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042110|回复: 0

张顺富: 文学“常青树” 艺术“不老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5-10 22:5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源:《当代名人》总第2期
主编 张顺富  

QQ图片20200510233206.jpg

《当代名人》总第2期目录

握笔将军——贾凤山
当代学者——邴   正
创作能手——臧连顺
天珠卫士——熊晓薇
丹青教授——朱   臣
字如其人——季   风


主 编 寄 语
     在春花烂漫的时节,《当代名人》第2期又如约和广大读者见面了!               
     本期发表一组作家、学者、企业家、书画家名人事迹和作品。他们学硕德馨铸就成功的经验,一定会给我们很多领悟、借鉴和激励。  
   

   
握笔将军——贾凤山
文 l 张顺富


QQ图片20200510233230.jpg

     贾凤山被称为“一手提剑一手握笔的将军”。
     贾凤山的散文创作享誉文坛。贾凤山的散文创作,源于对散文的一份爱恋,更源于对写作的一种勤奋,一份坚持。是勤奋和坚持照亮了他散文创作之路。他的邻居,他的部下,他的朋友们都说,当万家灯火熄灭时,只有他房间里的灯始终明亮着。在这盏灯光下,贾凤山孜孜不倦地研磨出一篇篇清新靓丽、隽永优美的文字……
      1952年出生的贾凤山,1969年入伍参军后,就开始了文武兼修的军旅生涯,一直到当上将军,仍然矢志不渝地创作。40多年来,贾凤山创作丰硕,先后在军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散文随笔数千篇,出版专著20多部。《贾凤山散文随笔文集》(8卷),受到文学界专业机构的高度评价。2004年在沈阳,2011年在北京,先后两次召开贾凤山散文作品研讨会。著名作家梁晓声对贾凤山的散文给予了高度评价:“贾凤山散文像水杉那样,既给我水杉那一种直的感觉,又给我水杉那一种高的印象。‘直’和‘高’这两种印象,使他的散文随笔,具有了一种特殊的风格美,一种精神象征的军歌般的美,一种硬朗的美。就连他笔下的抒情文字,也于温暖之中体现着刚毅。水杉之美,美的那么一目了然,那么的简约,那么的分明……”
     时任中国散文学会会长林非评论说:“看了贾凤山的散文,充满了一个浓浓的知音之感,他多么强调对于生命历程的真实体察和深情感悟,他多么强调对于美好的心灵和高旷的境界之不懈追求,他多么强调在自己的内心强烈的感动之上,使得书写和篇章不断趋向追求和生发,既具有生动的形象和思索的灵性,又在文字中间渗透丰满的情趣,用这样写出来的篇章,跟广大的读者朋友们进行心灵的交流,就更有可能引起大家深度的共鸣,甚或会长久地留在他们的记忆中间。”
     辽宁省作协副主席郝中夙评论:“贾凤山是一位一手提剑一手握笔的将军。从他散文中,我看到了两个贾凤山:一个是农民的儿子。他虽然在五光十色的都市里呆了许多年,却依然故我,情感世界的很大一部分,始终驻扎在家乡的故土上,那是他生命的出发地。乡情是人类的基本情愫之一,拿来作文章也是常有的事。我的感叹在于他的执著,遥望家乡那块巴掌大的黑土地,他几乎怀着朝圣者的心情,这不能不让人感动。另一个是作为智者的贾凤山散文里蕴含着大巧。大巧若拙,散文中哲思和感悟,俯拾皆是,非常精到。他的这些话是尝遍人生滋味之后的思维和独白,是心灵升华过程中的分泌物,是个体经验的总结和提纯。这是一种禅定,这是一种修炼,也是思想者的乐趣。这两个影像的叠合,趋向于人格的完美。”
     梁晓声、林非、郝中夙等著名作家对贾凤山散文给予了精准的总结。笔者与贾凤山将军同时当选为吉林省第八届作家协会副主席,在与将军交往中,印象深刻。他身为少将副司令,却平易近人,与人相交温润宽厚,尤如兄长;滴酒不沾,生活习惯良好;知识渊博,从不阔谈;对文字精益求精,为写好一部作品反复推敲。那年我协助他出版一部评论集,他反复研磨数遍,才复梓印刷。他著作等身,从没有傲慢之气;文友聚会,只要有时间召之即来,没有一丝官架,文朋好友都愿与他交往。
     贾凤山以自己人格魅力,受到军内外的赞赏。由士兵一步步晋升为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吉林省军区少将副司令员,并当选为吉林省第十一届人大常委,吉林省作家协会第八届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散文月刊-下半月》签约作家。
     贾凤山的散文,部分篇章收录于全国语文高考参考教材,党员品德教育参考教材,《中国百家人生读库》和“美文经典选编”获奖:《松花江上的橄榄绿》获“2010年中国散文奖”一等奖和“第二届中国时代采风征文”一等奖;《爱女出嫁了》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年会”一等奖和“2010年安徽文学奖”十佳作品,并入选《2010年我最喜爱的散文》;《走进防川,走进土字碑》获“2010年李贺杯全国散文诗歌大奖赛”一等奖;《感叹岳桦林》获“2010年岱山杯全国散文大奖赛”一等奖,并入选“2011年中国散文排行榜”;《井冈山兰》获“第六届海内外华语文学笔会”一等奖;《探访泥林》获“美文天下-首届全国旅游散文大赛”金奖;《法卡山感怀》获“第三届嘉诚高新化工杯文学艺术大奖赛”特别荣誉奖;《难忘那个大通铺》入选“2010年中国散文排行榜”;《长白山上的震撼》获“2019中国散文年会十佳作品奖;散文随笔集《文心归真》获第六届中国人民解放军图书奖;《点亮烛火》获“2011年全国散文作家论坛征文大赛”一等奖和“第十届长白山文学奖”;《贾凤山散文随笔文集》(8卷本)获2011年度中国散文年会“精锐奖”、“2012年度中国散文论坛”一等奖,并被中国现代文学馆收藏。
     贾凤山的散文篇篇生辉,贾凤山创作妙笔生花。贾凤山用散文抒发着对祖国山河、对人民的大爱。贾凤山芬香四溢的文字,点缀了他的军旅生涯,灿烂了他的生命,必将载入中国文学史册!
      2020年5月5日晨4-7时


