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78029|回复: 1

李建新:在太原理工大学的日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8-24 11:2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太原理工大学的日子
李建新


  李建新,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教授、博士生导师。1981年,他考入太原理工大学,身为工科生,却对文科颇感兴趣。可巧,获悉学校曾有过一“工也文”组合,于是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开始“偷猎”人文社会科学。包容的校园文化、丰富的实践活动,让他的大学生活多姿多彩,也让他的人生之路有了新的选择。时逢母校校庆,他说,回忆几则往事以感恩母校的教育与培养。

  我1981年入太原理工大学学习的时候,该校是纯之又纯的工科学校,没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系和专业,与“文科”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可就是这样一所工科院校竟然使我由工转文!

“工也文”缘于认识的转变

  通过校史我了解到该校曾经有过一个“工也文”的组合,这个组合中的几位都是“笔杆子”,文字非常老辣。据说他们的背景大多数也是工科。他们有信心在工科学校中发展“文科”,认为工科背景的人也可以担当文科的重任,于是就组合起来,以“工也文”为笔名经常发表各类文艺作品,在学校则是经常“拿大材料”,写各种讲话稿、总结报告、汇报材料等。据悉几位“工也文”者都在机关有了“好的位置”,用笔杆子拓展了各自的发展。
  悉知这则消息,坚定了对文科有兴趣的我“工也文”的信念。我是一个工科学生,但我相信我可以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做出成绩。
  在校学习期间,我一边硬着头皮学习机械制图、工程数学、材料力学、金属工艺学、机械原理、内燃机原理等专业知识,一边开始“偷猎”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新闻学与传播学、文学与历史等。
  从现在的观点看,我应该算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中较早尝试“文理融合”“文理渗透”“文理交叉”的实践者、破冰者。

编报纸发现兴趣所在

  创办并编撰当时中国高校中为数不多的由学生自编、自组、自导、自写、自拍、自我管理的报纸,是我在太原理工大学学习期间“工也文”的实践,也是我新闻人生的第一步。
  大一年级第一学期快结束时,学校组织“团干培训”,作为班团支部书记的我参加了。校团委邀请了时任共青团山西省委书记的张维庆、中共山西省委党校的理论名家、《山西日报》编委等给我们做报告并与我们交流。
  张维庆书记的口才非常好,专题讲新闻的几位专家的新闻学知识和他们观察世界的站位与眼光非常让人钦佩。向新闻学靠近的初心在那一刻萌生了。
  培训结束的时候,张维庆书记给我的笔记本签名——胸中盛得下五湖四海、奋斗经得起酸甜苦辣。
  从那次培训起,我便坚定了“工也文”的信念,并视之为我的“必修课”。
  稍后,校团委组建服务全校学生的文学社,校学生会开始筹建创办一份学生报纸。我有幸加入该“组织”,而且担任了第四版(文艺副刊)的责任编辑,在大学一年级的时候“试水”了新闻工作。
  报纸的名称是《茂苑》,报名是请当时校长办公室的裴云峰老师题写的,他是一位在人文和书法方面颇有造诣的专家。我借机多次请教于他,后来成了很好的文友、书友、笔友。
  编辑学生报纸快速拉近了我与新闻学的距离,组织、通联、采写编评等具体工作给了我非常难得的实战机会和检验自己水平能力与差距的机会。
  编报纸的实践使我认识到原来我是多么喜欢新闻和新闻工作。新闻带给我的快感和产生的吸引力,使我无法从中解脱出来。苦于当时学校并没有文科专业也没有转校的机会,否则当时我不会半抱琵琶地“工也文”,而是直接选择新闻、转学新闻去了。
  但不管怎样,我的新闻学启蒙和新闻学之路,是在那一刻开始的。

“工也文”是一种全面兼修

  人文社会科学的博大精深是在入其间之后才能够确实有感的。就拿办《茂苑》而言,要胜任,需要太多、太广的知识,需要综合能力,需要全面兼修。
  在实操中我体会到,虽然是一张小小的学生报,但没有全局观念,没有学校领导高度的站位,没有职业新闻人的水平,没有社会活动家的纵横捭阖,是办不好这份小报的。这是我从实战中寻找到的努力方向。
  全面兼修包括了思想、意识、境界、能力、沟通、交往等诸多方面。而一篇“达标的新闻稿”的完成则要求作者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过硬的文字功底,还要有高屋建瓴的对社会、对时代的观察和解读能力。这些都要从全面兼修中得来并不断发展提高。
  新闻采写编评导播摄等都需要全面兼修。意在笔先、谋定而后动、先有思想后有选题后有行动等,都是这个层面的要求。
  在学校的4年中,我“工也文”了人文社会科学特别是新闻学,并有许多实实在在的行动和成果,比如在省、市级报纸和电台发表文章,担任学校主办的《太原工业大学报》的学生记者,责编学生报《茂苑》,在山西日报社、山西人民广播电台实践与学习,还担任了校、系学生会的宣传部长(当时没有学院这一级),是一段特殊而难忘的大学记忆。
  可能是我在校期间的“工也文”有成果、有实效,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留校工作,先后在党委宣传部、学报编辑部从事“工也文”的工作,在新闻宣传、编辑出版、文学创作、艺术求道等诸多领域进行了拓展延伸学习和新闻报道,在新的单位和新的岗位上完成了我必须要完成的“社会教育”“社会学习”的部分课程的学习,感知到了学无止境、艺无止境的真正意涵,并坚持到了现在。
  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特色鲜明的世纪学府,其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2022年,太原理工大学迎来了建校120周年的历史时刻,回忆几则往事以感恩母校的教育与培养,并诚望母校在高等教育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大力发展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培养出更多更优秀的“工也文”人才。


发表于 2022-10-13 12:52: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太原理工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世纪学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4 05:43 , Processed in 0.060293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