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13469|回复: 1

任成凤:因为红楼梦,王蒙不过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4-3-16 19:27: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因为红楼梦,王蒙不过时

  文丨任成凤

  万籁寂静。随手翻阅中,看到了一篇写于十多年前的文章,是一位女政协委员谈论王蒙的。尽管纸质已经发黄,可是纸页间洋溢着的一片欢声笑语,不时充盈耳畔,弥漫房间。这位女委员回忆说,王蒙很风趣的,二十年前,自己和王蒙同在一个小组里开政协会。她一开会就提不起精神,然后会议休息时,王蒙就笑指她说:“你一开会就没精神,我一讲话你就来神了。”一下子把她逗乐了,把大家逗乐了,也把看文章的我逗乐了。

  接下来,这位女委员就生动地谈起了自己对于王蒙讲话的一连串节奏。

  她说,自己开会时,总坐在后边,可以构思自己的东西,不被前边的讲话所打扰,但是,只要王蒙一发言,她就一激灵,就伸长脖子,就要越过几十来个脑袋去对准那个最机智的脑袋,高度集中,好像光用耳朵接收王蒙的讲话,她还怕接收不全,她还要用眼睛同步接收——双管齐下,确保接收最大化。

  再接下来,这位女委员又谈到多年后,和王蒙又同在一个小组里开政协会,王蒙还是那样风趣健谈,宝刀不老。当时几位新委员纷纷谈及老委员珠玉在前,如何有名等等。而王蒙就颠复地说:

  “对不起,老的不去,新的不来。我觉得很惭愧,我比政协委员平均年龄大。我随时准备下届不当委员。二十多年前就有人宣布我过时了,而且每年宣布一次(笑)。我过时了,也用不着每年宣布一次呀(又笑),这说明王蒙还没有过时嘛!

  这时,就有委员插话讲,王蒙这一生如何不易,也吃了苦。

  王蒙淡淡一挥手:

  “俱往矣,不足一提。而且还都是化险为夷,遇难呈祥。”

  瞧瞧,王蒙如此从容,如此闲庭信步!

  一切过往,“不值一提”,聪明宽容,胸怀洒落,难怪他能做我们的前文化部长。

  掩卷而思,王蒙的的确确,从来没有过时啊!

  那么,王蒙这“不过时”的风范来自何处?文化底蕴何在?

  或许,是一种政治胸怀,或许,是另有一种爱,爱我们的祖国,爱他脚下这方土地。但我要说的是,王蒙的另一种爱,一定是作为作家的王蒙,一辈子对于文学名著《红楼梦》的爱。

  看过王蒙的一系列话说《红楼梦》,我非常感动。他评价《红楼梦》的语言是美好的,他说,《红楼梦》里不光有爱情,还有人生;他说,“《红楼梦》富有一种罕见的人生与世界的质感,《红楼梦》富有一种与天地、与世界、与人生、与男男女女的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同质性。”我深表赞同。

  我们时代的写作,呼唤“回到中国,守护汉语”,那么对于最美的汉语《红楼梦》,我们也要用最美的最朴素的语言去评价。王蒙的评价甚好。

  我读红的感觉就是两个字:真实!在我的意念里,《红楼梦》不是“遥远的星辰”,《红楼梦》非常现代。中国现代小说,可以说是从《红楼梦》开始的。尤其《红楼梦》的"真实”,正如王蒙评价的那样:

  “《红楼梦》的真实是一种可以触摸、可以体贴、可以拥抱、可以绞压、可以与它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真实。就是说,我们常说的艺术作品的真实,是如同一张油画或彩照,它是供欣赏供赞叹的真实,而《红楼梦》的真实是同床共枕、同爱共狂、同厮杀共纠缠的咬牙切齿而又若仙若死的真实。”我击掌喝彩!

  图片

  对于《红楼梦》的真实性评价,王蒙与鲁迅异曲同工。

  鲁迅也曾一针见血地指出:

  “《红楼梦》的伟大之处,首先在于叙述皆存本真,闻见悉所亲闻。“

  鲁迅还说:“《红楼梦》最大的特点是“如实描写,并无讳饰”。

  对于《红楼梦》的真实性评价,王蒙与鲁迅异曲同工。

  我们敬重一切热爱《红楼梦》的人,也讨厌一切对《红楼梦》别有用心的人!

  有一句很著名的话:“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可悲的民族,而一个拥有英雄而不知道爱戴他、拥护他的民族则是无可救药的。”

  这句话对于《红楼梦》,也是如此。

  《红楼梦》是我国文学史上璀璨的瑰宝,永远立于世界文学之林。

  红楼未央!未央红楼!《红楼梦》会随着时代的年轮,光昌流丽!永不过时!

  一切热爱《红楼梦》的人,并与《红楼梦》结缘一辈子的人,永不过时!

  在此,不妨回首一下。从13岁起,当我在爸爸的中医书库里,突然发现瑰宝《红楼梦》至今,一直“爱如珍宝”。当时,映入眼帘的文字,就是林黛玉的《咏菊》:“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啊,多美的诗句!一个对着秋菊临摹,对着月亮吟咏的美丽女孩如状眼前,黛玉咏菊的形象,就是“红楼”给我永远的形象。“人生若只如初见”,“如初见"啊!多美丽! 尤记那个美好年华,我的美丽的女数学老师孙纪贤老师,也非常喜欢《红楼梦》,常常和我抢着读,每当下课之时,放学之时,她飘逸着胸前的白纱巾,轻盈地走过来问我借“红”,我都托辞舍不得借,自己珍藏着着“偷偷”看。那个纯真的岁月,孙老师和《红楼梦》里“那些水做的女儿”一样美好,多少年过去了,不知小时候就调走孙老师,今在何方?还好吗?还看《红楼梦》吗?

  孙老师喜欢《红楼梦》,留给我印象里的模样,也如黛玉咏菊一般,永远鲜活,永远美丽,永不过时!

  回到正题,再说王蒙“不过时”的风范来自何处?

  当然,也是来自《红楼梦》,来自《红楼梦》丰厚的文化底蕴。

  王蒙,因为《红楼梦》,永不过时 !

  当然,鲁迅自不待说,永不过时!

  时间已过近一个世纪,但鲁迅对《红楼梦》的论断仍然被红学家津津乐道。

  这么说,一切热爱《红楼梦》的人,一切与《红楼梦》共情的人,都永不过时。

  【作者简介】

       任成凤,陕西渭南人, 陕广电网络传媒集团文学编辑、作家、红学研究者,陕西渭南市红楼梦学会会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29 16:19 , Processed in 0.044289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