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07087|回复: 2

8月22日淮安区报副刊选发周慎宝等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8-24 16: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图片新闻

599b24f5c05c4.jpg

周慎宝 作



乡村记忆碎片
赵长顺

斗转星移,岁月更替,虽然不敢轻易说沧海桑田,但许多曾经让人刻骨铭心的东西却已渐行渐远,甚至再也无处寻觅,只能存在于支离破碎的记忆之中。在我对乡村的记忆碎片中,就有一个叫圩头、溪沟尖和瞎大汪的地方,不时在我眼前浮现。
圩 头
圩头这个地方因一片圩田而得名,那片肥沃的圩田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吸引了两个大户人家来此耕种,一户姓董,一户姓葛,他们在这个圩子的一头,建房造屋,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繁衍生息,于是便形成了一个叫圩头的自然庄子。
这个自然庄子的董姓和葛姓人家,分别居于圩头的东西两边,也不知道经历了多少代,原来的两户人家,分别形成了有十几户人家的两个自然小庄子。这两个小庄子的四周都有一条约七八米宽的河,人们则称之为园沟,分别叫董家园沟和葛家园沟,其实这园沟就是一条护庄河。
通往庄子内的只有一座小木桥,据说这个小木桥在很早的时候是座吊桥,白天将桥面放下,可以通行,晚间则用绳子将桥面拉起来,所有人都进不了庄子,可以起到防盗的作用。连接两个小庄子的既有一条河,又有一条大路。两个姓氏的人家世世代代共吃一条河里的水,共走一条路。既有和睦相处、互帮互助的时期,也是明争暗斗、磕磕绊绊的间隙。他们相互通婚结亲,恩恩怨怨难解难分。
圩头是我邻近的一个庄子,在我记事的时候,园沟和木桥都在,园沟里的水清澈见底,住在园沟里的每户人家都有一个水码头,淘米、洗菜和洗衣服都在这码头上。那小木桥很窄,我们有时去玩,走在那木桥上还吱呀作响,让人有点害怕。后来,那木桥变成了一个坝子,拖拉机可以开到庄子里。又有人家为了出行方便,又另开了一个坝子,园沟里的人家出行又多了一个出口,但园沟却不再完整了。再后来,住在园沟里的人逐渐搬离了老庄子,园沟也渐渐地被填平了。十几年前回家,老庄子里还能看到一两处老房子,近几年再也看不到了。有年春天回老家,特地去原址去转转,只见有一两棵枯木桩子抽出了一缕新绿,似乎还在见证着这里当年的影子。
在这个不大的圩子里,曾承载着几代人的几多困惑艰辛,几多喜怒哀乐,几多传奇故事,几多风流佳话,现一切都已远去。后来,读到陈忠实的《白鹿原》,我惊讶地发现,小小的圩头,其实不就是一部《白鹿原》吗?
溪沟尖
溪沟尖是被人喊出来的一个地名,之所以带个“尖”字,是因为有一条本来东西走向的沟,到了这里突然变成了东北、西南走向,就在这打弯处,形成了一个尖角,庄户人便把这儿叫作溪沟尖。也有人叫作为斜沟尖,因为沟到这里变斜了,这两种说法应该都正确吧。
溪沟里的水是从大运河里流下来的,溪沟其实叫老六洞大沟。从淮城沿运河向南在淮安境内一共有10个涵洞,对应每个洞下面的,都有一条延绵几十公里的河或渠,唯有从六涵洞流出的这条河叫作沟,本来是一条河,怎么叫沟呢?也许是沟应该比河窄一些吧?也许是地处这里的人河见多了,把一些不显眼的河就叫成了沟?
就在这沟的拐弯处,有几十亩排灌自如的肥沃耕地,一年可以长出稻麦两季的庄稼。散落在这儿的一共有三户人家,一户姓邓,一户姓赵,还有一户姓陶。我家就是其中的一户。来自不同的庄户人家,为了便于耕作,便在这儿安家了。为什么不像董家、葛家那样,有一个园沟的庄园呢?小时候听老人讲,这位于溪沟尖子里的这片地,是城里一户人家的,这三户人家只是租人家的地来种的,每年秋收和夏收结束后,城里的那户人家都会派人来收租子。据说人家很通情达理,如果遇到了灾害欠收年代,主动会免收租子。
听说我出生那年,新开挖了六洞大沟,新的六洞大沟则没有弯子了。原来的那一段老溪沟还在,只不过已变成一条死沟,我家也因此搬到了新六洞大沟边上建起了新房子。我记事的时候,溪沟尖子里还住着两户人家,一户是我二大爷家,一户是邓家。我家的老屋基地上已变成了一块旱地,每年夏季还经常和母亲到老屋基地上去找豆角、摘菜什么的。
现在那溪沟早就不在了,也没有多少人知道溪沟尖这个地方,但在已填平了的溪沟尖子的顶头位置上,还有一棵大枣树,至今还年年开花结枣,那颗枣树是陶家的,我记得。
瞎大汪
大汪其实就是一个大水塘,就像现在一些地方的鱼塘,还比鱼塘要小一点。不知道是如何形成的,那时每个自然的村落里,都能有一两处这样的汪塘。
我们村里的那个汪塘叫瞎大汪,我们小时候夏日里,几乎天天在汪塘里洗澡、打水仗。离瞎大汪不远的地方,还有一个牛棚子,我们洗累了就到牛棚里乘凉,牛棚边上还有一个泥汪塘,里面全是泥浆,夏季蚊虫多,夜晚村里的几头牛全在那个泥汪塘里度过,牛身上沾上泥浆后,就免受蚊虫叮咬之苦了。
长大后,我一直百思不得其解,就那么一汪水塘,为什么叫瞎大汪呢?问了许多老人,都没人知道,只说是祖上就这样叫的。后来,村上有一位叫二先生的人,告诉了这个名字的来历。
据说很早以前,我们村子里有两个这样的大汪塘,一年四季都有一汪永不干枯碧蓝见底的清水,从天上看,就像一个人的两只眼睛。也不知道过了多少年,有一个汪塘的水渐渐变少,后来就干枯了,两只汪塘只有一只汪塘有水,从天上看就像人瞎了一只眼一样,后来,村上人就将这汪塘叫作瞎大汪了。
原来牛棚的位置,被做成泥汪让牛歇息的地方,就是村里的另一处汪塘的前身。真不知道在那两只汪塘在没有干枯的时候,叫什么美丽的名字呢?我真得佩服村里人的想象力。

