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695866|回复: 8

2019年春节作品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27 15:3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节的年轮
孙凤山

    春节是从几千年风俗中走来的,是不折不扣的期待;是从幸福生活中走来的,是积蓄了一年的味道;是从永恒的风景走来的,是一触即发的记忆。春节是有年轮的。
    口诀诵出的年轮。每当进入年关,总能听到顺口溜:“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大年三十,贴春联;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口诀诵出的年轮里,是崭新的时尚衣着,是装饰一新的居家,是丰盛的年货,是亲人团圆的温馨与甜蜜,是腊梅绽放的微笑,是一年高过一年的幸福、吉祥和喜庆!
    春联贴出的年轮。每当大年三十,我总要写春联、贴春联。早年,整个除夕我就忙一件事,不仅要写自家的,前门、后门、厢房门、院落门,还要帮村上人写。写完后,先是用面粉调制浆糊,然后把所有门上的旧联撕刮下来,一年撕刮一次,多像是撕刮掉一层年轮啊!旧联里深藏的是岁月的痕迹和记忆,新联透露的是新春的气息和韵味。每道门贴出的是鲜红的、新颖的微笑,一幅是幸福和吉祥,一幅是祝福和祈盼。一年一轮回,重复一种传统的姿式,虔诚地、默默地用“红”守卫祈盼和愿景,抬升着家庭的幸福和心灵的高度。如今,彩色胶印机印出的春联,虽然更好看,但我总觉得少了一份年味和诗情画意。
    走访拜出的年轮。一年一度的春节,大家走亲访友,相互串门拜年。孩提时代,最喜欢的莫过于大人来访,抑或跟随父母亲出去拜年,大人给我们压岁钱了。如今,拜年、祝福的电话或视频、短信抑或微信、微博、电子邮件抑或QQ留言、鞠躬抑或握手、拥抱抑或亲吻纷纷上路……反正,没有比拜年祝福新春更甜蜜的了。走亲访友,还能享受到别有风味的美食:阳春面条伸延着美好新年的希望,春卷炸出红火日子的香脆,鲤鱼清蒸出烂漫岁月的清香……
    休闲乐出的年轮。从新年钟声开始,鞭炮炸响一年一度吉祥的开局。早年春节期间,有忙于生计的,有逛街赶庙会的,有各种娱乐活动。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愈来愈多的人加入到旅游大军。但更多的还是走亲访友,以及休闲娱乐。殊不知娱乐的香甜别出心裁:高跷踩出姑娘的爱情,龙灯串着小伙的**,旱船划出小孩的纯情,麻将砌成老人的热情……祈求新年的安康和富庶,还有什么比拥有甜蜜和谐更令人心醉的呢?每一寸时光每一枚心跳都充满欢乐啊!
     随着时代的发展,尽管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更加多样化,但春节该弥漫的味道不曾减弱:团聚的、期盼的、消费的、喜庆的味道一年浓过一年,春节的年轮一层比一层清晰、耀眼。一如浓烈的年味,让人依赖、寄托且暖心。

