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79087|回复: 4

丁 一 :散文漫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8-7 17:33: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散文漫谈
丁 一
散文之说
周末约几位同仁在乡下陋室醉喝。酒是好酒,好几种;菜亦好菜,湖鲜海鲜。忘了年岁,一如“少长咸集,岁在兰亭,一觞一咏”,畅叙人生。回议散文论,高手如林,真知灼见,各抒己见。在作者的思维中,一直有一种误读,即谁定义了散文?是哪些散文名篇绑架了散文,还是哪些散文大家定义了散文的意义?这个文学观影响了很多写散文的作者。散文的定义到底是又什么?也许都是,也许又都不是。窃以为,散文只是一种文学的形式,和诗歌、散文诗、小说、报告文学等文体一样,有内在自身规律,本体上既渗透也区分。作家们完成一篇找不到灵魂的散文是很容易的事,然而,认认真真地写出一篇有完整灵魂的散文,却不是简单的脑力劳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这10年来,不少写手提出“在场主义”的散文写作,现在又有写手提出“离场主义”的一家之说。但于我而言,什么主义也救不了散文。学术研究的精细化、职业化乃至技术化,让散文越来越走向词语的层面而少了骨头。现在的散文生态,轻德行修养,追外物功利,不少写手走了歪门邪道的近路子,并成为难以避免的现实,成了知识生产的一种模式,从而形成散文的时尚,在这一点上不少散文学者早已有所警觉。正如庄子及其弟子所撰《天下》(注:《庄子》一书导言)中国最早的哲学史所感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散文也能否像庄子所言“不侈于后世,不靡于万物,不晖于数度,以绳墨自矫,而备世之急”? 散文如能达到“不累于俗,不饰于物,不苟于人,不忮于众”这样的境界,那么“天下之安宁以活民命,人我之养,毕足而止,以此白心”,散文便可以大到极点而没有边际,小到极点而没有内核。葫芦岛市灵山禅寺住持、三义庙住持大行法师曰:“一切修行都是从恭敬开始,一分恭敬一分收获,您的恭敬才是我们应该学习的。”所谓“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 散文稿应是一个作家心灵中丰富的不动产,散可软之,文可实之,心则强之。散文的灵魂也就是这样的灵魂吧。《唐宋八大家文钞》中的散文范式,其中许多经典散文都是不朽的。韩愈《祭十二郎文》、柳宗元《永州八记》欧阳修《醉翁亭记》等,百读不厌。17世纪以来欧美散文异军突起,自我意识、平等精神与自由人道主题的崛起,个性化的笔墨使近世纪不少作家的散文作品问鼎诺奖。波兰的显克维奇、印度的泰戈尔、德国的黑塞、法国的纪德、英国的莱辛(其中不少作家以散文诗或诗散文见长)。职是之故,大道至简,有必要回到古今中外散文史的研究论著中,去看一看那些散文大家的样子,再下写出属于自己的真散文。
我曾在《读鸟》的一篇散文中写道:“所有写着或写过文章的人,都或多或少地运用过散文文体,甚至只要有一点文字基础的人,都会写上那么几篇。其实有一些写散文的人,最大的遗憾不是写了什么还没有写什么,也不是文字里没有酸甜苦辣喜怒哀乐,而是还并不完全具备着大鸟对生命那种壮烈的生存态度和情怀,文字背后的良知并不丰厚并不透明,文字的情感与情结真伪难辨,只是用了许多华丽的辞藻无病呻吟的经历和一些形而上的概念,耽搁和埋葬了自己的许多机会,却难以用黑色的眼睛去寻找光明,不知道怎样把要写的东西写出来。”在另一篇《我的散文观》中,也写过类似的话:“我总觉得散文什么也不是,散文就是散文就是生活,是一种很平常也很平凡的文体,我写的散文,大多是一些很平常的人以及很平常的事,在这些平常的人和事里面,我表达的只是一个过程、一些细节、一些唠唠叨叨的家常。它就像我每天的吃饭睡觉,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没有想到要晴天霹雳、黄钟大吕,更不会去妄想救世救国、空前绝后。当然,写散文,首先还是建立在读书与博学这个基础上,古罗马著名哲学家、作家西塞罗有一句名言:‘没有书籍的屋子,就像没有灵魂的躯体。’我们赖以生存的空间,我们的散文元素里,没有这样的脊梁,是要生软骨病的,是站不稳的……如果要问我散文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我想一定是大智慧下的朴素与真情。”
