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14011|回复: 2

余潮洋:御先生汪廷珍的传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5 23:27:0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余潮洋 于 2021-8-10 21:16 编辑

        公元1757年,在淮安府山阳县河下镇估衣街倪家巷,诞生了一个后来名垂青史的人物——汪廷珍。
         汪廷珍的曾祖父汪尧仙是徽州盐商,在河下成为淮北盐业集散地的鼎盛时期侨居淮安。鹾商崇文重教,天资聪颖的汪廷珍,幼年便受到了良好的启蒙教育。
        十二岁那年,汪廷珍丧父,家道中落。他与母亲程氏相依为命,每遇荒年,母子二人食不果腹,生活十分困顿。
         汪廷珍发奋读书,十年寒窗,终于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秋闱中举。下面讲述汪廷珍在中举前后的两则传说,50年前在河下、河北一带流传甚广。
一、汪廷珍“智判阴曹案”
          汪廷珍不仅学识渊博、品行端正,而且胆识过人。传闻竹巷街有个破庙经常闹鬼,特别是在电闪雷鸣的天气,在夜深人静时辰,里面会传出怪异的声音,人们避之唯恐不及,几无香火。
         汪廷珍不信鬼神,街上纨绔子弟与其打赌,如果在庙中独守一夜,汪廷珍将获赠大米一石。
        黄昏,汪廷珍带着蜡烛和书籍进庙,众人将其闭于殿内,随将封锁。
        子夜后,汪廷珍有点困倦,在恍惚中觉得蜡烛突然跳动,接着殿堂幽暗下来,隐约听到一阵铁链声,只见一个戴着枷锁、拖着沉重脚镣的犯人站在他的对面。蓬头垢面的鬼囚气若游丝地说:“等了200多年了,今天终于幸遇大人,请大人替微臣做主。”“你是何人?”“我是前朝嘉靖状元沈坤。”
        出生于河下竹巷街的沈状元,家乡父老对其的事迹妇孺皆知。
         沈坤,(1507年-1560年),字柏生,号十洲,明朝状元。嘉靖十年(1531年),中举人,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进士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嘉靖年间,任翰林院修撰。嘉靖三十三年五月,升为右春坊右谕德,改南京国子监祭酒。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母丧丁忧,适倭寇犯淮,沈坤招练乡勇两千人,抗倭有功,民间称“武状元”。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淮安太守范槚和给事中胡应嘉诬陷他“私自团练乡勇,图谋背叛朝廷”,嘉靖帝将沈坤逮捕下狱,死于狱中。
        “沈状元,家乡父老一直感念您抗倭有功,也知道您屈死狱中是千古奇冤。可是,我一介书生,能为您做些什么呢?”汪廷珍问“只要大人一句话,冤鬼我将获得重生。”汪廷珍至此心中明白,立刻正身端坐庙堂,朗声云:“沈坤遭人诬陷,纯属冤案。来人!移去刑具,送沈大人回府,为沈大人**昭雪!”
        只听一声咔嚓,一声咣当,刑具不见了,鬼囚转瞬也消失了。旋即,烛光恢复如初。
        清晨,那几个少爷见汪廷珍神清气爽,手不释卷,个个心服口服认输。汪廷珍在回家途中走到估衣街,听到一阵婴儿落地的啼哭声,原来是张木匠的娘子分娩了。淮安有“采生”的风俗,张家见汪秀才路过,欣喜地请他进屋采生。
         婴儿听汪廷珍说话不哭了,眨巴着小眼睛对汪廷珍微笑,众人啧啧称奇,更为蹊跷的是,婴儿两个踝关节都有明显的红“胎记”。主人沏红糖茶请秀才为婴儿起名字,汪廷珍想到庙里奇遇,取沈状元的号中一字“洲”,为婴儿起名为“张九洲”。后来,张九洲考中举人,官至桃源知县。
         程氏拒收大米不成,叫汪廷珍捐给河下育婴堂。
二、汪母程氏“吉言冲晦气”
        汪廷珍中举后,春风得意马蹄轻。乾隆五十四年,京城春闱开考,筹措盘缠后,汪廷珍择皇道吉日赴京参加会试。临行前,母子俩整夜辗转难眠,深怕哪里发生差迟影响前程。
        第二天凌晨,收拾停当后,告别母亲,汪廷珍背着行囊出发。
         走出估衣街栅栏门,刚到石工头,一条白狗窜出,吓得汪廷珍避让不迭,双脚踏进阴沟,鞋子沾满黑淤泥。
         汪廷珍返身回家,心中不悦,想改日出行。汪母却笑容可掬:“恭喜我儿,未到京城便穿靴,大吉大利!”。擦拭干净后,汪廷珍又高兴地出门了。
        过了石工头,快到乌沙河时,晨曦初露。远处传来阵阵号子声,那是脚夫从河北西里“淮北批验盐引所”车推、肩扛、担挑把盐斤往乌沙河船上装运。在河堤下,汪廷珍突然看到前方不远处有个妇女在解手。进退两难,汪廷珍心想:今天晦气,还是改日出行吧。于是又怏怏转身回家。
        汪母知道原委后放声大笑道:“恭喜我儿,京师城门大开,迎接寒门学子,大吉大利!”听了母亲的妙语,汪廷珍消除忌讳,再次转身。俗话说:儿行千里母担忧,这次程氏决定送儿一程,母子同行。
        到了“头桥”,只见前面一片缟素,一群穷人抬着棺材,正走向“慈善义葬坟地”。不等儿子开口,程氏指着棺材诙谐地说:“今天与棺(官)同行,我儿日后一定会大富大贵”。
        清江浦风景如画,母子兴高采烈。不觉到了清江大闸。这时,一轮红日喷薄而出,二人精神为之一振,往北过了黄河就是“南船北马”的王家营。
        淮安是南北方的地理分界线,南北方不同的自然条件,决定了人们不同的出行工具。一般情况下,赴京赶考的南方学子到清江浦“藏家码头”舍舟登陆后,再越过黄河到王家营改乘马匹轿车,上了通京大道1864里就抵达京师。
        说也奇怪,平日里黄河渡口是风高浪急,惊涛拍岸;今天却是风和日丽,波澜不惊。汪廷珍与母亲在渡口南岸依依惜别,互道珍重。
        于道上,汪廷珍饥餐渴饮,夜宿晓行。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春闱,汪廷珍蟾宫折桂;殿试,汪廷珍再接再砺,中一甲榜眼。
        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太保,赠太子太师。嘉庆帝特下旨任命汪廷珍为总师傅,教授皇子即后来的道光皇帝读书。
        道光皇帝曾朱笔御批,称赞汪廷珍“师道臣道可谓兼备”。
        道光七年七月,汪廷珍病逝,享年七十一岁。道光皇帝亲临祭奠,赠太子太师,赐谥号“文瑞”,入祀贤良祠。江苏当地请立祠作为乡贤,道光帝特下诏批准。
E469FA8B-B31D-4C0E-91BD-87889B645F3E.png
 楼主| 发表于 2021-11-25 22:07:0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余潮洋 于 2021-11-27 19:11 编辑

此文第二部分“汪母程氏吉言冲晦气”被淮海晚报2021年9月26日“乡土”版录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26 20:15 , Processed in 0.043848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