贾凤山作品赏析
   《宁静的心境》阅读笔记

      在喧嚣嘈杂的烟雨红尘中,人们最容易随波逐流,最容易生发欲望,最容易出现浮躁,最容易在虚荣的苦海里挣扎着不能自拔。
      一个人生命中的美好,生命中的幸福,其实不在于生活表面上的绚烂多彩,而在于内心真真切切的宁静。
      心之净,魂之澈,独守生命之初的美丽,在宁静中追求有价值有格调的生活,是人生最大的快乐,最有意义的事情,也是最有担当的责任。
      人生旅途中,尤其是在生活快节奏的时代,总是艳阳与风雨同舟交织,总是坎坷与顺境变幻无常,只有保持一颗宁静的心,才能以清净之心看世界,才能以包容之心过生活,才能进的顺利退的从容,才能见得生命的深沉和高远。
      实实在在地讲,人不是说心静就能静得了的,静一时也不代表能静一辈子,这就需要真正的好好的修养,让正能量的东西,让积极上进的东西,占满脑子占满心中。
       人的一生,应该是始终走在修行的路上,修行重要的就是修心,让心安顿下来,不为各种幻象所牵扯,不为各种诱惑所干扰,不为各种遗憾所困顿,让灵魂得到静好的安放。
      留住心中的那份宁静与淡然,生活中就会少了些计较,多了些从容;就会少了些欲望,多了些踏实;就会少了些遗憾,多了些释然;就会少了些苦恼,多了些安暖。宁静的心境,像一泓秋水,澄澈透明,心如明镜,使自己的内心充满内涵和幽远。
      这种宁静,足以听到花开花落的声音,足以做到让生命安然花开,守心自暖,静美无限。保持一颗澄澈的心净,心中就会有无拘无束的想象,眼前所有的一切,便会变得清晰起来,明朗起来,流畅起来,美丽起来。
      此时此刻,静静的想一件事,想一个人;静静的回忆一段岁月,憧憬一下未来,便是一种彻骨的快乐,一种浓浓的幸福,一种无以伦比的甜蜜,一种美好人生的况味……                        
      2020年4月10日

当代学者——邴正
文 l 张顺富


QQ图片20200510232217.jpg

     “邴正”,这个名字在吉林省学术界、政界是赫赫有名的。他师从著名哲学家高清海教授,37岁就当上了教授、博士生导师。从1985年到现在,在吉林大学任教达35年之久。
      邴正在学术上,造诣高深。他潜心指导硕士生、研究生近百名,博士研究生80余名。已毕业的博士、硕士中,有教育部新世纪人才1名,教授、博士生导师有20余人,省部级领导干部5名,少将2名,高校领导干部及司局级领导11名。可谓桃李满天下,弟子皆精英。邴正不但在教学方面深受学生欢迎,先后荣获吉林大学大学生导师、吉林省优秀教师称号,在哲学、社会学、文化学研究上更是卓有建树,蜚声学坛。作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学术带头人之一。他先后承担了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3项。获资助资金300万元。先后出版学术著作11部,与人合著、参编、主编、著述40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9篇文章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先后荣获1992年全国青年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专家提名奖,吉林省3、4、5、6、7、8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9项,其他各类科研奖励20多项。他在文化哲学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到的学术视野与思想创见,是国内该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之一。由于学术业绩突出,他被选举为中国社会学会副会长、中国社会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席、吉林省社会学会会长,东亚社会学会会长,荣获国务院特殊津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吉林省高级专家、吉林省优秀教师、吉林省十佳理论工作者,感动吉林十大人物等荣誉称号。
      在政界,他因政绩突出,37岁出任吉林大学党委副书记,43岁出任吉林省社会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省社科联专职副主席;相继担任吉林日报社社长、党组书记;吉林大学常务副校长;吉林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   
     笔者和邴正一起当省政协委员,政协会议中与邴正相熟;同时给吉林省党校高级干部讲课时相知,他讲哲学,我讲文学。在笔者认识的中高级干部中,像邴正这样出类拔萃的人才是凤毛麟角。
     他既是正厅级主要领导干部,多次任重要单位一把手,又兼任大学博士生导师,同时还承担两项重要工作。工作中,他把单位管理得井井有条,蒸蒸日上。邴正重视学术,提拔人才,恪职敬业,严于律己,作风正派,凝聚团队,联系群众,关心职工。单位职工晋升职称,干部提拔,住房分配,子女工作、就学等诸多涉及职工利益的问题,他处理得均衡得体,对职工充满人文关怀。他到社科院工作,采取学术研究与决策咨询并重的方针,社科院的社会影响广为提高,成为学术界有影响,省委省政府信得过、用得上、打得赢的科研咨询队伍。社科院面貌焕然一新,职工们对他尊重爱戴;他到《吉林日报》工作,讲政治,重时效,用人才,给报社注入了活力,使报社日新月异,报社各项工作蓬勃向上。编辑、记者为有他这样好领导而心悦诚服、干劲倍增。
      邴正为人真诚,学术上一丝不苟。邴正身担重任,从不盛气凌人,为人谦和厚道。无论对上级领导还是下级群众,他都一视同仁。不管他们有多小的事,只要找到他,他都尽职尽责去解决好。他主政的几个单位,群众满意度高,社会形象好。邴正工作勤奋,研究学术刻苦。在报社工作时,领导上千人,数十个基层单位。每天日理万机,他经常闻鸡起舞,勤于政务;挑灯夜半,精于学术;他信念执著,干什么就要有责任担当,干啥就要干好啥。他说:党和组织信任自己,咱就绝不能辜负上级的嘱托。
      邴正身居要职,为官廉洁,两袖清风,担任领导干部20多年,从不为私利着想。他领导过的单位,群众人人称赞他。像他这样从43岁担任正厅长级主要领导干部,一气儿当18年多,始终得到上级领导赏识与重托,群众一致好评的,还为数不多。
      如今邴正刚过耳顺之年,任重而道远。愿邴正努力前行,为中国哲学、社会学、文化学发展再造辉煌!
       2020年5月3日下午4时于长春

