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41482|回复: 0

言恭达:素心追月 泊然内定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20 15:54: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素心追月 泊然内定
言恭达
5c50712fa2cb1.jpg
      记得梁漱溟先生说过:“所谓定力,不是别的,就是他的过去,他的背景,他总要受过去的背景的决定。”大凡一位成熟的书家,他的“背景”决定了他的“艺术定力”以及在此“定力”下所拓展的人生画卷。


      上世纪六十年代出生的叶华洲成长于历史文化名城淮安。这座以大运河、里运河、古黄河、盐河四河穿城,洪泽湖、高邮湖、白马湖、金宝湖四湖镶嵌的苏北水乡城市,养育了华洲清灵朴质的心性与人文修为。传统地域文化“背景”带给他以“知止而后定,静安虑得”的哲学思辨,养育他“受人以虚,求是以实,能见其大,独为其难”的处世品行。


       从八十年代初徐州求学,到新世纪后进入淮安文联从事文艺工作,多少个寒来暑往,华洲潜心于书艺砚边,沉湎于这块纯净的家园……像一位虔诚的佛**,痴迷又执着。从《二爨》、汉简、二王手札、张旭《古诗四帖》、怀素《自叙帖》《藏真帖》到褚遂良《阴符经》、米芾墨迹三种、黄庭坚《李白忆旧游诗草书卷》、杨凝式《韭花帖》《神仙起居帖》等等,靡不涉猎,成了他天天与古人对话的必修。沉淹书史,勤操毛颖,荡思八荒,游神万古,明心见性,渐入精微。“心手相师势能奇”,求定力,扩眼界,丰胸臆,强功力。华洲深深懂得:惟其静,方听得天籁之声;惟其修,才涵育出色书家。这位天资聪颖、好学覃思、如今在侪辈中已属佼佼的求道者,坚定地开拓了两种不同的书写体系:一种以魏碑为基调的楷书,求其方俊峭拔,雄强劲健;一种以晋唐为主线的行草书,求其清远萧散,奇趣俊朗。华洲说:二十多年来,我游走于碑与帖的两极,刚柔相推而生变化。前年十届国展的广西评审中,华洲获奖行书作品受到评委们的称许。作为评委,我看到了他的作品中所显示的从创作理念到技法演进的高度统一;看到了他博收约取,多面求精的成熟结果;看到了他坚守的传统性向当代性转捩的思维推进……其作品点画圆润飞动,稳健畅达,结字谨严峻险、欹正相间,笔意朴质清逸,布势潇丽恣放,可谓风神高雅,笔墨灵妙。这种清和之气直逼意境之营造,其雅逸之风所透析的蓬勃生命力是作者和美心性的底色,是对人生社会清明和畅的追求与向往!


      晋韵为宗,魏势为用,宋意为养,写心为本的时代创意,让华洲的书艺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正如黄山谷所示“学书要需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寂寞修正果,追古出清新。华洲以坚毅的心志做事,以敬畏的心愫求艺,必然“无须故作惊人笔,写得性灵品自高”。这种将“博学、慎思、审问、笃行”的中国文化渊源看作为人立身之道,必能完成人格的修炼,堂堂正正去做一个有社会人文担当的艺术家。


       在你认知文化价值的时候,追梦永远在远程,没有归期……不求而得的,往往是求而不得!


       言恭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顾问,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5c507200e316b.jpg
徐保周 作

掼蛋赋
崔玉才  谈 天


      浩淼清波,舟楫渔鼓,水乡民歌肇始之源;纵横阡陌,俚俗牌戏,掼蛋文化发轫之壤。


      泱泱润泽,白马湖哺育博大襟怀;茫茫流水,大运河蕴涵豁达气量。激发灵感,惠于水韵恒长;启迪智慧,益于民歌悠扬。传统纸牌,散发芳香;现代掼蛋,吸收营养。博采众长,渐成雏形;集思广益,遂成品样。云谲波诡,八十分小鬼牌为其衣钵;变幻莫测,五百分三张牌为其滥觞。麻雀牌斗地主,四面楚歌,明修栈道,为其秘方;红桃棍争上游,八面埋伏,暗渡陈仓,为其智囊。其名有掼,劳作之神,生动形象;其名有蛋,掷弹之威,悦耳响亮。群众参与,风生水起;政府引导,莺飞草长。精心策划,比赛声势浩荡;周密组织,水乡声名远扬。渠南渠北,茶余饭后,掼声咚咚;河东河西,街头巷尾,掼声锵锵。网上掼蛋,雨后春笋,生机荡漾;电视直播,东方曈日,蓬勃向上。荣登国际竞技舞台,初露锋芒;定为全民健身项目,普惠吾邦。饭前掼,香甜圆满;每周掼,流行时尚。规则日臻完善,国标张榜;运动日益普及,满帆远航。南北合作,同创掼蛋联盟,推波助澜;两戏连台,共唱掼蛋颂歌,飘海过洋。金矿撰掼蛋前世今生,辉映史章;周高著掼蛋技巧文化,荣耀馆堂。