                  高山流水   徐宝周 作


一树寒梅
任崇喜

雪开有声,清澈空灵
梅不会娇嗔地喊,只会轻轻呼唤
春风的乳名,坦白一树寒梅的身影
傲立雪中

疏影,横斜;暗香,浮动
一小朵,一小朵,小心翼翼
开着,开着,生怕扰着谁
精灵的花朵,细细密密
绽放,绽放

玉雪为骨冰为魂
苍古清秀,孤傲卓然
梅这样的女子,眉目清婉
在自己的暗香里,悠然微笑
寒冷寂寥的冬日,眼神幽远
都是她耕耘梦想的土壤,探索
内心世界的丰富与温热

来吧,与其相拥,诗书相陪
在寒冷的冬日,饮下城市
沧桑后面的佳酿,守着
梅的日子,任一寸一寸的
光阴,静静流淌
独留一段暗香

回到春天
章铜胜

    大寒到了,立春在望。
    二十四节气中,每个季节都是以立字开始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仿佛唯有这样,属于那个季节的物候才会被唤醒,才会名正言顺地绵延而来,才会为我们呈现这个季节应有的种种美好。我喜欢以这样的方式来为季节分界和定位,时间如流,时光模糊,季节也需要一个清晰的起点。
    冬天的单调,会让日子显得异常漫长,数着晴风雨雪的日子,总是让人不太耐烦的,在即将捱过冬天的时候,突然发现立春已在望中,我们会心生莫名的欣喜。欣喜中,我一直在想一个词:回到春天。春天,像是一处平静的港湾,一个温暖的家,它在时光的某一个节点等着我们回去,在经历了漫长的冬天之后,我们是渴望回到春天的。
    回到春天,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就像每年的腊月,在外奔波的游子纷纷选择了回家的路一样,不管回家的路途有多远,路上有多困难,他们回家的身影坚定得义无反顾,他们回家的心情迫切得如箭在弦。
    在回到春天之前,我想起弘一法师在临终前留下的绝笔:“悲欣交集。”写在纸背的这四个字,枯墨焦笔,看了总是不忍,又会让人心生悲悯。每看一次,我都会被这几个字所感动,一个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如果也能如弘一法师般,心有悲欣交集之感,也是一种修为的圆满。弘一法师在与这个世界道别之时,心中是不是也会有一些留恋,我不敢说。我更希望“悲欣交集”是弘一法师心灵的皈依。
    丰子恺是敬重恩师弘一法师的,他的《护生画集》,是悲悯的,他画中的春天,又是喜气盈盈的。想到春天,我就想到了弘一法师,想到了丰子恺,也想到了他们心中如春天般温暖人心万物的悲悯。人的心灵是要回归的,最好最终的归宿,应该是心怀悲悯的爱,爱所有的人,也爱世间的万物。而春天呢?春天是有着这样悲悯气质的一个季节,春天所能给予我们的,不只是为一个漫长的冬季画上句号,同时也要为一个情感复杂的季节定下基调,这是很难的一件事情,可春天虽然稚嫩,稚嫩得如一个孩童般,但它却是自有办法的。在即将走向春天的日子里,我们更多的是期盼和喜悦,是一种似曾相识的归来。
    回到春天,就是回到了一个温暖的怀抱。腊月风和意已春,时因散策过吾邻。老先生陆游是敏感的,春天也是敏感的。春天的温暖,是从腊月的风里吹来的,一丝一缕,吹绿了春山,吹柔了春水,吹暖了春风。春山因之连绵,春水因之荡漾,春风因之涟漪。春天的暖意里,红了山上的花,绿了水畔的草,飞回了风中的春燕。一点点的归来,一点点的欣喜,也是步步惊心的春天。
    回到春天,也是回到一个情感复杂的季节。我多么希望柳丝飞燕为我们织就的,是一个永远如锦似绣的江南啊。而在江南春天的风雨里,又总会有满地落红的无奈,那是承载人们复杂情绪的江南。江南多变,江南的春天尤其如此。
    回到春天,我们就回到了春草渐行渐远的淡愁中,回到了吹皱一池春水的烦恼里,回到了群芳鲜妍百般好的喜悦中,也回到了柳丝有意落红无情的矛盾里。
    春天的复杂,让人心生百变。百变的春天,才是我们迷恋和想要回去的季节。


诸事大吉  耿天宅 作


腊月
张凡修

腊月,所有的鸟儿都飞回来
鸟儿衔一粒种子,埋在
家门的雪地里
这一切,似乎来得
缓慢。人们依旧在清晨行色匆匆
暮色降临之后,比鸟儿
更懂得安然
月亮升起来
万物都碎成了模糊的影子
窗外的鸟儿不再飞走
树梢倾泻的微光
斑斑点点,打上节日的印记
有时候,腊月雪落得多
加深了种子的湿度