20世纪20—30年代,散文出现过灿烂的时期,大家迭出,陈独秀、鲁迅、胡适、周作人、冰心、林语堂、梁实秋、徐志摩、沈从文等,继承了我国古典散文的传统笔法基础上,不断吮吸外国散文艺术,为我国现代散文作出很大的艺术贡献。鲁迅先生曾对这一时期的散文现象作出断言:散文取得的成就远在其他文学体裁之上。散文在我国古代文学中占据着重要的美学地位。《论语》应该成为是中国人的圣经,读书人的床头都应该放上一,。它告诉了你散文的源码:人怎样才是一个人,怎样活得像个人。优质的散文需要数十种甚至上百种源码的参与,为降低各种复杂的程度,优秀的作家必须调动全部的智慧、情感、操守和学养储备,描述它们之间有内在联系的源码,去解决正确与否,同时也能引领书写的系统。这些关于源码与文学性的理由,一些关于书写人的散文,提供了以上文字的可能性、合理性,抑或因果性、必然性。《史记》《汉书》“唐宋八大家”“桐城派”散文,是大学语文中必需要熟读的,它们不仅部分地复制了历史中的美与丑、善与恶,也解答了关于生存与人性的一些疑惑。写散文的人只有把握了散文这个独特的内在美学逻辑,而散文独特的内在美学逻辑,注定其生命力要用时间来作出检验,才能找寻到散文在古代之所以兴盛的本质规律。而这些散文厚密的源码,必定是打动读者心灵的最动人的歌唱,没有这些汁料的介入,这道散文的美学大菜就很难有滋味。南北朝时期的南朝梁代文学家刘勰编撰的《文心雕龙》有这样的话:“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散文属于“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文体,不像长篇小说,其艺术容量有限,散文如何表现本质的社会和生活中的一些“片段”,寻找“典型”的美学能力是散文作家必需具备的审美经验。散文与哲学一样,是为每个人准备的,唯千曲而后工。真正的散文,并不具备政治、娱乐的文学某种功能,它很少具有附庸性和观赏性。散文焦虑症的发生,自上世纪90年代初就开始了。价值观的变迁,无论在专业或者业余的散文作家群中,参于散文文字的管理,都已捉襟见肘,显出成色不足。什么时候散文才能回归正常的语境和书写系统,如何让文字这个舞动的灵魂活起来,这是散文写手们必须要进行深度思考的。散文的终极目标,直指人心,这是散文的核心,更是散文写作的核心,既是散文写手们的资质,也是门槛。
乡愁源码
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盛唐著名边塞诗人、59岁的王昌龄,辗转回老家途中,途经亳州,竟被亳州刺史闾丘晓杀害。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卷二“王昌龄”名下,有一句发人深思的话:“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七绝圣手”王昌龄写过一首《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这是一首让人瞬间便心底柔软、充满着乡愁的七言绝诗。古代许多描写内容涉及乡愁的诗词与散文,柔肠寸断,百读不厌。先秦《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无名文人所作的五言抒情诗,大多抒写游子、思妇为主题,被后世文人奉为五言抒情诗的典范。南朝萧统从传世无名氏古诗中,选录19首编入《文选》而成。第一首《行行重行行》是汉末动荡岁月中的相思乱离之歌。抒写了一个女子对远行在外的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行行重行行,与君生别离。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相去日已远,衣带日已缓。浮云蔽白日,游子不顾反。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弃捐勿复道,努力加餐饭。”唐宋时期乡愁的诗词非常多,人称“郊寒岛瘦”的中诏诗人孟郊在《游子吟》中写道:“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这样朴实的亲情诗句,小学的语文稿课本中也少不了,只要人类在地球上存在,这首诗就不会被遗忘。
