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东方旅游文化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卢世龙:行吟诗人姚秉德

发布者: 东方红 | 发布时间: 2021-1-18 15:44| 查看数: 1875946| 评论数: 190|帖子模式

行吟诗人姚秉德
卢世龙

     去旧迎新之际,三湘文坛再传佳音——湖南大学博导姚秉德的诗词散文集《麓山松庐》一书由线装书局出版发行。
     作为工科教授,姚秉德在连续出版十多本学术专著和发表数百篇学术论文的过程中,还陆续写出几百首(篇)诗歌散文,还在好手众多的湖湘地区,尤其难能可贵。他之所以能够两相兼顾,不外乎积极投入科技强国大业的同时,还兴之所致地释放艺术芬芳。这个时代的中国人,投身民族复兴伟业无上光荣,用诗歌记录参与过程及感受同样潇洒快慰。
     其实,在没打算走工科之路以前,姚秉德是想当作家的。从记事起,初识文字的父亲便教他们兄弟姐妹背读《三字经》
之类的传统文本。原打算给后人成长提供行为准则方面的梳理,却无意中唤起了姚秉德对文学艺术的认知根苗。加之,上过初中的叔父夏夜乘凉时享受孩子们端茶摇椅的快乐,就不断讲些离奇故事作为回报。并且每到高兴处,居然还摇头晃脑“之乎者也”一番,直令少年姚秉德由衷羡慕的同时,更充分感受到了文字艺术的巨大魔力。
      禀赋的命门一经打开,文艺的浪漫血脉自会欢快奔流。对中国文字的神秘语境,姚秉德显然慧根不浅。别看他年纪小,视线很快就如饥似渴地集中到文字艺术象牙塔顶端的旧体诗词上来。同样的文字,经由不同的人物进行不同的组合,所形成的一经往往判若云泥。他也想成为云端上的一员。不过,在读书就是务农的年代,他零零散散地上学,也只能零零碎碎地接触一点诗词。好在零星的东西一旦积累得多了,就会占据大量思维空间而形成爆发点。年轻人的爆发,往往转折命运。那是1973年,人民公社要他看守湘江里的木排。夜遇暴雨i,他居然不假思索就写出了《满江红.守木》。这人生的第一首诗他写的热血澎湃,却有人摘取“浊浪滚”与“千载江水渊远流/四方栋器淤泥弃”三句,扣上反时代的帽子,要把他打成“反革命分子”。事情层层上报,专家发现“孺子可造”。于是,据理为止开脱,还举荐他去公社做了拿工分的秘书,为日后高考勉强打下些文字基础。
      上大学后,他像火车上的两个轮子一样,在“工科”和“诗歌”两条平行轨道上奋力飞奔。因为对工科专业属于主动投入,所以付出的时间与精力也成倍的多。他每天睡眠从未有过六小时,哪怕丝毫知识未融通绝不上床休息。年年各科成绩雄踞第一,毕业后自然赢得了留校任教的机会。他执教以后,还始终承担着国家系列重大科研课题。长期忘我钻研不断收获新发现,才由普通教师逐渐成长为知名教授,享受国家津贴,并成为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创始博导之一。现在,他已十二次荣获国家及省自然与科技进步一、二等奖。还兼任着国家发改委专家组专家、国家电力市场论坛指导委员会主任、国家自然基金评审委员会专家等职。
       自从写出《满江红.守木》一词以后,无论工作与生活多么繁忙,也不管做着什么样的事情,更不管成功还是失败,仿佛生活的方方面面点点滴滴,概能触动诗兴,令他心血来潮吟诵一番。尽管他沿用古人的“格律”程式,以及“点染”、“比兴”之类的表现手法,而把生命与智慧同民族命运紧紧地捆在一起后,他的洞察力、领悟力与归纳力都得到极佳彰显。加之,他写作品重思想意境而轻表达形式,喜欢旧体诗词并不拘泥于旧体诗词,笔下文字才深邃灵动,简洁通透。而他最过人的功夫,是经历任何事情。都能运用几种词牌抒发感悟。倘若意犹未尽,又信手拈来新诗进行补充性表达。因而他的作品总是呈现出繁复多维的美,样式瑰丽多姿。
      如此,国家诗词学会、当代文学学会、中国散文学会等等民众团体,多有聘请他担任副会长。他深感温暖,视为难得的学习与交流机会加以珍惜,诗文也屡获奖项。
      当然,他更善于取向类比,并且是一路行来一路写,随时随地让有形的事物展示出无形的规律。也就是不管一场一景,一草一木,还是最常见的颜色与气味,在他笔下都能转化成美妙诗歌。如此“姚秉德式底气”,不是谁都具备的。他就这样由工作而诗歌,再由诗歌而工作,几十年如一日坚持下来,收获科学创新与诗词创新的丰硕成果。今天,他的学术成果和他教出的学生一样,都在国家重点工程与重要岗位上发挥着关键性作用。相信他自选的328首(篇)诗词与散文,也能积极向上地温暖广大读者的心灵。

最新评论

wx_细雪初_RtdOb 发表于 2021-1-20 10:25:46
赏析《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韵律之美
肖辉耀

“秉德诗坛国会开,华笺四万八方才”。手捧《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我品味着“赤赤依恋”,畅游于“山水抒情”,感受着“谦谦思故”,欢喜于“渔樵对歌”,沉醉在“散逸飘仙”。《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既有诗词,又有诗论,既有散文,又有词赋,既有随笔,又有儿歌,既有格律诗,又有自由体,还有勇于探索新旧诗词融为一体,于山水草木、风景名胜中展现了家国情怀、志趣修为,充满正能量,内容丰富,美不胜收。受书中《诗词韵律简述(一)(二)》等启发,结合姚秉德先生的诗词,鄙人且初探皮毛,着眼于平仄、押韵、对仗,赏析《麓山松庐》诗词韵律之美。
