会副会长,山东省文史书画研究会研究员,中国老年书画研究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5-11 19:05 , Processed in 0.048957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