乡愁是人类内心深处一个难以割舍的话题。晚唐现实主义新乐府运动倡导诗人、香山居士白居易,写了一首616言的《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无论古今中外的人,总是无时不刻地在不断迁徙着,在寻找着自己生存的位置,这个寻找就造成了自己与家乡的距离,自己与亲情友情的距离,这个距离背后就是对家乡和亲人深深的眷恋。因而,乡愁就成了一种情怀,成了宗教、信仰;因而,乡愁就成了家园与家园之间的距离,成为爱、美与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出自盛唐著名诗人贺知章的《回乡偶书二首·其一》其流离失所、动心忍性的乡愁味道,苦水一杯,山号水泣,心摧骨恸,令读者掩卷沉思。盛唐摩诘居士王维一首《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唱哭多少思乡的游子。那首借咏物而寄相思的五绝《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素朴而典型的语言,以自然入妙,反映朴素无华的深厚情感。 晚唐五代后主李煜的词,继承了温庭筠、韦庄等花间派词人的传统,其亡国后词作对国破人亡的哀婉凄凉、忧愁悲歌不已,《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年的时光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往事知道有多少!昨夜小楼上又吹来了春风,在这皓月当空的夜晚,怎承受得了回忆故国的伤痛。精雕细刻的栏杆、玉石砌成的台阶应该还在,只是所怀念的人已衰老。要问我心中有多少哀愁,就像这不尽的滔滔春水滚滚东流。离愁别恨无有穷期,乡愁之思亡国之痛,在词意中淋漓尽致宣泄着。
北宋末期“词家之冠”周邦彦,精通音律,多写情愁、羁旅,新词调创整饬字句格律派之风,使婉约词走上艺术高峰。他赋的那首《苏幕遮》词,清词俪句,情致婉曲,包蕴丰满,发人深省:“燎沈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千古第一才女” 易安居士李清照词压江南,文盖塞北,但晚年夫亡家破,饱经忧患与离乱,如是无助、迷茫与悲恸之心情,使她写下她千古绝唱《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些凄凄惨惨戚戚乡愁如咽的汉字,成了她活在世上的最后价值。她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她的另一首词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读着这些天籁之音,无不感受到“怎一个愁字了得”审美的要义和人性的无奈。
也许,这就是文字的力量,这些时间深处的不朽,是灵与肉的空前绝后。
有一篇纪实散文,是悼念李淑同的女儿、享年102岁的春山的。今年7月初油子走了。油子仙逝在挂满裸体女人油画的老屋,在日本最南端冲绳岛的一处中式四合院内。宅子是母亲卖掉父亲的一幅油画买下的,油画是父亲画的,画中所有的裸体女人都是母亲的肖像。春山的母亲叫春山淑子。油子中文谐音“游子”,油子刚出生就成了浪迹天涯的游子。24年前的1996年,她的母亲也是在冲绳老屋去世的,享年106年。1992年,李叔同去世后的第50年,春山淑子将一封家书《致淑子:请吞下这苦酒》,转交给女儿珍藏。“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这首手抄的《送别》,是李淑同赠给她日本妻子最后的文字,落款“叔同于戊午八月十八日。” 1918年夏天,李叔同削发为僧后,他的日籍妻子春山淑子,历经千辛在杭州虎跑寺找到了出家丈夫。这首感动数代人的《送别》,就是李叔同写给她的永别信。一场抉择,李叔同摆脱尘念,抛弃爱情与亲情,遁入佛门,成为弘一法师。俗世佛途,互成陌路,春山淑子怀抱油子绝望地回到日本。红尘内外两茫茫,70余年来,在孤岛冲绳默默地度过悲情的岁月。1942年10月10日晚上,62岁的弘一法师索来纸笔,书写了“悲欣交集”四字绝笔,交给随侍在侧的妙莲法师,说道:“你在为我助念时,看到我眼里流泪,这不是留恋人间,或者挂念亲人,而是在回忆我一生的憾事。”13日20:00,福建泉州不二祠晚晴室,弘一法师在佛声中吉祥圆寂。那一刻,弘一法师的眼角流出晶莹的泪花。悲欣交集,一代高僧的绝笔,也是弘一法师对春山淑子的致歉。弘一法师曾对淑子说:爱,就是慈悲。散文是有情的写作,人性有多丰富,散文就有多丰富。如何构建散文美学的完备体系?李淑同的经历与笔墨,给了“乡愁”散文最美的元素。天不言自高、地不言自厚、人不言自能、水不言自流。这是宗教界最高形式的乡愁。