(一)平仄之美
我们先来读秉德先生的诗:《七绝•夜宿柳叶湖(通韵英韵)》:
擂茶畅饮汗元蒸,一觉共和已曙明。
红日湖托斯冉亮,霞光云蔚渐趋昇。
鳞波闪闪连天际,赛艇扬扬互竞争。
抗战高歌犹在耳,烟波浩渺赴敌庭。
鄙人认为,平仄有规律地交错运用,能使诗歌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可使得语言协调和谐、生动形象。姚先生这首诗的平仄韵律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规律:
(1)在一句之内,平仄以音步为单位交替相间,即平平之后便是仄仄,仄仄之后便是平平。最后一字若是韵脚必为平,非韵脚必为仄。例如第五、六两句(颈联):“鳞波闪闪连天际,赛艇扬扬互竞争。”这两句诗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全诗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
(2)在一联之内,上下两句的平仄以音步为单位双双对立,即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就对句来说,“鳞波”对“赛艇”,是平平对仄仄,“闪闪”对“扬扬”,是仄仄对平平,“连天际”对“互竞争”,是平平仄对仄仄平,这就是对立。
(3)在两联之间,相邻两句的双数字即第二、四、六三字为节奏点,其平仄两两相粘(即一致),从而平粘平,仄粘仄,如首联与颔联之间,“一觉共和已曙明”“红日湖托斯冉亮”节奏点上的“觉”(仄)、“和”(平)、“曙”(仄)三字与“日”(仄)、“托”(平)、“冉”(仄)三字两两互粘,同样,颔联与颈联之间的“光”(平)、“蔚”(仄)、“趋”(平)与“波”(平)、“闪”(仄)、“天”(平)互粘,颈联和尾联之间的“艇”(仄)、“扬”(平)、“竞”(仄)与“战”(仄)、“歌”(平)、“在”(仄)互粘。节奏点上的第二四六这三个字,要求相当严格,而对于第一三五这三个字却相对较宽松,往往可以通融,这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秉德先生在书(P384-386)中指出了律诗格律的四种形态,其诗作也是严格遵守这个四种形态:
(1)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如“同窗岳麓未能忘”(《七律•京城会泽洪学友》)。
(2)首句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如“远上黄山栈道悬”(《七律•登黄山》)、“风爽月圆意正浓”(《七律•秋思寄语》)。
(3)首句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如“庭院深深千百载”《七律•岳麓书院一千零四十年纪念》。
(4)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擂茶畅饮汗元蒸”(《七律•夜宿柳叶湖》)、“秭归出仕气轩昂”(《七律•吊屈子》)、“千山环抱柳杨庄”《七律•拜访柳庄》等,秉德先生的律诗大都是平起平收式。
在平仄运用方面,秉德先生一方面相当严格运用平仄声律,另一方面又不完全为平仄声律所束缚,尽可能地使其服务于表情达意的需要,诗句呈现一派和谐气象。
(二)韵味之美
鄙人仔细研读,发现《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中的诗词用韵对于常用的《106部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华通韵》、《中华新韵》皆有使用。
例如:《五绝•登岱岳(通韵英韵)》:
云飘风浪涌,日淡曙光生。
封禅祖龙在,谁能与角峰?
这让我想起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诗都有借韵,达到相互衬韵之妙。
通过咏读,秉德先生的诗词在押韵方面主要是以宽韵为主,韵脚主要是以“ao”、“an”“eng”、“ang”开口呼为主,开口呼读起来开口较大,声音非常洪亮,极富有节奏感,宜于表现雄壮激昂的情感。如:《七绝•观黄果树瀑布(平水东韵)》:
日淡山青震耳隆,洪流飞泻玉河泷。
银珠滚滚帘千尺,溅起龙潭雨雾濛。
在这首诗里,隆、泷、濛都压了平声韵,韵脚“eng”,开口度较大,声音洪亮,写出了黄果树瀑布恢宏、磅礴、壮观的气势,更体现了诗人对黄果树瀑布震撼的感官体验和高度赞扬之情。同样,在《七绝•观陡塘坡瀑布(通韵英韵)》一诗中,诗人同样也是用了平声“eng”韵,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再如:《七绝•谒富厚堂(平水阳韵)》:
