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437916|回复: 4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征文选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2-9 17:54: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寻找记忆中的年味》征稿
D952B1FFD39EB827C63E99FAA9A7EA01.jpg                               梅国云     作

      家乡的春节是我们每个人一生的回忆。随着时代变迁、新旧更替,各种春节习俗在人们心目中已渐渐淡化,但传统的春节仍旧散发着它迷人的光彩,在每个岁末年初与我们不约而逢。

栏目要求
  1、围绕传统春节中的故事、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及对春节的感悟、记忆中的春节等主题展开,写实、写活、写透今年、往年春节的趣事、故事。
   2、感情真挚,文章内容丰富,思想主动向上,语言流畅。
       3、体裁不限,内容健康,结构合理,500至1500字,最长2000字。
       4、说真话,讲真事,抒真情,表真意。2月28日截稿。邮箱:1165568832@qq.com。

新 年 漫 忆
王建成


    小时候,最大的乐趣莫过于过新年。那情景,几十年后的今天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
    那时,家住在一个大杂院里,每年过年都很热闹。每年大年三十晚,我一家人会围着炉火,吃着母亲包好的水饺,嗑着葵花籽,嚼着花生米,边吃边说边笑。一家人欢欢乐乐,和和睦睦,真是很惬意。父母们照例还要说今年如何如何,描绘一番来年的美好生活图景。幼小的我们可不管这些,我和姐姐弟弟总是你撩我弄,嘻嘻哈哈,搞得大人生烦。但别担心,过年大人不能打骂孩子可是这里的风俗。上半夜大家一点睡意也没有,到半夜子时,听窗外一阵鞭炮“噼噼啪啪”响起时候,一声“送旧迎新罗”!会引得全院人齐和。这时我们会到院子去燃放自家的鞭炮。一时到处鞭炮轰鸣,此起彼伏,火星闪闪,全院20多家要放半个多小时还不会停歇下来。下半夜我们闹够了,都靠在炉边床沿上打盹,也要像大人一样守夜,母亲叫我们去睡谁也不肯。后来眼皮渐渐沉重下来,偶尔被骤起的鞭声惊醒,马上会抬起头揉揉眼“天亮了?”“还早了,孩子,睡吧!”母亲轻昵的声音总是响在耳际。看窗外确是黑朦朦的,才又睡下去,这样不知要闹多少回。
    天一放亮,当然也是鞭炮声把我们叫醒,顾不得母亲在后连连招呼我们吃早饭就冲出去。街口的老樟树下准会聚起许多与我们差不多大的男孩女孩。大家都穿着干净整齐的衣服,脸上都洋溢着过新年的兴奋的欢欣。当时大家都很穷,一般人家几年才做一件新衣服,但是过这新年大人都不忘给孩子换上一件干净整齐的衣服。特别是女孩子,母亲们总是让她们穿得红红绿绿,在发辫上扎上几朵小花当装饰品。于是大家一起唱啊、笑啊、跑啊、跳啊,做“官兵抓强盗”“猪八戒背媳妇”等游戏。有的表演得维妙维肖,令人今天想起来都忍俊不禁。邻居小建哥,嘴巴生得特别翘,戴顶有护耳的棉帽子,走路又挺着肚子,一步一哼哼地驮着小姑娘进老樟树洞房。特别像猪八戒,逗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有时一两个调皮鬼偷偷地在旁放一枚鞭炮,吓得女孩子们直尖叫,他们倒高兴的手舞足蹈。到了中午,大家分头跑回去拿自己家过年的东西,多少不论,然后堆在一起,大家边尝边说昨晚有趣的事情,热热闹闹,使大家幼小的心灵上平添了几分节日的快乐。
    是啊,那时童年尚且不能体味世事艰辛的我们,倒真是无忧无虑,快快乐乐,心纯如镜,全没有今天成年这么多的牵挂和烦恼。一年一次的过新年对生活在贫苦中的孩子们毕竟是有那么大的诱惑力,那么强烈的企盼、留恋和追忆……
    看今天我那昔日的邻人们早已脱了贫,大人们的脸上扫去了穷愁,日日堆有生活富足的笑容。当年过年的孩子和我一样都成了老年人,童年过年的情景虽然历历在目,但已永远成了往事。更有我那一生多难让我终生负疚的父亲母亲相继过早离开人世,新年更让我只有伤感和悲哀。童年过新年的欢乐再也不属于我,我只能从新年的痕迹中寻找童年过新年的影子,追寻那已往的岁月。那虽然有苦却也充满人生和家庭欢欣的新年,那充满父爱母爱和家庭温馨的童年,让我永远的依恋和怀想。再看现在的孩子们日日过上比过去过年还好的生活,穿上时髦的流行童装,吃上高级点心,玩上了高档的玩具。他们的今天比我们的昨天何止强几倍、十倍……这多令人羡慕、高兴、自豪和骄傲啊!
    新年,是童年的一个梦,永远做不完;是童年一个故事,永远讲不完。但我认为,新年应当要有新的生活,今天要比去年好,明年要比今年好,一代要比一代过得好,过得有新意,这应当是新年全部真正的内涵吧!