     中国掼蛋起于南闸,风靡宇内;文化奇葩绽放旷野,惊艳四方。风俗与哲理相调和,互为表里;自然与人文相融合,互为俯仰。既有春夏秋冬四时之风光,又有梅兰竹菊四君之雅望。呼吸东西云雾,吞吐南北气象。感悟世事学问,禅念人情文章。其名,纯朴敦厚、意味深长;其词,句美言良、通俗流畅。钢板坦克逢山筑路,炸弹火箭驱波逐浪。三代两春潮带雨,双下游秋叶点霜。杂花顺轻巧奇兵,同花顺骁勇悍将。三姐妹花枝招展,极柔有刚;四大王日月生辉,至高无上。孤单牌冷月白微,百番交集;逢牌配枫叶红透,万般宠赏。遇抗贡神情沮丧,得进贡心绪开张。其效,可提升聪睿,陶冶情操,增进友谊,缘福宽广;其神,要运筹帷幄,奉献自我,包容万方,协作和畅。


     掼蛋之术在于心,得心应手,心手双畅;掼蛋之术在于道,寓法于道,道法两藏。要审时度势,察言观色,调度有方;宜修品炼德,重情厚义,活色生香。声东击西,瞒天过海,愿者上钩等诸多技法,皆要随机应变,稳妥得当;谨言慎行,淡名泊利,忍者下谦等诸多道法,皆要如影随形,消遥安详。牌强时,要承前启后,切莫随意改变方向;牌弱时,宜沉着冷静,不可盲目产生慌张。道法自然,胜败平常。败不失意,胜不张狂。


      中国桥牌,浸染游戏集成,荟萃艺术精华,睛朗天空,驰骋翱翔;中华掼蛋,融会天文地理,贯通哲学文化,炫丽瑰宝,耀眼闪光。


驻村帮扶
高悦


      淮安是周恩来总理的故乡,毛主席和周总理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的确,健康是开展工作的基础。驻淮安区帮扶以来,渐渐感觉到自身一些变化。溪河是个小镇,人口3万出头,一条“头溪河”沿镇而过,我们的房前屋后除了稻麦农田,就是“四旁”绿化的杨树,这里空气清新,少了很多大城市空气中弥漫的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生活污气带来的不适。村里宿舍的前面有几棵树,也有高高的电塔,上面住着三五种雀子,叽叽喳喳,叫声各异,成了每天早晨的不插电闹钟,准时、环保。宿舍后则是一片稻田,仲夏夜里,千蛙共鸣,也成了每晚的助眠曲。日常食堂饮食大都清淡,高粱小米、玉米稀饭、雪菜青豆、黄瓜豆腐,加上村里村外步行居多,食量有增无减。杨树飘絮、麦子抽穗、育苗插秧,累了倦了到田里闻闻泥土的气息,或夜里仰望星空,就踏实了,知时节也让我和当过知青的母亲有了新话题。


      驻淮帮扶对我的工作能力也有了很大帮助。从以前在校时做个小实验,写篇小文章,到科研单位报个课题,主持重大项目,联合申报奖项,到现在对一个地区的多行业、多单位、多部门的多项目调研、立项和综合考虑,这些使我对工作无论从宏观构思、协调组织以及落实推动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能力提升,飘然而觉“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


      军中有言:“当兵后悔两年,不当兵后悔一辈子”,想来帮扶工作也是如此。工作队给人一种归属感,扶友们给了我莫大帮助,“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每次交流工作或学习考察聚在一起都有收获、都很开心,这是一种难得的缘分,扶友们的敬业、热情、积极、温暖与可爱,无法用只言片语能够简单描述。


      宿舍在村部的大院子里,除了轮值的工作人员,只有一对老夫妇常住在此。二老有两儿一女,却都不在身边。他们在院子里种了半亩地,边上一口小洋井,抽水的胶皮老化,不一会水就沉下去了。还养了两只小狗为伴。土地是最慷慨的,南瓜、山芋、玉米、番茄、茄子、黄豆等作物轮着种了收,收了又种,老大爷80多岁了,瘦骨嶙峋,夏季炎热打着赤膊,驼着背挥着锄头,身上和面部的皮肤被太阳晒得格外黝黑。