富厚堂前嫩荷香,齐家八本美名扬。
屡输屡战多风范,济世诗书万载长。
《五绝•登岳阳楼(平水阳韵)》:
洞庭浮日月,世事几沧桑。
天下堪忧事,伊人可怅长。
在这两首诗里,香、扬、长、桑,韵脚“ang”,开口度较大,声音洪亮。
《七律•游南山牧场(通韵安韵)》:
城步蛇行数重山,山高岩险路弯弯。
嫩芽短短奶牛瘦,细雨蒙蒙不衣寒。
阳紫峰亭观日落,红缨哨堡忆时艰。
丘岚绿映八十里,地静天蓝忘返还。
此诗首句入韵,“山”、“弯”、“寒”、“艰”、“还”都是用了平声“an”韵,选用开口呼的韵脚来押韵,使得诗词声韵和谐,同韵相押,具有回环之美。
(三)对仗之美
鄙人认为,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
仔细研读《七律•游南山牧场》,其中“阳紫峰亭观日落,红缨哨堡忆时艰”一句,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相反,“仄仄平平平仄仄”对“平平仄仄仄平平”;其次是相对的句子句型相同,句法结构一致,谓宾结构对谓宾结构(“观日落”对“忆时艰”);再次,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名词对名词,“阳紫峰亭”对“红缨哨堡”,“日落”对“时艰”,动词对动词,“观”对“忆”;词语的“词汇意义”相同,同是名词,“阳紫峰亭”对“红缨哨堡”,都是地理名词,都是景观景点。
再如,在对仗的运用方面,《七律•攀崀山骆驼峰》中“独览丛云观寿海,众争陡壁找福星”一句是工对,“独”对“众”是反对,“云”对“壁”、“海”对“星”是天文对地理,“寿”和“福”是邻对。“明珠洒落于高处,阴涧流淌怎有踪”(《七律•游天生三桥》)则是宽对。《七律•岳麓书院一千零四十年纪念》中的颈联和颔联“朱张会讲开新史,黄蔡功高覆满清。曾左名丞儒作本,毛何立志济世宏”用的都是正面的典故,因此是正对、事对。“毋忧世事多离幻,但旺鸿鹄少虑荣”(《七律•秋思寄语》)在形式上是流水对,同时用“鸿鹄”借对“世事”,全句在内容意义上则形成反对。
鄙人认为,对仗之美不仅是体现在整齐工巧的诗意,长短交错的呼应、气势酣畅的排比也都展现出对仗之美,使得文章具有大气磅礴之势。例如《舜周书屋记》一开篇就写到“斯屋也,承麓山灵气,接南岳雄风,观洞庭波涛,察宇宙星辰”,这不由得让人置身于岳麓山的钟灵毓秀和南岳衡山的大气雄浑之中,同时让人联想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匹夫家国情怀,以及王羲之在兰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文人闲情雅致。全篇几乎都是对仗,窃以为直追最负盛名的骈文《滕王阁序》。
(四)节奏之美
鄙人认为,一首造诣高的诗词作品,其节奏感契合意境,又往往是与其格律融为一体,这淋漓地体现于秉德先生的词作《满江红•守木》:
独卧/尖舱,伴/木排、哗哗/雨劈。浊浪/滚、掀舟/拍岸,簸吼/淫逸。千载/江水/源远/流,四方/栋器/淤泥/弃。梦中/回、掀被/速/出巡,无/贼迹。
航灯/闪,鹤声/唳。举/马灯,雨中/立。心/蕴热,哪管/风啸/寒戾。慢步/弯腰/入/卧处,缩腿/掐指/扫/睡意。须/用心、护好/厦/梁才,事/怎毕?
这首词的节拍分明,富有节奏感,有一个音节一个节拍的,也有两个音节一个节拍的,一般是单音节和双音节词汇相互搭配使用,内部意义联系紧密,上下两句中,对应位置的音节相同,从而可以使得诗词句读起来节奏分明、匀称和谐。词中包含了三、四、五、六、七字句,节拍安排方式上,三字句为二/一式和一/二式,四字句为二/二式,五字句为二/二/一式和二/一/二式,六字句为二/二/二式,七字句为二/二/二/一和二/二/一/二式,这样使得这首词读起来有一种急促之感,表现了当时作者在一天夜晚急风暴雨、应急守护的创作背景,以及在1973年年轻气盛却怀才不遇的急切心情,鲜明的节奏与诗句所表达的内容一一相吻合,读起来自然和谐,表意清楚。
同时,秉德先生善于运用复沓、叠句和反复的手法来强化诗词的节奏性,特别是创造性地运用到现代诗中。例如:
《复海平》:
君如梁上燕,
吾似针头线。
心心相印几时断,
时把海平念!
时把海平念!
短短五句中,“君如梁上燕,吾似针头线”用了《诗经》中常用的复沓手法,句法基本相同,中间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起到了加深印象、渲染气氛的作用,深化了诗的主体,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充分的酝酿和尽情的抒发。“心心相印几时断”一句重叠使用相同的音节“心心”,即采用“叠音”手法,增强语言的音乐感,念起来动听悦耳,有效地增加诗词的音韵美。最后两句“时把海平念!时把海平念!”用的是叠句的形式,前后呼应重叠,表现作者的一种回环往复的强烈感情,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使整个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还有《枫叶红了》、《别梅》都是两段诗体,形式上是段落之间的反复,作者将复沓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在现代诗中也能读出了如此强烈的节奏感,不能不说也是一种创新。

