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23737|回复: 0

7月30日选发〈 那年军旅情〉等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7 17:15: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乡望,让阅读与灵魂作伴
——我区乡贤邵念荣家庭入选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
赵日超


今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发文公布了第三届全国“书香之家”入选家庭名单,我区乡贤邵念荣家庭榜上有名。据了解,全国“书香之家”评选活动是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为大力推进全民阅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的一项活动,旨在提高全民阅读参与性、互动性、积极性,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努力建设书香中国。本届评选工作自去年7月展开,今年年初在网上公布。

1972年出生的邵念荣,是淮安区车桥镇人。最初他在淮阴财校任教,2001年南下中山打拼,如今已是中山金融投资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身为管理学博士的他先后获得经济学研究员、高级经济师等职称,被聘为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教授等。

难得的是,投身于企业管理及高校授课的同时,邵念荣笔耕不辍,成为中国散文家协会、广东省作家协会、广东省书法家协会、广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等多个协会会员,文学作品获“香山文学奖”“袁鹰文学奖”市级“五个一工奖”“文艺精品奖”。书法作品获广东省“群文奖”。期间,他致力于工作实践的提炼和总结,写下大量的理论文章和各类随笔,先后在国家级期刊发表30多篇学术论文,公开出版了《珠三角农村饮水安全保障机制研究》《壳变——中山公用资本运营录》《望月我心》《北雁南翔》《既往不恋》《逆风归航》等六部作品。他的散文集《望月我心》《既往不恋》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亲切而感人,是心灵之歌的释放,也是对生命意义的一种述说,字里行间可见邵念荣的感悟、感怀和感恩。

作为中山市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的理事,邵念荣先后多次组织和参与策划读书会活动。在他的带动影响下,朋友当中有的继续读书深造,有的发表学术论文,有的出版文学作品。为营造企业的学习氛围,他的办公室专门设立了一个图书角,邵念荣为此“支援”了200多本书。

邵念荣的寓所现有万册以上的藏书,彰显了他与妻子巫炳菊、女儿邵典楚共同营造的书香氛围。

文学学士和工程硕士出身的巫炳菊曾经也是一位老师,同样喜好徜徉书海。自从女儿出生后,她特别注重引导孩子在阅读中成长,先后受邀在市内多个讲座及沙龙活动中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和教育心得——多学习多看书,不仅提高自身的素养,重要的是给孩子树立一个学习的榜样。

从女儿上学开始,巫炳菊便时常带着她参加市图书馆精品项目——“童心故事会”等互阅读活动。为培养孩子阅读习惯,巫炳菊带头购书、看书,引导孩子不断从书中汲取力量。耳濡目染下,视野开阔、见识渐广的邵典楚多次在各类少儿诵读、演讲比赛中获得奖项。如今,她在抓好学业的同时,延续着参加各类诵读、演讲比赛的习惯,迸发着青春的活力。与书籍为伴,精气神俱佳。在邵念荣一家看来,阅读乃是一种持之以恒的生活方式。夫妻二人让阅读细水长流地贯穿于日常生活中,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中成长的孩子,其心灵也格外温润透亮。

老洲的军营梦
李秀芹

丈夫老洲从小就有个英雄梦,一直想当兵,但那时当兵名额有限,老洲没有争取到,为此他懊恼了很久,发誓自己有了孩子,一定送他进部队。大儿子出生后,老洲乐得一蹦老高,回到家便找来斧头、凿子、钢锯和砂纸,连夜做了一杆木头枪,送儿子当玩具,说从小就要培养儿子的军人情结。

大儿子也争气,从小立志当兵,长大后考军校,但奈何中学学成了近视眼,当兵的梦想就此破灭。老洲又瞄准了二儿子,二儿子从小体弱多病,常年跑医院,老洲也断了让二儿子当兵的念想。

二儿子初中毕业读了两年职专,自己动了当兵的心思,我支持他去,因为去部队可以锻炼一个好体格。可老洲坚决反对,说二儿子学习都不努力,加上身体又不好,军营里的苦根本吃不了,新兵熬不过肯定被退回来。

为此父子俩闹别扭,二儿子丢下一句话,他非当兵不可,除非体检过不了关。老洲和他打赌说,这样吧,咱先在家操练一下新兵营的生活,你若受得了苦,我便同意你去当兵。

二儿子一口答应了,从此父子俩开始了仿军营生活,老洲不到四点便喊醒儿子,陪他一起跑步,开始一天跑五里路,后来是五公里,再后来十公里。而且越是中午越拉儿子去地里干活,故意让他吃苦。干完了农活,老洲自己回屋休息,让儿子站在太阳地里一动不动,一站就是一小时,有一次儿子都晕倒了。老洲对儿子说,算了吧,咱不练了,你不是那块料。可二儿子牛脾气上来了,就是不服输,继续练习站功,苍蝇叮他,蚊子咬他,蜜蜂从眼前嗡嗡过,他都不带眨眼的。