      为了方便锻炼我放了副哑铃在院里,有时回来,老大爷说被他放到房间里了,一来怕被别人拿走,二来怕被雨淋着,咱的一副铁疙瘩,都被当宝来珍藏着,善良淳朴如斯,想到天上掉几个雨点,瘦弱的老人家就把30多斤的哑铃提回房间,真让我感动不已。平时下班正值他们晚饭时间,二老喜欢坐在院子里,一张小方桌,两个小板凳,一粥一菜,相对而食。


      我回来喜欢跟他们打个招呼,来不及拦着,老人家就急忙起身从房间再拿个板凳出来给我坐。他们的方言我最多只能听懂一半,问问我家人的事情,再寒暄几句天气饮食,他们就很开心了。虽没饮酒,但和他们坐下来的一杯清茶也让我产生“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的快意。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也让我感觉多年来亏欠了父母很多很多。家的温暖也许不是轰轰烈烈,可能只是夜晚归来时,还未熄灭的一窗微光。


      驻村帮扶对我的健康、工作帮助很大,对友情、亲情、乡情理解更深。


       高悦,省委驻淮安区帮扶工作队队员、省林科院博士。


挑水
骆洪兵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前,还没有自来水。那时,居住在淮安区古城的百姓家里,有三样东西不可或缺,一是大水缸,二是木扁担,三是木水捅。春夏秋冬四季,去自然流淌的河里挑水回家吃,是千百年的习惯。


      淮安因水而兴,因水而盛,是一座名副其实的水城,水资源十分丰富。城里的古井也很多,因井水咸,不能吃,可用作生活辅助用水。百姓人家的吃水,就近去河里挑。文渠,是贯通淮安三城的一条河流,它引来运河水,供应着三城居民的饮用,排泄城里雨涝。另外,城西有里运河,城南有涧河、耳洞口……每一天的早早晚晚,大街小巷中常见挑水的人,成为古城里的一道风景。


      我家住在南门城里的城墙脚下,挑水的地点有三处:一是城外的涧河,直线距离我家仅100米。但是,要翻越过古城墙遗存的高五六米的土堆。涧河是护城河,近10米宽,河边长满芦苇和蒲草,水源来自城西边的里运河。涧河水自西向东日夜流淌不息,是我们附近人家去挑水的最佳河流。涧河沿岸的人家,洗菜、淘米、洗衣服、刷马桶全在水边。水浑浊而又不洁净,好在水是流动的。再说,那个年代就是那个条件,讲究不了。冬天,河面上结冰,就凿开一个冰窟窿取水。二是里运河。涧河水有时过脏,不能作饮用水时,我们就会沿着城外的堂子巷向西,上堆堤,去挑里运河里的水。这段路有600米远。挑水的途中,要歇好几次。三是耳洞口。从南门口小吊桥向南,穿过魏巷,距家有700米远。挑回来的河水倒入水缸中后,要放入明矾搅动,净化水的质量。水缸里沉淀下来的污垢,过几日就要清理干净,俗称“刷水缸”。


      童年的记忆中,我从7岁开始挑水,直至18岁那年下乡插队当知青为止。那时,父母亲忙于工作,要挣钱维持家里的生计。于是,家里的生活用水全部由我们姐弟负责。10岁前,我年小力弱,会和姐姐一同去河边抬水,一根扁担,一桶水,我在前,姐姐在后,水桶的重量多在姐姐的那一边。后来,随着岁数的增长,我和姐姐就单独轮换着去挑水,挑水的木桶也逐渐地变大,水的份量也越来越多。记得家里的圆水缸有1米高,能盛5担水。年少的时候,水挑回家,用葫芦瓢一下一下舀到水缸里去。挑水是一件辛苦的事,不论早晚,也不管雨天雪地,必须要保证水缸里有水。否则,因没水而影响烧饭烧菜,轻则遭父母斥责,重则会被打**。每年的除夕晚上,团圆饭吃过后,我和姐姐有一件十分重要的事去做,就是把水缸里的水挑满,家家户户也都必须这样,这是一种习俗。一是寓意一年到头幸福美满,二是大年初一忌讳外出挑水。


       如今,自来水已普及城乡,人们的生活饮用水呈多样化,洁净而又方便。挑水吃的岁月,已一去而不复返。


      骆洪兵,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江苏散文学会会员。


老山兰
卢学年


      1983年11月,我到驻山东省宁阳县某部服役,认识了战友房勇,我们在一个新兵连,我们一样大,都17岁,是全连年龄最小的。房勇是山东东营人,身高1.75米,性格粗犷、直爽,标准的山东大汉。