以上皮毛之言,班门弄斧了。再借用秉德先生的一句诗:“热血满腔多梦想,谢天谢地谢师宗”,忝作刍议,感谢文学专家、评论达人、广大读者雅正。
2020年12月30日撰于星城
作者简介:
肖辉耀,湖南城步县人,湖南大学电力专业硕士毕业,现工作于湖南省电力公司,高级工程师,处长。
wx_细雪初_RtdOb 发表于 2021-1-19 14:24:57
本帖最后由 wx_细雪初_RtdOb 于 2021-1-19 14:29 编辑

赏析《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韵律之美

肖辉耀


“秉德诗坛国会开,华笺四万八方才”。手捧《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我品味着“赤赤依恋”,畅游于“山水抒情”,感受着“谦谦思故”,欢喜于“渔樵对歌”,沉醉在“散逸飘仙”。《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既有诗词,又有诗论,既有散文,又有词赋,既有随笔,又有儿歌,既有格律诗,又有自由体,还有勇于探索新旧诗词融为一体,于山水草木、风景名胜中展现了家国情怀、志趣修为,充满正能量,内容丰富,美不胜收。受书中《诗词韵律简述(一)(二)》等启发,结合姚秉德先生的诗词,鄙人且初探皮毛,着眼于平仄、押韵、对仗,赏析《麓山松庐》诗词韵律之美。
(一)平仄之美
我们先来读秉德先生的诗:《七绝•夜宿柳叶湖(通韵英韵)》:
擂茶畅饮汗元蒸,一觉共和已曙明。
红日湖托斯冉亮,霞光云蔚渐趋昇。
鳞波闪闪连天际,赛艇扬扬互竞争。
抗战高歌犹在耳,烟波浩渺赴敌庭。
鄙人认为,平仄有规律地交错运用,能使诗歌具有节奏感和音乐美,可使得语言协调和谐、生动形象。姚先生这首诗的平仄韵律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规律:
(1)在一句之内,平仄以音步为单位交替相间,即平平之后便是仄仄,仄仄之后便是平平。最后一字若是韵脚必为平,非韵脚必为仄。例如第五、六两句(颈联):“鳞波闪闪连天际,赛艇扬扬互竞争。”这两句诗的平仄是: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就全诗来说,每两个字一个节奏。平起句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最后一个又是仄。仄起句仄仄后面跟着的是平平,平平后面跟着的是仄仄,最后一个又是平,这就是交替。
(2)在一联之内,上下两句的平仄以音步为单位双双对立,即平平对仄仄,仄仄对平平。就对句来说,“鳞波”对“赛艇”,是平平对仄仄,“闪闪”对“扬扬”,是仄仄对平平,“连天际”对“互竞争”,是平平仄对仄仄平,这就是对立。
(3)在两联之间,相邻两句的双数字即第二、四、六三字为节奏点,其平仄两两相粘(即一致),从而平粘平,仄粘仄,如首联与颔联之间,“一觉共和已曙明”“红日湖托斯冉亮”节奏点上的“觉”(仄)、“和”(平)、“曙”(仄)三字与“日”(仄)、“托”(平)、“冉”(仄)三字两两互粘,同样,颔联与颈联之间的“光”(平)、“蔚”(仄)、“趋”(平)与“波”(平)、“闪”(仄)、“天”(平)互粘,颈联和尾联之间的“艇”(仄)、“扬”(平)、“竞”(仄)与“战”(仄)、“歌”(平)、“在”(仄)互粘。节奏点上的第二四六这三个字,要求相当严格,而对于第一三五这三个字却相对较宽松,往往可以通融,这就是所谓的“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秉德先生在书(P384-386)中指出了律诗格律的四种形态,其诗作也是严格遵守这个四种形态:
(1)首句平起仄收式(平平仄仄平平仄),如“同窗岳麓未能忘”(《七律•京城会泽洪学友》)。
(2)首句仄起平收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如“远上黄山栈道悬”(《七律•登黄山》)、“风爽月圆意正浓”(《七律•秋思寄语》)。
(3)首句仄起仄收式(仄仄平平平仄仄),如“庭院深深千百载”《七律•岳麓书院一千零四十年纪念》。
(4)首句平起平收式(平平仄仄仄平平),如“擂茶畅饮汗元蒸”(《七律•夜宿柳叶湖》)、“秭归出仕气轩昂”(《七律•吊屈子》)、“千山环抱柳杨庄”《七律•拜访柳庄》等,秉德先生的律诗大都是平起平收式。
在平仄运用方面,秉德先生一方面相当严格运用平仄声律,另一方面又不完全为平仄声律所束缚,尽可能地使其服务于表情达意的需要,诗句呈现一派和谐气象。
(二)韵味之美
鄙人仔细研读,发现《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中的诗词用韵对于常用的《106部平水韵》、《词林正韵》、《中华通韵》、《中华新韵》皆有使用。
例如:《五绝•登岱岳(通韵英韵)》:
云飘风浪涌,日淡曙光生。
封禅祖龙在,谁能与角峰?
