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东方旅游文化网 门户 查看主题

“真面目”的真面目 ——析《日本人的“真面目”》

发布者: 赵日超 | 发布时间: 2016-9-17 15:07| 查看数: 109504| 评论数: 3|帖子模式

“真面目”的真面目 ——析《日本人的“真面目”》       纵览世界,似乎没有哪两个国家存在着像中日之间如此深厚久远的历史渊源和纷繁复杂的恩怨情仇。曾经的学生却恩将仇报、欺师灭祖;曾经的死敌,却在建交之后慷慨解囊,给予中国巨大的经济、技术援助;曾经的侵略者,却至今仍然否认历史、妄图翻案;曾经的“蛮夷小邦”,现在却成了世界顶级的经济、科技强国。日本,一个国力强盛、文化独特、心理复杂、难以琢磨的对手!一个爱也不是,恨也不是,再不待见也无法从地球上抹掉的邻居!
       前年秋天,卞毓方先生对我说,想写一本关于日本的书。
“关于日本的书”!?我头脑的第一反应是:已经问世的这类著作犹如汗牛充栋,如:美国人鲁思-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戴季陶的《日本论》、李兆忠的《暧昧的日本人》、刘德友的《在日本十五年》、孙秀玲的《一口气读完日本史》、叶渭渠的《日本文化史》 、林文月的《京都一年》、汪公纪的《日本史话》、王忠和的《日本王室》、郑彭年的《日本崛起的历史考察》- - - - - - 等等。若论文笔,我坚信卞先生绝对是超一流的。可是若论内容,能摆脱前人的窠臼吗?万一烧出一壶“温吞水”,岂不坏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卞先生似乎看出了我的疑问:“我来写,就得和他们不一样!我的视角、我的观点、我的写法必须是全新的,而且一定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读者的评价五十年之后见分晓!” 口气斩钉截铁、胸有成竹,像是在对我释疑,又像是给自己鼓劲!
本人有幸在大学时代与卞先生同住一寝室,深知他是个“讷于言而敏于行”、说干就干的人。果然,仅仅不到两年的时间,卞先生的新作《日本人的“真面目”》横空出世!
       大凡论述国家关系的文章,往往有难以摆脱的“短板”,一是政治术语太多,使读者感到单调乏味;二是把简单的问题阐述得晦涩难懂,令读者失去阅读兴趣。
      但是,卞毓方就是卞毓方!在这本书中,卞先生跋涉了1300多年的历史,涵盖了大化改新、倭使遣唐、镰仓幕府、战国动乱、武士崛起、佩里叩关、明治维新、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侵华战争、中日建交、安倍当政等重要事件。描写了大约180个人物,包括天皇、武士、右翼政客、科学家、文学家、企业家、作曲家、普通平民甚至退休首相。如此庞大而分散的信息群,经卞先生的轻松混搭,巧妙编织,一个生动有趣、轮廓清晰的日本便出现在了读者的面前。
       卞毓方先生是当代最优秀的散文家。散文的特征就是“散”,正因为其“散”,便像调和剂一样,具备了巨大的吸附性与亲和力。而卞先生对此早已稔熟于胸,他的笔有一种魔力,就像手术刀,利刃所至,犹如庖丁解牛。通过剖析日本的文化思想、风土人情、对外交往、思维方式、民俗习惯等诸多侧面,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知、所思、所想娓娓道出。“动刀甚微,謋然已解” 。凭着一支生花妙笔,卞先生不动声色、了无痕迹地把一个立体的、读者看得见又摸得着的日本展示了出来。
     卞毓方先生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他具有深厚的知识学养、高超的语言技巧、神奇的思维灵感、奔放的写作激情和敏锐的洞察能力。季羡林先生如是评价卞先生的散文:“常常有一种奇谲的光,与之相辅,文采葳蕤,颇有气韵、底蕴。”又称赞卞先生“腹笥充盈,浩气盈胸,见识卓荦。” 读了卞先生的《日本人的“真面目”》,更觉得季老的评语是多么地恰如其分!
       有人说卞先生的文章有几种气:文气、锐气、孤气、王气、霸气。本人觉得还应该加上大气、浩气。
       中日关系复杂而敏感,但卞先生对此不胆怯、不躲闪、不回避、不媚俗、不从众、不粉饰。