屋梁上的吊钩
张晓惠


      是高高大大的平房,是有着水泥桁条的屋梁,在那间厨房的屋顶上毫无疑问的是应该有着长长短短铁制的吊钩,就是那长长的铁条在下端弯了起来,于是篮子什么的就大大小小地吊在了上面,小孩子的眼球也就随着这篮子吊在了上面。
      这篮子是什么时候吊上去?篮子基本上都是春节到来之前的十来天高高地“升迁”至铁钩上,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这铁钩在闲荡了大半年后也担负起储存和保管或是看管年货的重担。这篮子里都是些什么呢?这里面又吊的什么东西呢?只有这家的主人知道,还有这家的猫知道,再就是这家的孩子知道。大人们往上面吊篮子时是不想让孩子们知道的,可古怪精灵的孩子们却心知肚明:这只大大的篮子里装的是肉元,不是那天夜里爸爸和妈妈在厨房忙乎了大半夜做出来的吗?家里全是那香香的肉圆味儿呢,你看那上面为防灰尘还蒙了一张油纸;那牛皮纸裹得长长的露出一块黄黄的东西是炸好的肉膘,是年夜饭做杂烩用的,**姐很有把握地分析;那个小小的褚红色的篮子里是什么呢?小弟知道,那是几只红红的苹果和黄黄的香蕉,是在南京工作的叔叔带来,可妈妈说是要等到春节那天放到八仙桌上待客,那才客气啊;还有那个方方的小纸盒,爸爸也真有本事,竟然也捆捆扎扎给吊到了屋梁上,姐姐弟弟谁也猜不出来,一直到年夜饭才知道,那是黑黑的松花蛋呢!
     大人们将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吊到了高高的屋梁上,老谋深算的奶奶总是笑**地说:防小老鼠啊!围在奶奶身边的孩子们就不满地**起来:奶奶您什么意思吗?其实,那个年代的屋梁上的吊钩,真的是一防那吱吱叫的真老鼠,二就是防的是孩子们啊!奶奶老是说:炒虾不要等不得红噢!好东西年夜饭再吃噢!耐不住的孩子们眼巴巴地看着这么多好吃的东西吊在那高高的屋梁上,数着日子这三十晚上又迟迟不来到。就挨家挨户的乱窜,数完小丽家的屋梁再数大刚家的,你家的吊钩比我家的少,他家的吊钩比我家的多。不对,数错了,重数!头都仰酸了哎!很快,一排平房各家各户的年货就被孩子们摸个一清二楚,谁家是首富谁家是老二孩子们心中也有了个底。
     好不容易那大年三十姗姗来迟。当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葱香肉香鱼香,当心急火燎地放完鞭炮,孩子们盼望已久的年三十晚上的重头戏爸爸妈妈终搬上了桌:红烧肉圆,肉膘杂烩,炒大虾,还有一条糖醋大桂鱼……还有几只冷碟,其中就有一盘是从那屋梁上下来的绿黑透明的松花蛋啊!忙碌了一整天的爸爸妈妈却不大动筷子,只是笑**地看着孩子们,那被孩子称为小气鬼的奶奶也只是忙着往孩子们碗中挟菜。等大大小小的篮子从长长短短的吊钩上一个个取下,这年也就过得差不多了。于是,孩子们又开始等待吊钩上再有篮子的日子。?? ?现在举首相望,是光净洁白涂了乳胶漆的天花,与大大小小长长短短吊钩一起消逝的,是甜甜苦苦一去不复返的童年。