       凌 雪 作

年糕
季 川

母亲的灶台
与腊月连在一起
就是与忙碌的年关
连在一起

在某个热气腾腾的时刻
年糕们安分守己
它们从糯米粉开始
接受蒸锅的考验
它们从母亲确认的眼神里
来到人间
推开一扇扇幸福的小门

年糕们都是有名有姓的
福字就是幸福的福
寿字就是长寿的寿
丰字就是丰收的丰
满字就是圆满的满
它们诞生的洁白无瑕
与我的厚道实在
同属一个户口一个地址

在老家,快过年了
年糕们又会粘着我
叙说舌尖上的童年

年末当归
周爱萍

    当归,是味中药。当归能调气养血,使气血各有所归,故名当归。“古人娶妻为嗣续也,当归调血为女人要药,有思夫之意,故有当归之名。”当归,独特而富有诗意的药名,不仅是一味治疗身体疾病的良药,且谐音双关,被古人称为治疗相思病的仙草。
    “游子疲惫当归乡,最念老屋居高堂”“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相思难避如逃疟,一味文无(当归)是良药。”在远方,无限离愁的游子亦思归。
    “相赠以芍药,相招以文无。”芍药别名将离草。意思是亲人朋友分别之际,互赠芍药,表达依依惜别之情;如果要召唤远方的亲人朋友回来,就给他寄当归。
   “黄尘翳沙漠,念子何当归。”慈母久思成疾,在家日夜盼儿归。“问君何行何当归,苦使妾坐自伤悲。”日夜念夫归的妇人,把饱含想思泪水的当归遥寄远方。
   《三国志》中也有邮寄当归的典故:一例是太史慈在东吴为官,曹操听说他很有才华,决定重用他,于是给太史慈修书一封,里面放了一味当归,要他弃吴归魏。
   还有一例是大将姜维投靠诸葛亮后,魏国知道姜维是一个万里挑一的人才,便想方设法争取他回归。姜维是个孝子,他们便将姜维母亲接到洛阳,诱逼她写信给姜维,并在信封里附上当归。姜维深知母心,回信道:“良田百顷,不在一亩(母),但有远志(中药名),不在当归。”姜母接到儿子的信后,知子莫若母,偷偷回信道:“儿有远志,母无他求。”姜维死后,蜀人对他十分景仰,在他的姜公祠内写下一副楹联:“雄关高阁壮英风,捧出热心,披开大胆;剩水残山余落日,虚怀远志,空寄当归。”成为千年佳话。
   前不久看到一则新闻:一位8岁的留守儿童,突然对爷爷奶奶说眼睛看不见了,爷爷奶奶送小男孩就医。当小男孩父母千里迢迢赶到医院看儿子时,小男孩在医生的手心里写道:我看得见,我只是想让爸妈回来看看我。小男孩虽然不是给父母寄当归,但那揪心的文字,看得人泪水涟涟,心疼不已。
   将所有的相思和乡思都浓缩成当归。当归,当归,是药到病除,是合家欢乐。
   当归,当归。当归不归是无奈,当归即归是幸福。
   年末将至,游子当归来。