夏收记忆
管传生

现在夏收快,随着轰隆隆的大型收割机穿梭往来于田间地头,一袋袋麦子直接装到停在路边的大卡车上,前后不过10天时间,所有的田里已经不见麦子的踪影了。而直接送到粮站的麦子通过传送带通过烘干机直接进入了粮库。而这在上世纪70年代是不可思议的事情,那时做场、打场、扬场、晒场是夏收必做的四场活。
首先是做场,成熟的麦子要收割前,必须要准备好场地。所谓做场,是把场地表面整个翻上一遍,然后洒上水再洒上青灰,石磙反复碾压,一是为了压实,二是为了碾平,通过几天的日晒,场地又平又硬,麦子就正式登场了。但并不是所有的时候做场都这么顺利,那时的天气预报确实不敢恭维,第一天报的还是晴空万里,而到了场地刚压平,突然一声惊雷暴雨倾盆而下,把整个场地浇个稀巴烂,不得不让所有参加做场的人都长吁短叹、垂头丧气。
接下来就是进入了打场的程序。这时起最大作用的就是牛或机械了,通过牛或拖拉机牵着石磙反复碾压,麦粒便逐渐离开麦穗滑落底层。这时必须用叉子将整个场上的麦秸翻一遍,再次反复碾压,最后将秸秆移开,这时全场铺上一层光滑圆亮的麦子。
第三场活是扬场,那必须靠老天爷“赏脸”,因为扬场必须有风才行,而风总是在晚上和后半夜才能满足扬场的需要。因此,扬场的人吃过晚饭就要等待。扬场不仅是个力气活,因为必须要站上个把小时;同时还是个技术活,要根据不同的风力和风向,选择不同的高度和角度。这样才能将麦堆中的杂质扬尽。
最后是晒场,就是把收获的麦子晒干,以便上交公粮和贮藏。越是天气炎热越要趁机晒好麦子并安全进仓。有时遇雨躲之不及,也只能望雨兴叹。如果长时间雨天,大家必须做好吃芽麦的思想准备了。