年味
王宗文

    在乡下,往往是腊八一过,那浓浓的年味便弥漫开来。早些年,经常听到这样的歌谣,"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小孩小孩你别哭,过了腊八就杀猪。"那时,我还是个孩子,总是被这些歌谣所感染。一到了腊月,就盼着腊八的到来。
    那时候,腊八要吃腊八粥,不过可不像现在吃的八宝粥那样全。只不过是用小黄米再加上虹小豆熬制成粥而已。小黄米是一种特殊的粘谷子磨出的米,己经有好多年见不到了。现在人们吃的腊八粥都是用大黄米或糯米熬成的,根本不是过去的味道。
    小时候的年味,最有趣的当属街头时不时传来的几声鞭炮。由于困难,每家每户都是买上二百头的小毛鞭和二三十个双响,在除夕夜里放。当然条件好一点的或格外喜欢的也要多买一些。这样,过了腊八,街上便有那些好事的拿出鞭炮偶尔放上几个。尽管那时的鞭炮都是私人制作,质量不怎么好,但对我们来说,是极大的诱惑,往往是大年未到,家里买的数量不多的小毛鞭被我们偷着放了一半。到了大年夜,父亲一看所剩无几的鞭炮,虽然生气,也不好说啥,只能对付着放完了事。再逢过年,都是多买些备用的给我们玩。故在那时还有这样一首歌谣。"喜鹊叫,新年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顶新毡帽,老婆要裹脚。”如今,这首歌谣己不复在,因为,除了花和鞭炮,对于裹脚和毡帽,早己成为历史,恐怕年轻人没几个能知道的。对于年味,随着时代也在不断变化。
      当初的年味,至今还在保留的,是进了腊月,人们还要蒸上几锅粘豆包和年糕冻起来,想吃的时候,拿出来放到锅里溜热,其实没别的,只是为了过年多玩一会,这样省事。但各户都蒸了许多,因为这样象征着富足。现在,因为人口少,人们并不这样,都是现蒸现吃,因为新鲜的总比冻起来的好吃得多。过去,过了腊八,家家户户做豆腐,生产队的磨房黑夜白天不断人,哪家都要亲手做一个自己的豆腐,这种习俗如今己看不到了。都是那些走街串巷的豆腐匠挨家挨户送上一板现成的。也许这样是为了省去那些劳动环节吧。
    我小的时候,村里的文化人不多,春节前写对联很成问题。进了腊月,人们都把买来的红纸往毛笔字写的好的人家送,求着写过年用的春联。我十几岁的时候,就成了村里的"文化人“,年前也要写上二十几户的对联,那时,人们并不懂啥是"书法“,过年贴在门上后,便会有一些人去评价字的好坏。至今想起来都感到好笑。
    小时过年,还要剪好多好多的窗花,贴在木头做的窗户上。但各村里会剪窗花的人不多,尽管有这个习俗,却很难延续。保留至今的,是年年都贴的挂笺。挂笺也叫挂钱,是民俗剪纸的一种。到了腊月二十九,五颜六色的挂笺同春联装饰在一起,张贴在门上墙上,格外耀眼。早些年的挂钱,都是自己动手刻制的,没人到市场上去卖。在一个村里,往往都是擅长剪纸的人先剪出一个样子,然后全村人纷纷效仿,一个一个的传着刻,感觉也很有意思的。还有过年贴的年画,在过去要一年一换。一到年前,都要到集市去揭几张自己喜欢的,等到春节时贴在墙上。大年初一拜年时,不同的年画很吸引人的眼球。现在市场虽有卖的,相对来说,买的很少了。
    对于年味,过去和现在有着不同程度上的区别。尽管童年时代生活很苦,但总有一些喜悦充满心头。不知怎么,今天我对曾经的年味有一种失落的感觉。刚进腊月的那几天,电视台的魏泽先大哥联系我说:“你家里杀年猪不?到你那录制个年味的节目。”当时很诧异,现在农村过年根本不杀猪,都是到市场上买肉。偶尔有几户在一起泡猪杀,也是少数。但我还是在一个较偏僻的山沟里找到一户,这才是不失传统的杀年猪。录制节目那天,我同电视台的编导、摄像及主持人在一起,又看到了乡下人把猪抓到案板上,然后捅刀褪毛,开膛砍肉等一系列程序。当饭桌摆上热气腾腾的杀猪菜,总算又体验了了这久违了的年味,仿佛又找回了童年的感觉。
     这些年,国家非遗保护中心在不断地传统年味进行采录,但真正的去挖掘当年的年味似乎不可能。时代在变,年味也在变。许多传统的东西,也许永远找不回来了。

