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东方旅游文化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卢世龙:行吟诗人姚秉德

发布者: 东方红 | 发布时间: 2021-1-18 15:44| 查看数: 1956596| 评论数: 190|帖子模式

最新评论

高振伦394 发表于 2021-1-20 12:52:19
拜读《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有感
诗词散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统载体,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朴实劳作的华夏子民将劳动时吆喝的号子,生活的阅历,自然的变化编纂成为了中华诗词的开端作品——《诗经》,到盛唐时期,中华诗词展现着中国世界地位卓然的文化自信,北宋时期,游牧民族的侵扰激发了一批国仇家恨的经典名著。直至今日,诗词一直都是中华民族予以寄托生活美好希望的翅膀,使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民族精神连绵。
于繁华俗世之间,远离喧嚣的乱世,放下迷眼的手机,静下心来,打开手中这一本《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还未开始品鉴诗词的精华,我已为前言中姚老的发言深深感动。姚老说:“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的根本。而诗词是文化的核心,是智慧的源泉,是激励人心的号角。”
翻开书目,是姚老对祖国、对母亲,对中国大好河山,对身边一草一木的“赤赤依恋”;是带领着我欣赏雪山金顶的风华美景,是走到首都北京游览故宫与鸟巢感受祖国首都的古与新,是站在庐山瀑布之前感受大自然磅礴力量一泻千里豪迈的美丽,是登上滕王阁,与王勃、苏东波开启了一场相隔千年的诗会。我看着一句句情真意切的呼唤,阐述着一位老人对故乡的思念。一首首寄语美好希望的祝福,送给身边的亲朋好友。
叶落枝青蕊萼残,炎炎夏日汗滴干。随风瓣瓣翩翩落,留得清香在世间。春夏秋冬,循环往复,一年又一年的工作与生活,春华或秋实的自然风貌,姚老眼中的世界幻化成了平仄对称的诗词,表达出对生命的流连,对世界美好的依恋。
正如后记中,姚老所言,诗的创作过程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自省、培育家国情怀的过程。在今后的工作与生活中,我也将向姚老学习,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工作,以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用诗词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用善举成就生活的暖阳。
最后,祝贺姚老师新书问世!--高振伦
wx_星空_rw0dQ 发表于 2021-1-20 14:01:55
我即为诗——读《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有感