     卞先生首先坦率地承认,自己曾经“不喜欢日本,一百个不喜欢,一千个不喜欢。我是1944年出生,是中国人都能理解,我的仇日、鄙日、厌日,自是从娘胎里带来。”但是笔锋一转,又忠告国人:“历史和现实一再证明,日本是个值得认真对付的冤家。- - - - - 重要的不是骂,不是恨,不是责,- - - - -“打铁还需自身硬”,咱不是战胜国么,战胜者就得拿出战胜者的威仪,关键的关键,是你必须做大做强,不怒而威,虎虎生威,虎虎神威!”(《回望富士山》)
    卞先生不是历史学家,但是他把中日两国交往的历史和日本觊觎、侵略中国的历史脉络、思想根源耙梳得有条有理、清清楚楚。他提醒国人: “日本这个民族有值得中国人反躬自问、揽镜自照的长处:她奋发,她不甘落后;她血性,她勇于牺牲;她抱团,她齐心协力;她坚韧,她锲而不舍;她认真,她一丝不苟;她卫生,她嗜洁成癖……如果她顺应“宇宙的意志”(稻盛和夫语),向善的方向发展,有理由赢得世界各国的尊敬。
也有致命的短处:岁月作证,某种时段,某种态势下,他们奉“狼道”为正道,视扩张为进取,穷兵黩武,称王称霸,搞得天怒人怨,四面楚歌,到头来,总是走向反面,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赤县扶桑乱弹》)
同时,卞先生不赞成那种片面强调 “把政府和人民区分开来”的主观、老套的说法,他根据铁一般的历史事实严肃指出:日本的军国主义“不是个别的存在,而是一大群,一大帮,一大片。他们的军国主义思潮是自下而上,挟民意而推动中央。这一现象令人深思。”(《日本曾经如是‘惦记’中国》)特别是昭和天皇竟公开供认:“战争是日本人民的意志。当时不管谁是天皇,都不能违背人民的这种愿望。”(《精神年龄只有12岁》)
卞先生根据日本人在二战中的表现,直言不讳地指出“既然战争末期有‘一亿玉碎’之誓词,战后有‘一亿总忏悔’之矫饰,随之而来的,也必然有‘一亿卧薪尝胆’之共识,气量狭小、睚眦必报的岛国根性,注定了他们总想在某一天‘以牙还牙,加倍奉还’!”( 《坂本龙马的世纪猜想》)
卞先生的这些观点新颖、诚恳、尖锐、深刻,读起来令人振聋发聩!
卞先生不是外交家,但是他把当年周恩来总理批评日本原首相田中角荣讲话中使用不当的“迷惑”(中文意为“麻烦”)一词的来龙去脉抽丝剥茧,解释得透彻至极。他一针见血地指出,这个问题的实质乃“总是有人千方百计不承认道歉。总是有人对昔日的受害国、战胜国不肯伏首。内心实际是不认可侵略。当然还包括不认可失败。”(《一段‘迷惑’的公案》)
      卞先生不是社会学家,但他以锐利的目光扫描了当今日本社会的众生相,包括日元纸钞、排队习惯、报纸报头、小酒馆的饮客、街头流浪汉、餐馆摆放的漫画杂志、观看足球比赛的少年、机场的行李传送带、旅游大巴司机、寿司店老板、果农、超市收银员等等。在他的笔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跃然纸上。富有画面感的、生动、精彩的叙述令读者饶有兴味,即使重读,仍然能体会到初读的快乐。
卞先生不是思想家,但他却有着自己的体系和思想。在《日本人的“真面目”》一书中,卞先生用短小篇幅研究中日关系这一大课题。他的目的就是向无知与偏见发起挑战,他采用的方式是普及知识和真理。即使遇到敏感的政治问题,卞先生也能左右开弓、纵横捭阖,事实、道理,信手拈来,不温不火,侃侃而谈,展现了冷静而深刻的思考。
     卞先生的文章还有很强的“灵气”和“匠气”。对于同样一件事物,他能观察出别人注意不到的细节。对于同样一个细节,他又总能突发奇思,站在别人意想不到的角度即兴发挥。
      在日本乘坐巴士时,卞先生为了打发时间,随手掏出日元纸钞仔细端详,竟然悟出“野口英世,樋口一叶,福泽谕吉,三人都以明治时代为背景,足证当下对那段“大国崛起”美梦的眷念。”(《纸钞上的‘大国崛起’》)
      下榻东京一家旅馆,卞先生打开当日《读卖新闻》头版,扫描狭长而朴素的报头,兀然愣住,思绪飕地飞向往古。针对日文中汉字、假名、英文并存的现象,分析日本人性格、人格两重性的产生原因:“无论如何,用自己的脑袋思考,用他国的文字、经典表意,怎么煮也是一锅夹生饭——何况那文字早就亦中亦日,非驴非马。文字、语言的两重性,必然导致性格、人格的两重性,这就是文化的DNA。”(《报头上的DNA》)
