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74075|回复: 8

五老峰下访僧尼 邹开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12-2 07:13:3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五老峰下访僧尼
      邹开义
   僧人、尼姑,既普通,又奥妙,当他们出现在街头巷尾时,常常被众多的猎奇者围观,都想从他们那平淡统一的服饰中揭示那特殊的内心世界。 有一年农历六月十九日,是观音菩萨香会,古城长沙的开福寺内热闹非凡,行香拜佛、求签问卦者甚众,我尝过素菜,听过唱经,却无缘与尼众交谈,初次见了那些青年尼姑,剃的光头,穿着青袍大褂,实为不解。近年,我随旅游团队到达厦门,拍打拍打旅途的灰尘,怀着满腹猎奇心,奔向城北南普陀,在五老峰下南普陀寺内的闽南佛学院,有幸采访了几位僧尼。何谓五老峰?全国有三处,即山西运城永济五老峰,江西庐山五老峰和福建厦门五老峰。这三个景区的传说各不相同,山西运城永济五老峰源出于古代传授伏羲《河图》《洛书》五老之名,江西庐山五老峰说是天秤座黄金圣斗士童虎及其弟子天龙座圣斗士紫龙的修业地,福建厦门五老峰据说分别像诗仙、学者、壮士、渔翁、寿星。总之,这些山峰像席地而坐的五位老翁,都是自然现象,各种传说都是文人编撰出来的,至于像谁,那就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罢了,不必细究。
   南普陀位于福建省厦门市城北大月山东部五老峰下,与厦门大学毗邻,头枕五老峰,面向辽阔的大海,唐代初名泗洲院,北宋称无尽岩,明初易名普照寺,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靖海候施琅修复旧观,增建大悲阁,改称南普陀寺。寺内因供奉观音菩萨,且在浙江普陀山之南,故名南普陀,现占地25.8万平方米,有大小建筑20多栋,中轴线主建筑有天王殿、大雄宝殿、乐途殿、大悲殿和藏经阁,还有钟鼓楼、功德楼、海会楼、普照楼、太虚图书馆、闽南佛学院、养正院、万寿塔等建筑。现有僧众100余人,近代临济喝云派高僧转莲长老、弘一律师、性愿法师、会泉法师、太虚大师等均在此住持卓锡。南普陀寺山一体的景色仿佛一张优美的山水巨画,油漆一新的琉璃瓦山门牌楼上,全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题写的“鹭岛名山”描金大字闪闪发光。“鹭岛”是厦门的别称,“名山”指佛教胜地,三个门洞分别叫无空门、无相门、无作门,中间是空门,意即进入佛门,所谓遁入空门。 殿前荷花池后,古木参天,繁花似锦,“放生池”清澈见底,一群群鲫鱼在水中游来游去,它们身陷囹圄,似乎并不寂寞。钟鼓楼、大雄宝殿、大悲殿、藏经阁皆精工细绘,金碧辉煌,佛像雕塑精湛,妙相庄严, 整个建筑依山势接踵而上,气势雄伟,两廊倚扶直贯,清静幽雅,具有中国南方的艺术风格。我发自内心的赞美,祖国啊!奇工巧匠何其多?天王殿前有7座汉白玉如来佛塔,象征“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殿后还有2座11层高的万寿塔。前殿叫天王殿,也称弥勒殿,呈二层飞檐、双龙护顶,正门旁有一副楹联格外醒目:
   分派洛加开法宇
   隔江太武拱山门
殿中弥勒佛慈眉笑眼,耳垂双肩,两边的“降龙伏虎”四大天王高大威武,金碧辉煌,代表风调雨顺,寓意国泰民安;后面供奉韦陀菩萨,屋顶的剪瓷艺术精美如画。天王殿后两边有钟鼓楼。一般暮鼓晨钟,只敲一次,每次紧敲18下,慢敲18下,不紧不慢再敲18下,反复两遍,共108下,佛家说:人世间有108种烦恼,早晚各敲一次,减轻烦恼。左边有伽蓝殿,右边有地藏殿。往里走即见1932年重建的大雄宝殿,重檐歇山顶,琉璃石柱,雕梁画栋,庄严肃穆,墙上有“青影摇风”“楚江秋吟”山水画和“神河沐浴”“六年苦行”连环画,屋脊嵌有“九鲤化龙”“麒麟奔走”“凤凰展翅”等图案。入得殿来,只见十八罗汉两厢并立,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尊佛”威仪赫赫,中间是释迦牟尼,东边是药师佛,西边是阿弥陀佛,两旁还有大弟子迦叶尊者和堂弟阿难陀尊者,殿后供奉西方三圣。再往里是大悲殿,取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之意而名之,殿宇呈八角三层飞檐躐角式,全以斗拱架叠而起,不用铁钉。殿前两株菩提树四季常青,既舒适清新,又赋予神话色彩:据传释迦牟尼在这种树下修炼六年而成正果。殿内有四面坐元观音,呈四方相靠,正面是双臂观音,其余三面是千手千眼观音,四十八臂,极为壮观。