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14269|回复: 7

杜京:幸福花开那柯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6-20 16: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幸福花开那柯里
杜京  文/摄影
mmexport1561022077706.jpg
作者近照


       秋色正浓,群山如画。阳光穿过树林洒下美丽的光影,汽车沿着二一三国道飞驰前行。路边的凤凰树向我们招手,芭蕉花绽放笑靥,凤尾竹随风起舞,青山树笑口盈盈。抬头望去,青青茶园,瓜果遍地,鲜花盛开,好山好水好地方,这里就是那柯里。
       到过宁洱的人,都说那柯里是古老驿道上,至今还能追寻到昔日马帮足迹的地方,即使光阴似箭,岁月流逝,这里依然充满民俗风情,景色秀美,风雨沧桑。传统村落还原茶马古道的历史,书写茶马史诗的篇章,见证马蹄踏出的辉煌。
mmexport1561022081091.jpg
      蓝天下白云悠悠,缥缈洒脱,淡雅秀逸。我伫立在那柯里村口巨石前,阳光下久久凝望着十分醒目的红色茶马古道线路,不仅感慨万千。历史上,北有丝绸之路,南有茶马古道。举世闻名的“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就是以普洱府(今天的普洱市宁洱县)为中心,经昆明通往北京的官马大道;大理、丽江、**到尼泊尔等国;越南转至欧洲;孟连到缅甸、印度;勐腊至老挝及中南半岛的五条茶马古道向国内外辐射。茶马古道是从唐宋以来,中国西南大地上对外贸易交往、文化传播交流的国际传播通道;是中国藏区连接祖国内地及南亚、东南亚的重要纽带;是中国各民族兄弟姐妹紧密团结的友谊金桥。

     我走过不少地方,去过很多国家,也先后三次来过普洱,但都与近在咫尺的那柯里擦肩而过。遗憾之余,又让我对那柯里这个茶马古道上重要驿站的传统村落,多了几分惦念与期盼。

      那柯里的名气很大,我早就听说过,它离宁洱县城十六公里,是“茶之源,道之始”的缘起地,是普洱府茶马古道上一个重要驿站,依山伴水,满目苍翠,生态环境良好,是至今保存较为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
mmexport1561022105562.jpg
      我沿着路边长着花草的石板路走进那柯里村。眼前古村落的屋舍瓦楞上长满绿茸茸的青苔,红色土坯泥墙上爬满了牵牛花,缠绕着豆角藤,砖雕的墀头,发黄的梁柱与狭窄的街巷一起站立在历史的深处,仿佛一位耄耋老人用幽寂而专注的神情,向我讲述着那柯里长长短短的故事,语气平和,娓娓道来,如数家珍……
      我在想,真正古老的村落是自然选择的结果,由大地、河流、山川塑造。在苍茫的天空下,那柯里蜷缩在山坳里、沟坡上,与村旁淙淙流淌的小河相应为趣,自成天然。
      关于那柯里的由来,可谓人云亦云。在“高老庄农家”用午餐时,我听到一位村民这样解释:那柯里,原名“马哭里”。相传,无论从磨黑孔雀屏下来,还是从过去的思茅上来,经官府大道进京的马帮,都要在那柯里的“荣发马店”歇脚过夜。凡是进出“荣发马店”的马帮须涉水淌过马店前的一条小河,因劳累过度,睡眼惺忪的马儿,面对冰冷清澈的水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因此而得名“马哭里”。视马帮为生命的马锅头们,多次上书官府,最终遂了马锅头心愿,修建了一座长二十多米的五格“风雨桥”,从此,“马哭里”更名为“那柯里”。
mmexport1561022090879.jpg