46AAC4F6D0C43573C3996337BD1C10D2.jpg           梅国云     作

新春之“福”
孙凤山

    踏进年关,是“福”追随着我们,还是我们伴随着“福”,反正从关于“福”字开始。先是写福字、裱福字、剪福字、看福字、买福字……到了除夕,我们在忙着张贴年画、春联的同时,总是在门楣、壁柱、水缸、粮囤、衣柜等处张贴上红彤彤、喜盈盈的“福”字。“福”字点缀着年画、春联,吉祥、欢乐、幸福的新春佳节气氛便霎时浓郁起来。张贴年画、春联、“福”字,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由来已久的习俗。“福”字现在的解释通常是“幸福”,而在过去多“福气”、“福运”。 张贴年画、春联、“福”字,一般都由当家人来张贴。张贴年画、春联,表现欢乐吉庆气象;张贴“福”字,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是祈盼在新年里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福满门庭,更是为了寄托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美好未来的祝福。为了更形象地表达这种祈盼、向往和祝福,很多人还特意将“福”字倒过来贴,取其“福到了”的吉意,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过去,人们张贴“福”字,更多的是为了祈福,祈求新年有好东西吃、有新衣服穿。且看“福”字的组成,就可看出人们对幸福的理解,“福”字的左旁为示旁,表示祈求;右旁是一口田,意思是一口人十亩田,这就是福。现在,我们张贴“福”字,更多的是对既有的幸福生活的肯定,祈福的内容已发生了质的变化。张贴“福”字,是发自内心深处的,是对国富民强、脱贫致富、社会稳定的赞许,是对经济繁荣、小康社会、和谐发展的感叹,是对物阜年丰、民心向上、欣欣向荣的称颂……从大江南北到长城内外,人们载歌载舞欢度新春;从塞北江南到天涯海角,人们敲锣打鼓庆祝新春,把最美好的祝愿送给新春,把最诚挚的问候送给新春。还是请看一副春联吧:四时春为首,五福寿为先。意思是说,“福”包括长寿、富裕、康宁、修德、善终五个方面。如今,我们祈求的确实是高品位的“福”,是三个文明、五大发展的“福”!换句话说,在追求小康生活的和谐时代,人们祈福多为心灵,将“福”字制作得愈来愈精致可爱、形象生动,“福”字被精雕细刻得愈来愈光彩夺目、富丽堂皇。且看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等图案的“福”字,从不同的角度,将人们美好的愿望表达得淋漓尽致,将幸福生活烘托得更加红火亮堂。人们不仅把“福”字倒贴起来,还把“福”字穿上身,将唐装点缀得流光溢彩,将欢度新春的人们映衬得愈加神采奕奕、春风扑面。
    当然,仅仅靠贴是贴不出幸福生活的,仅仅靠描绘是描绘不出小康生活的,只有靠开拓进取的精神、靠脚踏实地地拼搏,靠“撸起袖子加油干”,经济增长的曲线才会憧憬新的高度,翻了身的土地才会呼唤新的粮仓,神奇的网络也才会链接成交新的商务市场……只有拼搏进取,幸福的小康生活才会悄然而至,一切才会新鲜而灿烂。
    是的,新春之“福”,永远属于知难而进、奋发向上的中华儿女!