卞先生的文章信马由缰,挥洒自如。其遣词造句,篇章结构十分考究。关于写作,他曾经给自己做过两条规定:一,大胆把小说、影视、政论的手法引进散文。二,熔记者的敏感、学者的宏识、诗人的激情于一炉。他的情景叙述或人物描写绝无相似雷同,绝无惯用程式。其构思之奇异,文采之精妙远远超出了“惟陈言之务去”的境界。
      卞毓方先生具有典型的“匠人气质”和强烈的敬业精神。他对笔下的人物和事件一直持慎重、负责的态度,治学之严谨令人钦佩!
书中每一个篇章的背后,卞先生都涉猎了大量的资料,做足了细致的功课。卞先生很欣赏日本人所说的“神は細部に宿る”(意为“细节之中有神灵”),坚信细节决定成败,对待自己的作品,处处把细节做到极致,绝不耍滑、取巧。
     卞先生在创作的时候,写得顺利了,便拍案大呼过瘾。遇到难题了,便寝不安心,食不甘味,绞尽脑汁思考、推敲。聚精会神,物我两忘,完全进入了“一生懸命”、“無我夢中”(《‘ 一生悬命’与‘无我梦中’》)的状态。
《北国之春》是卞先生的得意之作。但在动笔之前,他先对词曲作者和首唱者的来历做详细考证:此曲是专门为歌手千昌夫作的怀乡之歌,千昌夫出生在长野县。可词作者井出博的故乡是东京北部的岩手县,而曲作者远藤实是长野以北的新潟县人,他俩都没到过长野,究竟是如何搞艺术创作的?等到情况明瞭,底细在握,卞先生才开始创作。而且仅仅一个晚上,便一气呵成。
“怨灵信仰”写出了日本独有的文化现象。为了在对比中突出日本怨灵文化的特点,卞先生还特地研究了西方的怨灵文化。
       《烹小鲜的ABC》中提到一种特殊的捕鱼方式“鲤鱼抱”。为了生动准确地叙述此事,卞先生甚至对其发生地——九州福冈县筑后川河的地理位置、深度、冬天的平均温度都做了仔细调查。
《银座流浪汉》中,出现了一位奇怪的乞讨者。为了他,卞先生仔细地研究了日本有关企业破产的法规,甚至还探讨了“日本企业自行破产之后对家属有什么影响?”“个人破产是否会记录在户口本上?”等十分具体的问题。
《和制汉字的“萌点”》中有个“榊”(杨桐树,日本人用其叶子作供品)的例子,为了这一个字,卞先生研究了这种植物的科、属及种类,甚至连“榊”树叶       在供桌上摆放的位置都没忽略。
       这样的事例,书中俯拾皆是,这里恕不一一列举。有心的读者在从此书中获得巨大精神享受的同时,也一定能够体会到作者卞毓方先生付出的艰辛。
       卞毓方先生的新作里有一篇《日本人的“真面目”》, 他在其中指出:“我们的东邻关于“认真”二字,是无需广而告之、大谈特谈的,在他们,早已随文化渗入肌肤、血液,转化为群体的潜意识。”卞先生用这一篇作为全书的名称,可谓是独具匠心。书名是全书的点睛之笔。“真面目”的真面目到底是什么?“真面目”一语双关,按汉语字面理解,意为“真实的面目”;但其日语本意却是“做事认真、执着”。卞先生用这种隐喻的手法告诉国人:日本之所以强大,之所以“可怕”而不好对付,就在于日本人做事认真;而认真就是日本人的真实面目!
        写到这里,我脑海中突然浮现出卞毓方先生的形象:他正在打听东京皇居外苑广场为什么要铺碎石子(日语称“玉砂利”)。一会儿问陪同,一会儿问导游,一会儿问路人,一直问到皇居的守卫。他问得那么认真、那么执着。我想,如果知道站在自己面前的这个人,竟然是蜚声中国文坛的大作家,那位皇居守卫一定会颔首赞叹:“啊,这应该就是中国的‘真面目’吧!”

           2016年9月6日夜于北京定福庄



最新评论

东方远见 发表于 2016-9-17 21:08:55
曾经的学生却恩将仇报、欺师灭祖;曾经的死敌,却在建交之后慷慨解囊,给予中国巨大的经济、技术援助;曾经的侵略者,却至今仍然否认历史、妄图翻案;曾经的“蛮夷小邦”,现在却成了世界顶级的经济、科技强国。日本,一个国力强盛、文化独特、心理复杂、难以琢磨的对手!一个爱也不是,恨也不是,再不待见也无法从地球上抹掉的邻居!
五味人生 发表于 2016-9-29 19:30:53
  卞先生在创作的时候,写得顺利了,便拍案大呼过瘾。遇到难题了,便寝不安心,食不甘味,绞尽脑汁思考、推敲。聚精会神,物我两忘,完全进入了“一生懸命”、“無我夢中”(《‘ 一生悬命’与‘无我梦中’》)的状态。

大散文家的胸襟
北辰星 发表于 2017-10-11 06:03:03
手筆如椽。耿閣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20 21:00 , Processed in 0.041287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