邴正作品赏析


心中的大河永远流淌

       前几日,台湾作家龙应台一句“大河就是大河,稻浪就是稻浪”,引来了网上热议。我认为,龙应台的这句话触动了许多国人的心中最深藏,世间最深沉的情愫,那就是对家乡的眷恋。
       “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我家就在岸上住,听惯了艄公的号子,看惯了船上的白帆。”乔羽、刘炽联袂创作了《我的祖国》,从我的童年,传唱了一代又一代。在我心中,大河不仅仅是大河,稻浪也不仅仅是稻浪,那是自己的家国深情。我也喜欢张寒晖那首《松花江上》“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每当我唱起这首歌,就情不自禁想起我那遥远的家乡,松花江畔的村庄。
       我出生在长春市,但我父母的家乡就在松花江畔,一个叫积德增的小村庄。童年的时候,母亲常常给我讲关于故乡的故事,积德增位于松辽平原松花江畔,南临柳条边,东濒松花江。村名起源于我的家族开办的商号。我的祖籍远在山东(又一个遥远的家乡),明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远祖邴三公从山东莱阳黄谷庄超巢村(今山东莱西市牛溪埠镇早朝村),迁至山东省德州恩县辛庄(今山东武城县李家户镇)。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我的十一世祖邴之钿,邴之鈖兄弟闯关东,先到吉林省九台县其塔木乡干沟子村落户,传至九世祖邴日有时逢清政府放荒,带全家迁至柳条边外开荒谋生。传至我的高祖邴芳林、邴芝林兄弟,家族渐富,农商并举,开设了名为积德增的商号(其实应为杂货铺,如今应叫乡村超市)。家族人丁兴旺,二人共生八子,十六孙,即我的八个曾祖,十六个爷爷。因未分家,共同居住,人口近百,逐因其商号而得村名“积德增”。
      我的父亲很少讲家族故乡的往事。我的家族是一个大地主家庭,仅我爷爷兄弟两人名下的土地就有1500垧,那另十四个爷爷名下有多少土地,母亲说不清。如平均计算,估计超过万垧。父亲青年时代投身革命,又深受地主家庭所累,文革时候受批斗,罪名之一即“地主阶级的孝子贤孙”。估计这就是他很少谈及故乡往事的原因。
      母亲的家族亦是清朝末年自山东登州府蓬莱县迁来,先祖王生生下十一个儿子,组成了一个略有薄田,靠租种我们邴家土地维持生活的中农家庭。他居住的小村子如今就叫王生屯。我的十一个姥爷个个是好庄稼把式,日子还算过得去。这些姥爷有的善种田,有的善养马,有的善狩猎,有的善捕鱼。那时的松花江畔,湖泊相连,湿地纵横。童年的母亲,常和姐妹们的去泡子边采鸡头米,拣野鸟蛋。每至夏日汛期,松花江泛滥,泡子里水漫金山,江湖一片茫茫,如似海洋,连田里垅沟中都可捉鱼摸虾。冬日来临,江湖冰封,田野皆白,勤快的姥爷们扛上土枪洋炮,带上自制钩、夹笼套索,常能捕捉到山鸡野兔。某年冬天,母亲去她的姥姥家过年,那个村庄临近,迈柳条边的山岗。刚刚把年夜饺子下锅,一家人在火炕上唠嗑。一只动物闯进柴门,在灶间喘着粗气,“啪嗒啪嗒”地来回折腾,把灶间弄得翻天覆地。一家人吓得大气都不敢出,紧闭房门,一直到那动物折腾够了,扬长而去。根据在雪地上留下的巨大脚印推断,应该是一只黑瞎子(狗熊)。而那一锅年夜饺子,都煮成了片儿汤!
       童年的我们对“老家”的印象和期盼,大概就是从这丰饶的美味和神奇的动物开始的。我一直企盼着回老家去,在大平原骑上奔驰的骏马,在松花江上捕鱼捉虾,在林海雪原追踪野兔和麋鹿,当然最好不要遇上黑瞎子!
      其实大概两三岁时,母亲曾背着我回过老家。只依稀记得路过一个叫“温家泡”的湖泊,据说那里有一年淹死过一个儿童,只感觉夕阳时分森森芦苇荡与波光粼粼的湖面神秘莫测。还记得表哥领我看“鞘猪”,壮实的小克朗猪尖锐的嚎叫声传得很远,很远……
      十一岁那年春天,父亲终于从不许回家的“学习班”(大概就是所谓的“牛棚”)回家了,还有几天假期。父亲被批斗间患了严重的肝炎,有人推荐偏方,吃苏子油烹饪的食品可治肝炎。于是,父亲领着我回老家去买苏子油。我随父亲乘火车至德惠,转乘长途汽车至朝阳公社,在乡间土道上行走了几里路,来到舅舅家。舅舅家距离我的老家还有几里路程。也许父亲还有顾虑,并没有带我回去。积德增村此时已改名叫双城子大队,因附近有辽金时代古城而得名。此城因有内外双重城墙而被称为双城子。
      第二天吃完早饭,我几个表弟表妹带着我去看松花江。我们沿着乡间小路蜿蜒而行,春风浩荡,野草初萌,田里的庄稼尚未破土,路旁的嫩柳和野蒿在风中摇曳,舅舅家的小黄狗欢快地跳跃奔跑于我们的脚前身后。走着走着,远远看见一条宽阔的银练横亘在田野和天际之间。一步,一步,近了,近了,我终于站在魂牵梦绕的松花江畔,看到了那条脍炙人口的故乡的大河!
       呵,这就是多少人反复吟唱的那条大江吗?那清澈的江水,仿佛从天边浩荡簇拥而来,又义无反顾地奔涌着向西北方那广袤的原野流淌而去。水面的波浪辉映着朝阳,泛起点点金光。水边的野草丛柳,伫立在激流之中。仿佛逐水而倒退迤行,更显江水的激流猛进。江水在我身边低声地吟唱着、欢哗着、涌动着、奔流着。多年以后当我阅读罗曼·罗兰的名著《欣悦的灵魂》时,那种隐藏在内心的冲动,时而如春潮涌动,时而如潜流舒缓,时而如倏忽迸发的自由不羁的情愫,不正如松花江水一样!她不知疲倦,永不止歇,不因融融春水的温情脉脉而止步,不因千里冰封的表面平静而停歇,不因狂风暴雨的鼓噪而成脱缰的野马,不因炎炎烈日的蒸烤而成奄奄一息的细流。千百年来,松花江一如既往,从亘古洪荒到沉舟侧畔,她就这样奔流,奔流!祖先冒死的闯荡与垦荒,到母亲那苦难与动乱的青春,直到少年的我,伫立在她身边,仿佛从她的激流中看到逝去的五千年古老历史,看到历代先人跋涉的足迹,看到自己从哪里来,又从哪里去!松花江的确就是一条大河,是一条养育了一代又一代东北人的母亲河!
      我们在江边奔跑,跳跃,时而脱下鞋袜,让春天那冰凉的江水洗刷我们的赤脚;时而在水边折柳,让幼嫩的柳枝如小船一般在江水中漂流;时而拾起江滩上扁扁的小石片,在水面上掷出擦水跳动的水串。天穹高远,沃野辽阔,江水浩荡,那巨流般的大江,仿佛就属于我们几个孩子和被我们的冲动与玩耍弄得激情万丈,欢跳不止的小狗。
      跑着跑着,我们在江边发现了一座巨大的石碑,静静地倒卧在江边,那是一座汉白玉雕刻的石碑,碑首、碑身、碑座分离,碑上刻有“嗣因边里人烟稠密,水域鱼稀,前于乾隆二十六年,经本省将军奏明,由边外起,南至松花江上掌,下至红石砑子、石子滩等止,其间沿江均为捕贡、晾网之区……严禁私捕,侵占地址,为此办理,百有余年。敬谨奉行……”表弟告诉我,这是一座古碑,文革红卫兵造反,将古碑推倒。后来我才知道,此碑名曰“贡江碑”,为清代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所立。古城,古碑,大江,大平原,把古老而壮阔的传统和情愫深深埋藏在一个少年的心底!
      1995年5月,我作为策划与顾问,随大型电视纪录片《松花江日记》剧组爬上长白山天池,从冰封雪盖的松花江源头开始,沿1927公里长的松花江行进,直到松花江汇入黑龙江的汇合口。在天池水畔,我们经历了长白山主峰上的狂风暴雪,看着松花江之水怎样从天上来。在二道白河边,我们考察宝马古城,捡拾辨认过金代祭坛残留的瓦砾。在两江口附近的大兴川,我们寻访过整村的山东移民。在松江河阴的夹皮沟,我们踏查拜祭过抗联一路军副总司令魏拯民将军埋骨的密营遗址。在桦树林子,我们追踪过东北著名金矿矿主、啸据一方的韩边外的往事。在阿什哈达摩崖,我们辨认过大明辽东都司都指挥使刘清刻下的豪言壮语。在郭尔罗斯草原上,我们观看了满族新城戏《铁血女真》,被蒙古族女歌手达古拉灌得酩酊大醉。在松花江上的老苗家小通的小岛上,我们冒雨围坐在渔窝棚里,品尝江水炖江鱼。当我在同江口,终于面对青色的黑龙江与银色的松花江两条巨龙融汇到一起,合流成浩渺水天时,我隐约记起当年第一次面对松花江时的情景。松花江啊,松花江,这些年来,你一直在我心中流淌!我终于沿着你的开拓出的水路,趟着你的身躯,追随你走下雪山,走下悬崖,走出森林,走出山岭,走过田野,走过荒原,走过城市,走过乡村,终于走到更大更宽的水面天际……
      一条大河,就是大河。可对河边生长的人们来说,那是家园的河,那是亲人的河,那是故乡的河,那是心中的河。心中的河,会永远永远在人们的心中流淌!