这让我想起苏轼的《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两诗都有借韵,达到相互衬韵之妙。
通过咏读,秉德先生的诗词在押韵方面主要是以宽韵为主,韵脚主要是以“ao”、“an”“eng”、“ang”开口呼为主,开口呼读起来开口较大,声音非常洪亮,极富有节奏感,宜于表现雄壮激昂的情感。如:《七绝•观黄果树瀑布(平水东韵)》:
日淡山青震耳隆,洪流飞泻玉河泷。
银珠滚滚帘千尺,溅起龙潭雨雾濛。
在这首诗里,隆、泷、濛都压了平声韵,韵脚“eng”,开口度较大,声音洪亮,写出了黄果树瀑布恢宏、磅礴、壮观的气势,更体现了诗人对黄果树瀑布震撼的感官体验和高度赞扬之情。同样,在《七绝•观陡塘坡瀑布(通韵英韵)》一诗中,诗人同样也是用了平声“eng”韵,起到了较好的效果。
再如:《七绝•谒富厚堂(平水阳韵)》:
富厚堂前嫩荷香,齐家八本美名扬。
屡输屡战多风范,济世诗书万载长。
《五绝•登岳阳楼(平水阳韵)》:
洞庭浮日月,世事几沧桑。
天下堪忧事,伊人可怅长。
在这两首诗里,香、扬、长、桑,韵脚“ang”,开口度较大,声音洪亮。
《七律•游南山牧场(通韵安韵)》:
城步蛇行数重山,山高岩险路弯弯。
嫩芽短短奶牛瘦,细雨蒙蒙不衣寒。
阳紫峰亭观日落,红缨哨堡忆时艰。
丘岚绿映八十里,地静天蓝忘返还。
此诗首句入韵,“山”、“弯”、“寒”、“艰”、“还”都是用了平声“an”韵,选用开口呼的韵脚来押韵,使得诗词声韵和谐,同韵相押,具有回环之美。
(三)对仗之美
鄙人认为,对仗是一种形成文字整齐美的修辞手段,也是构成格律形式、呈现格律气氛的重要因素。
仔细研读《七律•游南山牧场》,其中“阳紫峰亭观日落,红缨哨堡忆时艰”一句,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相反,“仄仄平平平仄仄”对“平平仄仄仄平平”;其次是相对的句子句型相同,句法结构一致,谓宾结构对谓宾结构(“观日落”对“忆时艰”);再次,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名词对名词,“阳紫峰亭”对“红缨哨堡”,“日落”对“时艰”,动词对动词,“观”对“忆”;词语的“词汇意义”相同,同是名词,“阳紫峰亭”对“红缨哨堡”,都是地理名词,都是景观景点。
再如,在对仗的运用方面,《七律•攀崀山骆驼峰》中“独览丛云观寿海,众争陡壁找福星”一句是工对,“独”对“众”是反对,“云”对“壁”、“海”对“星”是天文对地理,“寿”和“福”是邻对。“明珠洒落于高处,阴涧流淌怎有踪”(《七律•游天生三桥》)则是宽对。《七律•岳麓书院一千零四十年纪念》中的颈联和颔联“朱张会讲开新史,黄蔡功高覆满清。曾左名丞儒作本,毛何立志济世宏”用的都是正面的典故,因此是正对、事对。“毋忧世事多离幻,但旺鸿鹄少虑荣”(《七律•秋思寄语》)在形式上是流水对,同时用“鸿鹄”借对“世事”,全句在内容意义上则形成反对。
鄙人认为,对仗之美不仅是体现在整齐工巧的诗意,长短交错的呼应、气势酣畅的排比也都展现出对仗之美,使得文章具有大气磅礴之势。例如《舜周书屋记》一开篇就写到“斯屋也,承麓山灵气,接南岳雄风,观洞庭波涛,察宇宙星辰”,这不由得让人置身于岳麓山的钟灵毓秀和南岳衡山的大气雄浑之中,同时让人联想起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匹夫家国情怀,以及王羲之在兰亭“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的文人闲情雅致。全篇几乎都是对仗,窃以为直追最负盛名的骈文《滕王阁序》。
(四)节奏之美
鄙人认为,一首造诣高的诗词作品,其节奏感契合意境,又往往是与其格律融为一体,这淋漓地体现于秉德先生的词作《满江红•守木》:
独卧/尖舱,伴/木排、哗哗/雨劈。浊浪/滚、掀舟/拍岸,簸吼/淫逸。千载/江水/源远/流,四方/栋器/淤泥/弃。梦中/回、掀被/速/出巡,无/贼迹。
航灯/闪,鹤声/唳。举/马灯,雨中/立。心/蕴热,哪管/风啸/寒戾。慢步/弯腰/入/卧处,缩腿/掐指/扫/睡意。须/用心、护好/厦/梁才,事/怎毕?
这首词的节拍分明,富有节奏感,有一个音节一个节拍的,也有两个音节一个节拍的,一般是单音节和双音节词汇相互搭配使用,内部意义联系紧密,上下两句中,对应位置的音节相同,从而可以使得诗词句读起来节奏分明、匀称和谐。词中包含了三、四、五、六、七字句,节拍安排方式上,三字句为二/一式和一/二式,四字句为二/二式,五字句为二/二/一式和二/一/二式,六字句为二/二/二式,七字句为二/二/二/一和二/二/一/二式,这样使得这首词读起来有一种急促之感,表现了当时作者在一天夜晚急风暴雨、应急守护的创作背景,以及在1973年年轻气盛却怀才不遇的急切心情,鲜明的节奏与诗句所表达的内容一一相吻合,读起来自然和谐,表意清楚。
同时,秉德先生善于运用复沓、叠句和反复的手法来强化诗词的节奏性,特别是创造性地运用到现代诗中。例如:
《复海平》:
君如梁上燕,
吾似针头线。
心心相印几时断,
时把海平念!
时把海平念!