我即为诗,是在研读过姚秉德老师的新作《麓山松庐》后的最为直观的感触。姚老师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生命中的所思所感,对身边的亲朋好友,对学生,对工作,对美景,对祖国都有着积极向上的乐观态度与深深的爱恋。从姚老师的作品中,我可以感悟到他对祖国的热爱,对巍峨高山的敬仰,对连绵瀑布的感叹。大气时可叹祖国大好河山千里万里绵延不绝,细腻时可述孙女与小螳螂的趣事,感悟颐养天年儿孙绕膝的幸福与快乐。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和积极践行,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也越来越高。尽管近年来,我们通用白话文,我们学习英语,但是言简意赅的诗词文化是中国人刻入骨髓的文化。
姚老师的诗词既通俗易懂,又感人至深,实为现代诗词文化的一本佳作。有幸拜读此作,我深感荣幸。
wx_广西_i8w88 发表于 2021-1-20 14:04:04
      作为一名华龙人,能够有幸拜读秉德先生的《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是一件高兴与自豪的事情;
      虽也曾求学十六载,奈何个人文字功底实不敢恭维,但对于诗词歌赋等国学精粹常常是心驰神往的;现代诗读的不多,总感觉现代诗难有古体之意境,但当我曾读到毛主席《咏蛙》中的“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时,顿感心潮澎湃,原来白话后的文字也能讴歌出如此豪情,自那后,便也渐渐喜上了现代诗词。
      秉德先生的诗词散文集既有古韵、又含新风,读之朗朗上口。书中多含先生所见所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书写出了先生的家国情怀,以不同的文体呈现了先生的性格为人和处事风格,思乡更思人、念情更恋家,对待事情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更是自信满满。
      读先生的书,仿佛看完一部传记。激情飞扬的青春、热血满腔的梦想、淡水交情的益友、风情月意的爱人、壮丽唯美的山水、故土难离的愁绪纷纷跃于纸上,让人如饮甘泉,如酌醇酒,如痴如醉。果真千年学府多奇俊,理工园里隐诗人!
                                                                                                                                                                            --廖广希   
wx_风轻云_IUYcd 发表于 2021-1-20 15:07:42
在拜读过姚老师的《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后,心中愈发的敬佩姚老师,作为湖南大学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的教授,在成为电力市场方面的领军人物的同时,还能够在诗词文学领域取得如此成就,姚老师的能力与努力可见一斑。
在翻阅《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的过程中,感受着姚老师对祖国山水、名胜古迹、友谊、爱情等人间百态的深刻感悟,品味着诗文中的字词,如饮美酒,令人陶醉。
希望姚老师的诗文能给更多的读者带来感悟,祝愿能有更多的佳作传出。
wx_未命名_IcQQC 发表于 2021-1-20 15:16:13
有幸能读到姚建刚姚老师46年文学创作的结晶《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评读一本好书就好像评读作者一生。这本诗集包含姚建刚姚老师几十年的生活经历、人生感悟,山水挚爱、家国天下,友人共酌之情凝结成诗词散文。感悟颇深是赶赴湘雅三医院就医,应慢性咽喉炎而失声,三年做了十五次全麻手术,依然还坚守在自己育人子弟的岗位上,这种奉献精神值得后辈们学习与赞扬。
最后,祝贺姚老师的新书发布会圆满成功,继续创作优秀的作品!
徐叄stone 发表于 2021-1-20 15:21:20
读“麓山松庐”有感
“麓山松庐”是我们公司老总姚老师的处女座,姚老师那沙哑的声音让我记忆犹新,足以让我感觉到他老人家在教书育人的事业的上的奉献。我是一个新来的员工刚到公司不久,一直听说姚老师爱好文学,喜欢作诗,所以非常敬仰,想要一睹老师文学风采。今日有幸读到“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有咏颂祖国美好河山的,有歌颂中华文明的等等,让我深深的认识到姚老师在诗词上的造诣,每一首诗反复品味,用心体会其中意境,乐在其中。这让我对诗词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最后祝姚老师诗集大卖,注意身体,为我们创作更多优秀的诗集。
wx_皓_T8NP6 发表于 2021-1-20 15:47:29
大凡优秀的诗歌,往往具有超越时代的艺术品质,甚至可以既感动古人,又能征服相隔千年的今人,成为传世的经典,姚老师所创作的《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饱含了这样的功能和魅力。
《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共分为“赤赤依恋”、“山水抒情”、“谦谦思故”、“渔樵对歌”和“散逸飘仙”五辑,这些诗词散文带我走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领略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体验了人世间的真情。
最后,衷心祝贺姚老师的新书发布,继续为我们带来优秀的诗词作品!
wx_低调_q2982 发表于 2021-1-20 16:05:55
读《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让我领略到了姚老师的人文风骨,每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故事,耐人寻味,一个故事讲述了一段人文风情,别致细腻,那些在寻常不过的场景在姚老师的描绘下都显得如此的别有一番风味,让人深陷其中寻找乐趣。从在姚老师妙笔生花描绘下,于情、于景有着触物兴怀言不尽,春来非是爱吟诗的情怀,于国、于家有着以家为家,以乡为乡,以国为国,以天下为天下的怀勉。领略一首优美的诗,读一本抒情的散文,聆听一首婉转的歌曲。才发现生活需要创造,无味的生活才会产生甜美的清香。
戴坤山 发表于 2021-1-20 17:01:25
麓山松庐吟咏了祖国美好河山,最喜欢那句您用包容的美德,创造了五千年文明;您用勤劳的双手,抚育着十三亿儿孙!也展示了爱情,亲情,友情的珍贵,讴歌了美德情操,具有浓郁的名族自豪感和文学感染力,读之使人激荡情怀!
wx_细雪初_RtdOb 发表于 2021-1-20 17:04:02
无惧艰险情怀依旧,但凭翰墨点染春秋
---《麓山松庐诗词散文集》发布
田 景 祥