创作能手——臧连顺
文 l 张顺富

QQ图片20200510232213.jpg

      认识臧连顺已有十几年了。那年一个朋友推荐臧连顺加入省作家协会,一看报来两部作品:一部是长篇小说《天地良心》,另一部是中短篇小说集《命运》。当时就引起我的重视。吉林省文学队伍,特别缺创作长篇的,见到创作长篇小说的,就会记住不忘,并详细地了解作家的创作状况。
      臧连顺基层工作经历丰富。他生长在农村,当过农民,做过小学教师,尝过农村的苦日子,或体验过农村的艰苦生活。他在农村小学勤奋教书,刻苦工作,受到组织上的重视,1974年被推荐到四平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毕业后被分配到靖宇县教师进修学校,先后从事小学教师培训、初中语文教师培训和中学语文教研工作。1983年光荣入党,同时被调到县委组织部任干事、秘书,从此与机关文字打交道。1985年升任县委办公室副主任、主任。1990年参加当时浑江市委组织的“一推双考”,在众多考生中,以综合评比第一名成绩,被任命为浑江市委办公室副主任。由于文笔出众,工作能力强,3年后,被提拔为浑江市委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1997年调任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2000年被提拔为市委常委、秘书长。2005年4月调任省信访局副局长。
       臧连顺,读中文系出身,他喜爱文字。调到省里后,利用业余时间,开始文学创作。由于生活积累雄厚,文字功夫过硬,写起来得心应手,几年来创作出两部长篇、一部中短篇集和近百篇散文,共100多万字的文学作品,并在《吉林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学作品几十篇。
      臧连顺的长篇小说《天地良心》,是一部反映官场道德的长篇力作。故事从松江市政府换届说起,围绕领导干部权力、责任、良知、作风……上演了一幕幕憾人心魄的剧:煤矿冒顶、江桥垮塌、女孩自杀、群体事件、查处腐败……在北方山区人们非常挚爱的这方神奇的土地上,发生了一系列偶然与必然紧密相连、善美与丑陋交织迭生、光明与晦暗形影相随的故事……
     《天地良心》这部小说以浓重的笔墨,塑造了一批党员领导干部形象。他们虽然年龄不一,性别各异,经历不同,学历有别,但都身负主政一方的责任。社会发展,时代变迁给每个人所带来的影响不同,由此带来做人和做官上的差异。小说中的市委书记张德才身居总揽全局之位,其形象塑造颇费笔力。客观地说,张德才是个合格的领导干部,品德、素养、能力、甚至性格都比较好。小说给予张德才以深刻理解和同情。但在社会环境、历史、体制等多重因素制约下,市委书记张德才的履职也不是很成功的。领导者在各种矛盾面前,最能体现的内在素质是良知。如果没有良知做基础,魄力、执著、刚性等都会丧失灵魂。良知是做人做官在党性和人品上的体现。仅仅维持局面还不够,市委领导应该是推进事业发展的领头羊;仅仅保持平衡也不够,市委领导应该坚守公平正义;仅仅做一个忠于职守的领导干部还不够,市委领导应该为党和人民的利益,在是非进退抉择的关键时刻应挺身而出。小说提示我们:市委领导干部的良知不能退却,不能沉睡,否则就是对人民的犯罪。
      小说中市委副书记王颂扬的形象,在官场文学中不多见。他谨言慎行,为官低调,谦卑诚恳,做事认真。王颂扬给读者这样一些印象。但随着故事情节展开,我们就见到一个老于世故,工于心计,甚至有些阴鸷的形象。王颂扬在处理市委书记和市长之间关系上看得出心术不正;暗助表弟因建桥征地拆迁引发群众上访,不惜政府受损;为个人升迁而不允许老婆参加一切社交活动。王颂扬本已丧失良知,却给人以上上下下都感觉“好”的形象,最后成了官场角逐的赢家。小说在不经意间提醒人们:如果做人与做官变成了演戏,实际上是官场的最大悲哀。
      小说同样具有强烈的理想色彩。这就是塑造了一个新时代的共产党员形象——李勤。小说中的李勤并非高大全能的人物。他为人正直,做事踏实,一心为民,大公无私。他有普通人一样的亲情、友情、爱情,有着多数领导干部共同的苦恼,甚至牢骚。他与官场中的庸俗之气毫无沾染,从不讨价还价,从不随波逐流,从不回避矛盾,为了履职尽责,一往无前。
      《天地良知》这部长篇小说,是当代中国有良知的作家社会责任的一次成功践行。