年味
吴东升

    一晃春节就来了,从前在乡下老家过年时候,很早就准备年货,今年在外地过年,啥也没准备,连鞭炮也不愿意买。和小时候过年相比,现在过年的心情差远了,有时候自己也说不清楚为啥,不仅仅是因为年龄大了吧。
    那时候到处飘荡着年味,人们争先恐后的购买年货,什么吃的啊,穿的啊,戴的啊,家家张贴对联,放鞭炮,到处洋溢着过年的气氛。
    一到过年的时候,母亲总是最忙的人。一进腊月,就开始张罗着蒸豆包。母亲把大黄米或者小黄米磨成面,然后里面加些玉米面,放点姜黄,和成面放进大盆或者小的缸里,放在热炕头,发一天一夜,看面发好了,就开始叫人帮忙蒸豆包了。从傍晚开始母亲五六个人包豆包,有一个人烧火,还有个人在外面捡豆包,几乎每年都蒸到后半夜。早上起来的时候,豆包在外面冻得梆梆的了,母亲就把它收拾到大缸里,放在阴凉的地方,以后哪天吃了就去缸里去取。
   过年时,我家经常杀猪。每年都叫我大舅给杀猪,母亲最不愿意看到这个场景了,杀猪的时候她都躲开,一个人到一个角落里流泪,毕竟猪是她辛辛苦苦养了一年了。杀完猪了,母亲还到猪圈里叫叫猪,那时我不怎么懂她这样做啥意思,但现在似乎能稍微懂些。杀猪这天,会叫一些亲属来家聚餐,新鲜的猪肉很好吃。母亲把猪的血脖子割下来放到锅里煮熟,然后切成小块和白菜一起炖,里面还放些血豆腐和粉条,这道菜是大伙最喜欢的菜肴了。家人和亲属围一大桌,热火朝天的吃饭喝酒,别提多高兴了。
    快过年了,母亲对父亲说,给每个孩子买件衣服吧。征得父亲同意,母亲就去集市上给我们几个孩子买衣服,有时候是买布料,回家后自己做。母亲裁剪衣服的手艺非常好,做出来的衣服总是很得体。很多个夜晚,我都一觉醒来了,还看见母亲在缝纫机前干活。在除夕夜或者大年初一的早上,我们穿着新衣服出去串门,内心里有着说不出的喜悦。
    过年了,家家户户都要贴对联,那个年代市场上卖对联的还很少,人们都是买了大红纸,找人来写对联。每当这个时候,我家里便挤满了人,他们都是来找我父亲写对联的。我的父亲是个远近闻名的才子,他能说书会画,尤其是毛笔字写得非常好。他写完这家的写那家,写到过年那天了,才发现自己家的还没写呢。于是赶紧写自己家的,写完后,就叫我们和他一起把对联贴到门上。天很冷,我和父亲一起贴对联,有时候刚把糨子刷到门框上就冻住了,还得重新刷,在最短的时间贴上对联才可以。我们贴完大门,贴屋门,还把年年有余、五谷丰登贴在仓子上。
    过年,指的是除夕和正月初一那两天,这两天是最重要的日子,也是最快乐的日子。大年那天早上,我第一个起来,在我们的小山村第一个点起鞭炮。当我发现我放完后,才有村人相继放起鞭炮,我心里别提有多自豪了。
    过年最高兴的就是吃年夜饭。家家户户从上午就开始准备,今天做的都是平时吃不上的好菜饭。我们家六口人,母亲过年都做十个菜,都是家人喜欢吃的。要吃饭了,我们就跟着父亲去放鞭炮,先放很多二踢脚,然后放一挂大鞭。放完后,我们就吃年夜饭。饭桌上一家人推杯换盏,互相祝福。那时我感觉到的不仅我们能吃上好吃的饭菜,而且更体会到了家人其乐融融的亲情。我总有一种感觉,吃完年夜饭了,好像这个年就过去一半多了,高兴之余又有一些惆怅。
   除夕夜里,天虽然很黑很冷,但我们都闲不住,到街道上玩,看别人家放鞭炮烟花。哪里放我们就跑向哪里,然后就去亲戚家去串门,回来后我帮母亲和妹妹包饺子,同时看着春节联欢会。
    正月初一,我们都起的特别早。乡亲们说,这天谁家起的最早,谁家在这年就一切顺意,幸福平安。 天刚蒙蒙亮,父亲就用录音机放起了曾经放过多少遍的《财神到》。我们在歌声里起床了,此时外面昨晚放的鞭炮烟气早已散尽,地上残留着放完鞭炮和烟花的留下的碎纸和花筒。不一会,远远近近又响起了阵阵鞭炮声。
    我似乎还在回想着孩童时代过年时的情景。那个年代,过年真的很有意思,我怀念那时的年味。

贴对联
  程丽英

  迎小年过大年
  成人喜小儿盼
  大红灯笼家家挂
  大红对联户户编
  勤俭持家财源盛
  知书达理福寿显
  雪映冬梅点点红
  歌舞春风曲曲酣
  锦鸡尽责去
  金犬护门前
  继忠孝家风家规家教
  行德善正义正道正船
  嘿嘿
  顶天立地两行字
  纳古含今一副联
  不识平仄语
  只道慰心田

