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68707|回复: 1

7月23日选发红孩〈香椿树〉等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8-27 17: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香椿树
红孩

入冬了,好友张君从郊区给我带来几把香椿芽,说这都是塑料大棚里种的,新鲜得很。我喜欢吃面条时,放一点香椿芽,提味儿。张君给我送香椿芽已经有十个冬天了。好友就是好友,每年他都惦念这点事。

我从小在北京郊区长大,小时候,在我们家的庭院里也确曾种过几棵香椿的,每年春天,椿树发芽,常吸引几个老太太到我们家要香椿。母亲说,随便摘,又不是什么值钱的东西。可我常有些不高兴,这倒不是我犯小气,我顶看不惯其中的一个杨老太太。杨老太太是南方人,早先老头是个小资本家,解放后寻了短见,老太太便改嫁到我们村。或许是她手里有一定积蓄,从小他们家的日子过得就比一般农家富裕。譬如,在七十年代吃饺子,我们没钱买肉,就炸一些面片放在白菜里头。明明知道馅儿里没有肉,杨老太太在串门时,还会故意用筷子在馅儿里挑动,嘴上不停地问我母亲,放肉了吗?对于杨老太太的做法,母亲内心很愤怒,但碍于她岁数大,还是忍着没有作声。而我是不能容忍的,我端着盆里的馅儿举到杨老太太眼前大声说道,您岁数大了,眼睛不好使,好好看看,里边都是肉馅儿!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每年春天,香椿发芽时,我都要提前把香椿芽摘掉。等杨老太太到我家时,我专门摘几片老叶给她,那叶子虽然还有些许香椿味儿,但口感无论如何比不得嫩叶的。

我们家里不光有香椿树,也有枣树、桑葚树、柿子树和石榴树,这些果实次第开花结果,把我们这个农家庭院装扮得有声有色。或许是家里有的原因,我对这些果实向来是不主张吃的,偶尔有街坊和亲戚来家里要采摘,母亲便会说,我倒是没什么,只是我儿子不让摘,儿子说,我们家院里的果实不是吃的,而是为了看的。如果你们摘了,他回来会和我发脾气的。

印象中,在我小学五六年级时,家里也曾种过向日葵,当地人叫转日莲。一般的农家,往往在房前屋后,篱笆边上栽种,到秋天结籽后供孩子们过节解馋吃。这一年春节,因为妹妹与她的一个玩伴玩时,无意发现那女孩兜里装着瓜子,妹妹要,那女孩死活不给,妹妹便回家哭,嚷着要吃瓜子,结果我妈一生气,开春时把院子里全栽上了转日莲。父亲回家一看,这不是胡闹吗?结果跟我妈吵了起来,气得他把一半的转日莲都给拔了。为此,我和妹妹都十分的恨爸爸,恨他不理解一个女孩受伤害的心有多惨烈。

与香椿树相似的有一种树叫臭椿,从字义上看,香和臭显然是对立的。在很长时间里,我把香椿树和臭椿树是分不开的,这有点把国槐树叶和紫翠槐树叶混淆差不多。有一年,学校号召学生勤工俭学,我当时不懂国槐和紫翠槐的区别,就把家门口附近街坊家的十几棵国槐树叶全给撸了下来,待晒干了装进麻袋交到学校时,老师用手一摸,看了看树叶的形状,说你这不是紫翠槐,是国槐,不收。我说,我这可是忙活了两个星期,您不能一句话说不收就完了?老师说,你想怎样?我说,您收别人三毛七一斤,您收我的两毛钱一斤也行啊!老师说,一分钱也不收,人家要的是紫翠槐!无奈,真的好无奈,我只好把一麻袋的国槐树叶背回家去喂羊。

香椿树冬天在塑料大棚里反季节生长,是近些年才有的事。我到过塑料大棚,那里的香椿树苗不到一人高,光长叶子,不长树干。这一方面让我感到很稀奇,另一方面也让我很担忧,这种栽培技术长出的树芽会不会有什么转基因一类的东西?如果长期吃,人会不会发生变异现象,如只长毛发不长骨骼?真的那样,我们可真要亡族灭种了。