      臧连顺不但长篇小说写得好,调省信访局任副局长后,分管办公室、综合处、信息中心。他对工作兢兢业业,忠于执守做好局里工作。他工作能力、工作业绩,得到省信访局上上下下的肯定,受到上级组织重视。他被提拔为正厅级巡视员。
      如今,臧连顺退休后,仍不忘创作,每天都在撰写文学作品,并抽空到省老年大学学习绘画。臧连顺一生与文字与文学有缘,下一部长篇小说,他一定写得更精彩!
       2020年5月6日晨4-7时于长春

臧连顺作品赏析

时间去哪儿了

     “门前老树长新芽,院里枯木又开花,半生存了多少话,藏进了满头白发……”每当欣赏由王铮亮演唱的歌曲《时间都去哪了》,倍觉心意沉沉、浮想联翩。
     是啊,时间去哪儿了?没来得及跟老师道声谢谢就离开校园了。小学毕业那年,赶上“文革”,破“四旧”、立“四新”、大串联、上山下乡、批林批孔、工农兵上大学……闹哄哄的10年恍如昨日,说不清怎么过来的。走上工作岗位后,我成为教师进修学校一名教师。面对身为小学教师的学员们,我为自己年轻稚嫩而自卑,希冀眼睑生出皱纹,鬓角露出银发,彰显师者的成熟。后来调到县委机关,在很长的时日里,我讨厌姓氏前冠之以“小”字,被人呼来唤去,屁颠屁颠的,还需伴着笑脸。我看不惯自居长者的人,无非年长三五岁,却居高临下指指点点:“还是年轻啊”、“可以理解嘛”、“过几年成熟就好啦”……即使以年轻为由包容我的过失、原谅我的不足、期待我的进步,无论态度多么和蔼可亲,我都不屑一顾。我曾认为,年轻不是炫耀的资本,更像不定性、不稳重、不成熟、不完美的标配……曾几何时,懵懵懂懂走来,已然年轻不在。
      时间去哪儿了?没来得及感受青春时光就进入不惑之年了。老同志,老伙计,老大哥,声声入耳,阵阵呼唤,扑面而来,只能情何以堪地面对着。好多事没来得及做,咋就鬓角生出白发?我要学习数理化,把“文革”荒废的学业补回来;我要系统钻研文学,为实现作家梦打拼一番;我要学习书画艺术,将祖国大好河山汇聚笔端;我要到基层锻炼,增长见识,体验生活,也为百姓做点儿事情;我要下功夫培养女儿,让孩子从小接受良好教育……真的,我要做很多事。有的已经着手,有的刚刚起步,有的正在规划,有的仍在思谋,怎么就被时光搅得支离破碎!每天面对写不完的材料、开不完的会议、转不完的酒场……岂敢消极怠工?那是我的职责,必须倾其所能、身体力行、竭力而为。一次次告诫自己,想要做的事情该做了;一次次原谅自己,哪儿有时间和精力?于是,把该做的事留给明天,把理想和宏愿推向未来。日月穿梭,青黄交替,年复一年,就这么平平淡淡地走过来。
       时间去哪儿了?没来得及施展抱负就成为颐养天年的退休老人了。当外孙呱呱坠地时,一种异样感觉在心底升腾,很庄重,很自豪,很神圣,很复杂。心路发生变化,激情回归淡定,理想锁定现实。我要好好补偿家人,陪伴老伴儿度夕阳,帮助女儿带孩子,做得好无须奖赏,做不好甘愿受罚。我真的喜欢孩子,情愿舍弃多年的梦想,一心跟外孙朝夕相伴。我是一匹驯服的马儿,任外孙欢快地骑。我是一只护雏的鸡,身后牵着心肝宝贝。我愿守在幼儿园门前,唬着皱脸翘首巴望,盼着咋撒小手的宝贝儿,咿呀咿呀摇晃着小脑袋,没轻没重地撞向我的怀抱。我愿听学校放学的铃声,祖孙亲密地手牵着手,行进在回家的路上。我愿听外孙讲故事,《喜羊羊与灰太狼》《大头儿子小头爸爸》《小蝌蚪找妈妈》……即使听了几十遍,也不觉得烦。外孙一天天长大,我一天天变老。
      时间去哪儿了?没来得及阅尽架上的藏书就老眼昏花了。外孙忙于学业,不再跟我玩耍,读书写作又回到身边,可眼睛居然不听使唤。任凭揉红眼睑,三度更换花镜,不断改善照明,我依然艰难面对昏黄。我不忍告别读书生涯,那些学问不该白白躺在书架上。我不愿庸碌无为打发时光,活着就该有追求,活出个人样来。我不甘饱食终日、养尊处优,那不是我想要的生活。我不想活在别人的感受中,即便夸奖,乃至同情,抑或贬谪。我不觉自己多么苍老,哪怕脸上遍布皱纹,面相臃肿难堪,依然揣着一颗年轻的心。我就是我——一个农民的儿子,一个曾经的机关干部,一个难说胖瘦的小老头,一个心中有梦的人间过客。我要读书,要写作,要学画,要种地,要旅游,要做许许多多事情,可时间去哪儿了?
      时间去哪儿了?年少时不谙世事,年轻时未觉珍惜,土埋半截才明白人生短暂。是的,时间被流年耗尽,时间被岁月磨光。逝去的已无法追回,叹惋悔恨也毫无裨益,空谈理想只能贻误志向。珍惜每一年,过好每一天,让每一刻都活得精彩,才是唯一正确的选择。珍惜吧,少贪恋酒场,别沉迷麻将,不得过且过,勿虚度时光,让生命在年轮中展现辉煌!
     时间去哪儿了?时间在自己脚下,时间在人生路上……