小年
老顽童

美酒佳肴蜜汁甜,
灶王今日要朝天。
灵霄殿上奏祥语,
玉帝面前呈吉篇。
少说人间报应事,
多编尘世治安言。
乞来福报传天下,
雨顺风调好过年。

新春微信
贾文华

   “在时光隧道中穿行,我们得终生携手……”偶尔放慢脚步,也要相互叮嘱:别泯灭多年积攒的**;别把这封写给未来的微信,轻易丢进风中。
    多么执拗。冷风一度想撼动我为你雕刻的传说,寒流抢在时间之前,与你争夺春潮。只为一次日出,我们默守信誓旦旦的星辰,天色微明,终将一缕曙光,纫上双行道。
    牵我的手,你说像牵红尘之雾。有时,环境迷蒙,你看不清哪处风景,更适合彼此驻足。萦绕手腕的烫金的柔波,撞击心扉的不老的情歌,稍纵即逝的模糊的脚印,无不在你我心河,投下或浓或淡的抚慰,或深或浅的吟咏……
    我们的家园,有欣然来风,也有怡然云朵;我们的故事,有骤降冰雹,也有雅美露珠。当我们把往事一页页翻过,像一袭马蹄,将四季的留白轻轻掠过。眼帘依稀忧伤的霞影,耳畔鼓荡号角的启迪。
    一场春风,把刚降的那些白雪,刮进新城。到处一片洁白,你的梅韵,红得耀眼。红,是你的初吻,还是天使的诗篇?
    如果,我用一管诗笔,把它在心灵的白纸上狂草,发往你的全世界,就像把你的温唇,印在春天。
    这大片大片繁衍的烂漫,是写给年伊始吉祥的祝愿。
    贾文华,1965年出生于内蒙古扎赉诺尔煤矿,中国新诗百年百位最具活力诗人之一,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常务理事。获《人民文学》、新华社等赛事奖。

忙小年
红晶

辞旧迎新小年忙
擦窗扫地净灶膛
送得灶王上天去
多多美言降吉祥

咸猪头过年
郇玉乔

    作为生活在淮安的外地人,美食往往叫我流连忘返。
    淮安这边的朋友小曼跟我说,“来淮安,过冬不吃咸猪头,那岂不就是白过这个冬了?”小曼话里的咸猪头指的就是猪头肉,淮安的猪头肉最有名的要数季桥咸猪头。季桥人有一句顺口溜:“有钱没钱,腌个咸猪头过年。”
    听到咸猪头的大名,作为一名美食爱好者,我急不可待地奔去了最近的一家季桥咸猪头小馆子,一盘猪头肉端上来,肉香扑鼻,让人垂涎欲滴,细细瞧去色泽透明、晶莹剔透,令人赏心悦目。
    咸猪头肥而不腻,酥烂适口,让人唇齿留香,回味绵长。旁边的食客老大爷带着子女们围了一桌子,边吃边说“吃猪头肉不弄两口老酒不过瘾,小子们,来两口,就着咸猪头吃,这滋味,绝了!”老大爷也是性情中人。虽然咸猪头吃起来样子特豪放,但是老少爷们、大姑娘、小媳妇都放开了矜持,甩开膀子,大吃特吃。据说有些小媳妇自己在家腌咸猪头时都等不及把猪头肉片成片,刚起锅就蘸着锅旁的葱姜蒜抱着个大猪头下嘴猛劲地啃。
    我忍不住问起店里的**傅,怎么做出这么好吃的猪头肉啊?**傅说:“一定要选好质量的猪头,淮安本地产的黑猪头是首选,先把猪头上毛拔干净,清除猪头厚皮沟槽里的污垢,洗净后将猪头劈开,再把猪头肥肉用刀划开便于腌透,洗干净后要各种炒熟的香料均匀地抹擦在猪头上。这些调料是形成咸猪头口味的关键,再下缸子腌制。猪头在缸子中腌制15天左右,然后将猪头起卤晾晒风干。吃时将猪头用水煮沸后,把头锅水倒掉,再重新放入清水炖煨至酥烂,以筷子轻戳动为准,捞出剔骨切块,盛入盘中即可食用。”一份猪头肉可以分成五种类别,其中,有猪口条、猪耳朵、肥猪头肉、瘦猪头肉、猪拱嘴各一份,这些类别可以炒着吃,也可以跟着别的蔬菜烧着吃,还可以冷盘直接食用。
    据说季桥人烹制咸猪头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腌咸猪头过年,但真正登上大雅之堂也就是近几年的事。它在淮安淮扬菜美食文化节的影响和带动下脱颖而出,它没有美丽的传说,也没有动人的故事,它只有让顾客赞不绝口,连连叫好,吃了一盘又要一盘。季桥咸猪头肉远近闻名,每有外商来此,指名要品尝咸猪头肉,还有很多食客也专程到淮安来吃咸猪头肉。