年事
唐文普

    除了备齐年货,更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贴门神,这是乡村精神层面的享受。的确,在破旧的门窗上,贴上红红火火的对联,代表着吉祥,喜庆,更是贫穷乡村的一道美丽的风景。乡村人的精神会为之振奋。在他们的心中会萌发出生活会越过越红火的信念,这就是乡村人朴素的精神追求。
    那时,会写对联的人太少,我听父辈说,我的祖辈都是“睁眼瞎”。所以,在我满周岁过生日时,我抓了一本书,我的父母兴奋地逢人就说我们这个娃将来能成才,能改变“门风。
    也许得到父母的鼓励,我对学习知识萌发了浓厚的兴趣,在我六岁时,看到姐姐要上学了,我搬着凳子哭着闹着要上学。当时我的腿烧伤没痊愈,父母怎么也劝不住我,也只好同意让我跟着姐姐一起去上学。
    到了小学三年级,学校开设了练字课,我每天用大字本,套着老师给写的毛笔模板字帖,一笔一划,写得可认真了。然后在大字行与行之间刻苦地练着钢笔字。每每看到老师批改后发下来的满篇红笔圈圈,我心里美滋滋的。
    经过两年的刻苦练习,我的书法有了很大的进步,老师常常把我的毛笔字本,一页一页撕下来,分发给同学们做练字帖子。我暗自高兴,我的自信心更足,写起字来更加用心。
    当时,农村盛行了一种“书法写春联达人”,挺吃香的。每每过了腊八,这些书法高手们被村民们争先恐后邀请到家里写春联。他们像香饽饽一样带着笔墨满村跑。那时,民风淳朴,他们从来不收钱。但是,村民们会奉上一碗肉片杂烩汤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
    眼看春节就要到了,我家也要请书法高手来写对联,可是,要做一碗肉片杂烩汤慰劳人家,对我们贫穷的小户人家来说,可是奢侈品,从我父亲的满脸沮丧的神情上,可以看到他在生气。到了腊月二十八,父亲终于发脾气了。
    “今年不贴对子啦!”父亲狠狠地摔下了这句话,到卧室里蒙头睡觉。
    听到父亲这句赌气的话,我的心头为之一振,我暗暗地攥紧拳头。“我要争气,不能让别人瞧不起!”
    我跑到学校,校园里热闹非凡,在校园乒乓球台前,我的班主任赵老师正埋头写着春联,身边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手拿红纸的人们。我从人群中,找到缝隙钻到赵老师跟前,看着赵老师挥毫疾书,我兴奋极了。我帮他拉纸,又帮他加墨。我一边给他帮忙,一边留心他怎样叠纸,怎么起笔,顿笔。
    赵老师时而直腰,皱眉凝神,他的一举一动,我都会仔细关注。我与他就这样忙碌着,一直到了下午五点多,最后一拨人们满意地带着春联离去,赵老师才松了一口气。我把热茶递给了老师,他一边品茶,一边打量着我。他仿佛看透了我的心思。“孩子,我教你写对联吧。”
    赵老师忘了疲劳,滔滔不绝地讲着,如何裁纸,如何叠纸,如何上墨,如何开笔,如何收笔,如何贴联……他边讲边演示,我一一用心记着。最后,他用钢笔在一张红纸上写了二十几条对子,送给我让我写对联时备用,我暗自佩服他有这么好的记忆力。
   第二天就是腊月二十九了,我边回忆着赵老师传授的“真经”,边在鲜红纸上挥笔。到了下午一点左右,我写完所需要的对联,并把各处的对联贴好,终于大功告成了。我的父母看着我写的字迹端正的对联,又惊讶,又兴奋。
    母亲端着一碗冒着热气的肉片杂烩汤,兴奋地说:“娃,咱家的肉片杂烩汤,娃子喝。”顿时,我的心头涌上一股暖流,眼泪止不住地流下来。
    年仅十岁的我,从此充满了自信,开始写起春联。左邻右舍有邀必到。为人们写对联,让我充满幸福感,我练字更用心了。

春联
季川

红纸、墨香,喜气洋洋
张贴在春天的大门上
就是满满的烟火气
就是满满的正能量

写春明花艳 国富民强
是对祖国家园的美好祝愿
写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
是对炊烟与村庄的虔诚祝福

写寿比南山 福如东海
是对尊老爱老的孝心延续
写生意兴隆 财源茂盛
是对经营之道的诚信坚守

一扇门又一扇门
都是面朝生机勃勃的春天打开
一个祝福连着一个祝福
都是相信明天相信未来的见证



发表于 2018-2-10 18:50:1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昭阳千垛 于 2018-2-11 20:28 编辑