无锡有位国家一级作家庞培,在我国的散文界很有影响,他写江南的黄酒和别人写的不同,他说:“它(指黄酒)的酒精成分里带有某种中国哲学里特有的顺从、宽厚、无奈和苦难的意识,甚至它的幽默感——以及旧的,已经有点破烂不堪的时间意识……它带上了穷人,尤其是江浙一带穷人眼睛里那种颓废、知天命而又老实的眼神,带上它混浊的泪滴——这种酒的乖僻和人的乖僻在地理上的神秘结合,组成中国文化不解之迷的一部分。” 庞培把江南人对乡愁的爱恨情仇,溶入在黄酒中,对江南黄酒的阐释已到了骨子里头,这无疑成了乡愁另类的文化表达。中国的酒大多很贵族、很士大夫,唯有黄酒是江浙一带农人们所独享,因而很平民、很厚朴、很解穷。孔乙己就是靠着这黄酒活了不少年的,鲁迅走南闯北,总是把《孔乙己》也带在皮箱里,介绍给世界文学。我对于乡愁散文的定义,说不定就是那坛酿了不少年的老陈酒,那种特定意义上的乡愁。它不是“五粮液”,也不是“酒鬼”,它只是很不值钱的自己酿造的土酒,它既神秘又让我情有独钟,因而我为它脱胎换骨作了一生无怨无悔的努力。      
美籍华人、香港中文大学博文讲座教授、作家白先勇,曾评价过余光中和余秋雨的散文,说他们的相通之处就是都很长。白先勇以前有个理论,说散文不能过于小品,过于花花绿绿、堆砌词藻,这不是“泛情”而是“泛感”,这样的散文就变质了。散文应该大气、有气势、有文化分量,这样篇幅就可能比较长。2008年,余光中在一次访谈中也评价过余秋雨:“余秋雨的散文中加入了对历史与文化的看法,也很长,这与我相近。但不同之处就是他的文章是讲一个历史与文化的主题,概论性的东西多,我则是从人们的生活出发,以小见大的东西多。”余光中认为余秋雨的散文有种“历史属性”,他的散文,尤其是《文化苦旅》时时都呈现出历史的沉淀感。白先勇认为“他的著作,至今仍是世界各国华人社区的读书会读得最多的作品。他创造了中华文化在当代世界罕见的向心力奇迹。”从某个层面来看,《文化苦旅》绝对算得上是上乘之作。余光中写过一首著名的《乡愁》现代诗: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无论文化苦旅,还是乡愁,其实都是一种历史与文化的情结。我曾数去高雄,拜访余光中老先生,在他家中求教品茗,他说《乡愁》就是对大陆的思念,对老家的怀旧,这是人的魂灵,丢掉了根就断了。我想,这就是乡愁散文的源码。
把书读烂
所谓读书人,一定是读了不少书的文化人,也一定是经得起折腾的人。文人的传统阅读,主要是阅读历史、文学、哲学或宗教文本,这种阅读属于私人经验,欣赏《诗经》《离骚》《史记》《资治通鉴》还是欣赏唐诗、宋词、古文观止,喜欢竹林七贤还是喜欢曹氏父子和建安七子,还是喜欢唐宋散文八大家,喜欢杜甫还是李白,喜欢李商隐还是喜欢辛弃疾,个人口味而已。读书,是一件很有尊严的事;同时,读书,应该是很有仪式感的。因而读书,最根本的功能也许是帮忙我们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从感受和发现丰富人性开始。读书的人无须我们仰视,读书的人需要我们去爱。对一个读书的人最大的尊重不是奉承他,而是去阅读他的心和他的行为,通过接近并抵达读书本身,使自己也成为一个读书的人。易中天说:读书是谋心。读书是为了遇见一群各种有趣的灵魂,让自己也变成一个有趣的人,然后养一颗洁净的心,做最真的人。现代作家李洱发表在《收获》的长篇小说《应物兄》,涉及到中外典籍500余种,还不包括作家自己虚构的部分。知识点足够密集。同济大学教授、评论家张生说:“小说叙述对生活现实重新展开建构估价,大量人文百科信息对读者构成了智力挑战,普通读者可能会很吃力,读不懂,就像读翁贝托·艾柯,翻开书就意味着一场文学挑战。” 不读书的人是缺乏智慧的,也就很难在阅读《应物兄》时,达到愉快的精神旅行这个效果。上小学时我们要读许多古诗词,这是语文老师在培养学生建立语言的美学趣味,这虽是一个不自觉的过程,但在人生道路上不可或缺。