天珠卫士:熊晓薇
文 l 张顺富

QQ图片20200510232209.jpg

      在这万绿展翠,百花迎春的时节,在朋友的推荐下,我来到吉林省圆方文化传媒公司和晓薇艺术馆,董事长熊晓薇热情地接待了我们一行。
      熊晓薇是位企业家,她同许多热爱艺术的企业家一样,办起自己的艺术馆。见到她,一种温文尔雅的亲和力扑面而来。她人长得娇美文静,对下属似同姐姐,对朋友如同妹妹。在女企业家中,很少见到这样有修养的女性。
       20年前,熊晓薇大学毕业后,创办了吉林省景瑞公司,专门从事广电和教育相关的服务行业。熊晓薇乘中国电视广播和教育发展的东风,频频中标获单,为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等多家广电和教育系统单位提供设备和设计安装。由于设计超前,工程质量可靠,信誉良好。
       20年来,她与多个省份各级广电和教育单位结下了深厚的工作友谊,并为当地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同时使自己公司业绩成倍地增长,取得丰硕的回报。熊晓薇做的公司虽说是电子技术业务,但她从小内心深处热爱艺术的细胞,让她一生中忘不了对艺术的挚爱。
        那一年,工作之余,她去西藏观光。在八角街,她见到了天珠。天珠的神秘图案,天珠的缤纷色彩,天珠的巨大能量,深深吸引了她。她决定结缘几枚天珠,回来细细欣赏。一向爱学习的熊晓薇自从收藏了天珠,又细心搜索有关天珠的书籍和资料。
       通过学习,她知道天珠可能就是宇宙中外星球落入地球的圣石;天珠是五千年前有记录可考的象雄文明留传世人的宝贝;天珠里含有为人间造福的神奇能量。因为老天珠有强烈的磁场,且无放射性,适合人体保健;能调理血液循环功能障碍、内分泌紊乱、免疫力低下,修正交感神经失调;能调理人体血液酸碱失衡、电解质紊乱;能调节人体血液电解质正负离子的平衡,达到保健养生作用。中医书中记载,天珠能增长人的内气提高人体免疫力,治疗人体免疫力下降引发的各种慢性疾病,抑制良性恶性肿瘤的产生;老天珠产生的能量稳定、柔和,适合调节人体磁场。公元八世纪,藏族古籍医典《四部医典》记载:用天珠磨成粉,配药治疗险症和血瘀(险症,就是为危重病症及疑难杂症;血瘀是指脑溢血、脑血栓、高血脂、高血压、冠心病等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因此,老天珠既有药用价值又有保健功能。                  
      老天珠更是艺术品。老天珠沁色丰富:古书上有土沁(黄色沁)、水沁(白色沁)、血沁(红色沁)、铜沁(绿色沁)和水银沁(黑色沁)等,并有“珠见六色,价值超万金”之传说。老天珠用高倍放大镜观看里面,色彩斑斓,景色奇异。有的如一方宇宙,上面蔚蓝星空,群星闪烁;下边是大海波涛,波浪起伏;有的如一片大地,青山绿水,鲜花盛开,芳香四溢;有的如人间美景,人们奔忙,六畜兴旺,车水马龙;有的图案丰富,似仙似神,似花如星,让人遐想无限。世间很少有一种像天珠这样的宝物和艺术品,集多种功能于一身,传承久远。
     她深深爱上了天珠,她要建造一个专门收藏天珠的艺术馆。后来她专程去了青海,拜访青海象雄天珠研究会的会长徐文生(徐文生是研究象雄天珠的“国内第一人”、最权威的专家),聆听讲解,吸收精髓,回来后凭借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巧开始收集各种珍贵的天珠。熊晓薇看似纯净文弱,但她做事业雷厉风行,有一种大丈夫的气势。她数十次访问西藏、青海、四川、甘肃等藏区,去寻找天珠,筹建自己的艺术馆。
      经过十多年的搜集,她收集到1眼天珠、2眼天珠、3眼天珠、4眼天珠、5眼天珠、6眼天珠、9眼天珠、21眼天珠、宝瓶天珠、虎牙天珠、财神天珠等几十枚。这期间,熊晓薇得到了徐文生的高度认可和极力赞扬,被徐文生和青海象雄天珠研究会指定为东北三省研究基地创始人,并相约一道为传播象雄天珠文化、传播天珠正能量而努力。
      2020年初,吉林省圆方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青海象雄天珠研究会东北三省研究基地暨晓薇艺术馆正式揭牌成立。晓薇艺术馆的建成,为吉林省乃至全国人民欣赏天珠艺术提供了观光场所,同时也为吉林省收藏界增加了新颖的种类。
      熊晓薇钟爱天珠,她自己投入巨资建立艺术馆,这是她崇尚和热爱天珠的体现!如今,她希望能够把天珠的福泽雨露让人们沐享,把好运带给更多的人!
      2020年4月27日下午6时于长春
熊晓薇收藏的天珠鉴赏
QQ图片20200510234320.jpg