      唐代有了古道之后,“马哭里”又有一种说法。茶马古道上两边是荒凉的山道,多少骡马初到此地,不免要仰天长啸,看到马困人乏的马锅头习惯性的扬鞭前行,潸然泪下,于是便有了“马哭里”。随着茶马古道的繁荣延伸,马帮领队又向当地官员政府申请,将“荣发马店”升级为贡品进贡的御站,于是荣发马店经历了沧桑风雨伴随着茶马古道的兴盛,名扬四海流芳百世,供人们参观敬仰。
   “ 那柯里”在傣语发音中,“那”为田,“柯”为桥,“里”为好,因此,“那柯里”之意为村子里小桥流水,沃土肥田,岁时年丰,是理想的人居之地。那柯里驿站蕴藏着人文情怀、生态理念、普洱茶文化,茶马古道和马帮文化的深厚内涵。
      听到人们对那柯里有各种解释,让我对“南方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上的驿站村落越发产生好奇。此时才明白,过去见过的一些庙宇巍然、屋宇俨然的“老村落”,真的还没有老到皱纹纵横,银髯飘飘。洪荒时代的人类,之所以在一些尚缺少历史厚重,又无山水相依,生存环境恶劣的地方聚族以居,形成村落,想来也是一种无奈的选择。
mmexport1561022114294.jpg

      相比之下,那柯里与众不同。这个传统古村落的厚重历史与现代社会隔着遥远的时空,正如众多的传说中那样神秘又朦胧,但距离喧嚣的生活却又是那么近。四十五岁的村民杨萍一家,在那柯里茶马古道老街上开办“农家乐”已经四年。坐在我面前的她满面春风,快人快语:“过去靠种玉米等粮食作物为生,辛苦一年到头,全家五口人总收入还不到五万元,日子过的很艰辛。现在党的政策好,我们那柯里人靠着老祖宗沾光了,喝普洱茶,吃文化饭。我家开办起‘高老庄农家’,经营正宗马帮菜,生意红火,收入倍增”。说到这里杨萍脸上的幸福溢于言表。她说,大儿子从医学院医师班毕业已经工作。二儿子考上了大专后,遇上一个好老师李兴昌,他家世代都是制作普洱贡茶,他是古法技艺第八代传承人,普洱贡茶制作技艺的国家级传承人。二儿子就是跟着李老师学习手工制茶,毕业后回到村里自己制茶,传承了古法技艺手工制茶的文化传统,吸引了不少对普洱茶和马帮菜感兴趣的回头客。现在我们家年收入已经超过十万元,还盖起了新瓦房,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mmexport1561022094645.jpg

       说话间,杨萍为我们端上了热腾腾香喷喷的油炸肉、土鸡汤、铜锅饭,还特意为我们介绍了一道菜 “马帮三姐妹”,既豆腐、豆花、豆浆,这是当年马帮队伍路过时马帮菜中必吃的一道菜。
       土地、种植乃生命之本。中国的文明原本是由农耕文化抚育滋养,然而近几十年来,打工大潮汹涌,人去屋空,土地摞荒,耕种成了落伍的代名词,回头一望,只顾追逐现代化之梦的人们,一度亏待了珍贵的土地。心静如水的那柯里人怀揣着感恩之心,却始终坚持守望,执着地在这片祖祖辈辈留给祖孙后代的热土上耕耘,而土地终以母亲般的慈爱,回报着对这片土地不离不弃的那柯里人。
       上天赐予那柯里青山秀水,这里天时地利人和。至今保存完好的茶马古道遗址——那柯里茶马古道、百年荣发马店。那柯里风雨桥以及马帮队伍当年用过的马灯,马饮水的石槽等历史遗物,更加彰显出那柯里悠久的历史及深厚的茶马古道文化。站在“风雨桥”上,一副“廊桥走千骑风雨几度,古道留印蹄岁月如斯”的对联,道出那柯里百年的风雨沧桑。
       来到那柯里,看风景、尝美食、品文化。 唐宋起,人文雅士把茶写入诗词,在留下佳作的同时,亦将茶趣赋予其中。“只缘清香成清趣,全因酽浓有浓情”。“客来莫嫌茶当酒,山居偏隅竹为林”、“一杯香茶皆留客,两腋生风几欲仙”、“来去匆匆请喝一盅,分文不取本地遗风”。茶马古道上的那柯里,对联丰富,淳朴自然,有的还能铺成出生动的故事,口口相传。一幅幅立意新颖,构思精妙的联语,俨如一杯杯香茗,伴着普洱茶香,飘向遥远的地方;一幅幅盎然成趣通俗易懂的对联,宛如时光的刻刀,在那柯里历史文化的园地上镌刻出朵朵奇葩。
mmexport1561022101858.jpg