在北京城,或者说在北京郊区,种香椿并不是人们必须要做的事情,而且香椿也真算不得什么大众树种。人们常见的是国槐、银杏和白杨树,这几年则渐渐多了起来。

种香椿让我记忆深刻的是在1997年的春天。

那一年,我刚调到报社管副刊。一天,有位报社的年轻女孩问我,你认识有个叫W的女作家吗?我说,知道啊,搞儿歌的。女孩说,那个W老师住在我们小区,前几天她跳湖了,多亏抢救及时,不然就死了。我问,W老师为什么跳湖?女孩说,不知道。如果你想知道,可以去到她家看看。我的脑海瞬间搜寻着过去与W在哪里见过?思来想去,我与W只见过两次,一次在央视少儿频道某个座谈会上,另一次在北京作家协会的春节团拜会上。虽然只说了几句话,彼此应该都有些印象。

我通过朋友圈子,很快找到W家的电话号码。我打的时候,有些小心翼翼,很担心W现在不愿意见人。想不到,W一听是我,她居然答应我去见她,她说:我这几天精神状态不太好,见面恐怕令你失望。

我见W是在下午两点多钟,他所住的小区还比较新。W家住一楼,就她一个人在家。我们谈了一些文学界的见闻,然后话题就扯到她跳湖的事。W说,她是一名小学教师,教了几十年书,退休前在一家少儿报刊做编辑。她一家四口,老伴去年因肺癌去世了,两个女儿一直没有音讯。我一听,觉得这里边故事多多,就对W说,您要是不介意能否给我具体讲讲家里的情况。W说,我见到你,就觉得你是个可以信任的人,既然你来了,我就都告诉你。

W从小在北京长大,十五六岁就发表诗歌,后来写儿歌、童话、散文、小说,如今已经出版各类文学作品近20部。她在25岁时嫁给她先生,先生是个中学历史老师。他们婚后感情一直很好。她不曾想到的是,在先生去世后,她在整理先生的遗物时,发现先生38年来一直在和上海的女同学保持着书信往来,信件能有三百封,里边的语言充满暧昧,这让W很伤心,她认为这38年来她一直在被欺骗中度过的。她怎么想,也不能忍受这其中的痛苦。最让人想不通的是,W的两个女儿,一个和一个外国人去了意大利使馆,另一个和一个男人去了南方,从此五年来一直没有任何消息。她不明白,这两个女儿到底为什么离她而去,她们至今生死未卜,哪怕是死了,有个结果也好。W感到她的人生很失败。她觉得她活下去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于是,她选择了跳门口那个游人如织的湖。在跳下去之前,她也曾经犹豫过,她给女儿也给自己留了三天时间,希望女儿能突然奇迹般出现。可是,三天后女儿还是没有出现。她所有的希望变成了彻底的绝望。

W被救活了以后,她还是想死。特别是一个人在家的时候。

我很同情W,我不知道该怎样的安慰她。在这样的环境下,说什么似乎都没用。即使是我们都热爱的文学,也不能拯救她。我和W保持沉默,时钟的声音比任何时候都让人听起来觉得清晰。我看了看,已然是下午四点了。就在这时,屋外传来一阵喧哗声,我站起来走到窗前,见几个绿化工人正抱着一堆树苗过来,好像要在窗外的草地上栽树。我推开窗子问道:你们要栽树吗?绿化工人说,对,正在选地方。我说,不要离窗户太近,不然树长高了要把阳光遮住的。有个绿化工人冲我喊:要不你出来一起选吧。我问W要不要出去看一看。W说,人都不一定能活下来,还管种什么树!见此情景,我只好说,我出去先看一看吧。

三月的北京,户外很凉爽。我问绿化工人种的什么树,他们说有国槐、桃树,还有几棵香椿。“怎么,还有几棵香椿?”我感到十分的惊喜。绿化工人说,是呀,也不知道谁这么好心,在树苗里还放了几棵香椿。我说,香椿可是稀奇的树种,在城里很少见呢!绿化工人说,你要真那么喜欢,就栽在你家窗外吧。我说好啊好啊。

