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77514|回复: 0

丹青:诗韵揖秀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12-2 12:48: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诗韵揖秀园
丹青


     一座城市定格在记忆中的,往往是一些随时可以淡入淡出的画面。明月下相依的街巷,胡同里深藏的故事与亲情,缭绕的晨霭和残阳中伫立的马头墙,绚丽多彩的夜市,欢声笑语不期而遇,转角处的风景,让你或惊或喜。

     人在旅途,总有许多错过,身不由己;总有许多遇见,念念不忘。无论风雨,时光深处,微笑向暖,在四季里悄然芬芳的定然是真情友谊。

     当我们的小车从苏州市姑苏区景徳路黄鹂坊桥往北,就到了吴趋坊79号,但车子未在大门前停,转角处是宝林寺前1号,一转弯进了后院。这就是园主李金康先生于2005年开始谋划两年有余,仅从一片旧民居中改建而来。此园的所有建筑、假山、植被,总面积达到2330平方米,一直到2007年底才基本完成。这次是小园建成多年后,园主特意安排的一个私人小聚会,我苏州的一拨老朋友,如原苏州博物馆副馆长钱公麟,著名书法家、汉学家陆衡,苏州无言斋博物馆馆长、著名书法家许逊等,在花篮厅,宾主尽欢、喝茶聊天。共叙友情中,诗意般的沟思、畅想的旋律在初冬的庭院中绽放。主人详细介绍了此园的前世今生,引领着这帮人对未来中国文字的探源和诗意的拓展,坚定了必胜的信心!

     这里原是一片并不显眼的普通民居,但地理位置优越,它西北邻近“艺圃”,东南靠近“环秀山庄”,经过李金康先生独具创意,打造出这么一方诗韵文化的叠晕,绘画有叠晕法,中心最浓,边缘最淡,中间次浓次淡。文化也有叠晕,核心最凝重,边缘最活泼,中间由凝重向活泼过渡。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古迹和历史街区的完整性,也应该遵守这条规律,建立这个理念。核心部分最传统,边缘部分最开放,中间有一个递减的空间,这就是文化的叠晕。

     历史上苏州人造园的鲜活例子很多,只要是太平盛世,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作支撑,就能成就自己的一番梦想与成功。记得当时,根据苏州市政府公布的四批《苏州园林名录》,共计一百零八处,皆为具有典范性、以写实山水艺术为特征,由古典建筑的完整风格、人工山水、花草树木为要素,组成的历史园林及园林遗址。姑苏区内共五十六处,揖秀园也在其中。编号为“98号”,故此园已经进入“政府百园计划之中”。

     李金康先生年长我一岁,我俩是三十多年的老朋友,我对他的人品、胸怀、胆识,对事业的追求、对朋友的厚德,是心知肚明的。他能够独力投资做出这样的善举并非空穴来风,他有这个资本、有这个能力、有这个人脉、有这个社会基础资源。他结交甚广,工作经历厚实。故把此园定名为“揖秀园”!“揖”字代表了主人谦让、恭检的处世作风,以古人作揖姿态迎接宾客,我的恩师罗哲文先生亲自题书赠之。

     此园占地仅有三亩,而且是宅园结合。大门坐西朝东,将军门面对历史文化街区吴趋坊,高高的园墙隔出了喧闹的红尘,为姑苏繁华之地又增添了一方净土。在这2000平方米的有限空间里,蕴藏了丰富的园林景观要素,整个园林以水池为中心,营造了云墙、曲廊、花篮厅、船舫、扇亭、六角亭等园林建筑,廊桥渡水、假山秀丽、花木繁盛、曲径通幽,玲珑而小巧、古朴而雅致,原真地展示出园主人对大自然的眷恋。我们知道,园林是人类融合于大自然的缩写。用工匠精神造化的一种智慧,它潜在地给人以劳动加自然的欣慰,而更多直接给人以如吟诗、读书的赏心悦目的美感享受。这是“建筑心理学”、“环境心理学”的核心所在。我这一生随古建筑界、考古学界、文物保护界、文化遗产研究界大家,如单士元、郑孝燮、周干峙、陈志华、侯仁之、张忠培、傳熹年、罗哲文、黄景略、谢辰生等诸多先生,不敢讲走遍了大江南北,但看到的东西也不少,能够让我感觉惊喜和意外收获的并不是很多,平心而论,在这座并非开阔的空间里所能体会到的一切,让我真切感受到中国造园学的博大精深。