 楼主| 发表于 2019-2-2 11:33:02 | 显示全部楼层
新春“福”到
孙凤山

     踏进年关,是“福”追随着我们,还是我们伴随着“福”,反正从关于“福”字开始。先是写福字、裱福字、剪福字、看福字、买福字……到了除夕,我们在忙着张贴年画、春联的同时,总是在门楣、壁柱、水缸、粮囤、衣柜等处张贴上红彤彤、喜盈盈的“福”字。“福”字点缀着年画、春联,吉祥、欢乐、幸福的新春佳节气氛便霎时浓郁起来。张贴年画、春联、“福”字,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由来已久的习俗。 “福”字现在的解释通常是“幸福”,而在过去多指“福气”、“福运”。 张贴年画、春联、“福”字,一般都由当家人来张贴。张贴年画、春联,表现欢乐吉庆气象;张贴“福”字,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祈盼在新年里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福满门庭,更是为了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未来的祝福。为了更形象地表达这种祈盼、向往和祝福,很多人还特意将“福”字倒过来贴,取其“福到了”的吉意,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过去,人们张贴“福”字,更多的是为了祈福,祈求新年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且看“福”字的组成,就可看出人们对幸福的理解,“福”字的左旁为示旁,表示祈求;右旁是一口田,意思是一口人十亩田,这就是福。现在,我们张贴“福”字,更多的是对既有的幸福生活的肯定,祈福的内容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张贴“福”字,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是对国富民强、脱贫致富、社会稳定的赞许,是对经济繁荣、小康社会、和谐发展的感叹,是对物阜年丰、民心向上、欣欣向荣的称颂……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人们载歌载舞欢度新春;从塞北江南到天涯海角,人们敲锣打鼓庆祝新春,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给新春,把最诚挚的问候送给新春。还是请看一副春联吧:四时春为首,五福寿为先。意思是说,“福”包括长寿、富裕、康宁、修德、善终五个方面。如今,我们祈求的确实是高品位的“福”,是三个文明、五大发展的“福”!换句话说,在追求小康生活的和谐时代,人们祈福多为心灵,将“福”字制作得愈来愈精致可爱、形象生动,“福”字被精雕细刻得愈来愈光彩夺目、富丽堂皇。且看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等图案的“福”字,从不同的角度,将人们美好的愿望表达得淋漓尽致,将幸福生活烘托得更加红火亮堂。人们不仅把“福”字倒贴起来,还把“福”字穿上身,将唐装点缀得流光溢彩,将欢度新春的人们映衬得愈加神采奕奕、春风扑面。

当然,仅仅靠贴是贴不出幸福生活的,仅仅靠描绘是描绘不出小康生活的,只有靠开拓进取的精神、靠脚踏实地地拼搏,靠“撸起袖子加油干”,经济增长的曲线才会憧憬新的高度,翻了身的土地才会呼唤新的粮仓,神奇的网络也才会链接成交新的商务市场……只有拼搏进取,幸福的小康生活才会悄然而至,一切才会新鲜而灿烂。
是的,新春之“福”,永远属于知难而进、奋发向上的中华儿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 15:37:12 | 显示全部楼层
楹联趣事
张 洪 兵