《收获》杂志主编程永新3次北上找李洱约稿,小说原始版本200万字,13年里写坏了3台电脑。13年不是一件值得炫耀的事。“写完心境非常苍凉,提笔时30多岁,完稿成了年过五旬两鬓斑白的老人。”李洱如是说。《应物兄》最终成稿近90万字,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著名评论家程德培、王鸿生各写下近3万字书评。百科全书式的密度与难度,带来的更多是阅读的快感还是负累?一部当代长篇小说在阅读体验中,能投下如此庞大的涟漪,这是知识补偿和智力训练。书中每个人物都携带着大量细节,既凸显了各自的职业身份和社会角色,也带来了每种类型背后的一套知识体系。李洱将文本里穿插的知识活化为历史、典故,表面上在虚构,但通过对知识的串联,融合铺展出生动深刻的时代图景,读这部小说其实就是在接受知识的再教育。当然知识不等同于良知,它们有区别,这里就不展开来谈了。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教育就是对话就是探讨,就是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与对未知领域的浓厚兴趣。教育的第一个要素自然也就是读书,读书就是与几千年前的先贤对话,就是与一群超凡脱俗的智者相聚,使平静心总会不由自主地涌动着优越感和幸福感,让尘封在心灵深处的惰性也渐渐活跃起来,经缕缕清风吹拂,夜虫缠绵低吟,慢慢从心底冒出,从干涸的思维中成长起来,像从肥沃的土壤中滋长出来的嫩芽蓬勃生长。
自尊,是一切原创思想的源泉和动力,可以让自己成为一个本真的人,让灵魂变得有趣,让生活变得十分充实。读书,可以让自己好好活着,同时也能帮助别人好好活着。读书,需要真情投入,沉浸书中,才会发觉和书中的事和物如此靠近,灵魂受到感染和震撼。拥有了这分心境,才会感受到李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那种自由不羁、豪放洒脱的性格魅力。才会领略“将进酒,杯莫停,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种高亢、豪情、逸兴的恢宏气势。才会被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忧国忧民情怀所感动。嵇康40岁上了刑场,好友向秀为他写下《思旧赋》,写到他上刑场时,夕阳在天,人影在地。嵇康是一个美男子,身长八尺,面如冠玉,所有人都被惊动,他是个大音乐家,在临刑前,3000太学生集体跪下求教,嵇康弹了一曲《广陵散》后叹道:“广陵散于今绝矣!”有人说嵇康死前尚不愿将曲谱留下?嵇康说不是每个人都配听《广陵散》。如果做不到特立独行,艺术、美不过是附庸风雅而已。
明代民族英雄于谦一首《观书》,对读书郁着别样的理解:“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译成现代文字即:对书籍的感情就像是多年的朋友,无论清晨还是傍晚忧愁还是快乐总有它的陪伴。眼前浏览过无数的文字后,胸中再无半点尘世间世俗的杂念。新鲜的想法源源不断的涌来用之不竭,像东风里花柳争换得形色簇新。漫跨着金鞍,权贵们犹叹芳踪难寻,谅也不信这书斋里别有春景。这是多么美妙的读书愿景!读书的人自带光芒,可以影响和照亮别人。读书丰厚学养,获得信仰的原料,读书的信仰就是对思想的信仰,可以极大地拓展自己对世界的认知视野、张扬人性,也是对文明的生活方式最美好的传播,更能帮助人选择过道德的生活,也是对灵魂的自我救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世界上只有两件事情有价值,第一,自己好好活着,第二,帮更多人好好活着。读书,情操、思想被陶冶,心灵被净化,就可以帮助更多的人好好活着。写过《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和《我的植物学研究的历史》的德国文学家、自然科学家歌德说:“从静穆心灵深处涌出来的思想,就宛如落在光彩夺目的顶峰上受到沐浴的内在声音。每当美丽的灵魂通过物质的文字,穿越时空的漫漫风沙与灵魂相遇,心中便盈满无限的感激和由衷的幸福。那种未曾想像过而今又有幸收获了的感觉,像一轮皓月,像一支悠扬的歌照亮并回荡在我的心灵深处。”这样的话真是太美了。