短短五句中,“君如梁上燕,吾似针头线”用了《诗经》中常用的复沓手法,句法基本相同,中间更换相应的几个字,反复咏唱,起到了加深印象、渲染气氛的作用,深化了诗的主体,增强诗的音乐性和节奏感,使感情得到充分的酝酿和尽情的抒发。“心心相印几时断”一句重叠使用相同的音节“心心”,即采用“叠音”手法,增强语言的音乐感,念起来动听悦耳,有效地增加诗词的音韵美。最后两句“时把海平念!时把海平念!”用的是叠句的形式,前后呼应重叠,表现作者的一种回环往复的强烈感情,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日”的感受,使整个作品产生强烈的艺术魅力。还有《枫叶红了》、《别梅》都是两段诗体,形式上是段落之间的反复,作者将复沓手法运用得恰到好处,在现代诗中也能读出了如此强烈的节奏感,不能不说也是一种创新。

以上皮毛之言,班门弄斧了。再借用秉德先生的一句诗:“热血满腔多梦想,谢天谢地谢师宗”,忝作刍议,感谢文学专家、评论达人、广大读者雅正。
2020年12月30日撰于星城

作者简介:
肖辉耀,湖南城步县人,湖南大学电力专业硕士毕业,现工作于湖南省电力公司,高级工程师,处长。
wx_细雪初_RtdOb 发表于 2021-1-21 14:14:42
用热爱书写生活
——浅谈《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中表达的爱
叶伦
惟楚有才,于斯为盛,这是先贤对湖湘人才济济的高度评价。千年学府岳麓书院作为湖湘文化策源地和中国最古老的高等学府,千百年来为中国社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能人志士。岳麓书院精神回答了君亲恩何以酬,民物命何以立,圣贤道何以传三个问题,即: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心系民众的责任担当和修身传道的使命。姚秉德先生在湖南大学就读、工作期间就深受岳麓书院精神的熏陶。《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正是对岳麓书院精神的传承和发扬。
《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是姚先生一生文学创作的结晶,吟咏了祖国美好河山,歌颂了中华文明,展示了爱情、亲情、友情的珍贵,文采飞扬,饱含热情。文集通俗易懂,雅俗共赏,读之如饮甘泉,如酌醇酒,激荡情怀。文集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一个人应当对生活怀有十分的热爱与激情,原来生活还可以用这样激扬、高雅的形式书写。文集字里行间散发着的浓烈的“爱”,这是一种心系国家,情系乡土,爱亲人、爱朋友、爱学生的大爱,包罗万象。这里,我仅以文集中“爱”的旋律来谈谈自己的一点主观感受。
姚老师躬耕教育四十余载,喉咙做过多次息肉切除手术,依然饱含热情地对待生活,歌唱生活。姚老师身上闪耀着湖湘文人对传统文化的坚守和发扬,衡云湘水之间,续传圣贤之道。看看《七律•岳麓书院一千零四十年纪念》:
庭院深深千百载,
赫曦台上论英雄。
朱张会讲开新史,
黄蔡起义覆帝功。
曾左名丞儒作本,
毛何立志济世宏。
怀思瘦弱文山体,
拨乱重修事耿躬。
全诗表达诗人对岳麓书院和历代名士的敬畏与深沉的怀念之情,也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中华民族伟大的复兴正需要这样的精神传承。那些彪炳青史的人物无不对自己的祖国怀有深沉的爱,这种爱需要传承和发扬,岳麓书院正是起到这种作用的载体,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文人志士,为他们树立了积极的爱国情怀。姚老师成为了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的无数个湖湘工匠之一,初看不知诗中意,再看已觉先生亦是诗中之人。
从生活中的一花一草到国家大事,都可以窥探姚老师对人生的热爱与激情。如五绝《题小华春天落叶摄影》:
花开花落处,
叶落亦同悲。
春日何曾驻,
风吹香不随。
热爱生活的人才会仔细观察生活,思考生活,在他们眼里一花一草皆显情。短短的20个字,巧妙地描述了绿叶与红花的依托,相依为命的深情。本诗虽然表达了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悲情,但是暗示了深厚友谊和不渝爱情的珍贵。
有描写真挚的师生之情的,如《留香》:
齿噙花鲜,
目露爱怜。
今朝一别,
何时再见?
鲜花象征着师生之间亦师亦友的美好,一年一度的毕业季,怎不让三五年建立的真挚师生情变得急切。虽是同事和学生的合照,却让姚老师感同身受,短短16个字表达了老师对学生浓浓的爱怜与殷切期盼。
有对同事的赞美,如五绝《藏首五绝•王华一笑》:
王妃腰脸瘦,
华美不需妆。
一眼勾人魄,
笑中怨更长。
这首诗不但将诗的题目“王华一笑”藏头,而且韵律优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将王老师窈窕的身材,惹人怜爱的姿态鲜活地展现在读者眼前。我想,只有对工作充满激情,心怀坦荡的大爱之人才会这样高雅而毫无掩饰地表达对同事美的称赞吧!
除了对生活的赞美,文集随处可见对山水名胜的追遐思。如《五绝•登岳阳楼》:
洞庭浮日月,
世事几沧桑。
天下堪忧事,
伊人可怅长。
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先贤的缅怀之情。“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所有文人士大夫的崇高理想追求。因为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心怀天下,所以不停鞭策自己追随先贤的步伐,以至于触景深情,感到无比的惆怅。又如五绝《芷江受降坊》:
一雪百年耻,
二扬万众忾。
倭今新保立,
战雾罩降台。
同样是心怀国家,这首诗则没有丝毫的惆怅之情,相反,是积极和昂扬的。本诗也警示国人在为国家富强感到骄傲的同时,仍要铭记历史,居安思危。
如果说姚老师的古体诗中的爱是豪迈热情的男子汉以其凝练的辞藻高歌祖国的秀美与人生的壮阔,其现代诗中的爱则更像是含情脉脉的少男少女诉说着爱的温情与百转千迴。
人生自古伤离别,现代诗《木棉树下》中以木棉为载体表达了无尽的离别之情,结尾点睛之笔写到:
岁月悠悠清风在,
木棉依依君不还。
离别不需要哀怨,因为爱的格调是悠扬而深沉的,是不会随时间褪色的。木棉依旧,你却不在,物是人非,怎不让人感慨万千,回味无穷。“情到深处人孤独,爱至穷时尽沧桑”,这大概是诗人真实的写照。
离别后是无尽的思念,姚老师的现代诗《多想把你忘记》表达了无尽的思念之情,结尾写到:
多想把你忘记,
从岁月里。
不再有爽朗的欢笑,
孤苦地走完后矣!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这大概是上天给心中饱含热爱的人开的最大的玩笑吧。爱之深,所以伤之切,所以绵绵不绝期,欲罢不能。怎么办?忘记吧,也许只有这样的自我欺骗才能摆脱对你的无尽思念。
姚老师在现代诗《爱》表达了其爱情观,文末写到:
只有白雪皚皚的冬
才能检验爱的真
寒风刺骨
原野莽莾
天下只有你我
相互依偎取暖
相互拥抱前行
爱的真谛就是“相互依偎取暖,相互拥抱前行”。诗中歌颂了这样能够经历寒霜与沧桑检验的真挚的爱,既表达了高尚的爱情观,也升华了主题。华美的袍子掩饰不住浮躁爱情下的空洞,真正的爱应当是沉淀后的朴素,刻骨铭心。
让我感触最深的还要数姚老师的现代诗《无言的爱》:
想寄你一小笺,
却无句成章;
想向你表心意,
却情乱心慌;
想给你唱支歌,
却舌痴喉伤。
你扑啦啦的大眼,
使我心速膨胀;
你红嫩嫩的脸蛋,
使我气短心长;
你银铃般的笑声,
带我在仙境游荡。
我愿在桃花园里,
与你共嗅早春的清香;
我愿在灸热的沙滩上,
与你共晒火辣的太阳;
我愿在金黄的原野,
与你共享硕果的芬芳;
我愿在白雪素裹的枝头,
与你共度纯净的洪荒。
但却只能望着你,
渐渐地,
渐渐地,
飘向远方!
