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93205|回复: 0

余潮洋:老太丑话说在先(乡土杂记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1-13 20:39:2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余潮洋 于 2023-12-15 21:51 编辑

        偶遇老乡朱汉民,他告诉我,他看过我的短文《孙大碗逸事》。他说:“大奶庙在饥饿的年代,像孙大碗那样一顿能吃12碗米粥的人,能坐下两个大圆桌。”
        他还讲了自己亲历的一桩事,听来让孙大碗望尘莫及。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朱汉民与同族叔叔去南乡二堡预制品厂买水泥管。
        返程,在古镇河下准备中午饭。              
        他们买了2.1斤咸猪肉、4斤萝卜、5斤大米,找了一家专门为客人加工午餐的人家。
        主人是六十多岁的老太,她瞟了一下客人买来的东西,问:“就你俩?”客人点了点头。
        老太接着说:“加工费按人口收,每人一角钱。丑话说在先,如果吃饭时再加人,我同样要收费。”“就我们两个人。”客人再次确认。
        老太半信半疑地忙开了,她暗忖:“加工成本是大了些,但吃剩下他们也不好意思带走,我不会吃亏。”
       老太给煤球炉加碳,先淘米煮饭;然后,洗萝卜、切肉,又在另一只炉灶上萝卜烧肉。
       老太在案前灶后忙了一个多小时辰光,饭菜终于上桌了。 接着,叔侄俩就开始对着桌上一锅饭、一盆菜进行车**战,老太在旁边不时地张望,眼巴巴地指望能有剩饭剩菜,因为自家的日子过得也紧巴巴的。
       俩人吃得津津有味。最后,红汤泡锅巴来个光盘行动。 C10AF5C3-EB15-4F6C-BDFB-B82518D4C951.jpeg

       老太年青时,见过日本鬼子抓花姑娘;解放后,在上海大世界看过哈哈镜,也算是见多识广的街上人,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饕餮食客。她像发现新大陆一样不禁惊叹:“哎哟,我的亲妈妈!怪不得你们农村人粮食不够吃。像你俩中午吃的饭,我家六口晚饭都吃不掉,第二天早上还够炒饭全家吃。”嘴上这么说,心里却在嘀咕:**,今天吃亏了,早知这样,打死也不做这笔生意。
        老太说错了。农村人吃粮紧张,不是狂饮暴食造成的,而是当时生活太艰苦。户口分城乡;肚皮不分贵贱。朱汉民生活的北乡是黄河夺淮的重灾区,贫瘠的土地粮食产量低。交完公粮后,全年人均分配口粮总是在240斤左右徘徊,国家虽然有救济,但杯水车薪。
        上一辈人已经相继作古。那位河下老太没有看到,经过改革开放整整一代人的奋斗,已经城市化的北乡,那些昔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乡老二”,由于摄入的营养丰富,一日三餐的饭量,还不及当年的“街上人”。

C465ED2E-ADD1-4883-A332-AABEDA7EAB5C.jpeg


余潮洋,江苏人,机械制造工程师。偶有笔耕,小有收获。作品散见于《讽刺与幽默》、《乡镇论坛》、《淮海晚报》等报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29 19:20 , Processed in 0.03939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