年轻的女导游说:“有人问观音菩萨到底是男神,还是女神?其实是男神。不过,佛家认为只要已成佛,是男是女无关紧要。这时,我突然想起,有个法师陪同,才能寻根究底。如是,我走进寺庙管理处,出示了《科学晚报》的《特约记者证》。七十多岁的瑞苗法师热情地接待了我,他高瘦的身材,满头稀疏的白发,脸色红润,精力充沛,十二岁出家 ,在该寺时间较长。他递给了我三杯闽南工夫茶,用那不很流利的普通话介绍了南普陀的古往今来。趁法师倒茶之余,我发现墙壁上贴着胡厥文、胡子昂、齐燕铭、丰子恺、刘海栗、赵朴初等名人诗画,其中有郭沫若1962年11月书写的五律:我自舟山来,普陀又普陀。天然林叡好,深忏题名多。半月沉江底,千峰入眼窝。三杯过大道,五老意如何。我问法师:“求神问卦有何出处?”他说:“神卦是骗人的,佛教也不相信算命,佛经并无卦卜和八字的记载,因此,佛教和迷信是两回事。”这时,我明白了,求神问卦是道教之举,算命是《易经》拓展的民间传闻,与佛教无关。法师领我进入藏经阁,这栋歇山重檐式双层楼阁,一楼是法堂,二楼是玉佛殿,內供28尊缅甸玉佛。步入那“游人止步”的佛教文物馆,这里收藏了各种经书数万卷,其中有《影印宋碛砂大藏经》593册、高楠顺次郎博士主编的《日本大正新修大藏经》100巨册、明代崇祯甲申年间(公元1644年),由沙弥尼通戒刺血加醋,用毛笔书写的《妙法莲华经》7卷等。还有明朝名将何朝宗手塑的德化白锭瓷“观自在菩萨”、缅甸玉石雕14尊各种姿势的如来佛像、清代柬埔寨铜铸释迦牟尼像、明宣德元年(公元1426年)名匠石叟制造的七宝铜8首24臂“如意观音像”、宋开宝六年(公元973年)的铜钟、北魏的“七如来塔”、巴刺文贝叶佛经、古香炉以及明万历年间抗荷将军沈有容、陈弟题名的石刻、清乾隆御制碑、清代瓷质济公活佛等文物,总共数百件,琳琅满目,无暇细看,我匆匆地下了楼。来到寺后,只见五峰并列,巍峨云汉,自成一景,素称“五老凌霄”。我沿山径石级攀登,林间松声竹影,深邃幽静。半山“兜率陀院”等风景点,碧泉断续,洞回路转。登上了太虚台,旷览海天,意境无限,难怪前人赞誉为“如来胜地”“海上仙山”“蓬莱第一峰”。后题诗曰:
  海上仙山南普陀,
   梵音佛境满山坡。
   大悲殿院菩提旺,
   阁上珍藏贵尚多。
南普陀1924年改为十方丛林制,创有“闽南佛学院”,培植佛教人才,学僧遍布海内外。天王殿右边大门旁,悬挂着“闽南佛学院”的牌匾,不少游客在这里争相留照。中辍了48年的闽南佛学院于1984年5月7日举行开学典礼,现有男女学僧各40人,他们是从全国十个省市具有初中文化的僧人中考试选拔的,先办预科两年,以后开设本科四年,毕业后,享受同等学历待遇。
   览毕寺院风光,趁学僧课余,我跨进男僧寝室,想挖掘一点这些青年和尚内心世界的秘密。19岁的释超雪一一答复了我的提问,他是福建省福安人,城镇户口,父母健在,本人自愿,父母同意他跨入佛门。福建省厦门市闽南佛学院 25岁的释宏智,是四川岷中人,1980年出家于五台山,初到本寺。还有26岁的释净雄等。他们表情自如,性情开朗,并无隐语。他们说:一般不能外出,只能在寺院附近活动。我问他们为何要出家,他们抢答曰:“因为佛教是历代传下来的,对我们有无穷的吸引力,人生第二生命就是宗教信仰,各人有各人的想法,我们的想法就是信仰佛教。”我问他们今后作何打算?回答说:“我们相信政策,由统战部佛教协会安排,出家人四海为家,在那个寺院都一样。”我问他们是否想结婚?他们说:“不想,信佛教就不能结婚,也有个别人叛教,可以还俗,不过,要是还俗,佛学院的学历全部作废。”他们说,1985年时,学僧每月伙食费15元,生活费15元,由于逐年提高,现在已到500元,稍高于一般居民的生活水平。我离开男僧寝室,独自向 “万石莲寺”奔去,因为佛学院还有40个学尼在那里修学。走进植物园大门,一条林间小道向山脚下延伸,走着走着,路越来越小,树越来越高,穿林溪,过“德寿”石拱桥,在潺潺流水声中听到了钟声。原来,万石莲寺就在这三面环山的山凹中,待我赶到山门,已近黄昏。万石莲寺位于厦门市东郊狮子山山腰万石从中,始建于唐,殿堂精巧,亭台错落,风景秀丽,典雅庄重,主建筑有大雄宝殿、功德林和念佛堂。大雄宝殿又叫“小西天”,供奉西方三圣,殿前石阶上有精美的团龙浮雕,殿左会泉法师纪念堂旁边有“听刹石(聆妙石)”,万石岩巅有“万笏朝天”石刻,岩下有小桃源、象鼻峰、“锁云”石刻、“渔问”石刻等景点。石坊上联曰:  
一句弥陀声传鹭岛
千年常住业绍庐山
山门联曰:
弥陀手接莲池客
含识心归极乐天