历经几千年的文化陶养,读书已经成为多数读书人的“生活方式”。修身的首要一条就是读书,读书在于明理。“读书”很早以前就成为中国文化中备受关注的问题,有关的讨论也就变成中国思想史的一个传统。哲学家对读书的理解,往往不是关注读书的种类,或是读书的方法,而是关注读书的意义。从哲学的观点来看,读书的意义,不仅要从个体的知识需要来理解,更重要的,是把读书作为人类历史性活动的实践来理解,从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需要来理解。文字和书写的发明,其重要性在于,从此人类的经验可以超越面对面的授受而广泛传递。于是,书籍就成为了记载人类经验的载体;阅读、书写成为人类经验、知识和智慧,成为世代累积、传承、增长的最重要方式。知识与智慧的薪火相传,端赖于书写的文字,于是读书就成为了人类文明延续和发展的根本途径。“文化大革命”的时候,文人和作家是不值钱的,然而,历史一次次证明,做文人不是容易得来的事,它需要有骨头。
读书是要有一点野心的。人最伟大的能力就是战胜自己,而战胜自己最强大的武器就是读书。陶渊明在《五柳先生传》中说:“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记食。”窃以为,读非专业的书,大可“好读书,不求甚解”;而读专业的书,则切不可不求甚解。西汉时期的文学家司马迁说:“好学深思,心知其意。”不同的书要求不同的读法,而每个人也都有自己的读书习惯,没有固定的模式。如果读中国文化的经典,这里我推荐宋代大儒朱熹的读书诀:“敛身正坐,缓视微吟,虚心涵泳,切己省察。”朱熹把读经典作为修养自己心性的一种活动,读书与修身有着密切关系,修身的首要一条就是读书,读书没有什么需要寒暄的地方,低下头认认真真地读着入迷的书就是了。光读书并不一定能增益读书人的道德品质,但如果不读书,仅仅从事心性修养,那么道德的发育程度有限,要达到理性的自觉和明澈,离不开文学野心的那种阅读。当道德变成一种表演,就是作假,就会变成各种形态的演出,就会让最没有道德的人变成最有道德的人,语言和行为开始分离。当今社会上的一些贪腐官员便是最好的例证。所谓经典,就是经得起课堂分析,课堂分析是经典产生的重要路径,从宏观到微观,哪怕字、词、句,都要有示范作用。好的作家是全人类的福利,好的书任何时候都可以读,从年轻到老年。例如我们可以不读《红楼梦》,但《红楼梦》依旧红得䊮眼,我们可以不读鲁迅,但鲁迅仍然是能接得下去的话题。
理学家朱子讲“格物致知”,“格物”归根结底就是读书。从整体上来讲,朱子学这个庞大的体系,一个基本的背景就是读书或者说学习。朱子的哲学就是为学习的精神、学习的必要性、在学习上下功夫的重要性,做了一个哲学上的论证。在整个中国思想史中,从孔子到朱子,其主要基调是强调读书。“读书”和“读书人”在中国文化中很受重视。好的传记作品能对年轻人起到兴起、立志的作用。冯友兰先生是中国哲学史的奠基人之一,据他自己讲,青年时对他影响特别大的是《富兰克林自传》。本杰明·富兰克林是美利坚开国三杰之一,协助起草、签署过《美国独立宣言》《1783年巴黎条约》以及1787年的《美国宪法》,对美国独立所作出的贡献仅在华盛顿之下。他还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杰出的外交家、发明家、美国独立战争时重要的领导人之一,曾进行多项关于电的实验,发明了避雷针,最早提出电荷守恒定律。还发明了双焦点眼镜,(、)蛙鞋等。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很多。《论语·为政》中说“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里仁》说“吾道一以贯之”。释迦牟尼曾说,人生即是一种焦虑代替另一种焦虑,一种欲望代替另一种欲望的过程。欲望不是我们的敌人,虚伪才是。16世纪初的哥白尼提出日心体系,批驳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体系,可哥白尼百年后,日心体系尚没有舍托勒密而代之。培根、笛卡尔、洛克花了极为缓慢和漫长的时间,开辟自己的领越,牛顿亦复如是。莱布尼茨在与克拉克争论时,对牛顿的地心引力体系报以仇视与轻蔑,牛顿临死时才受到一小部分人青睐,伏尔泰描述其追随者不过20人,牛顿死后20年才在法国得到承认,但达热苏司法官仍不给伏尔泰以阐述牛顿学说的出版权。休谟50岁前无人注意,康德毕生都在写作和研究教学,60岁后方有声名。但丁、莎士比亚、莫扎特、贝多芬有生之年,人们又是怎样对待他们的呢?行走在无常的生命之流是为所欲为,还是有所为有所不为?这之间的取舍,也许就是修行吧,有些东西我们必须了解,唯拥有过,才可放弃。
