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17811|回复: 1

方明元:乌龙潭水映古今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3-8-4 09:21: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南京有一个公园藏于闹市之中,景美人少,鲜为人知,是被南京人容易“忽略”的公园,它既没有玄武湖公园的名声显赫,也没有莫愁湖公园的声名远播。但它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忘不掉”的南京历史文化名湖。它就是位于南京市鼓楼区清凉山东侧、省人民医院对面的乌龙潭公园。
      走进乌龙潭公园,便穿越了1800年的历史风云;走进乌龙潭公园,就走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典雅意境。诸葛亮、颜真卿、方苞、魏源、吴敬梓、陶澍、曹雪芹、袁枚等都是千古流传的历史文化名人,他们大都在乌龙潭居住或生活过,他们喜爱在此探幽访古,赋诗著文,成就斐然。诸葛亮曾在这里勒马观山,为东吴定都,颜真卿曾在这里奉旨放生,魏源曾在这里完成《海国图志》,曹雪芹曾在这里孕育《红楼》名著,吴敬梓曾在这里撰写《儒林外史》,袁枚曾在这里书写《随园诗话》……如果说乌龙潭是光彩夺目的明月,那么这些历史文化名人就是明月旁边的满天星斗。乌龙潭是虎踞龙盘之地,乌龙潭是文脉贯通之地。别说是喜欢纵情山水的古代文人,就是形色匆匆的现代人来到乌龙潭,也会情不自禁地放下脚步,驻足观赏那喷水不息的清澈潭水,丝丝垂顺的柳枝,香味浓郁的百年桂树。或者只是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感受乌龙潭公园身居闹市但没有城市喧嚣的一刻宁静。2022年十一月深秋的一个下午,我和弟弟来到乌龙潭公园游玩,看见碧波荡漾的乌龙潭水映照着千年的繁华与变迁,感受着乌龙潭的沧桑与深邃。


      神奇的历史传说

      乌龙潭的历史,可追溯到东汉建安年间,距今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那时叫清水大塘,芙蓉园,山清水秀,是达官贵人游山玩水的好地方。乌龙潭有个神奇的历史传说。传说潭中有四处泉眼,终年喷水不止。某年农历6月19日,4条乌龙围绕泉眼戏水,后来每年准时出现,乌龙潭因此得名。今天的乌龙潭波光潋滟,花木扶疏,楼台亭阁,错落有致。虽然只有5公顷,但小巧玲珑,布局合理,曲径通幽。有道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走进乌龙潭,只见乌龙潭风景如其字,湖面蜿蜒狭长,很像一条弯弯的卧龙盘旋在山水之间。烟雾缭绕下,四条水柱仿佛4条舞龙忽隐忽现,颇具神秘之感。
乌龙潭公园将优美的历史文化交融得恰到好处。移形换步,曹雪芹、颜真卿、魏源……时而举杯托腮,时而低眉颔首,神态逼真,惟妙惟肖。名胜古迹一旦与历史文化人物有联系,那么历史文化人物就会反哺提升名胜古迹的文化品位。历史是根,文化是源,有了历史文化人物的足迹和诗文,名胜古迹才会传承久远。
梦里红楼曹雪芹
     我们从乌龙潭公园南门前行不远来到龟山脚下,栩栩如生的红花岗岩曹雪芹雕像映入眼帘,不远处就是曹雪芹纪念馆。雕像高约2.5米,底座高约1米,底座正面镌刻着“曹雪芹像”四个大字,笔法潇洒而遵守法度,清秀且能远离时弊,丝毫没有造作之气,是中国红学会会长冯其庸先生题写。曹雪芹坐在沁芳桥上,身着长袍,手持文卷,饱含文豪神韵,目光炯炯有神,眺望着远方,似乎在向人们讲述着红楼旧梦。
     曹雪芹出生于“南京第一豪门,天下推为望族”的曹家。在康熙,雍正两朝,曹家祖孙三代,四人主政江宁织造府58年,为皇宫提供南京云锦。家世显赫,有权有势,“贾不贾,白玉为堂金做马”就显示了贾家在金陵的富有无人能敌。曹雪芹在南京度过了“锦衣纨绔”的少年时代,经历了曹家由盛极而衰落的过程。《红楼梦》大观园的原型就是今天的乌龙潭公园,当时曾是曹家的花园。曹雪芹经常在此与婢女们玩耍,沁芳桥的“沁芳”二字由贾宝玉所题,地处贾宝玉的怡红院与黛玉的潇湘馆之间,是出入大观园的必经之处,故取此名字。说到大观园如诗如画的美景,可用“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来形容最为贴切。曹雪芹以在南京的生活经历,完成了“增删5次,批阅十载”的初版《石头记》,可谓“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后来历经艰难,反复修改,“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不悔”,将《石头记》改为《红楼梦》,堪称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之作。曹雪芹的一生,也恰如纪念馆楹联所说的那样“几番成败兴衰,引来笔下幽思,心中血泪;多少悲欢离合,写出人间青史,梦里红楼”。