       记得我们到达那柯里,离午餐前还有一些时间,我急忙踏着“风雨桥”,迫不及待去村里看看,那柯里好似一位世外高人让我慕名拜访。邂逅与专程造访的感觉完全不同,有时候,在古村里行走神奇的偶遇仿佛藏在皱褶间,一不留心就撞见了,如果再遇到一脸慈祥和善的老人,由不得会停下脚步与他聊天。我和“荣发马店”的主人李天林相识实属偶遇。
       当我走下“风雨桥”的石阶,面对一座灰色砖墙的院子,大门两边红木雕刻着金色大字的对联吸引了我的目光:“关山难越谁为主,萍水相逢我做东”,横批:“荣发驿站”。只见眼前一位身穿黑色镶着红边彝族马褂、一头银发的老人站在这座没有院门的老宅前,微笑热情的和我打招呼:“请问你从哪里来?欢迎到我们荣发马店来做客”。见此景,宁洱县委宣传部部长傅礌向我介绍,这里就是习总书记当年来那柯里调研时到过的“荣发马店”。李天林老人热情的招呼我们到家里坐坐。
       我们走进小院,只见李天林的老伴儿正坐在丰收的玉米堆里,小心翼翼的将金灿灿的玉米掰下,再用簸箕盛满放进粮仓。望着丰收的玉米,她一脸笑靥,一脸幸福。李天林老人回忆,二00八年十一月十八日是我一生中最高兴、最难忘的日子,时任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来到我们家,坐在院子里的小木桌前和我们拉家常,他问我们 “粮食够不够吃?”“孩子们都能上学吗?”他嘘寒问暖,亲切和蔼。李天林的老伴儿刀会珠在一旁高兴的说,习总书记平易近人,说话和气,他笑起来就像太阳,让我们心里暖洋洋的。

      九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到那柯里看望受灾群众时,走进李天林家的厨房,揭开锅盖看看他家吃的怎么样?又来到他的房间,关心他家住的怎么样?在茶马古道旁习总书记与村民们围坐在一起,拉家常话,听到村民们说开办农家乐“生意不太好”时,他热心的为大家出谋划策,并鼓励村民们“要相信有了党的好政策和大家的共同努力,你们一定能走上致富之路”。
      那柯里村民的温饱冷暖,一直装在总书记心里,对那柯里群众的牵挂始终萦绕在总书记心头。二0一五年一月十二日,习近平总书记同中央党校第一期县委书记研修班学员座谈,听到时任宁洱县委书记、现任普洱市副市长李鸿发言时,习近平总书记亲切的询问“现在茶马古道那条路还通吗?”“村民们生活有变化吗?”殷殷之情,溢于言表。
mmexport1561022117841.jpg
      那柯里村是宁洱“六?三”地震的重灾区,恢复重建时政府将这里规划成旅游小镇。李天林家祖祖辈辈都是赶马人,在地震重建中,他家盖起了两层小楼,开办了“荣发马店”农家乐。小院里花木茂,清幽宁静,院中的走廊上悬挂着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来到李天林家看望他们时的合影。在与李天林老人聊天时,他高兴的告诉我,这几年他家养了土鸡、土猪,办起了“荣发马店”由大儿子李韶勐经营,生意兴隆。去年又开办了“荣发驿站”由小儿子李韶浮经营,全家的收入翻了两到三倍。李天林家的“农家乐”,除了注重菜品质量,经营地道的“马帮菜”,还在墙上挂满了老照片,在茶马古店摆放了马帮油灯、马驮子、皮包等当年开马店时用过的物品,再现了当时茶马古道驿站马帮生活的真实场景,让客人来到这里就能感受到厚重沧桑的茶马古道文化。
      乡愁不仅是绿色的生活方式,还蕴含着传统的建筑文化。在与那柯里村民的交谈中我了解到,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近年来普洱市委、市政府,宁洱县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茶马古道的保护管理工作,利用“茶马古道”驿站位置优势,充分挖掘古道文化内涵,先后投资修复重建那柯里古道、河道自然景观、马鞍人行栈道、风雨桥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特色饮食文化,发展古道旅游带动村民致富。李天林老人感概的说:“那柯里村的脱贫致富和变化,离不开村里党员干部的带头。现在的干部和过去不一样了,他们吃苦在前,享受在后,早起晚睡,吃顿饭还非要给钱,你不收钱他们就不吃饭……”短短几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那柯里村民的心声。
       如今,那柯里这个仅有六十六户村民、二百三十一人,少数民族占百分之五十七,以哈尼族、彝族为主的古村寨,先后被授予“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全国文明村”和“民族团结示范村”。总书记的嘱托,已经变为现实。今天的那柯里村名扬四海,吸引了全国乃至马来西亚、新加坡、美国等宾客前来观光游览。 mmexport1561022120808.jpg
      在那柯里村,我听到一位年过花甲的哈尼族大妈这样表白:“辛苦的是共产党,幸福的是老百姓。”这句话听起来很简单,但我仔细想来却一点不简单!如果不是身临其境,如果不是深入到那柯里村民家里采访,聊天谈心,我无法感受到这样的表白是那么的真诚朴实。那柯里之行,带给我的是心灵的震感,灵魂的洗礼。在这里,我深深的感受到那柯里浓浓的乡愁,泥土的芳香及芳香中散发出来的思想光芒。
      阳光下,李天林老人指着院子里的一棵石榴树高兴的对我说,你看树上挂满石榴果实累累,今年又是丰收年。他指着另一棵树告诉我,原先我家是没有这棵滇橄榄树的,自从习总书记来过之后,院子里就自己生长出来这棵橄榄树,现在已是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你知道吗?滇橄榄含在嘴里苦涩回甘,我们那柯里村民的生活,就好像滇橄榄一样,先苦后甜,回味无穷。
       跨过尘封的岁月,积淀历史的厚重,在我心里,那柯里之行就是一次纯净心灵与人文情怀的对话,至情至深,朴素清新。站在古老的院落,眼前花卉满庭,菊花朵朵在绽放,鸡冠花开红似火……
      在我眼里,这美丽的花朵开放在那柯里芬芳的土地上,这幸福的花朵绽放在那柯里百姓的心田里。