我回到W家,兴奋地对她说,你家窗外要栽树,想不到有几棵香椿,我跟工人师傅说了,全栽在你家窗外。W说,你要是觉得好,你就让他们栽吧。这时,我的脑海里突然产生一个想法,我对W说,我有个建议,那几棵香椿树咱自己栽吧。我和你做个游戏,也算一种承诺,如果那几棵树苗明年春天成活发芽了,你从此就要好好地活下来,再也不要寻死腻活的了,行不行?W看了看我,她也许觉得我在和她开玩笑,就说,我就信你一回,咱们试试。

我和W一起来到窗外草地上,我和工人师傅说我们要亲手种三棵香椿树。工人师傅说,你们把树坑挖得深一点,好活。我说,我在农村种过树,懂得其中的道理。经过和W商量,我们选择了三个点,每个都挖了四五十公分深,然后将蜡烛般粗细的树苗栽了进去,我负责扶树,W负责培土,最后又接来几桶水浇上。看着那树苗,我对W说,从今以后,您就和这三棵香椿树一起长大吧。W此时已经来了兴致,她脸上略微带点笑意地对我说,如果明年香椿树发芽了,我一定摘第一把给你送过去。我说,不要,只要发芽了,您就打电话告诉我,我过来咱们一起摘。

从W家离开,时光已然夕阳西下。我回头看着那在微风中伫立的三棵小树苗,多么盼望它们来年能一树芬芳啊!

从那天与W分手后,我们偶尔通个电话,半年以后,就各忙各的,几乎都忘记给对方打电话了。对于栽树时说过的话,谁也没有再提起。

一年后,W没有给我打电话。两年后,W也没有给我打电话。我不知道W现在过得怎么样,更不知道那三棵香椿树是否如我期待的那样每年春天都一树芬芳。不过,在我的内心深处,我是多么希望我的期待能够年年实现啊!

转眼八年过去了。2005年春节前夕,中国作家协会按惯例在北京饭店举行新年联谊会。那天,我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离老远就看到W的影子,我当时感到心头一颤,W她还活着!我拨开人群,健步向W走去,等我走到W近前,她似乎也感到什么,她抬头一见是我,先一愣,然后猛地把我抱住了,眼泪扑簌簌的流了下来。她嘴里一个劲儿地说:我们栽的那三棵香椿树都好好地活着呢!我说,我知道,我知道!

W告诉我,每年三月的时候,她都会想到我。她所以没有给我打电话,是她的通讯录在一次买菜时连同钱包一同被小偷偷走了。她从别人的口中,知道我现在很忙碌,就不想打扰我。她的女儿虽然至今下落不明,也不去想了。在我们分手的第二年,W皈依佛门。她相信这世间的事,一切皆有缘,来去都有因果。我问她还写儿歌吗?她说不写了,她现在每天要做的,就是打坐抄心经,她要放下烦恼,过好未来的每一天。

活动结束后,分手时我没有留W的电话。我同样,也不想以后打扰她。

红孩,著名散文家、文学评论家,中国散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作协散文创作委员会委员,中国文化报社文学副刊部主任。获第二十二届中国新闻奖、第二届冰心散文奖。

倾听土楼血液流淌的声音
宋舜同



来到福建,遇到土楼是必然的。

从厦门驱车来到客家人聚集的南靖县坎下村,土楼似一株株梅花,与岁月长河一同悄然绽放。老花的眼睛突然一亮,温吞了许久的心骤然熊熊,好似年轻的小伙约会初恋情人。随着脚步的移动,随着那巨大的圆体建筑越来越清晰逼真,心跳越发嘭嘭起来,我被土楼慑住了。这是农家的建筑吗?这是村民的住所吗?小伙子的情人漂亮得让人怀疑眼睛。土楼就这么轻而易举地揽入了怀中,轻易得来不及净面、焚香、沐浴。

