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02307|回复: 6

聆听朴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2-3 15: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聆听朴树
徐淑红


  雪真的下来了。眼前渐渐明亮,白色的明亮。

  阴霾的天空如同我那段时间的心情,但纷纷扬扬的雪,一场久盼的雪,让我的眼睛为之一亮。

  我打开录音机,朴树那忧郁低沉的声音便回荡在我的小屋。那天我才注意到那首我最喜欢的《白桦林》第一句就是:“静静的村庄下着白的雪……”,就象我眼前的情形,也是在那天我才在朴树的忧郁里听到了一种明亮“你的生命她不长,不能用她来悲伤”(《在希望的田野上》),就象我眼前那洁白的雪,在一点一点擦亮我的心,擦掉心中的阴霾,虽然他唱得依然那么低沉,但却让我仿佛看到了春天的小草……

  那段时间里,我几乎每天都在暮色苍茫中在我那间小屋聆听朴树。最喜欢的是那首著名的《白桦林》,第一次听时感觉淡而无味,后来越听越喜欢,但它感动我的并不是那个凄美的爱情故事,而是那种人生无常,物是人非的苍凉感。我曾经一遍一遍地反复倾听那句“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直到我的眼睛里盈满了泪水,我沉浸在一种永恒的悲凉苦痛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我当下的痛苦感。《火车开往冬天》、《九月》、《召唤》、《那些花儿》、《旅途》、《在希望的田野上》、《活着》等等,一首一首,都让人有一种特别的感觉,打动的都是人的内心感觉,内心深处那种与生俱来的孤独、忧伤与苍凉以及惶惑。象《旅途》让我们想起理想、童年、时光以及生命……人生就是一个过程,一个不知不觉奔向死亡的过程——他轻轻唱着的就是这样一个人人都知道但都极力淡忘回避的真实而又残酷的事实。我喜欢吴奇隆的单纯与快乐,但同时也喜欢朴树这种阴霾般的苍凉与忧郁,也许因为人生本来就是有阳光也有阴霾。

  在新专辑《生如夏花》尤其在其同名主打歌曲《生如夏花》中,似乎多了一些明丽。绚丽的“夏花”本就是个明丽的意象,但一句:“这世界不能停留太久”又让人跌入无边的寂寞。

  朴树是忧郁的,但他的忧郁与一般流行歌曲不同,他抒发的不是个人的淡淡的忧伤,而是大家内心深处共同的忧郁、苦闷、与悲凉,甚至是人类永恒的痛苦,这使他的歌声更有深度,更有穿透力。他即使表达希望也是很低沉的调子,带着一种忧伤,但更见着坚韧。

  不可否认,我喜欢朴树的歌,很大部分原因是因为他的歌词。他的歌词本身就有些怪,有些晦涩,多是象征隐晦地表达对世界对人生的感受和看法。从文学的角度说,他歌词的表达方式是很现代的,象《傻子才悲伤》,《我爱你,再见》等题目本身就很怪,同时也一针见血,而《旅途》就是一个象征性的寓言故事,《活着》则更为直接地写出现代人的生存状态和感受。而且我还有种感觉,他的歌词看上去好象并不适合演唱,也的确不好唱(我第一次听他的《白桦林》就觉得很不象首歌)。但朴树唱了,不仅唱得与歌词意境统一,而且让人觉得比歌词更有感染力,更象是从心底里发出的声音,更加意犹未尽,把他内心的孤独、苍凉、惶惑等等更久地留在我们耳畔,留在我们心间……这样的声音只有用心去听。
发表于 2006-12-3 16:59:12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触多多是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3 19:4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读到淑红的《先生》,很感动!其实也为淑红的每一个字感动,玉儿非常地欣赏淑红的才华!抱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19: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吕和义2006-12-03 16:59发表的:
感触多多是哈?
是呀,一点杂感或者说心情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2-4 19:14:1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暖玉生烟2006-12-03 19:45发表的:
读到淑红的《先生》,很感动!其实也为淑红的每一个字感动,玉儿非常地欣赏淑红的才华!抱一下~~~
你在哪儿读到的?我在这也发一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5 21:41:3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喜欢朴树的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2-7 20:26:34 | 显示全部楼层
淑红,段落有点零散,给你编辑一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5-7 00:40 , Processed in 0.070557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