    楹联文化,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古以来流传至今的楹联故事有很多,例如苏东坡、徐渭、刘镛、乾隆皇帝等人就曾创作过许多妙趣横生的楹联。有关文人墨客们的楹联故事,既丰富了文化生活,又留下了文人雅士的风韵。在楹联的上联和下联的巧对之间,既藏着特定的文化内涵,又带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值得玩味。
    楹联的乐趣,除了品读,就在于创作。一副完整的楹联,必须既有上联,也有下联,有的还会有横批。楹联的尺幅虽短,但从中却可以欣赏和领会到创作者的匠心和才情。楹联的创作,既包括由同一个人同时创作出完整的楹联,也包括出上联和接下联。所谓接下联,是指对他人或自己已经拟就的上联句,工整地续创出下联。下联的语句,在字数、风格等方面必须与上联一致,形成工整地对仗。
    日常生活中的楹联作品很多,常见的是每逢过年时家家户户都会贴春联,此外古迹圣地的门柱上也会或书或刻有楹联,有些书籍中也会有一些耐人寻味的楹联故事……我既拜读过一些楹联作品,也曾创作过一些楹联作品,包括创作完整的楹联和接下联。
    由我创作并赠送对方的完整楹联主要有三副。其中,赠送给中国诗歌网的楹联为“诗歌传承文明,文化远播四方”。当今的世界是互联网时代,网络用户覆盖全球。中国诗歌网平台自创立至今,在短短的几年时间内就已经发展注册了会员5万名以上,此外,中国诗歌网每年还发起和开展了一些鼓励诗歌创作和出版等活动,从而极大地推广和宏扬了我国的诗歌文化。我的第二部诗集《云中歌》就是参加了中国诗歌网开展的“中国诗人诗丛”出版计划,经中国诗歌网老师们辛勤审稿遴选并推送给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我创作并赠送此联,是为了答谢中国诗歌网对我诗歌创作的激励。赠送给中国诗歌学会的楹联为“诗兴传古今,
风雅颂华夏”。我国的诗歌文化源远流长,最早的诗歌典籍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诗经》,其后有汉代《乐府》诗和唐诗宋词等。自古以来,我国诗人众多,犹如夜空群星璀璨,各领**。中国诗歌学会是目前国内诗歌创作、研究和评论方面高端人士会聚的大家庭之一,无论是会员们创作的作品,还是学会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在质量和水准方面均具有时代的代表性。2018年8月,我荣幸地加入了中国诗歌学会,成为一名诗歌创作会员,故此我创作并赠送此联作为入会的留念。赠送给散文家赵日超先生的楹联为“窗外风景散文集成名,问鼎文学冰心奖折桂”。赵日超先生是我高中同学,《窗外风景》是他创作的第一部散文集,书中的序言和评论分别由袁鹰、王宗仁等散文界前辈所撰,著名作家海笑题签书名,随着该书的出版发行,赵日超先生一举成名。在2018年的冰心散文奖评选中,赵日超先生创作的《老柳树》喜获冰心散文大奖,迄今他已成为我国文坛当之无愧的知名散文家。我创作并赠送此联,以表祝贺。此外,为了致谢我的第一部诗集《红地毯诗集》即将出版发行,我曾创作了楹联“人生如歌歌人生,相逢是缘缘相逢”,写在该书的序言中,随诗集一起出版,既向广大的诗歌爱好者们发出心的呼唤,又表心迹。
    相比于创作完整楹联,接下联的创作会更有难度。截至目前,由我创作并赠送对方的楹联接下联句也曾有过几次,最主要的还是给江苏省淮安河下古镇文楼景区楹联的接下联句。淮安是历史文化名城,河下古镇文楼楹联的上联句为“小大姐,上河下,坐南朝北吃东西”,据称是乾隆年间就有了,一直无人能对出下联。此上联句中既夹杂当地方言,又巧妙将上与下及东南西北四个方位融**中,如果不熟悉当地文化掌故,实属不易接联。此上联的意思,说白了就是“正直芳龄的大姑娘,来到了河下古镇这个地方,面朝北坐着在品尝当地美食”。我接的下联为“大小伙,湿豆干,经冬历夏有春秋”。此下联的意思为“年青的小伙子,水煮浸泡制作湿润的香干和臭干用来卖钱养家,一年四季都在经营,是当地传统的美食”。香干和臭干都是豆腐干,是淮安当地传统的美食之一。
    楹联趣事,虽是生活中的小故事,却也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既传承文明,又丰富和积累着社会文化成果。

    张洪兵,江苏淮安人,1970年10月出生,号“一如散人”、“三迟客”,毕业于中央财经大学,爱好诗歌;全国策划专家委员、资深审计师和咨询师。写作出版的诗集为《红地毯诗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 15:37: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年纪事
赵长顺