      1985年7月,我部奉命赴老山地区作战,我团整编为二营,我和房勇分在二炮连,房勇是有线班副班长,我是连队卫生员。我们连队坐汽车到泰安火车站,改坐闷罐列车,当时38度高温,车厢内像蒸笼一样,人坐在凉席上直流汗。从泰安坐闷罐列车7天7夜到昆明火车站,次日又乘汽车沿盘山公路出发,盘山公路左边是高山,右边是万丈悬涯,不小心开车就会翻下去,车毁人亡,我们在汽车上颠簸了3天到麻栗坡县小平坝镇。


      我们连部住在二层小木楼上,班排住帐篷,天天下雨,蚊虫又多,很多战友烂腿烂裆,奇痒难受,但他们边治疗边训练,没有人叫苦叫累。我们每天跑两次5公里,早上一趟,中午一趟,背着枪、手榴弹、挎包和水壶,5公里跑下来,全身像水洗一样。房勇他们班除了跑5公里,还要进行架线训练,每天全身不是汗水就是雨水。


      1985年中秋节,连队组织文艺晚会,战友们表演了歌舞、小品、相声等节目。房勇为大家演唱了《十五的月亮》。全连战友跟着唱,很多人泪流满面。


      经过临战训练3个月,我们具备了亚热带山地作战能力。11月中旬的一天晚上,我们乘汽车沿盘山公路上阵地,车上大家迷迷糊糊睡了一觉,次日凌晨5时,我们到了炮阵地,接着就修筑猫耳洞和82迫击炮阵地。工事构筑好后,我们在炮阵地天天打炮。我们连炮阵地在662.6米高地北面山脚下,662.6高地南面山脚下是步兵7连阵地,对面是越军411高地。炮阵地周围全是参天大树、竹子和香蕉,一片翠绿,生机盎然。房勇和炮兵侦察兵在前沿指挥所,是炮兵的“眼睛”,他们指到哪儿,我们就打哪儿。


      1986年3月的一天下午,从前沿指挥所传来消息:“房勇为掩护战友光荣牺牲了。”头天下午,房勇在前沿指挥所受命:“让他晚上到基本指挥所,第二天早晨护送三炮连战友到前沿指挥所。”领命后,他和战友交待完工作,晚上乘黑来到基本指挥所。次日一大早,他带领三炮连战友冒着大雾向前沿指挥所前进。“左一”高地是他们必经之路。在“左一”高地有一段百米生死线,是越军狙击步枪封锁区域。他们接近百米生死线时,房勇对战友说:“这一段路危险,我在前面带路,你随后跟上,一定要小心,要快速通过。”说完,房勇走在前头。约走20米,敌人发现了他,就向他开火,子弹呼啸而来。房勇喊:“快跑。”话音刚落,一发子弹从房勇胸部右上侧射进左侧出来,鲜血直喷,他倒下了,再也没起来。


      房勇牺牲后,第二天早晨4时,全连12门炮一起开火,炮声雷鸣,震耳欲聋,既是为房勇报仇,又是为他送行。房勇牺牲时年仅20岁,每门炮发射了20枚炮弹以示纪念。1986年5月的一天晚上,天下着毛毛雨,我们连从阵地上撤下来。临行前,全连官兵向房勇献上了一束老山兰。


     1986年5月20日,连队在文山州召开房勇烈士追悼大会,全连官兵脱下军帽,眼里噙满泪水。


      现在,在葱茏的老山上,老山兰开得静美。这也是我的战友房勇等人的用生命守护的愿望。


冬日三亚
王志梅


     三亚位于海南省的最南端,是中国最南部的热带滨海旅游城市,被称为“东方夏威夷”。


      三亚的海碧波荡漾,浩瀚无垠,海面上游艇艘艘,海鸥点点。让人拍手叫绝,流连忘返。三亚的沙滩是柔软而可人的,细细的砂石浅黄浅黄的,略带点儿潮湿,松软的感觉让人一直爽到心坎里。海浪伴着海风一波一波地涌过来,拍打着绵长的海岸线。被涤荡过的沙滩,踩上去湿湿的,板板的,零星地滞留下一些美丽的亮闪闪的形状各异的贝壳儿,诱使着我迫不及待地跑过去捡上几颗心怡的小贝壳,然后再小心翼翼地珍藏进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挎包,那份收获的喜悦自不必说……