     记得数月前,我刚好出差在外,收到金康兄长的电话,因近几年人也退休了,故和金康兄联系不多,电话中他约我回到苏州,告诉他再约其他几个兄弟们小聚一下!回来后我如约而至,谈起他的“揖秀园”未来的打算,他目前已经全家搬出了小园,总不能空关此院,他知我一直在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与研究界工作,故想听听我的意见。在双方沟通中他也亮明了自己的观点,这就好办了,故就有了我们这次小小的雅集。他向我推荐了著名书法家、汉字学家陆衡先生,他意想把此院让陆先生展示自己的书法艺术和汉字研究的一个文化平台,在他的引见下,我们几位考察了陆衡先生设在虎丘区御风路66号风驰大厦四楼的宛溪书院。

      虽然陆先生的大名早就闻知,可当你踏入宛溪书院的通道,进入他作品的展室,除了能够清楚地读到他的书法作品,还了解到他这么多年来研究中国汉字的相关出版物、手稿、书札、册页,真的如入芝兰之室,惊叹不已!先生的书风既继承了中国书法泰斗林散之先生运笔飘逸灵动、厚重稳健,更多的是他把书法艺术,当着一门学问一沉到底,穷追不舍地研究这么多年,止不住,如御风而驰的骏马驰骋在汉文字研究广阔的天地间。在此基础上,他把林散之先生的书法神功通过多年的情感交融揉合在一起,变成自己生生不息的精神家园。吾辈非书法家,但从父亲那里就知道,书法是非常讲究“字外功”的,如对文学、历史、音乐、舞蹈、绘画等知识的涉猎是必不可少的。如历史上的“观公孙大娘舞剑器”、“锥画沙”、“屋漏痕”等等,已成为感悟书法的美谈。


     字如其人,要学好字,必须先学做人,炼人是练字的内在要求。高尚的人品能孕育出高尚的书德,高尚的书德才能使书名远扬。人以德重,书以人贵。颜真卿一身正气,怒斥叛逆,其雄风凛然的秉性,赋予了他的行书、楷书以大将风度。柳公权持正敢言,唐穆宗向他问用笔之法时,面对荒纵君王,他说:“用笔在心,心正则笔正,乃可法也。”成为书法史上盛传的“笔谏”美谈,他的楷书被后世尊为“柳骨”。颜柳的书法流传至今,千百年来,几乎历代的名家都临习过!我曾和陆衡先生探讨过,他的汉字情缘如何选择、又如何一步步坚持研究到今天?他的回答更多的是让一个常人是难以想象的。四十余年的孜孜以求,他始终继往圣之绝学,亦开万世之星光;他在书写中,探寻本源亦洞察真理,在观照自身亦表达自我的过程中,用文字表达对世界的敬畏、对人类的赞美、对苍生万物的悲悯,这一切更加坚定了他对生命的过往与将来的思考。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从未停止探索与思考,将用尽自己余生的一切,沿着古人流传下来几千年的文字足迹,探寻藏在汉字里最奥秘,从而让来路和去向的重合,与古人的心意怦然相通,让后人知道老祖宗一笔一画所表达的本源意义。


      陆衡先生1984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曾任古吴轩出版社副总编辑、江苏省国画院院长助理,现为江苏省书**研究部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东南大学教授、厦门大学研究员、苏州国际文化交流中心理事长、苏州城巿学院教授。

     这段时间我一有空就喜欢翻翻陆先生所赠《陆衡诗文书法集》,细读他的书法作品,就是一种艺术享受。他的书法作品代表了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及个性修养、书法个性的追求。如读他的《望江南》“多少泪,独立望江时。昨日千帆东逝水,今朝终有苦心知。有了不为迟。”细细品读,可以找出如下关键词:中庸、拙美、晋韵、禅寂、书卷气。中庸与拙美,像一对孪生姐妹,亲切可依地伴着陆衡。读他的书法,古拙气息扑面而来——返璞归真,物我两忘。“独立”两字读得我心潮澎湃。一幅大江的苍茫之景跃然纸上,传奇和历史、传统与文化都合拢成纸上笔墨,有着无限意趣。读《清平乐•早春》“今春独早,消息无人晓。燕子差池雪里姣,唤得东风弄巧。几番梁上呢喃,双双沐雨泥衔。纵有千村万落,相期不傍他檐。”此段文字写得蕴藉摇曳,仿佛春天细雨打湿青苔后的禅静,燕语乡情江南,绿树掩映,水墨氤氲。我虽不是书家,但也知道,一个书法家的书风的形成最终还是个性使然。因此,无论是安静的楷书,还是动感十足的行草书,都和书写者的性格、底韵、修炼分不开的。只要你能静下心来读一读,就会发现陆衡先生的书法艺术字里行间,始终透显着一股永不服输的倔强劲、一种自强不息的男儿正气,以及永不放弃、永不停止探索的精气神,始终贯穿整个作品。记得在他的宛溪书院展厅里读到的数幅作品,刚正之气渗透在他书法字里行间。许多作品气势磅礴、富有阳刚之气、阳刚之美,这些气与美,即书法特有“筋骨”,这当是书写者人格气节的充分体现。从展厅看到的书法气势,再细读他印在书法集中的众多作品,他运笔很有味道,许多行笔“横折”“竖弯”笔画时,笔锋不离开纸面,只是稳重地提起,然后折或转换方向逐渐按笔,没有明显的重新起笔,字字开阔,风骨凝厚。