初闻土楼在《人民画报》,更知土楼是青岛散文笔会上认识的南靖文友赠送的散文集。从此,土楼像一帧雅致的妇人,心灵的书柜中就多了一格挂念。

四月的南国,午后的阳光躲到了云层里,慵懒又闷热。青山翠竹的背景下,加之一张张好奇面孔的映衬,黄墙黑瓦的土楼便显得更加巍峨而神秘。优美自然的流线间,丰腴圆润的体态中,每一道门,每一扇窗,每一块土,每一片瓦,都给人安稳、持重、冷静、坦然和平衡之美,令人好奇惊奇又惊喜。土黄土黄的楼体,**、高大、流畅,浓厚的土黄色给了人们无限的遐想。土地是万物之母,是生存的希望,是朴素的本意,是权力的象征。这土黄的颜色是建筑者的选择,还是建筑材料的天然形成,不得而知,色彩迟钝的我,实实在在被这满眼的土黄震撼了,倾倒了。

鹅卵石筑成的基座,有一尺大小吧,或黄或灰或红,清晰地**在外。鹅卵石这么建,本是为了维修的方便,可在游客的眼里却有着强烈的装饰效果,给人原始而坚硬,丰满而柔软的感觉。忍不住动手摸一摸的,不止我一个人。三尺有余的基座,既稳固整体建筑,又防止雨水冲刷。墙边卖水果的村民,黑瘦又结实的中年男人,见我好奇土墙,主动和我聊了起来。说墙体是用夯土版筑的技术做成的,就是从附近的山上挖来黄土,从稻田里挖泥土,溪里挑沙子,三者合一,搅拌成“熟土”,土里会掺稻杆、小竹片之类的东西增加拉力,大多数土楼在建筑的时候还会加进红糖、糯米和蛋清,使得墙体坚实牢固。建造的时候是有模具的,叫“墙筛”,一个“墙筛”要舂6层,舂好一层后拆掉“墙筛”等三天左右,等墙土晾干了再继续舂上一层,如此直到墙体完成。

肤白声柔的导游给我们的印象不错,大家听她讲解的兴趣就多了几分。她说我们今天看的怀远楼,是南靖土楼群中最有代表性的,它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最为完美。跨进大门,穿过三五米的楼道,迎面是一道圆墙,墙内有个小院,地面也用鹅卵石铺成。院里有一间砖木结构的方形房屋,面阔三间,抬梁式五凤楼。这里是祖堂,也是书堂。堂上的横匾上刻着苍劲有力的金字"斯是室",让人想起《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斯是室两边也有对联:"斯堂诓为游观极计敦书开耳目,是室何嫌隘陋惟思尚德课儿孙"。简新喜老先生虽身居海外,可勤俭持家,自强不息,修齐治平的儒家思想已深入骨髓,对家族后辈的拳拳之心殷殷之情随处可见。

天井的空间不大,充塞着浓浓的生活气息。抬头看起来,阳光洒满圆圆的楼层,层层叠叠,**的屋檐,美丽的圆环,次第分明,蔚为壮观。如果不细看眼前晾晒的衣物,案几上的锅碗瓢盆,给人的感觉分明是琼楼玉宇,人间天堂,分明是一幅优美的画,一首动人的诗。怀远楼高14.5米,内径33米,每层楼有34个房间,共有136个房间,都为简姓族人居住。出于好奇,我们向村民付了些许费用,他们便允许我们上楼参观。上楼时,因为人多,一步一挪间发现台阶不是11就是13,和层高与内径一样都是奇数。这不是巧合,而是建造者的高明。我国古代阴阳五行理论,奇表阳,偶表阴,人们喜阳恶阴,所以,不论官方还是民间建筑,其开间、院径、踏步等,常常是奇数。久而久之奇数也就成了吉数。进入楼道才发现,厚重的黄土里边,其实是隼木结构,勾心斗角,犬牙交错。木质的楼梯,木质的廊柱已经被游客摸出了包浆。随着高度的上升,视线越来越好,眼前的景象也越来越壮观,越来越美。顺着眼前的黑瓦俯瞰过去,圆者中规,方者中矩,方圆之间,各得其妙,让人称奇,令人敬畏。