       杜京,祖籍山西,出身军人家庭。汉语语言文学专业毕业,新闻文艺学硕士研究生。曾担任过宣传干事、教师。先后任编辑、记者,文艺副刊部主任编辑、北京日报时事政治新闻部主任、高级记者,中国报纸副刊研究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已先后出版《我与老师》、《跨越国界的芬芳》、《地球上的银飘带》、《东方多瑙河》、《我,文化 波兰》、《琥珀色的格但斯克》、《四季波兰》等书籍,有数百篇作品百余幅照片在国内《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香港文汇报》、《澳门日报》、《中国国家地理》、《中国传媒》、《人民文学》等报刊及美国《洛杉矶时报》、英国《泰晤士报》、法国《欧洲时报》等报刊上发表。多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中国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及国内外新闻大奖、“第八届冰心散文奖”获奖者。她所拍摄的图片曾荣获中国摄影新闻奖,被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央档案馆永久收藏,并颁发收藏证书。荣获波兰共和国授予的“杰出贡献勋章”。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杜京的精神追求。杜京的足迹遍布世界精彩角落,多次被选派出访欧洲、东非、北非、南亚、东南亚、南美、北美等许多国家,她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拍摄了数百万张精美鲜活的图片、撰写了大量细腻生动的美文,为促进中国媒体与各国媒体同行之间的交流、相互理解增进互信,传播中国文化、促进和平友谊,做出了积极贡献。



发表于 2019-6-20 18:23:35 | 显示全部楼层
幸福花开那柯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0 19:59:1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手笔!欣赏佳作并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1 09:39:29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情至深,朴素清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1 09:4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至情至深,朴素清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21 09:58:53 | 显示全部楼层
美女,美文,美图。
这是一篇游记类上乘之作。作者思维精致,行文精巧,文笔灵动,字里行间倾注了真情实感,非常用心立意,十分专注投入。
值得学习和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7-4 16:31:06 | 显示全部楼层
在这喧嚣的年代,能精心去感悟生活,需要一种胸怀,更是一种境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3-29 08:56 , Processed in 0.073234 second(s), 5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