合格的读者对于一个成熟的社会来说,必不可少。在这个意义上,阅读也是一种责任。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了读书治学“三境界”。其一曰: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言其读书之艰辛;其二曰: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言其读书之执著;其三曰: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言其读书之收获。一个人,坐拥书城,怀揽书香,身居陋室,读书为乐,岂不快哉!南宋诗人尤袤说,读书“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寂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知识给予知识分子最宝贵的能力是思想的能力,靠了思想的能力,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而那个人正是自己。《绞刑架下的报告》《可爱的中国》《堂·吉诃德》的某些章节、欧·亨利的某些经典短篇,便是在牢房里开出的思想或文学之花。读书不在于结果而重于过程,不仅为致世实用,更在于滋养个体的灵魂、涵养个体的精神。读书是独立思考的一个代用品,意味着引导他人的思绪,让思想成为知识分子的驼峰,可怕的是想思想却丧失了思想的习惯。
读书就是读书人的一种神韵一个磁场,人的磁场是看不见的,但这种力量是巨大的,就像万有引力一样,是从灵魂散发出来的力量。神韵和磁场就是让身心和整个宇宙融为一体,整个宇宙都在你的心中,因为上帝知道读书人过的是什么日子。读书人散发出来的磁场和氛围很强烈,读书人身上的这种磁场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生。同时,每一个人的磁场都有一种释放和吸收的功能。跟一个磁场比较干净的人在一起,他散发出的磁场能把周遭的磁场净化,心灵的磁场会相互影响。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毛姆说: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只有自己才是自己最好的裁判,养成阅读的习惯受用无穷,很少有什么运动能让自己过了盛年之后仍能从其中获得满足。养成阅读的习惯等于为你自己筑起一个避难所,几乎可以避开生命中所有的灾难。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自由不是你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而是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把书读烂,在这个世上就能站住脚根,就不会被什么事难倒自己。西汉的目录学家刘向说过这样一句话:“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武训7岁丧父,乞讨为生,求学不得。通过乞讨办起了义学,行乞38年,建起3处义学学堂,教育了无数穷家子弟,武训是中国近代贫民办学的先驱,成为享誉中外的贫民教育家、慈善家,是中国历史上以乞丐身份被载入正史的唯一一人,被誉为“千古奇丐”。陈寅恪,自早年起留学日本、欧洲、美国等国家长达13年,精通多种语言。陈先生读书只为知识,不为学位。虽学富五车,却无一张文凭。上世纪20年代中期,清华大学开办国学研究所时,梁启超向校长曹云祥举荐他,曹校长觉得陈寅恪无“名望”无“博士”无“著作”,是“三无学者”,梁启超说:“我梁某人也没有博士学位,著作算是等身了,但总共还不如陈先生寥寥几百字有价值。清华不请,国外的大学就一定要请了。”曹校长一听,赶快聘请。35岁时,陈寅恪与王国维、梁启超、赵元任一起出任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民国初期的著名教育家胡雨人,为了让乡里的农人子女读上书,不惜捐出3000亩良田办义学,胡雨人谢世后,当时的教育总长蔡元培在胡雨人的家乡无锡堰桥村前村,树了一尊等比例的铜像。要知道这是中国近代史上,除了临时大总统孙中山以民国灵魂的象征,树立了铜像之外,胡雨人作为教育家为其树立铜像,当时在国内尚无第三人。神探李昌钰的母亲王淑贞生了13个孩子,她把这些孩子都培养成博士,其中有3位子女先后被授予“美国十大杰出青年”。她百岁大寿时,克林顿总统携夫人和纽约市长一起去祝贺老人“生日快乐”!