久居冰冷的钢筋水泥丛林,情感常常麻木,行为往往功利,红绿灯给出的规则,让人机械生硬。来到这里,踩着土楼咯吱咯吱的楼梯,围着上下百余间房屋转悠,闻着客家人酿豆腐的浓香,感到了一种气息,一种扑面而来的生命跳动的气息,好像听到了一种声音,一种黄土中奔涌着的血液流淌的声音。五千年的历史,五千年的智慧,五千年的文明,像夏季的阵雨,没有一点征兆,迅猛,倾盆,劈头盖脸。漫步土楼开放的长廊,屏声敛息,遇见一轮又一轮美丽的团圆,感到每一块熏黑的木板,每一根落上灰尘的木梁,都承载着恢宏的文化内涵。蒙昧、勇猛、智慧,天地精华、悲欢离合、自然之道……脚步轻轻的,带着虔诚和庄严,任凭这千年的阵雨淋透身心,享受其间,陶醉其间,畅想其间。

人类遇到危险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会出现三种不同的选择。勇猛者选择打斗、拼杀,聪明者选择逃离、回避,脑子转不过弯的只能坐以待毙。客家人的祖先显然是聪明的智者,他们为了远离社会动荡和时局的变化,在一部分士大夫的带领下,车声辚辚,浆声欸乃,陆路水路,昼行夜伏,拖儿带女,从中原地区举族南迁。锅碗瓢盆鞋帽衣物之外,还有大量的书卷,诸子百家,四书五经。物质是生存的需要,精神是生命的追求。他们渡过黄河淮河,翻过秦岭武夷山,来到福建沿海,与当地人民和平相处,各取所长,美美与共,于是一座座远看花一朵,近看布达拉的土楼,便在山坡上池水前,在阴阳五行的学说中次第巍峨起来。

有学界说土楼的形制是防止盗匪的侵扰而选择森严。其实,这种“防御说”是很难成立的。土楼客观上有防御的作用,但建造一座土楼一般要三到五年时间,盗匪洗劫只是一时半会的事,谈何防御。

从史料来看,客家先民南迁定居之后,社会稳定,开荒耕田,劳作有序,收获渐丰。来到异地他乡,中原地区农耕文明留下的深厚的血缘、亲情、家族文化传统始终难以释怀,聚族而居既是环境的需要,更是精神的满足。“神不歆非类,民不祀非族”,注重血脉相承的纯正性,以及孝亲敬长的秩序伦常已经成为客家人恪守的文化情境。土楼中不论哪一层,正南居中的房间均为长者尊者居住。春夏秋冬,寒来暑往,不论谁家有事,大家都会相互帮忙。建筑是社会关系、生活方式、情感表达的呈现,某种程度上影响着塑造着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一百多间屋子,几十户人家,几百口人,多少年多少代,生活在一座楼里,朝朝夕夕,和睦相处,楼内很难红脸吵架,楼外也极少摩擦纷争。这是一个奇迹,也是一种文化现象。

步出怀远楼,有人看到部分楼体出现宽窄不一的裂缝。导游说这是一百多年间经历不同震级的地震所致,但整幢楼并无丝毫松垮的迹象,可见设计之合理,建筑之牢固,泥土之神奇。

走笔至此,我又想到了导游说的怀远楼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最为完美那句话。的确,尤其说怀远楼泥土的神奇,不如说怀远楼蕴含的秉持自强不息、家国同构农耕文化的神奇,追求执两端而用中庸文化的神奇,修齐治平、止于至善的儒家文化的神奇。