    过年最容易怀旧,怀旧最容易想到儿时,儿时的记忆总是美好的,美好的事情总是值得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这儿与大家分享的就是我儿时过年中的几件事。
    饱 年
    只要有一定年龄的人,或许都会有年饱的经历吧?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小孩子最盼过年了,因为过年可以肆无忌惮地海吃海喝,可是人就是怪,当可以大吃大喝的时候,却没有了胃口,甚至吃了不服,这是什么症状?大人说,这就是饱年。
    饱年是从腊月二十四开始的,二十四是送灶日,所谓送灶就是送灶老爷上天,灶老爷是主管人间烟火的神仙,自腊月二十四起,就上天向玉皇大帝汇报人间一年来的工作了,直到正月初五接财神后,才又回到人间。所以不少人家在灶台上总是一副“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而腊月二十四后,是农村灶台一年四季最忙碌的时候,蒸点心、炸肉圆、煨猪头……灶台前总是热气腾腾的繁忙景象,香味溢满了农家小院。
    这时的孩子更是围着灶台转,而小孩子总是口无遮拦,什么话都能讲,大人生怕孩子说出什么不吉利的话,一方面在灶台上贴上“童言无忌”四个大字,另一方面尽量满足孩子们的愿望,什么好吃的出锅了,先让孩子尝个鲜,好打发他们离开。而孩子们越是有好吃的,越是留恋这灶台,不知不觉地就会吃多。记得我儿时有一年,母亲在灶台前炸肉丸,我一口气吃了十多个,吃过了就跑到村口去看戏,晚上回家后,又吐又泻,那年过年几乎什么都不吃,总算尝到饱的滋味了。
    年画
    母亲扫尘时就将家中发黄、破旧的年画全部给撕下了,再没钱过年在堂屋里新添几幅年画是必须。我上初中后,买年画的美差就落在我的头上。放了寒假,我们一群相仿大的孩子就经常到镇上供销社的新华书店转悠。
    过年时候供销社的新华书店可以说是年画的海洋。从新华书店的门口到店内的柜台上,从货架上到屋梁上到处挂满了五颜六色年画的样画,样画上编了号,看中了哪一张直接报出编号。印象中的年画有人物、动物、山水、花鸟。也有胖小子抱红鲤鱼、胖丫头抱红公鸡的,或者是胖小子和胖丫头合抱金元宝、聚宝盆的,周围配有莲花、牡丹的。也有福、禄、寿三星周围配有松鹤、梅花鹿图案的,总之寓意都是喜庆、吉祥、富贵、健康。也有《智取威虎山》、《红灯记》样板戏和一些电影的剧照,还有宣传《赤脚医生》、《山村女教师》的。在这些类别里,又分为单张画和连环画,连环画一般为四张,画作的情节上下连贯,看起来趣味十足。贴上年画,就意味着新的一年要开始了,祈求来年幸福快乐、吉祥如意。
    我选年画并不是从我个人喜好出发,还要考虑到父母喜欢不喜欢。父亲是生产队长,他总是盼望风调雨顺,来年五谷丰登,所以我一定会先一两幅大丰收景象的年画。母亲爱好看戏,我也会买了一两张《西厢记》、《杨门女将》之类的。当然,也少不了我自己喜欢的,
比如《铁道游击队》、《洪湖赤卫队》的剧照。有时也会左挑右选,挑花了眼,将不太满意的买回家,不管喜欢还是不太喜欢,当把新买回家的年画贴到堂屋里的墙上时,屋子里顿时显得亮堂堂的,我们的心里也是喜洋洋的。
    大年初一全村人相互拜年,也是相互欣赏年画的时候。当有人评价我们家的年画好看时,我的心里总是美滋滋的,那毕竟是我亲手调选出来的。我们村里只有我姨哥家的年画特别,我们都喜欢到他家拜年、看年画,因为姨哥是镇电影队的放映员,他家全是电影海报宣传画,有我们看过的电影,也有没看过的,我们经常会在他家驻足很久,姨哥有时也会偷偷地给我一两张像《大众电影》杂志那么大的电影画报,我如获至宝,回家便会贴在我的床头。如今年画已成历史,但在困苦的日子里,年画如一缕春风,伴着人们度过了一个个快乐的春节,也丰盈了孩子们的童年。
    年戏
    过年总离不开戏,儿时过年看的最多的戏要数玩花船了,后来才知道这种苏北民间小调的艺名叫划旱船。
