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45239|回复: 10

山行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26 23:50: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夜行
??这个夜和以往没有什么不同,这车也和平日坐的相似,唯一不同的也许只有道路。我在循着道路的指向行走,也把道路弃于背后。车一直在夜的黑色大氅里行驶,我看不见风景,风景也看不见我,我们也许是两个终究不能面对的事物。我蛰伏于车辆,它蛰伏于夜,我们唯一能透过各自的屏障遇合一下的应该是车灯了。这是夜色里唯一清醒的事物,它把夜撕开一个裂口,裂口处,我看见道路从黑暗中涌来,又遁身于身后的黑暗,看见路旁的树被车子的速度冲击的前仆后继。
??眼睛在昏然欲睡中的每一次开合都与车灯映照的事物不偏不倚的相遇,我看见一只猫在车灯下惊慌失措的跑过,那种对于未知事物的惊恐被夜的背景彰显的格外刺目。望着前面黑沉沉的道路,我不由把身体往衣服里缩了缩。
??一个个曾在书页上或地图上见过的地名闯入我的视线,这些名称让我记起一些人和事,密密集集的爬满记忆的藤蔓。今夜我用眼睛注视着夜色里那些看不见的城市,恍惚感到它的呼吸,携着麦子的清香和五月的风,直入心底。
??黎明的手指终于揭开夜的帘幕。这,已是异乡的土地,追随一路的风也失了踪迹。树静着,麦田静着,村庄也静着,车子的速度也惊不起一丝悸动。山的身影偶而一现,又潜回雾霭,恍如躲在深闺的少女,不肯轻易展露她的消息。
??我知道我会在终点与它相逢,用我的目光抚过它的每一根线条,每一寸肌肤,然后刻录在记忆的模板之上。
??
??二、相看
??记忆里,我踏入过太行山脉。那时,我还小的象一株麦子,站在深山之中的小车站,仰望对面山山相连、密不透风、无始无终的绿色山脉时,感觉自己不过是一枚伏在树叶间的小小甲虫。那道绿色的屏障让我呼吸窒息,小小的脑海里没有充足的词汇来表达当时的心境,只是把嘴巴张成一个讶然的形状,并持续了好久,单调的音节里迸出的也许只是一声“啊”。多年之后,我再次与它对视时,仍然抑制不住灵魂深处的赞叹,只是一切都用眼睛来表示了,语言依然深潜于身体的内部,这与感觉无关,只与阅历和世故有染。
??我知道正在一步步趋向山的深处,一点点接近它的呼吸,它甩下绳子一样的道路引我盘旋,让我在前俯后仰的晕眩中打量它摺皱的秘密。
??我是终于站在它面前了,这山,在我视野里清新的绿着,俊朗的山峰峭拔的直插天空,透着一股凛然的剑气。有碧水在它脚边洄绕,一湖仿佛凝住的翠玉,依着山的伟健,显得如此温婉、细柔,恍如一个不忍轻易搅扰的梦境。我把脚步一轻再轻,却也终是惊着她的梦了,那泠然作响的水声,是她推开梦境的声音吧?那一刻,我把身影契入她的呼吸,顺着她手指的方向一路行去。
??
??三、山韵
??树是绿的,水是绿的,山也被灌木和青苔染成绿色,我在绿色中穿行,自己恍然也被映成一片碧绿的叶子。
??山依然高耸入云,沿幽涧相对而立,一路青山,一路碧水响泉。沿途遍生乔木,树种各异,我没有几个能叫出名字,它们以独立的生命状态坚守于属于自己的土壤和山体,不惧人识也不惧不被人识。
??星星点点的野花在绿色中间浅淡的白着或紫着,像一朵朵清浅的微笑,无风自曳。我闻到它们匀净的呼吸,浮游于这山水之上,如一缕回声,绵远悠长。
??水一直那么幽幽的碧着,不管是静静的一溪,还是飞珠溅的一瀑,抑或是气势恢宏的百尺飞练,落于实地之后,就都那么绿绿的静了,连清风也在她怀里顿住脚步,敛了飞翔的羽翅。
??一只黑色的蝴蝶翩然舞过,生着宝蓝色花纹的尾部轻点一下水面,又疾掠而去。我的目光随着她的飞翔高远,一直滑进看不见的绿色中去。
??山无言,象两面屏障俯视着走过的人群。她亿万年的历史在岩层里裸露着,有的像一叶叶薄脆的纸张,有的如一本本陈列于书架上的古书,有的又似一整块被岁月舔蚀的镂空记忆。十步之内,山石各异,山让岁月的面容负载于岩石之上,呈现给世人。
??我沦陷于历史的呼吸,在古老世纪的山体运动中漂移,也许会屹立为峰,也许会沦丧为地表之下的岩浆,这当是自然的契机,历史的意念,我们都不过是它整个运动中不可估计的一些微渺的自然体。
??涧是绿的,被两面的峰以及身下的水映着,仿佛一个个绿色的惊叹号,矗立在我们前行的途中。有涧必有曲径通幽、别有洞天、峰回路转,这是大自然在布下迷魂阵时为你呈上的一份大餐。
??其时,道路也许会中断,坦途已失,但只要有脚步抵达的地方,就会长出路。或依峭壁筑阶而上,或临崖边凿石而越,只要风景不间断,就会有依附风景的各种方式的路径出现。
??这是人与自然不可逆转的交合,是山在亿万年之前埋下的谶语,让我们在亿万年之后的今天一步步接近并聆听。
??
??四、历史
??这里遗迹不多,历史却久远。山体形成于十四亿年的造山运动,属海体上移现象,因此所见岩石地貌大异于其他山态。一个红石峡,整个峡谷的岩石都处于酱红颜色,仿佛冷却的岩浆呈现于亿万年后的今天。
??传说武王伐纣曾于此休兵整顿,并遗下地名给今人;竹林七贤的身影不知隐在哪座山树背后,让归隐的传说更加扑朔迷离;曾有人指指点点一座峰顶,说那上面有王维写的诗句: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并因了那诗中的一句:遍插茱萸少一人而命名为茱萸峰。那峰顶太过峭拔,不知有没有人登临过。
??我因了那峰的名字不由回望了一眼,又一眼,恍惚见一千多年前的山西诗人在峰顶一边插茱萸一边远眺烟云茫茫的山东方向,感觉那枝想象中的茱萸在风中轻轻摇动起来……
??山作骨来水为魂。有山水相依之处必有名士向往,侠踪留痕。在山水的最完美结合处,我遇见张良的传说。贵为一方的留侯,开国元勋,何以舍却了华服高殿,隐山水而居,子房是谋士,自有他的远见之处,这方山水也因了他的到来山青水碧。