汽车渐渐驶离了坎下村,怀远楼的雄姿越来越模糊,我对中国农民的理解和尊敬越来越清晰起来。

漫步纵棹园
李乃祥

乍暖还寒的初春,独自漫步在荷藕之乡,国家3A级风景区宝应县的纵棹园,看到柔软无骨的柳条泛出一抹抹娇嫩的鹅黄,陡然想起《牡丹亭》里的一句台词:“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纵棹园占地66亩,位于宝应县城安宜路与叶挺路交汇处,南依宝应县人民医院,西临格林豪泰大酒店,北靠宝应实验中学,东为繁华的商业步行街。园内假山真水,花木扶疏,绿水环绕,草长莺飞,曲径通幽,典雅俊秀,闹中取静,不失为赏景、观光、休闲的好去处。安装地面的音响随时播放一些轻音乐或时代流行歌曲,令人神清气爽。北门入口处,呈六边形融福建土楼与北京四合院为一体的“剪淞阁”耸立在游人眼前。赵朴初先生题写的“纵棹园”牌匾悬挂其上,两头为明代文物的白色雄狮坐卧在楼阁前,为“剪淞阁”增辉添色。剪淞阁内的门窗、梁柱上各式砖雕,构思精巧,工艺精湛。梅兰竹菊,飞禽走兽,鱼龙花卉,人物造型雕刻得栩栩如生。所有这些砖雕与园中的石雕、铜雕相映生辉,为纵棹园赢得了“苏北雕花园”之美誉。

纵棹园呈梯形状,南北稍宽,东西略窄。水面占园区面积的三分之二,一条中轴线将其一分为二。园内广植花木,诸如红枫、垂柳、银杏、青松、翠柏、冬青、水杉、意杨、绿竹、广玉兰以及不知名的花草遍地皆是。园内有唐代的八宝亭,明清时的画川书院,乾隆六下江南的听戏赏曲的古戏台、龙舟、乔莱的“竹深荷净堂”,还有背山临流馆、洗耳亭、**、冿逮桥、枕流桥、红木桥等建构,凸显出纵棹园的自身特色。一泓碧波,倒映出岸边的花木垂柳,倒映出园林周边的高楼大厦,倒映出路上的车水马龙,其景蔚为壮观。纵棹园内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一桥一亭尽显以小见大,以静制动、以柔克刚的韵味。

八宝亭的楹联“地呈八宝光千载,天赐九如福万民”颇具深意,饱含护佑民生的理念。说到竹深荷净堂不禁使人想起了宝应地方先贤乔莱。乔莱字子静,号石林,康熙六年进士,官至康熙侍读。康熙26年,公元1687年,乔莱因朝廷河政争议遭馋被革职南归,心灰意冷。于县治东北隅水泊隙地修园自聊,建造了竹深荷净堂在此著书立说,自娱自乐,取“纵情泛舟之意”故园名为“纵棹”。当我看到今人驾着游艇在湖面上自由自在玩耍时,心头不由发出了“乔莱不知何处去,纵绰园内可泛舟”的感叹。作为官员的乔莱也许是不幸的,但作为乡贤的乔莱又是有幸的。他在此熟读诗文著书立说,传承教育,自得其乐过着与世无争、淡泊名利、随遇而安的生活,尤其是他的后人捐出此园兴办起画川书院更是功德无量。

竹深荷净堂的院门上雕刻着门神尉迟恭,秦叔宝的铜像,则是其他园林所没有的,这多少反映出当时这块地方的风俗民情。连接竹深荷净堂与岸上的红木桥独具特色。其桥拱是用直径1.5米的整块红木制作而成,桥上则以竹笋造型为立柱,竹节造型为栏杆,配以鸬鹚、青蛙、荷花、莲蓬为图案,精美绝伦,为纵棹园独有。

漫步在纵棹园内,闻花香、听鸟语、看美景、忆往事,如同徜徉在人间仙境,忘却了世上许多烦恼、焦躁不安和忧郁,远离喧嚣,静下心来品味人生,品味自然,品味园内的春华秋色,如痴如醉,流连忘返。如今,人们在纵棹园里或打牌下棋,或照相留影,或划船晨练,或谈情说爱,这也许是创园者乔莱先生未曾想到的吧?

发表于 2020-1-18 00:13:04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香椿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19 18:11 , Processed in 0.053538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