大年里的年俗

      过年的习俗可谓五花八门、形形式式、包罗万象,就拿我们江苏来说,亦有苏南、苏中、苏北不同的年风年俗,虽年的风俗有所异同,但万变不离其宗。民间老百姓们都是围绕这十个大字“拜年、走春、祈福、祭祖、庆贺”而举行了一系列的年风年俗活动,其中搭台唱大戏、迎庙会等习俗也早已被人们融入到年节的文化氛围中,给欢乐的年节增添了生动活泼的雅趣。
  
     
      过年起源于我国殷商时代,从殷商到清朝,过年有“元辰、岁朝、元日、元旦”等多个说法,直到在1914年1月,时任内务部总长的朱启钤为顺应民意,提出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时正值袁世凯称帝,经袁钦定,就此奠定了阳历年首为元旦,阴历正月初一为春节了。从这个意义上说,如今的庆春节就是从前的过年了。
    新春伊始,男女老幼们都穿上了节日的盛装,过去过年时的“新老大、旧老二、缝缝补补给老三”的说法和做法早已被淘汰到“爪哇国”去了。这里,年前除夕的“贴五红,吃年夜饭、守岁”等年俗,我们就不去说她了,单单说说年初一到初七,这七天大年的每一个年日里,我们苏中里下河一带都有什么讲究和忌讳。
  
      “一拜大年二走春,三忌吃豆四接灶,五拜财神六带姑,七宜算命早吃糕”。年初一是新春日,在除夕夜长辈是要嘱咐孩童们要晨起,忌睡懒觉的,早早出门拜大年,讨个好彩头。初一早晨,家家户户门前都照例会烧“头香”、燃“斗香”,“斗香”是要从早燃到傍晚的,讲究的人家“斗香”会扎到二三十层高,祈愿来年财旺、五谷六畜旺、人旺子孙旺。初一早晨一家人在一起吃喝过早茶、饺子、糕点后就应出门“拜年”了。大年初一这一天到寺庙敬香、上供、祈福的人群也特别多,但这一天忌讳也较多,忌扫地,忌泼水,更忌妇女婆媳们洗衣服、动刀子、动棍呀棒的。
  
      年初二是“闹春”的第一天,也是“走春”的第一天。“闹春”意即各种喜庆活动开始活跃于城镇各村的大街小巷,富贵显达门户,有舞龙舞狮子的,有打腰鼓、打莲湘的,有摇旱船、挑花担的,还有扮着“财神”上门“赐福”的。“走春”意即亲戚好友间开始互来互往,结婚、订婚、贺岁、贺寿都应出席,不可推托。“走春”的另一个更重要的内涵是未婚新女婿或“新老”女儿、女婿要回门拜令尊令堂,岳父丈母娘家。
  
      年初三,民俗上说是个不太吉利的日子,旧习为“饿鬼”日,人们宜安安稳稳地留守家中不惹是非,忌吃“豆”。“豆”谐音为“斗”,同音为“偷”。“斗、偷”都是小人作为,是成不了大器的。年初四是灶神下凡的日子,也是三羊开泰的日子。人们除了要在家迎接灶神到民间奉送、视察烟火外,种田的庄户人家还要到田间地头走一走、动一动、象征性地劳作一番,寄托新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阜物丰。
  
      年初五是接驾财神降临人间的日子,在初五这个日子到来的零点零时零刻,人们会抢时间地敬香火燃放爆竹,争着抢着接财神,好请财神先光临到自己家中。有关财神的说法很多,最家喻户晓的当数好人赵公明和关羽关二爷,很多人家、店铺及一些商家都在正门中堂下的“条台”上一年到头都时时刻刻供奉着财神菩萨。年初五又有“破五穷”之说,有的地段的人们还会举行赶走“五穷鬼”的祭祀活动,还有的地段的家家户户都要祭祖、烧纸钱等等。
  
      年初六是妈妈带女儿回家的日子。“六”谐音为“肉”,女儿是娘身上的肉。肉啊肉,娘想、娘疼自己身上的肉了,所以娘要带女儿回家来,亲亲疼疼自己的“乖乖肉”。 到了初七日,就是大年的最后一天了,初七又为“人日”。“人日”之说起源于女娲造人,传说在农历正月初七这一天女娲娘娘制造了人,于是从此有了人类。“人日”就是人类的诞生日,这一天早晨,人们不仅要燃放鞭炮庆祝,还要吃些年糕、寿桃之类点心、食物,取其高中、高升、健康长寿之意。
  