后来,老洲还请来了部队复员的同事教二儿子整理内务,“豆腐块”叠得方方正正,线条笔直,才算过关。

一年后,老洲终于同意了二儿子当兵,并亲自送他去体检。儿子当兵走那天,老洲说单位有事没去送他,只有我知道,他看似心肠硬,其实心软,他怕自己送别时落泪,影响儿子心情。二儿子进部队半年后,我打算去看看他,老洲不让,说二儿子肯定在部队活得潇洒,新兵的生活他提前一年便经历了,进部队就是老兵。

三年后,二儿子回来探亲,我都认不出他了,眼前的他高大威猛了不少,身上多了硬汉气质,比以前懂事听话,有责任有担当了。

二儿子复员后,在工厂工作,多年在部队摸爬滚打,培养了他吃苦耐劳的精神,在单位深受领导和同事喜欢。后来他自己单干,开了家机械加工厂,因为技术好,讲诚信,还有一群战友帮忙,小企业搞得红红火火。二儿子自从复员后,不管工作多忙也坚持锻炼身体,后来自己干,时间自由了,便在健身房办了卡,每天都去那里锻炼一小时。

二儿子说,一天当过兵,一生是军人,即便脱下军装也要保持战斗的姿态,若有一天国家需要,召必回,所以必须锻炼好体格。

我挪揄老洲,当初你不看好二儿子,非要阻止他当兵,说他不是当兵的料,看来你眼光错误,他无愧那身军装。

老洲怼我,你知道啥呀,我老洲送儿参军,是为了保家卫国,不是为了个人利益,所以必须给部队输送合格的人才,所以才故意激二儿子,让他提前锻炼,达到一个合格军人的标准,到了部队才不会丢我面子。

老洲果然心眼多,这套路连我都不透露,是位合格的军属。


那年军旅情
蔡怀森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在野战部队服役,连队在皖东丘陵山区驻训。

记得当上文书做的第一件事是把连长从军集训队带来的几幅苏制T—39、T—60坦克图挂上,连队要进行打坦克训练。

一场课堂教学动员,又接连派出几名骨干去师教导队学习集训。连队还在训练场的山坡、道路旁用泥土、石块垒成了坦克的模样,戳上一根树棍算是炮管就开始了打坦克的战术训练。战士们围着土坦克爬上爬下,左右周旋,琢磨着打坦克的方法,演练着各种击敌的动作。

连队按预定计划拉到小红山山口的一条可通行车辆的山梁上,以班为单位,散成一条一百多米长的攻防带。

时间不长,山口处开来了三辆坦克,到达预定位置。一辆先行出发,沿连队的攻防线开来,速度时快时慢。

进入攻击距离后,按预案,先由狙击手击敌坦克的驾驶瞭望孔、射击孔,再由火箭筒手对敌坦克射发火箭弹,之后就是战斗员攻击了。一战士持绑着木棍插口的炸药包跃上路面,对着坦克履带上的挡板插上去。插住了随即一个翻身滚到坡下。紧接着又一战士持带铁丝钩的炸药包跃到坦克近旁,将带钩的炸药包挂上了坦克炮塔上的把手。还有一战士,从后面追上坦克,把怀抱着的反坦克磁性雷贴在坦克挡板上。又有一战士用中间栓着一小段绳索的炸药包抛向炮筒,缠绕在炮管上……

各有手段,各显高招。一段路下来,坦克上下左右挂上了各种件头。连长**队伍进行了简短点评,部队再回各自阵地,进行下一轮演练……

谁也不会怀疑,在那个年代里,如果有一天,真的面对强敌的铁甲群,即使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也会有一群战士奋不顾身地用手中的各种武器扑上去。
那年月,战士们希望打仗,希望能在战火中凭自己的血肉之躯,当然还有胆略、智慧,建功立业,活出个模样来,即使牺牲了也光荣。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的人民军队已是一支强大的,坚不可摧的队伍。

被“包办”的军婚
马海霞

火车上,一位大姐喊我到她下铺坐着聊天,喊我一次我摇头拒绝,喊我两次我还拒绝,喊我三次时,大姐“噗嗤”一下乐了,说,年龄大了,眼神不好,认错人了。她年轻时那可是火眼金睛,凭借一双慧眼,替妹妹选了个好老公呢。

大姐东北人,性格豪爽,看外貌瞧不出年龄,听她讲话,得知她已退休,这次是和几位老姐妹外出旅游。

火车路过某县时,大姐说这是她妹夫的老家,谈起她妹夫,大姐话匣子打开了——

当年她所在单位离军营很近,军民经常搞联谊活动,有位团长见大姐善谈,便托她帮几位快复员的老兵介绍本地姑娘,他舍不得这群老兵返乡,想让他们留在此地结婚安家。

大姐立马包揽了下来,但她要先看看这群老兵长啥样,心中有数了,好帮他们介绍姑娘。其实大姐是有私心的,她想先挑个最好的介绍给自己妹妹。

那天,大姐和团长约好,到团长家“初选”。客厅坐着十几位战士,一个个又黑又壮,都穿着绿军装,大姐看花眼了也没挑出一个与众不同的。

大姐自知妹妹心气高,一般人瞧不上,必须给她找一个放在人堆里一眼能瞅得到的。大姐转身要离开时,发现门后还坐着一位战士,长得倍精神,眉眼间有股儿英气,大姐一眼便相中了。问,你干嘛不到里面坐着呀?