记得那是2018年教师节前夕的夜晚,我正好在图书馆自习,窗外朗月清风。明亮又泛黄的灯光下依稀能听到手指刮过书页的沙沙声,对面的岳麓山则静静地环抱着这座千年学府,百年名校,静静地守护着一个个年轻且渴望成长的心,那一刻我内心涌动起无比的感动与鼓舞。年近古稀的老者,依然能够焕发童稚般地心气荡漾,依然能以最纯粹的热情诉说他呵护的花朵,依然能以少男般地口吻诉说一份温情却无言的爱,这,是心藏大爱之人的真实感悟。对我们而言,湖南大学注定只是人生的弥足珍贵的驿站之一,但对于姚老师而言,这片培养我们的土地已然是他教育事业的全部。我们终会在时间齿轮的推动下飘向远方,而姚老师却在四季的轮回中独自忍受着师生情由沉淀到分离时的空虚,然后继续用热爱为我们的离去谱曲,继续用热爱歌唱生活。
对祖国之爱,亲友之亲,师生之情,生活之眷念的热爱与高歌,都是姚老师仁者大爱的显露。爱是无言的,但对待爱的态度是无私和积极的,爱的旋律是婉转和热烈的。姚老师的人生正是用热爱书写着的,博爱满胸怀,自可信手拈来!
我们可能不是一个会写诗赋词的人,但我们可以成为一个善于发现美,勇于称赞美,热爱生活的人。由衷地希望姚老师的《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能给读者带来对人生的思考与激励,让生活流淌爱的热流!
2020年12月29日夜于湖大图书馆
作者简介:
叶伦,湖北省武汉人,湖南大学李达班本科毕业,保送就读本校直博。
wx_细雪初_RtdOb 发表于 2021-1-18 18:32:26
本帖最后由 wx_细雪初_RtdOb 于 2021-1-19 08:51 编辑

姚老师的诗,读之如沐春风,如饮甘泉
小五郎1511612 发表于 2021-1-18 19:26:57
《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是湖大华龙公司董事姚秉德先生著作,是姚秉德先生一生文学创作的结晶;读一本书就好比阅读作者一生,不仅仅是阅读书中文字,更是细品作者对人生的态度和格局;《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一书在姚老师的笔下,展现了中国大好河山的美丽风景,把美好的亲情、友情、爱情彰显得淋漓尽致。姚老师喉咙做了多次手术,依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歌唱生活,这种精神值得我们细心品味。
高振伦394 发表于 2021-1-18 19:42:28
拜读《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有感
诗词散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统载体,诗词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予以寄托生活美好希望的翅膀,使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民族精神连绵。姚老师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的根本。而诗词是文化的核心,是智慧的源泉,是激励人心的号角。”
翻开书目,是姚老对祖国、对母亲,对中国大好河山,对身边一草一木的“赤赤依恋”;是带领着我欣赏雪山金顶的风华美景,是走到首都北京游览故宫与鸟巢感受祖国首都的古与新,是站在庐山瀑布之前感受大自然磅礴力量一泻千里豪迈的美丽,是登上滕王阁,与王勃、苏东波开启了一场相隔千年的诗会。我看着一句句情真意切的呼唤,阐述着一位老人对故乡的思念。一首首寄语美好希望的祝福,送给身边的亲朋好友。
正如后记中,姚老师所言,诗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自省、培育家国情怀的过程。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我也将向姚老师学习,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用诗词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用善举成就生活的暖阳。
山海 发表于 2021-1-18 19:46:18
《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全书共有五辑。第一辑:赤赤依恋,从赤赤就联想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又有姚老师的赤诚真情。第一辑以《祖国,母亲》开头,深切地表达了姚老师对祖国的款款深情。后面则是姚老师对爱情、友情、师生情的深刻表达。第二辑:山水抒情,主要描写了姚老师游历过的大好山河,或生动或贴切,令人心神向往。第三辑:谦谦思故,主要以姚老师的故人往事为引,抒发了人生的酸甜苦辣。第四辑:渔樵对歌,描写的是姚老师与他的诗友以诗怡情的快意人生。第五辑:散逸飘仙,该辑为散文集,或记叙姚老师的往事,或抒发胸臆,或论为人处世的道理,文笔飘逸,让人印象深刻。
作为一名工科生,读过姚老师的诗集后惊为天人,姚教授不仅专业知识硬扎,文学造诣亦是登峰造极,吾等的敬佩之情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最后预祝姚老师《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发布及其文学研讨会圆满成功!