逮鳝鱼
骆洪宾

七月的夜晚,正是渠南乡下水稻田里逮鳝鱼的好时节。夜色降临,天空中弯月如钩,繁星点点。田野上凉风习习,蛙鸣声此起彼伏,泥土润湿的气息和野花芬芳的味道扑鼻而来,让人心旷神怡。此时,我和乡下二舅一样装束,穿短裤,赤双脚,腰上背一只鱼篓,手握一只多节大号电池的手电筒,沿着水稻田埂去逮鳝鱼。此时,水田里的稻秧苗才成活,高不过一尺,株距间隙大,水深二寸许,水田里的景物,在灯光照耀下一览无余。这时侯的鳝鱼,大多数是当年生的,尺把长,毛笔竿般的粗细。一尺多长,中指般粗细的,都是越过冬的,也有,偶尔能碰到。
我和二舅打着手电筒,沿着水稻田埂前行巡视,不久就发现了目标。一条褐色的小鳝鱼,在离埂边一米远的水田里静静地躺着。我自告奋勇地说,二舅,我来。我轻轻地走下水田,慢慢地靠近它,一只手快速地抓住了它,可惜,它竟从我的掌中滑掉,摇头摆尾地游进了水田深处,不见了踪影。我无功而返,十分懊恼。二舅说,发现鳝鱼不难,逮住它就不易了。鳝鱼身上无鳞,有粘涎,光滑得很。逮它时,只能用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成三角形用力去夹住它才行。此时,我才恍然大悟。
二舅是土生土长的庄稼人,也是庄子上逮鳝鱼的高手。大约两小时,我和二舅一起逮到了三四斤鳝鱼,其中两条粗壮的就有一斤重。回家后,把它们养在水缸里。
第二天中午,二舅母把细鳝鱼氽水后划成丝,粗的剁成段,做了两道地道的家乡特色菜,一是韭菜炒鳝鱼丝,二是五花肉红烧鳝鱼段。

紫茉莉
柏文革

下班回家,已近傍晚,在家闲来无事,便信步来到门口的水泥路上,没有目的地一路向西,行百米之远,经过邻居连婶的家门口。而此时,连婶在她家的花池旁,正欣赏她的紫茉莉。
沐风眺望,花开得正艳,把池子挤得满满的。蓦地,想看个究竟,便快步走近池畔。连婶看了我一眼说,今天下班蛮早的嘛。我应了声“嗯。”这时她突然蹲下去,伸出枯瘦的手,在靠根的地方,壅了壅土。我便把注意力集中到她的花上来。
每一株足有七八十公分高,蓬开直径达一米之多,枝枝蔓蔓,蓬蓬勃勃。枝的末梢,几枚浓绿的叶,托起簇拥的花朵,有开着的,有打着朵,静静地,散发着特有的香味。有趣的是,花喇叭虽然细小,却有四五公分之长。黄色占的比例较大,红色其次,也有两色相间,姿态不一。黄的黄得灿烂,红的红得鲜艳,美丽极了!
我清楚的记得,这池子里原来是几棵冬青,后来也不知道什么时间移走了,长出这几株紫茉莉。
我的目光又回在连婶身上,这时的她显得格外开心,可能是因为我在和她一起分享吧。突然,想和她拉拉话,便明知故问,这叫什么花?懒婆娘花呀,连婶的话开始多了起来。她说过去有个懒婆娘,懒得经常不肯做晚饭,为此家里人经常提醒她。她便找借口,说花还没有开呢。这之前,她也讲过,我为此在网上百度了一下,尽管有些出入,但我最后只记住了她的。接着,连婶拽过一根杈头,指着灿烂的几朵,呐,这些小花都是才开的。她又指指待放的那朵,看到了吗?明晚会准时开放。
连婶还告诉我说,养这种花,有个好处,就是不需要什么文化,也能管理得很好。她说这话的时候,脸上明显的有几分得意。其实这种花喜温湿、蔽荫,有长达四五个月的花期,而她的花池正好置于屋子的西山,避免了太阳强烈的光照。
说到这里,她一脸的满足,从而忘记自己是一个孤单的老人。
我心里也很清楚,连叔走后的这几年里,连婶之所以养花,是因为内心太孤独、寂寞。她的三个儿女,如今都做到爷爷奶奶这个辈分上,但仍就东奔西忙,为生计奔波,很少想到她这个还健在的母亲。连婶也体谅孩子的难处,从不打扰他们,一门心思,沉浸在她的花草里。
这时我悄悄地背过去,抹了一下眼睛,然后,和连婶道一声别。