QQ图片20200510234328.jpg

QQ图片20200510234333.jpg


丹青教授:朱臣
文 l 张顺富

QQ图片20200510232204.jpg

       与朱臣教授一起担任多年的省政协委员,年年省政协会议都在一起参政议政,已是老朋友了。朱臣是吉林艺术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在和他相互交往中,你丝毫看不出他是院长、教授,给人总是一种和善可亲的面容,话语慢条斯理,不急不躁,没有那种“威风八面”的气势,是个平易近人厚道儒雅的人。
       朱臣是著名画家,也是书法家。画家中朱臣书法写得比较好;书法家中,朱臣画画得独有特色。
      中国画史悠久,唐代吴道子被称为画圣,擅长人物、山水、鸟兽、草木……近代张大千、齐白石被世人称颂。
      中国书法史渊源流长,著名大书法家王義之被称为书圣,其字帖被历代临摹;近代书法家启功,为人们所喜爱。
       朱臣教授,继承中国书画传统,不忘根本,坚持创新,把优秀的画作和书法作品源源不断地奉献给世人。并教导弟子三千,攀登丹青之巅,在当今时代也是独树一帜。                  
       朱臣作画,线条灵动,点线均衡,笔墨清爽,平和秀逸,清新脱俗,寓意深邃。朱臣的作品《福虎呈祥》,是他画风的体现。两只老虎在冬天山林雪中出行。雄虎在前边似乎发现了目标,两目圆瞪,右爪在前,左爪抬起,欲向前奔驰;后边雌虎紧随,两只虎跃跃欲试,想要完成一项重要任务。虎身前是皑皑白雪,虎身后是苍松树林,虎奔走的前方松林威挺。朱臣画的虎,威武雄壮,动力澎湃,但外相看似懒懒的如病猫。这幅画,画得静中有动,动中有静。从一对虎的动与静中,看出画家的非凡功夫。画家的功力,画得动物重在形准和神似。动物外形不管怎么夸张,但形要准确。
     把动物内心世界,通过外在的形表现的淋漓尽致,这是最难的。有造诣的画家都做的非常出色。朱臣这一点是炉火纯青。朱臣的另一幅画《吉鹿长春》,更是画得自然生动,生趣盎然。两只鹿在寻找春天萌发的青芽,觅食之中,突然听到异常的响动,立即抬起警觉的头颅朝远处张望。带角的雄鹿方向向左,无角的雌鹿方向向右,各巡视180度,不漏死角,仔细观察响声来源方向。两只鹿四肢运力,做随时突奔的状态。两只鹿上方和下方松林已返青渐绿。沐浴春天的阳光,生机勃勃的大地万物萌发,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拉开了序幕……
       朱臣的这幅画作,画面简洁,两组松林、雄雌两只鹿,松林淡绿色彩,意融于形,春天到来;双鹿扬头远瞩,形融于意,鹿身边有危险响动,两只鹿正做逃离之状。这幅画,通过两只鹿动作、神态、让观众听见了声音,用鹿的动作,使观者听见响动,这正是画家的高妙之处。
       朱臣的《大吉祥》这幅画,画了五只鸡,五只鸡画得气势非凡,别具一格。中国画鸡的画家为数不少。韩美林的鸡,五彩斑斓;黄胄的鸡,如乌鸦般一色的黑;徐悲鸿的鸡,调啼高鸣……画家们为什么都愿画鸡呢?因为鸡与“吉”谐音。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鸡的成语众多,如雄鸡报捷,鸡鸣三疆,金鸡独立,金鸡迎春,鸡鸣富贵,闻鸡起舞,金鸡报晓……等,用“鸡”这一吉祥之禽,寓意生活吉祥如意,大吉大利。吉“鸡”的形象,被画家们所钟爱。
       朱臣的《大吉祥》中五只鸡各展身姿,望到同一个方向,那个方向发生了情况:也许是一群人在哪儿谈天说地;也许人们在那载歌载舞跳秧歌;也许人们在开展节日欢迎活动……远处发生的情况,惊动了正在觅食的五只鸡,这五只鸡才有这种一致往一个方向观察的神态。画面是静止的,但画上鸡的形态是给人无限想象的。这就是画家气韵于意外的体现。朱臣的画“气韵藏于笔墨,笔墨都成气韵(恽格《南田画跋》),这就是艺术功力。
       朱臣在《好春如期》这幅画中,画了三只羊和一丛绿树。画面上看到小羊似乎受了什么委屈,一只大羊用头贴着小羊的头,好像在安慰着它。另一只大羊在看,好像在寻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朱臣画的动物,不管是几只动物,看上去让人能想象出故事。画三只羊,寓意着“三羊开泰”!这是中国人民迎接春天的最美好的夙愿!三只羊的神态交流,让人产生想像,编织故事......这是画家高超技巧的体现,张彦说:“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画家脑海里蕴涵着哲思,通过画作的形式美,把思想表现得恰如人意。从朱臣的画中看出他思想深邃,无论画羊、画鹿、画虎、画鸡,都体现出画家对大千世界的思考,朱景玄在《唐朝名录》说“……挥纤豪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无形因之而生。”朱臣用自己的画作,诠解古人之言。
       朱臣以自己哲思的理念,去作每一幅画,每一幅画都给人以丰富的想像力!朱臣是画家中的思想家!愿朱臣用他的画,富于人们在生活更多遐想,把生活过得更美好!                           
       2020年5月1日晨5时于长春