Naira1 发表于 2021-1-18 19:49:44
热烈祝贺姚老师的新书出版!
从《麓山松庐文集》到《麓山松庐散文集》,见证了全书从创作到出版的全过程,姚老师对诗歌的热爱和对家国的情怀全都汇集在这两本书中。老师的诗歌生动活泼,富于诗情画意。 客观描写与主观感情相结合,意境优美情感真挚。近年来,姚老师的每次创作都会第一时间发给我们,让我们在欣赏中学习,在感受中成长,也让我慢慢爱上诗歌,创作诗歌,姚老师是我诗歌导师、事业导师、也是我的人生导师!
wx_星空_rw0dQ 发表于 2021-1-18 19:53:39
恭贺姚老师新书出版
Mr.朱 发表于 2021-1-18 20:14:12
轻轻地合上《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我从小便受到了诗词的熏陶,从古时的唐诗、宋词、元曲到近现代的诗歌散文,无一不对我的人生造成影响。而今有幸欣赏到了姚老师创作的《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被他的诗词创作天赋所钦佩,被他寄托于诗词中的情感所打动,我不由得思考一番。
诗集中,吟咏了祖国美好河山,歌颂了中华文明,我深深感受到了姚老师对于祖国的热爱。诗集的第一首《祖国,母亲》,“巍巍昆仑,是您皎洁的皓齿;彤彤的华山喷薄,映衬您脸颊的红晕......”以及“奔腾的黄河,沸腾着您的热血......”,正是姚老师对于祖国美好山河的称赞。“您用包容的美德,创造了五千年文明;您用勤劳的双手,抚育着十三亿儿孙......”正是姚老师对于中华文明的歌颂,对于祖国五千年以来抚育人们的感恩。
诗集中,展现了姚老师对于爱情、亲情和友情的珍惜,对于故乡的思念。在《忆江南题泸沽湖照》中,全词充满了对大自然和人性的感悟,“劳燕去,空剩苦影单,为汝噙泥千滴血......”表达了亲人与友人离去孤身一人的苦痛和思念。在《乡愁》中,“乡愁是夏夜玉钩,蓝天如镜,繁星点点,迷路的游子......”表达了对离开家乡的忧愁以及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诗集中,我看到了姚老师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洒脱,也充满了对于人生的感悟。 《七律夜观昭君故里》是姚老师在游览昭君故居时所作,诗中描述了昭君的生平,其中“和亲谁道依吾愿?宁为贫媳不贵妃”正是对于昭君心情的一种感悟,对昭君那宁愿当贫穷人家的儿媳而不是当朝中贵妃的惋惜。《七绝游杜甫草堂》是对杜甫一生万首诗词的赞叹,但也是对杜甫一生中忧国忧民,但却怀才不遇,无可作为的叹息。
在诗集前言中,“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的根本。而诗词是文化的核心,是智慧的源泉,是激励人心的号角”,我十分赞同这句话。从古至今,中华诗词文化在每个年代都发挥着它独特的作用,它是不可缺少的,它是我们每个人都可能去尝试的。看着这300多首诗词,我看到了作者对于诗词的深深喜爱,也看到了作者想要将诗词文化广泛流传于人民中的心情,钦佩之情便更深了。
                                                               朱广飞
wx_皓_T8NP6 发表于 2021-1-18 20:23:35
大凡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超越时代的艺术品质,甚至可以既感动古人,又能征服相隔千年的今人,成为传世的经典,姚老师所创作的《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饱含了这样的功能和魅力。
《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共分为“赤赤依恋”、“山水抒情”、“谦谦思故”、“渔樵对歌”和“散逸飘仙”五辑,这些诗词散文带我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体验了人世间的真情。
最后,衷心祝贺姚老师的新书发布,继续为我们带来优秀的诗词作品!
wx_imp_lXiZh 发表于 2021-1-18 20:41:40
读完姚老师的《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最大的感受是姚老师有一颗热爱生命的心,细心的感悟生活中的点滴、感悟人生,这一点对于正值青年的我们也自愧不如。
诗集包含“赤赤依恋”、“山水抒情”、“谦谦思故”、“渔樵对歌”、“散逸飘仙”五辑,从“赤赤依恋”中能体会到了爱情的美妙和向往,还有对自己国家和人民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在“山水抒情”中将祖国的大好河山描绘的栩栩如生,让人仿佛有种身临其境的错觉。在“谦谦思故”中抒发了对故乡人事的思念,深深的触动了每位在外游子的思乡之情。在“渔樵对歌”中与朋友吟诗作对增进感情,尽显闲情雅致。在“散逸飘仙”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记述了平日生活趣事,看似普通但道出了许多人生道理,让人反思。
总而言之,这本诗集凝结了作者的心血,在如今网络发达的时代,不妨试着停下来,用心好好的感受文字给予的力量。最后,由衷祝贺姚老师的新书发布,在未来也能继续给我们带来新的创作和思考。
                                                             毛蓉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3-29 15:45 , Processed in 0.165760 second(s), 7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