对方回,我条件不好,个头不高,家庭也不行,老家山区的,放在战友群里,是最不出众的一个,就不参加相亲活动了。

这番话,加深了大姐对他的好感,当场定下了他和妹妹的相亲日期。

那天见面,妹妹没看上兵哥哥。大姐不听她这套,甩下一句话:你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当初父母给我包办婚姻,现在父母不在了,长姐如母,你这婚事我非得给你包办了不可!

妹妹急得跺脚,和大姐翻脸,大姐忙哄她说,随便你吧。我要上班了,等面醒了,你帮我把馒头蒸了。

说完大姐转身离开,还顺手把大门锁了。妹妹和兵哥哥都被锁在了门内。

等大姐下午下班回到家,面都醒满了盆,妹妹和兵哥哥还在屋子里聊呢。大姐一看便知道两人有戏。

妹妹果然相中了兵哥哥。

妹妹当时在油田上班,有正式工作,可妹夫却非要回原籍。大姐打包票说,一定帮妹夫找一份正式工作。

但妹夫死活不肯留。大姐见状,忙找团长来劝,团长说,脱了军装的不归我管。

大姐急眼了,问,当初托我给老兵介绍对象时,是为了留下他们呀,咋人没留住,还“拐走”了一位姑娘?

团长哈哈笑道,他可不在相亲之列,是你硬要选他当妹夫的。

事已至此,大姐只能由着妹妹,妹妹最后还是跟着妹夫回到了小山村。

妹妹生了孩子后,第一次回家看望大姐,大姐去火车站接站,找了半天愣是没找到。妹妹喊她时,她都不认得妹妹了,又黑又瘦,一副乡下妞的打扮。大姐心里一阵难受,当初那个时髦的城市女孩不见了,大姐心想,都是她当初包办的婚姻害妹妹吃苦。

大姐说啥也不让妹妹回去了,托人给妹妹和妹夫在市里找了工作,希望他们留下来。但再好的工作也没留住两个人,他俩住了几天后,又带着孩子回去了。

大姐说,最近几年,妹妹一家可了不得了,在当地是数一数二的有钱人,妹夫搞养殖发了家,后又开公司,现在公司规模还不小呢,解决了当地很多人就业。

我问大姐,为何当初敢包办妹妹的婚姻?

大姐笑着说,我老伴就是复员军人,我当初也没看上他的模样,可拗不过父母劝。结婚后,发现他真是个好人。所以呀,我还是想把妹妹嫁给军人,事实证明,我当初的眼光没错。

一个很温暖的故事,浓缩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军人情结。


“八一”军旗
张勇

1927年南昌城里那一声枪响,一支人民的军队诞生了。那一声枪响,划破了中国阴霾的天空,一道亮光,就这样照出了一个方向。那一声枪响,响出了一声新的号角。那一声枪响,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革命的新时期,标志着中国新型的人民军队的诞生。从此,一条路不断延伸出向往,让一面红色的旗帜成了一种标志,成了历史的鲜红!

忘不了,1928年4月,朱德、陈毅率领的南昌起义军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井冈山会师,正式组成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忘不了,1933年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决定: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日。同年7月1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批准了这个决定。从此,“八一”成了中国人民**的建军节。“八一”就定格在了那面鲜红的旗帜上,成了一种力量的缩写,成了一种强盛的图腾,那面旗帜就成了一种历史的红色。

经历了南昌起义和湖北农民起义、湖南农民秋收起义、广东海陆丰农民起义、广州起义、湘南起义的部队会师井冈山,组建最早的中国工农红军,发展成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八路军、新四军,建设成为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人民**。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我们这支人民的军队,穿越了硝烟弥漫的战场,南征北战,无往不胜。那面旗帜就成了一种强劲的力量,成了世界东方祥和的希望。

这面鲜红的旗帜,突破了五次围剿的黑圈;这面鲜红的旗帜,飘过二万五千里长征;这面鲜红的旗帜,穿过八年抗战的硝烟;这面鲜红的旗帜,飘扬在延安宝塔山巅,飘扬在北疆雪线,飘扬在南国海岛哨前,飘扬在抗洪的前沿,飘扬在余震不断的地方……有这面鲜红旗帜飘扬,多少梦才那么甘甜;有这面鲜红旗帜的飘扬,才有了绽放的笑颜;有这面鲜红旗帜的飘扬,才有和平安宁幸福的阳光!

这面鲜红的旗帜,沐浴了血与火的洗礼,凝聚了多少岁月,结晶了多少鲜血,寄托着多少英灵!这面旗帜的鲜红,是生命、是希望、是魂灵!是一种永恒!永远飘扬着一种军魂!永远飘扬着一种强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21 00:02 , Processed in 0.26621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