朱臣作品赏析
QQ图片20200510232155.jpg

QQ图片20200510232148.jpg

字如其人——季风
文 l 张顺富

QQ图片20200510233212.jpg

      在杏花盛开、绿柳婆娑的时节,沐浴和煦的春风,我来到长春新区龙翔书画院,观赏院长、书法家季风书法展,几十幅书法映入眼帘,令人耳目一新。  
      季风原名纪艳峰,他的书法作品飘逸俊美,刚柔相济,行笔流畅,结构匀称,笔法转换灵活有度。再一细观看季风本人:他清秀的脸庞,谦和端庄;干练身材,精神饱满,给人一种朴实可亲之感。见字观人,字如其人。季风已过不惑之年,但生活经历艰辛。他出生于农安县巴吉垒镇农村,当民办教师的父亲独自承担一大家子人的生活,很是艰难。从小懂事的季风,时时想着为父亲分忧:春天,帮父亲播种;夏天,到地里锄草、追肥;秋天和家里人一起收割......每一样农活,他都干过。在家勤奋劳动,到学校学习如饥似渴,以优异成绩从农安县巴吉垒高中毕业。由于学习优秀,他被聘为教师。教学之余,他尽可能地帮助父亲,承担家里重担。晚上找时间练习书法。         
      为了学习书法,他利用星期天到长春,一天走了五六个书店,买了王羲之、王献之、颜真卿、欧阳询、梁诗正、启功等名家书法字帖,如获珍宝,不舍昼夜地临帖练习。自我刻苦练了几年书法后,季风不满足现状,他决定到外地拜师交流,以便更快地提高书写艺术水平。季风经朋友介绍,到北京拜会年事已高的启功先生。启功先生为了奖掖后进,亲自给这位东北小伙讲了书法结构字体的重要性。听了这堂课,对刚刚走上书法之路的季风,如同读了十年书。从此他在字的结构上下功夫。季风听说书法家丛文俊教授书法理论深厚,找朋友打听丛文俊在吉林大学教课的时间,去听书法理论课。通过学习,季风了解到,写书法要对中国字的根脉进行研究,他买了许慎的《说文解字》,买了真、草、隶、篆书法字典,潜心学习。他对这些书一页页啃,一部部地读,深入领悟,理解书法真意,他的书法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
      他的作品参加了2008年庆奥运促和谐世界华人名家书画展,参加了2011年5月庆祝建党90周年吉林省美术展,参加了2010年第二届东北亚国际书画摄影展,参加了2019年吉林省政协书画院书画展。又在2019年举办了季风个人“习近平治国理政100金句”书法展;2016年书写一副36米长卷“山乡巨变”,获得20万元奖励。2017年创办了长春新区龙翔书画院并任院长;现任吉林省书画学会副秘书长;吉林省书画院书法家;九三学社吉林省青年工作委员会书画院院长;长春工程学院书画院特聘教师。2015年加入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并加入吉林省书法家协会。由于书法创作业绩突出,2017年被九三学社长春新区委员会仼命为副主委。                        
      季风作品不断参展,不少书法作品获得奖项,但他从不放弃对书法理论的研究。季风通过学习,认为书法艺术必须彰显自己的个性,不但字要写得漂亮,还要自成一体。比如,书法界传:“启功的弯儿溥杰的尖儿”这句话中说启功字的折笔和溥杰的字笔锋非常有特点。启功的字,圆润而富有弹性;溥杰的字,锋芒毕露而不失柔美。书法家的书法特征,表现出来,形成了风格,才是名副其实的书法家。季风研习启功的字时,注重学习内涵,领悟其书法中的“意”,把握其字的“形”。领“意”,摹“形”,从而托“变”,形成自己的风格。人们第一看季风的书法,像似启功体。仔细观摩,季风的字独创一帜,自成一家。季风的字里既有“二王”之风,又见欧体身影。字表如启功字般清秀,又有自己的清幽神韵。                 
      季风的书法,无论5000字的长卷,还是几十个字的条幅,总给人一种字字优美,中宫结构疏而不散,密而灵动,辐射有度,圆润刚柔,不滞不漂,恰如其份之感。“山乡巨变”中5000多字长卷,通篇字体匀称,疏朗奔放,章法统一,不张不徐。                  
       古人将书法作品分为三等,即神品,妙品,能品。将那种宁静淡泊、玄妙幽深、超脱致远的而又令人产生无限遐想、神韵盎然造诣最高的书法佳作,尊为神品,神品给人以静穆闲逸、悠远、清幽的审美感觉。看过季风的字,让人似乎感身同受。季风正值最佳创作年龄,希望他禅悟书法真谛,创作出更多有神韵的作品来。                                                
2020年4月26日于长春
      季风作品赏析
     
QQ图片20200510233226.jpg


QQ图片20200510233216.jpg

     张顺富:1955年5月生,吉林省作家协会第八届副主席、吉林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出版著作:长篇小说《查干湖》、小说集《生活变奏曲》、报告文学集《时代大雕塑》、《腾飞的雄鹰》《和谐施教的楷模》等、游记《访欧洲十国笔记》、评论随笔集《文情畅怀集》等多部著作。曾任三届(九、十、十一届)吉林省政协委员、2001年11月至2016年11月连续参加四届(六、七、八、九届)中国作家代表大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等领导人四次接见,2014年10月获约旦王国作家协会颁发的“耶路撒冷文学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16 23:28 , Processed in 0.051334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