图片新闻

邵希平 书



南角楼渡口
徐怀庚

端午节那天,一位从外地回淮探亲的老人特地来到老淮安城西南隅,现在的堂子巷大桥处走走看看,站在整洁、壮观、美丽建有四座楼阁的桥面上,看到清澈的里运河水、两岸树木青绿时。老人说,真是大变样,好美好美。以前此桥处有一渡口,我们叫它南角楼渡口,也有人叫堂子巷渡口。他说:上世纪六十年代,他就是从南角楼渡口的渡船上跨上运河中的客轮离开家乡淮安的。
之所以叫南角楼渡口,是因为渡口处在南角楼地段(古淮安城墙在此处有个角楼,叫南角楼)。古城有副对联说:“南角楼、北角楼,南北角楼望南北;东长街、西长街,东西长街卖东西。”南角楼虽然早夷为平地,但南角楼却成了有名的地理标志,之所以又有人叫堂子巷渡口,是因为渡口码头正对堂子巷巷西。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我们家就在南角楼渡口北边不远处建房盖屋、安家落户时,南角楼渡口的渡船还在渡人。当时里运河河宽六十多米,河两边渡船码头都是黄麻石一级一级从堤上伸到河边,再延伸到水中一米多,码头三边都有木桩排列着,这样的码头既防塌,又防木渡船靠码头时碰撞损伤。渡船是能装三吨多重的木船,船很宽,船舱上都铺有厚木板,船两边有木护栏。船工姓王,熟悉他的人叫他王二,就住在河西岸堤坡处。渡船上没有棹、橹、舵,唯有4把船篙,船篙有长有短,都装有铁篙头,其中有一根是装弯篙头,弄船人家船上都有根把弯篙,关键时刻它的作用很大。船主王二,当有渡客要过河时,他总是把渡船旁靠在码头上,船头的船绳拴在码头木桩上,他双手拿一根大船篙从船帮外侧扎入水中后,贴着船帮外侧,这样船就紧靠码头,上渡船的人就一脚从码头上跨上船,船也不怎么摆动。待渡河的人上齐后,他解开缆绳,从船内侧下篙,船就离开码头,他一篙一篙从船头撑到船尾,有时也有会撑船的渡客拿起船篙和他一起撑渡船。河中有流时,他会顶流把船顺着河边往流上方撑,然而再把船往对岸撑,这时船顺着流向对岸游动很快,驶到对岸不偏不倚正好靠上码头。靠上码头时,他手带缆绳,一脚跨上码头,拴好绳上船,又用船篙支在渡船外侧,让船贴靠码头,再招呼客人下渡船。在人们的记忆中,他撑渡船几十年从没有出过事。那时候过渡船也就收一分钱、二分钱,他不主动收钱,有两个木盒子挂在船两边栏杆上,过河的人都主动往里边扔过河钱。不扔他也不要。河西诸如淮城化工厂等单位工人过河钱都由单位集中支付,生产队给他补贴些粮食。
船主王二,在渡船河西码头两旁开种了许多蔬菜地,河边还圈了一个鸭栏,养了十多只鸭和鹅,他撑渡船过河时,鸭鹅就跟在船后游过来游过去,还不停“呱呱”喊叫,像给他助阵,又似一首流动的音乐。
南角楼渡口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因淮城化工厂被砍,河西菜农们又不收粪水,挑担进城卖菜改用骑车从西门大桥进城,河西也开办了浴室等,过河的人越来越少,渡船也就停摆了。2014年在南角楼渡口地址上新建了堂子巷大桥,人们通行就更方便了。



发表于 2017-8-31 14:56:17 | 显示全部楼层
南角楼、北角楼,南北角楼望南北;东长街、西长街,东西长街卖东西。”南角楼虽然早夷为平地,但南角楼却成了有名的地理标志,之所以又有人叫堂子巷渡口,是因为渡口码头正对堂子巷巷西。
好一副优美的花卷,有如边城故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8-31 15: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紫茉莉,晚饭花,夜来香,寻常花儿,写出连嫂的孤独寂寞中对美的追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3 18:52 , Processed in 0.048449 second(s), 3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