      湖南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姚秉德先生作为一个理工科学者,在出色完成本职工作任务并为自己的事业作出显著成绩的同时,移情别恋,钟爱文学,喜好诗文。他坚定自信,勤耕不辍,踔厉奋发,笃行致远。今天将其历经四十六载的耕耘成果奉献读者,回馈社会,彰显了一个理工男的人文情怀,凸现了一个知识分子的精神高贵。这在长期以来一向重理轻文的现实社会,诗词在文学界备受冷落,文学创作也不是很景气的当下,实属难能可贵!
      姚秉德先生来自于湖南大学。而湖南大学的前身则是赫赫有名的中华四大书院之一的岳麓书院。那可是一个英才辈出、文化底蕴异常厚重的湘中名胜、中华文苑。姚秉德先生能够在那样一块风水宝地接受文化滋养、知识熏陶,实属三生有幸!
      姚秉德先生的诗词之路其实并不平坦。他对诗词的兴趣来自于儿时接受到的良好家庭教育。只上过四年学的父亲却能背涌《三字经》《增广贤文》。父亲从小对他灌输的“宁可人负我,不可我负人”的做人理念成为秉德先生一生成长的座右铭。六七岁又受到叔父讲述有关“知乎也者”故事的感染而在心灵深处播下了文学的种子。然后又因偶然在南瓜上刻上父亲的名字让后来出现南瓜被盗居然因此被轻松找回的趣事则使之对文字产生莫大兴趣。学龄期间更有幸得到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被打成右派下放农村教书的谭恭良老师的悉心培育,使其小学期间便崭露头角,有文章得以在少儿杂志上发表,文学兴趣陡增。初中时又因家庭贫困不得住校,却意外得到班主任兼语文老师吴干先生的厚爱,令其与之同床共寝而受到耳提面命的教诲,文学功底进一步夯实增厚。所以才使得他仅管因为“文化大革命”的突然爆发不幸辍学,后来虽被推荐读了两年高中也因闹革命瞎折腾无有太大长进,但居然也能在1973年回乡给公社农科站看守木排的闲遐时光写下自己的处女作《满江红.守木》,却因“文字狱”盛行差点儿被打成“现行反革命”。幸遇《长沙日报》主编冯云湘先生秉持正义,慧眼识才,不仅为之开脱了“罪责”,反而因祸得福,将其推荐到公社成为了一名拿工分的文字秘书。可1975年又因酒后写了一首小诗惹恼了公社书记而闯下大祸,捕风捉影、无限上纲的书记扬言要将其苦苦奋斗了六年好不容易才入党不到两个月的他作为混入党内的地主阶级肖子贤孙清除出党。幸有好友昼夜看顾,才使其没有自寻短见而自绝于人民。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也许正是这些不平凡的苦难经历铸就了秉德先生的情志,让一个当年拿工分的人民公社文字小秘书奋发图强,一步一个脚印地成长成为今日湖大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有识之士、可用之才。他的诗文记载了他生活的苦乐悲欢,反映了他生命成长的行走轨迹,诠释了他对人生生存价值的感悟体验,值得读者品味欣赏。
     姚秉德先生将诗词的创作过程看作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自省、培育家国情怀的过程”,对诗词创作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诗韵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应该随着时代语言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应不断吸收新的精华,不断增添新的内容。” 主张“诗词的意境情怀高于格律的严格遵守。” 这与当今那些抱残守缺、固步自封、生搬硬套、墨守陈规,视新声韵为洪水猛兽,肆意置新旧声韵于水火不能相容境地,似乎必须拼个你死我活、一见高低才算具有真知卓见显得有学问的无聊争吵显然有些另类。他对诗词情有独钟,挚爱有加。即使是在十年前因慢性喉咽恶化而致完全失声,三年内接受大小手术十五次,历经生死考验的艰难时日,依然得见大学女同窗发来春天落叶照而融景生情,脱口吟出“随风瓣瓣翩翩落,留得清香在世间”的深情感叹。
      正是由于生活的磨砺与长年累月矢志不渝的坚守,姚秉德先生的笔下才情不自禁地品味到“轻咳两三声,牵动心儿痛,”“儿女依恋父母,心装父母百年,”“梦里依稀严父泪,男儿自信莫伤悲”的生活真味;抒发出“一生交给党,”“常思天地恩,”“千年翰墨谁承继?欲坠青穹好汉擎!”“豪气满身谁可挡,披戎皓首复新疆”的家国情怀;吟诵出“天堂有路慈为本,地殿诚心已半仙,”“毋忧世事多离幻,但旺鸿鹄少虑荣,”“谁道人生八十老,生龙活虎犹壮年”的生存感悟。
      “文笔撰陈迁变史,诗词吟就化神功。”祝贺姚秉德先生终于功成名就,用自己的辛劳执着、勤奋耕耘,实现了自己的美好心願,走出了人生的灿烂精彩!但有诗文歌壮志,敢将翰墨写春秋。由衷祝願姚秉德先生晚年诗词之路行走更加风顺畅达,在未来时光创作出更加成熟诱人的丰硕成果!

      田景祥,中华当代文学学会副会长、诗词世界杂志社副理事长。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29 07:58 , Processed in 0.054664 second(s), 5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