      在当下物欲横流、喧嚣多变的幻象中,一个真正的艺术大匠确实需要用博大、悠远的心态来静心修炼。他的书法艺术为新时期书法美学及书法理论的探讨腾飞,开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视角,使人们得以更多地从书法美学及艺术理论本体角度去反省一些书法技巧、书法本源、书法的时代特色、书法的美学价值。我们这个民族经历过太多的磨难,其它不说,仅书法艺术的演绎从四世纪以来,书法艺术似乎随着南北政权的对峙,形成了地理概念上的风格分流,即有后世所谓的“北碑”和“南帖”。这一说法滥觞于清代经学家、书法家和金石家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其考溯书法演变源流云:书法迁变,流派混淆,非溯其源,曷返于古,盖有隶字变为正书、行草、其转移皆在汉未、魏、晋之间;而正书、行草之分为南、北者,则东晋、宋、齐、梁、陈为南派,赵、燕、魏、齐、周、隨为北派也。南派由钟繇、卫權及王羲之、献之、僧䖍等,以至智永、虞世南;北派由钟繇、卫瓘、索靖及崔悦、卢湛、高遵、沈馥、姚元标、赵元深、丁道护等,以至欧阳询、褚遂良。

     又于《北碑南碑帖论》中叙南北书风之别:短笺长卷、意态挥洒,则帖擅其长;界格方严,法书深刻,则碑据其胜。阮元的分派论对后来的书论起到极大的影响,近代的李瑞清、梁启超都有近似之论,地理文化的差异正是造成南北书风迥异的原因。实际上,秦统一以前,各诸侯国的文字也各有其特点。隋唐完成了南北统一,在当时的情况下,人们从各个方面感知着南北文化的差异,由此对南北分裂以前汉文化的雄强怀念不已。李延寿在《北史•文苑传》中感慨:“江左宫商发越,贵于清绮;河朔词文贞刚,重乎气质。”呼唤和重寻超越南北、“晋宋莫传”的“汉魏风骨”,也成为初唐不少文化精英自觉承担的义务。唐初就深刻地认识到,文艺发展理路的确定,关系到教化、风俗、道德、政治荣衰兴废,不可轻视,因此常常强调艺术万万不能堕入“释实求华,从人以欲”的恶境,而应“节之于中和,不系于浮放”。至于书法,唐太宗本人就是行家里手,所以必然会将唐代书法带入一个良性发展的轨道中。正如我们以后所观察到的,唐代选择了王羲之,开始积极影响文艺风尚和社会风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选择。陆衡先生用四十余年沉下去默默无闻地做好自己的事,这是他个人的选择,更是我们这时代需要,我深信他的选择必将为我们这个民族文字学的研究、拓展、留下一页永不消退的记忆。


      相对于过去的书法理论研究的狭隘与陈旧,这即是一种崭新的视角,即此而论,它的意义已经是划时代的了。因为书法美学讨论的范围,基本上覆盖了整个书法艺术理论的横断面;从书法艺术成为审美对象的原因,书法的形式与内容,以及情感、意境、神采、意象等名词术语的界定,均有广泛的涉及。我敢说:陆衡先生的书法作品已经构建起一个美学学科的大致框架。为以后书法美学研究的体系化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夯实了坚实的研究基础。这是陆衡先生用几十年忘我的探寻,献给这个世界的一份厚礼,同时是时代给我们的一个契机、一项明确的标志——因为有了它,当代书法美学研究与书法理论有了不同于古典传统的时代特征。

      陆衡先生最杰出的贡献,不仅仅是书家从中国古老汉字结构上的审美、整体风格搭配、流畅自然的和谐稳定,进行了系统尝试与铺垫,更多的是从中华文字博大精深的历史星空,寻找更深层次的文字表意与丰富的内在元素。他写作的书稿已经超过1000万字,他把汉字作系统的正源正义注解形成自创的“正汉字”学,其研究的范围广度和深度,研究成果的体量与质量,都是超乎人们的想象,这位以书法“出道”的学人,目前正以自己厚实的学术成果,初露锋芒,我深信未来的中华文化艺术星空,必将又升起一颗夺目闪耀的星星,它一定就是陆衡先生。于无声中听惊雷,我们期待着……

mmexportda721286e9cd440ba0eb2b87582622cc_1701495818130.jpeg
mmexportd273501fb1ebb35b878539a7626c01e7_1701495861248.jpeg
mmexport215636d59a030db284c8c32174f92426_1701495866895.jpe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29 23:38 , Processed in 0.04754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