     阳光虽不够给力,但沙滩上仍可见体态丰腴的外国女郎,穿着比基尼高举着**杆不断地变换姿势无比认真地“咬”着造型,抑或俯卧在沙滩上玩着手机;抑或侧身躺在沙滩上优雅地喝着饮品……游人三三两两或三五成群的在沙滩上漫步,拍照。


      一对穿着婚纱礼服的恋人,取着动态的海景,摆着甜蜜恩爱的poss。还有提着鞋的,挽着裤腿的,抓着裙摆的……他们小心翼翼地趟进海水里,当急涌过来的海水溢过他们的脚踝,刹那间再漫过小腿时,他们不禁失声尖叫起来;爱好游泳的游客们早已投入海的怀抱,尽情地在海水中畅游……蔚蓝的天空上一两架观光的直升机从海的上空缓缓地飞过,机翼的哒哒声依稀可闻。


遇见醉汉
胡素萍


     那天晚上,参加过侄儿的暖房酒,从乡下回到市区的时候,已经快9点了。


      老公和他的父亲一边走一边交谈着,我不紧不慢地跟在后面。嗅嗅花圃里腊梅的香气,望望天上高悬的明月,再看看不远处家里透出的灯光色彩不停地交替,想着婆婆一定是坐在电视机前边看电视边等着家人的归来,一股温馨感油然而生。


     知不觉,我和他俩拉开了一段距离。


     路边,照例整齐地停靠着一排私家车。就在我经过其中一辆车的时候,突然,旁边传来了一个男人的声音。我低头一看,阴影里赫然蹲着一个人。只见他双手抱着头,倚在汽车的轱辘上,身子缩成一团,嘴里正发出痛苦的**。他呆的地方很隐蔽,声音也不是太大,老公父子俩因为一边走一边说话,根本不会注意到这里竟然会有一个人。我一声尖叫,神经质般得跳出老远。前面的老公父子俩闻声立刻折返,向我这边赶过来。


      因为他们的奔来,我很快安静下来。看情形,这人一定是喝多了。


      我壮起胆子,问他:“你怎么了?”“是不是喝多了?”“你家里人呢?”他只是哼哼,嘴里含糊不清也不知道在说啥。问了好几遍,终于看到他冲我摆摆手,口齿不清地说自己没事。说话间,老公父子俩已经走到近前,他拒绝我老公的搀扶,不停地摆手说自己没事。我对他说:“天太冷了,你一个人不能呆在外面的。你家门牌号是多少?我帮你喊你家人啊?”耐心地问了好几次,他终于告诉了我他家的门牌号。


      蹬蹬蹬……一口气跑到四楼。按门铃,不响;敲门,没人应。我这才想起方才上楼心切,也没想起从楼下看一下他家里窗口是否亮着灯。不会没人在家吧!?我一边加大力度敲门一边问:“有人在家吗?”终于,门里传来了声音。许是现在坏人太多,对方防范意识很强。隔着防盗门,我告诉他,你家有人喝多了蹲在楼下没法爬楼,人家根本不予理睬,坚持说我找错地方了。我不死心,将那个醉汉身后的丰田车牌号说了一遍,当时心里想,说不定他潜意识里记得那是自己家的车,才蹲在那里的。听到我说的车型与车牌,门内和我交谈的人终于打开了防盗门,原来是一个小伙子。


      小伙子一边穿鞋一边说,应该是他爸爸,看来是一起喝酒的送他爸爸回来的。小伙子边走边抱怨说:“一次不去替他挡酒,就喝成这样!”想来,他爸爸是经常喝多的。


     小伙子一边向我们道谢一边扶着他爸爸上楼去了,那个醉汉也一边回头朝我们挥手一边口齿不清地说着感谢。老公的父亲告诉我,那个喝醉酒的人,是小区里的住户,已经住在这里十几年,今晚他是参加一个朋友聚会。和一个意识模糊的醉汉交谈并能了解到这么具体,足以看出我在防盗门外和他的家人交涉了多久!现如今,好人是多么难以让人相信,好人是多么的难当啊!


     听到我的感慨,老公问我:“既然这么难,你为什么还要坚持喊他家人?”我说:“因为,你们也有喝多酒的时候啊。我希望,如果有一天你们因为喝多了,找不到家门,我希望,有人能像我帮助他一样,帮助你们!”


      年关将至,各种聚会增多,酒桌上千万不要攀酒。因为,并不是每一个迷路的醉汉,都能幸运地遇见热心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26 07:38 , Processed in 0.04981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