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东方旅游文化网 门户 查看主题

城南旧事 (六)

发布者: 蔡怀森 | 发布时间: 2018-6-15 16:30| 查看数: 151587|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六

老家县城南门外,多年前有两处很大的水面,东边的叫东大汪,西边的叫西大汪。东大汪面积大一些,有水面五六百亩,周边有住户,工厂,学校,紧靠县城往南的公路。汪塘周边有芦苇、蒲草,有些地方还有人工用条石修砌的码头,供人们淘米、洗菜、洗衣服。不知是栽种还是野生,东大汪水面多菱角,塘水清澈见底,塘边小鱼小虾随处可见,芦草中野鸭成群出没。西大汪相对偏僻一些,水面约二百多亩,周边除少许住房,就是菜地。西大汪以莲荷居多,每逢夏季,肥硕碧绿的荷叶在水中摇曳,粉红的荷花或含苞,或怒放,间有少许白荷,花朵硕大,占去了西大汪大半水面,其余多以长蒲(就是产蒲菜的那种)密布塘边,间有高杆的芦苇。西大汪水体更清,有时站在塘边,迎面一股凉爽清新的气息,透过清澈的水面,可以看见一群群鲫鱼在水草间穿越游过。
六十年代初,上小学不久,家就住在西大汪边,星期天最忙碌的就是与几个小伙伴整理鱼竿,挖蚯蚓去钓鱼。那时用一个大头针弯成小钩,系上一根结实一点的棉线,穿上用鹅毛杆截成的浮子,扣一根竹竿,就去西大汪钓鱼了。尽管缺乏耐心,一会想着掐荷叶,一会盯着野鸭、水鸟,可半天还是能钓到4—5条鲫鱼。记得一年秋季,去塘边看到对面有一青年,瘦削的身材,戴付眼镜,一根钓竿伸在塘里,时有鱼儿上钩,看样子收获竟然不少。往后天天如此,每天塘边总能见到,风雨无阻。下午放学还能见他在南门口菜场附近,,一只脸盆,盛着钓得的鲫鱼,约有4—5斤模样。那时大点鲫鱼能卖4—5角一斤,小些的也能卖2—3角一斤。有一次已到初冬季节,仍见他在塘边默默地守候。后来听大人们说起,他是西大汪南头岳三木匠家的儿子叫岳士文,前些年从县中高分考入北京一所著名大学,还在学校里当过学生会干部,后据说在反右斗争中参加反党小集团,被开除劳教二年,回家监督改造。时值家庭生活困难,钓鱼实为谋生。再后来我读了初中,家也搬到城里,告别了西大汪,也告别了童年塘边的趣事,当然也就不见了塘边垂钓的青年。后来听说他进了镇办的玻璃厂,做些镜子、挂匾之类的玻璃制品。
光阴似箭,转眼几十年过去了,人事物非,一切都彻底变化了,早先的东大汪已被填平,盖上了密集的房屋。西大汪也已被周边垃圾填埋得只剩下中心一池黑水。昔日的芦苇、蒲草、荷藕、菱角,踪影全无,野鸭,水鸟,满塘鱼虾更是绝了踪迹。当然塘边家家住着楼房,用着各种家用电器,经济条件再差的也没有人指望着钓几斤鱼去卖钱了,也确实无处可钓鱼了。
前些年回老家,走到小时候住处,遇着故人,问起当年遭受处理回家钓鱼谋生的年轻人时得知,早在八十年代即被**,昔日大学同学很多都当了**,后去了深圳,听说当了大老板。县里的招商引资干部曾找过他。
我感到了一丝欣慰,只是想他肯定不会忘记六十年代初老家的西大汪和那一片荷塘。

                        

最新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19 16:37 , Processed in 0.04769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