      俗话说得好:“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俗话又说:“正月里忙过年,二月里忙种田”。过了七天大年,浓浓的年味还没有散去,还要等正月十五闹过了元宵,观过了花灯,看完了所有大戏,年味才慢慢淡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2 17:59:30 | 显示全部楼层
淮上年味浓
张 彤

    喝完了腊八粥,街上有的忙购物置年货,有的忙做年货生意,坊间的文人墨客更把年文化忙得丰富多彩,让返乡游子从老远处便嗅觉到了浓浓的老街年味,体味到了心灵深处的那份乡情乡恋。
    此时,不少临街人家屋檐下挂满了掏空内赃清洗干净,塞进花辣盐等佐料的土鸡土鸭。经过多日“风制”,这些腊鸡、腊鸭、腊鱼等,正月烹饪出来色香味俱佳,是过年宴请亲朋好友的一道压桌大菜,也是老年味中最见厨艺功夫,最本质的东西。
    年画是老街年味中不可或缺的尚品,这不,老画匠每年照例当街摆案,为逛街人绘年画,现画现卖,现买现画,画不分雅俗,价不在高低,就为这千年不变的市井习俗,亦成为了老街年味中的一道人文风景。
    生肖灯笼是老街年味中难忘的记忆,多少人的童年就是在这种年味中,提着生肖灯笼走过来的。腊月过半,店铺里早已摆满了制作好的各式各样生肖灯笼。从店铺出来,很多人或提戓拧着灯笼,兴高彩烈地徜徉在街上人流中,年味就是在如此百般依恋中,一年年,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过了腊月半,街上的王老先生忙着为街坊四邻写门对联。老夫子自己编春联,为人写春联,对特殊人家还上门送春联,一副副大红春联飘着砚墨香,弥漫在大街小巷,成为老街上一道独特的年味。
    乡下人忙年,把自家宰的整头猪羊腌入厨房大缸里,足够一个正月家人和客人享用的。自家栏里养的鸡鸭,自家田里种的蔬菜,不用买,不用备,随吃随杀,现吃现摘,现洗现下厨,那菜肴端上餐桌才叫鲜美可口。乡下的年味,只有乡下人才有口福享用,大锅饭、大盆羹、大盘菜、大碗酒,品出了庄户人不一样的年味。
    送灶日前三天,农家人即在河塘里捕鱼了,这是村社忙年最气派的场面,也是乡下年味中让人心动眼馋的场景。偌大的河塘四周,站满了围观的男男女女,随着渔网逐渐收拢靠近河边,受惊的鱼儿在水网中活蹦乱跳,引得岸上的人们欢呼雀跃。
    腊月过了大半,大姑娘、小媳妇三五成群地进了城,去服装城购买衣饰,走进新潮发廊,剪烫一头新发型,兴高采烈地骑着电瓶车回村庄。此刻,乡道上五彩缤纷的服装衣饰,熙熙攘攘的人潮车流,把年味喧染得热烈欢快。
    送走了灶神爷,庄户人家该忙炒虫了,家里有什么谷炒什么谷,过年想吃啥炒啥,花生、瓜子、玉米、豆子、大米等信手拈来。早先用铁锅炒,后来用炸炮机和烘烤炉炒,炒锅人一边挥动锅铲,或滚动烘炉,一边哼唱炒虫谣,随着炸炮机轰地一响,炒好的爆米花出锅了,孩子们虽受了惊吓,却又转而向炸炮机围去,抢着品尝刚出锅的爆米花,村庄上随之弥漫出五谷的芳香。此等年味,令人讫今想来仍垂涎欲滴。
    年戏是乡下年味中最令人难以忘怀的,村上十几号人用十几个白天夜晚忙排戏,舞龙灯,踩高跷,乘花船,唱淮剧,农家人演农家戏。从正月初一开始,年戏便轮流在村庄上走演,乡民演乡戏,说的是乡音,唱的乡曲,演的是乡剧,抒的是乡情。戏演到**处,台上台下同唱共演,演员在观众中唱,观众在演员中演,演员与观众融为了一体。
   淮上的这些年味,让人多少年后仍萦绕梦乡,记忆犹新。那年味中洋溢着浓浓的乡情、殷殷的乡恋,绵绵的乡愁,虽已渐行渐远,却愈加历久弥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2-13 22:20: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组好文章。俺也投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4-19 06:46:41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各位作家朋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3-29 08:21 , Processed in 0.059547 second(s), 4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