   来到殿前,正殿里鼓乐齐鸣,木鱼声声,好一派佛家课堂。几十个尼姑,两边的站着,中间的跪着,正在做晚课。课毕,小尼们三三两两拥出殿来,我走近一名小尼,说明来意,她热情地接受了采访。她法名释光照,18岁出家,今年22岁,宁夏回族人。我问她:“不少女青年有的当老师,有的当医生,你为何愿意入佛门?”他回答说:“我为了弘扬佛法而穿上尼装,人生在世,有悲有乐,一入佛门,悲乐全消,佛法是一门很奥妙、能解脱苦恼的学问,干别的有享乐,也有苦恼,没意思,还是修行好。”55岁的老尼灵旭说:“我是陕西长安县平等寺的,是半路出家,原来结过婚,有过小孩,想起没意思,还是要到佛门找归宿,在佛门可以修真养性,超脱生死,欢度晚年。”我跑了两个寺庙,听了老少两辈僧尼的诉说,“悟”出了一个道理:佛教也是一门学问,它历史悠久,经典深奥,对国内外影响重大,深深地抓住了他们的心灵,在这些和尚、尼姑面前,什么升官发财,什么爱情纠葛,对他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只不过是一些无聊的事罢了,佛外之人又何必那么认真呢?谁说尼姑沉默寡言,谁说和尚性格傲慢,我接触他们时,都是那么热情,那么和蔼,与常人并无两样,只不过服饰平淡,不讲究时髦罢了。后题诗曰:
   平生首度访僧尼,
   莫道鲜奇亦不奇。
   近看服容青淡淡,
   寸心何意尚迷离。
      作者简介
     邹开义,湖南浏阳人,退役军官,科普作家,曾任军医、主管医师、特约记者,善于撰文、写诗、作曲,已出版科普文集《人生健康就是福》、 当代文学《古岭飘香》、诗词集 《古岭青杏》、游记文学《喜闻乐见》以及《家史》等著作5本。
Screenshot_20201129_115745_com.tencent.mtt.jpg
发表于 2020-12-3 13:14: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拜读了邹开义老先生的《五老峰下访僧尼》一文,收获甚多,虽未前往五老峰,却如同身临其境,令人耳目一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3 13:14:2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拜读了邹开义老先生的《五老峰下访僧尼》一文,收获甚多,虽未前往五老峰,却如同身临其境,令人耳目一新。 wx_camera_160695902722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3 13:12:0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拜读了邹开义老先生的《五老峰下访僧尼》一文,收获甚多,虽未前往五老峰,却如同身临其境,令人耳目一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3 13:1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拜读了邹开义老先生的《五老峰下访僧尼》一文,收获甚多,虽未前往五老峰,却如同身临其境,令人耳目一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 17:20: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邹平义老先生的《五老峰下访僧尼》一文,收获甚多,本人虽未前往五老峰,却如临其境,令人耳目一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 08:16:5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一篇游记力作,值得欣赏和学习!尤其作者是一位年过八旬的业余作家,笔耕不辍,近年出版新书5本,《古岭青杏》就是大器成的写照,其勤奋写作精神,更让人肃然起敬!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2-2 07:40:12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僧尼对我们凡夫俗子来说是神秘的,邹开义先生这篇《五老峰下访僧尼》揭开了其神秘面纱,揭示了佛教的真谛和僧尼的内心世界,实乃游记中之佳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12-2 07:30:09 | 显示全部楼层
平生首度访僧尼,
莫道鲜奇亦不奇。
近看服容青淡淡,
寸心何意尚迷离。
——拜读大作,为作者点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19 22:14 , Processed in 0.056201 second(s), 5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