      书坛泰斗颜真卿

     离开曹雪芹雕像,我向西行走不远,来到了颜鲁公祠,这是全国唯一保存完好祭谒唐代杰出的政治家、书法家颜真卿的祠庙遗迹,1994年、1995年按照历史原貌修葺一新。颜鲁公祠为砖木结构,青砖小瓦,有大殿、配殿、东西厢房12间,占地1500多平方米,原有七块碑刻均完好嵌入殿内,并在原放生井上恢复修建放生亭一座,整体布局合理,古色古香。
      我步入殿内,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先生亲题的“书坛泰斗”四个大字,镶金匾高悬在大殿内正中上方,引人注目。殿内的颜真卿纪念馆庄重高雅,文化厚重,资料详实。纪念馆分为“世代簪缨、儒雅传承”“才兼文武、忠义凛然”“大唐书圣、筋骨雄浑”“建祠放生、泽被后世”“勒石铭碑、以志将来”五个部分,全面反映了颜氏家族、颜真卿生平、颜真卿书法成就、颜鲁公祠的历史沿革和保护利用方面的史实内容。陈列在馆内的文史资料、实物、碑帖、拓片较为详尽地介绍颜真卿的生平、仕途政绩和突出的书法艺术成就,可谓“翰墨见精神两间三块帖;勋名垂竹帛千古一清臣”。
      我在颜真卿纪念馆参观,思绪穿越了千年的历史隧道。唐乾元元年(758年),江宁府郡(今南京)改制为升州。第二年6月,颜真卿任升州刺史兼军使,主管南京地区的军政事务。他上任后关心群众疾苦,兴修水利,制定了乌龙潭和太平桥防洪排涝的治理蓝图,并带领官员百姓疏沟渠、护堤坡,使乌龙潭通往长江的水道畅通无阻,防涝灌溉两不误,深得百姓爱戴。同年,颜真卿上表唐肃宗,请求建造放生祠,宣扬皇帝的圣明和慈爱,要求人们戒杀生,行善积德。颜真卿撰写了《天下放生池碑铭》。唐乾元四年(762年》,颜真卿又写了《乞御书天下放生池碑额表》,被唐肃宗准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颜真卿奉旨放生故事。
     颜真卿出身琅琊(今山东临沂),后迁至长安(今西安市)为官。因刚正无私得罪了权臣杨国忠,被贬为平原太守,世称“颜平原”。唐代宗时,颜真卿官至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封鲁郡公,史称“颜鲁公”。颜真卿书法精妙,擅长行、楷,创颜体楷书,对后世影响很大。颜真卿与欧阳询、柳公权、赵孟頫并为“楷书四大家”。颜真卿与柳公权并称“颜柳”,享有“颜筋柳骨”之美誉。

     师夷制夷第一人——魏源

     我走出颜鲁公祠的西门,不远处伫立着晚清重要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魏源先生的塑像,引起了我的注视。他手持黑包,眼睛注视着前方,想必是在为中国的未来而忧愁吧。
      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魏源来到南京城清凉山下乌龙潭边,购地建三进九间草堂,包括下房,为江南民居建筑形式,砖木结构,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青砖青瓦。魏源开始为爱屋起名为“湖子草堂”,后因卷曲之环境之意,改名为“小卷阿”。魏源并在潭边浅水处建有“宛在亭”。小卷阿也是魏源宣传政治思想主张的重要讲舍。魏源在乌龙潭居住期间,完成了50卷的名著《海国图志》。魏源是近代中国“放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观点。魏源主张学习西方制造战舰、火器的技术和养兵练兵之法,设置造船厂和火器局,制造船炮,巩固中国海防。《海国图志》最早冲破了清代“闭关锁国”的思想禁锢,提出了晚清军事改革的早期目标,对晚清军事现代化、洋务运动的兴起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魏源为官期间,清廉公正、一心为民,在百姓中广为称赞。他的“欲任天下之重任,必自其勤问访始”“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志士惜年,贤人惜日,圣人惜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书香门第礼传家,爱国亲民更可夸。巨眼宏观看世界,雄心奋发壮中华”,是对魏源一生准确而生动的赞扬。
      乌龙潭水映古今。乌龙潭公园潭水中的四条水柱如同四条乌龙,奔流不息,碧波粼粼,辉映着漫长的历史时空。乌龙潭水千年流淌着中华民族的奔腾血液,是蕴藏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历史长河,令人啧啧称奇,讶然不止。

      方明元,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连云港市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海州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其作品经常发表在《散文选刊》《北方文学》《青海湖》《海外文摘》《渤海风》《华文月刊》《东方散文》等。著有散文集《旅途中的风》《旅途中的雨》。有16篇散文作品在全国征文大赛中获奖。《乌兰布统草原寻梦》于2016年8月获全国首届蔡文姬文学奖散文类一等奖。《东磊的白玉兰》获2019年5月连云港市第二届白玉兰散文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30 15:19 , Processed in 0.04207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