生日会上,子女们问她想要什么礼物,她说:“我要回去给中国小孩造学校。”所以说不读书的人,思想必然不会深刻。当然,作为一个中国人,中文底子没打好的人,思想也不一定会深刻。读书或者说文学,最根本的功能,也许是帮助我们与人为善,从而,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系统地读一些有质量的纸质的书,做些读书笔记,比如读我国现代哲学家范文澜主编的或者厦门大学教授易中天撰写的《中国通史》,从开天辟地三皇五帝至民国,一朝一代,画些表格,填写各朝代重要人物、事件、著作、观点等,比读快餐式、碎片化、刷存在感的轻学问有质料。书本不仅仅给我们带来智慧,更让人获得做人底气,所举文坛荦荤大者,皆吾之师也。我活到这个年龄,之所以还十分渴望读书,因为读书最容易抖露自己知识储备的家底,越读就越觉得自己的浅薄,越读就越觉得过去读的书太少。如今,话语空间的逼仄,有些人想通过流行的东西,来释放他们的看法,传播自己的想法,只能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这样去理解。当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那是诗意栖居的一种召唤,也是人生幸福的一种见证,中国未来的选择,取决于每一位拥有理性阅读的人们。没有什么比失而复得更高兴的事,读书,就是人性的失而复得。愿在这个时代,在这样的宁静的内心世界和寂静的夜里,做一个一直醒着的人。
三国的丞相诸葛亮,给他的儿子写过一封读书人大多会背出来的《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一篇仅86个字的书信,却是做人的一生基础。无需用繁杂的元素去堆砌脸面,一些本质的道理,千年不变。先秦《孟子•梁惠王上》言:“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散文、乡愁和读书,都离不开这些教条,当终身信奉。
庚子鼠年立秋日初稿
丁一,江南影视艺术学院暨清迈大学教授、学刊主编,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散文家协会副会长、国际诗词协会顾问,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

发表于 2020-8-8 05:52:10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为下学期开给学生文学讲座准备的备课笔记初稿,十多个小时点击量竟超出五万人次,难以想象,对我也是很大慰籍与鼓励,谢谢读者,谢谢赵主编的推荐。文稿中尚有一些文字差错,向读者致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5:56: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为下学期开学给学生文学讲座准备的备课笔记初稿,十多个小时点击量竟超出五万人次,难以想象,对我也是很大慰籍与鼓励,谢谢读者,谢谢赵主编的推荐。文稿中尚有一些文字差错,向读者致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5:57:14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为下学期开学给学生文学讲座准备的备课笔记初稿,十多个小时点击量竟超出五万人次,难以想象,对我也是很大慰籍与鼓励,谢谢读者,谢谢赵主编的推荐。文稿中尚有一些文字差错,向读者致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8-8 05:59: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篇为下学期开学给学生文学讲座准备的备课笔记初稿,十多个小时点击量近十万人次,难以想象,对我也是很大慰籍与鼓励,谢谢读者,谢谢赵主编的推荐。文稿中尚有一些文字差错,向读者致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20 16:23 , Processed in 0.050018 second(s), 3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