??两岸青山相对打开,像是一个迎接的怀抱,一湖碧水静若处子,碧若翡翠。青山因此温柔了许多,对应的两边山壁柔缓翠绿,山底的入水处并不直插于水中,而是舒缓成一面碧绿的草坂温柔的伸进澄澈的湖面。
??湖水绵绵不绝,两岸青山不断,水的手指指向张良的隐居之处,几座古旧的青砖民宅,散落在湖水环绕的水边及对面的山坡上,如几片散开的花瓣繁衍着张良的后裔,如水一样在这片谷地里从历史蔓延到今天。
??我用眼睛与他们交谈,并循着他们的血脉遁入历史。
??
??五、归去
??在与山握别的时候,我听见背后隐隐传来的山歌,它们悠远的回声被山谷收藏。山和泉都被大山敛起了,像是把家藏敛于衣橱,我回望的视线注定带不走什么,只能把足迹遗落于此,契入山的皱摺和岩层。
??我买下一串红红的相思,系在手腕。曾经走遍山谷,也未寻见生长它的植物,后来方知她长在山后,在另一个空间开放着艳艳的心情。这是山转托给我的唯一礼物,握着它,我也许会羽化成那只黑蝴蝶,飞过高高的山梁,飞进那片红红的思念里……
??山的线条开始朦胧、淡远。丰饶的麦田渐渐占据了视线,道路两旁,河塘遍布,据说此地水源丰富,随便掘一个三尺深的坑塘就会溢出一片水色,放养几尾鱼苗。山中遍布的水,让我对这个说法深信不疑,一方水土的厚爱,让山也绵绵不忍归去。
??目光随着山的轮廓辗转起伏,终于陷于一片无助的空茫和消失。这个结局早已布下,只是一份心情总在虚无缥渺间不肯止步罢了。
??不如用夜色来御寒吧,把眼睛折叠起来,向着那些熟悉的事物一路望去,果园遍地,麦田无边……
发表于 2006-11-27 04:09:42 | 显示全部楼层
霜儿的语言很形象,不管是动景还是静景都那么情韵有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7 04:40:51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她是文字中的精灵。
楼版还在?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7 06:4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问好下雪,这么早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7 08:56:29 | 显示全部楼层
通过楼主文字,记录着景物及心情,还留了想像空间给我们。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7 11:0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要给个亮亮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27 11: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所喜欢的散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字的张力,二是透过文字让读者看到的对笔下人或事或景物等所发出的独特感悟,而这两点,霜儿基本上都做到了,继续用心,以求打磨出更多更精致的精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7 14:26:2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楼兰2006-11-27 04:09发表的:
霜儿的语言很形象,不管是动景还是静景都那么情韵有味!


多谢楼兰欣赏!

几天来,霜儿到此不久,感觉最深的就是这里浓郁的文化气息和浓浓的人情味,这是我一直寻找和喜欢的东西,希望和这里有缘,能和大家成为永远的朋友,而不再是过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7 14:2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下雪2006-11-27 04:40发表的:
呵,她是文字中的精灵。
楼版还在?问好

雪儿,这样的熬夜还是不好,不管如何,以后少些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27 14:33: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邱冬夏2006-11-27 11:22发表的:
我所喜欢的散文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字的张力,二是透过文字让读者看到的对笔下人或事或景物等所发出的独特感悟,而这两点,霜儿基本上都做到了,继续用心,以求打磨出更多更精致的精品。

看了你的回复,我感触很多,几年前曾经我是写着小说和散文接触论坛的,到如今剩下的只有一些诗,有时后放弃的也许是不该放弃的,有时候捡拾的也许是个错误,无论如何,我的文字最终还是要回归散文,这是不可逆转的方向,就像我们从现实中来终要回到现实中去,当回首网络的时候,抱着一大抱的文字,也许就是唯一也是最丰美的收获了

哈,言远了……这个意见我会仔细品味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5-7 01:17 , Processed in 0.071422 second(s), 5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