    花船是用细竹子扎的骨架,有桅杆、船沿,外面用彩色金银纸糊成船的形状,桅杆上扎满数种颜色的纸花朵,顶上扎一个能迎风旋转的模型灯,船体罩湖蓝色或白色布面。花船分单舱和双舱两种,单舱里容一个船娘,双舱则容两个船娘。花船是集说唱、舞蹈、音乐于一身的民间小调,戏的内容大多数是艄公即兴编演。
    玩花船戏班子一般由四至六人组成,一名艄公、二名船娘,一名拉二胡的,一名打锣和一名击鼓的,上点规模的还有一两名帮唱的。“花船心”的船娘上身着大红棉袄,下身着绿裤,脚穿红绒布鞋,梳一条长长辫子,云鬓盘诘,帮唱和伴舞姑娘服装多为一身粉红色汉服黑布平绒布鞋,也梳有一根长辫子,或梳两根短小辫子,伴娘手拿红色绸带,随船舞动。
    如果是单舱船戏由一船娘两手拎着船沿从走动开始,如果是双舱船则是由两名船娘抬着船开始走动。船头有位艄公拿着根细竹杆导航,引着花船延场地四周跑动。艄公是一名小丑角色,带着假长胡须,头戴一顶破帽子,手里拿着竹篙,后面的渔婆子手持芭蕉扇。边走边唱,一会儿引船跑来跑去,一会翻跟头做出逗人笑的表情,艄公是这场戏的主角。
    花船舞中有开船、划船,在风浪中颠簸和顺水急驰等独特表演形式,形式生动活泼,动作优雅流畅。至今还记得这样一个情节,随着锣鼓家伙的鼓点如急风暴雨,花船也激烈舞动,艄公一会从船头跑到船尾,一会又从船尾路到船头,时而点篙,时而又撑篙,偶尔还会翻个空心跟头。随着一声响锣,鼓点嘎然而止,花船趋平稳。这时艄公喘了一口大气道:“乖乖隆地咚,刚才一阵风,不是我艄公忙的快,小船就要翻河中。快找两个唱小调子的,压压
惊”。这时伴唱的姑娘会来到花船边,随着花船的荡漾,唱一两段《回娘家》《小放牛》之类的小调。
    每到过年的时候,从正月初一至正月半,总会见到花船演出,花船一般挨家挨户的拜年,遇到家庭殷实的人家,就会放鞭炮来迎接花船队,这家大门口就成子花船的场子。锣鼓家伙一响,村上的人就会自动围成一圈子来看花船。现在过年的时候乡下偶尔还会看到玩花船的,不过喜欢看花船的人越来越少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20 15: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过年四首
潘洪信

万盏红灯城接村,青云紫气共乾坤。
春风犹识新年路,鞭炮声中涌进门。

城乡清气九天融,漱雪老梅窗外红。
几瓣寒香轻送后,小园到处是春风。

守岁红包压岁钱,鞭声如乐和春联。
烟花续写窗花梦,不夜灯花不夜年。

点亮河山点亮庐,红灯贺岁照元初。
白头赖有新年镜,鞭炮声中旧貌除。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8 07:41:16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来欣赏美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0-1-16 21:45:22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各位文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24-2-19 06:27: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方旅游文化网2024“话说龙年”春节作品选,欢迎大家积极参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20 18:08 , Processed in 0.064463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