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565160|回复: 2

8月17日副刊<<百年板闸小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1 16:54: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  窝  巷
高建平

  淮安历史文化保护街区龙窝巷,是一条幽静的小巷,满眼尽是灰瓦、隔扇、挂落、雀替、砖雕、石雕,苍苔绿藤,处处透着淮安古城的韵致,小巷深处原来别有洞天。
    提到龙窝巷,不得不提巷北的甘泉井。
    淮人汪铭业《淮安龙兴禅寺志·大圣堂》中记载:唐中宗景龙二年,泗州僧迦大士游市口,见淮郡西北坊丰登桥下有古井。俗传井通海,有龙藏其中。当以某年暴水,郡城沉没,僧迦因架石井上为高台,台上建堂,以制龙怪,后称为大圣堂。亦其桥为大圣桥。
    又检乾隆《山阳县志·卷之四·建置志·市井》云:“甘泉井,俗名:龙窝,在丰登桥侧,传与海相通。又云,通淮上,建大圣庙镇之。”
  传说,大圣堂有一位住持,名叫“口口道人”,带着一名独眼龙小道童。大圣堂隔壁住着一位私塾先生,他和“口口道人”是好朋友,两人常在一起下棋。
    一天,道人外出有事,先生到大圣堂,见小道童伏案大哭,上前询问缘由。小道童说,想回家看望妈妈,无奈道人不准,私塾先生认为回家探母,乃人之常情,于是让小道童快去快回,如果“口口道人”知道了,一切责任由他担待。
    小道童听后非常高兴,急忙下跪央求:“既然如此,请先生帮个忙,将后门封条揭开,我到后院甘泉井打桶水,洗洗脸就走。”二人一起来到后院,先生刚将封条揭下,小道童便一阵风似的跳下井不见了。
    此时,正值道人回来,他口中念念有词,运起神功,搬来一块大青石,盖在甘泉井上,又画了一道符。原来小道童是当年水漫泗州的水母娘娘的儿子独眼龙。
    水母娘娘为了要报丈夫泾河老龙被魏征斩首之仇,挑起两桶五湖四海水,准备淹没人间。经过淮安西门时,肚子饿了,想找点东西吃,看见路旁有一家面店,便进店吃面。不料一碗面没吃完,肚子痛得满地打滚。面店老板娘忽地变了脸,原来是观音菩萨,吃的面条是镇妖铁链。观音将水母娘娘锁在西门外,化作一道大堤,以防洪泽湖堤决口。
    独眼龙无依无靠,在甘泉井下暂居,寻找机会解救母亲。“口口道人”去井里汲水,发现了独眼龙,将他变作小道童,让他虔心修善,不要与民众作对,并用画着符的封条封住通往甘泉井的后门。后来,人们认为甘泉井就是龙的窝穴,这条巷子便取名为龙窝巷了。
    1954年,开筑新西门大街时,大圣堂被拆除,据说甘泉井仍保存在沿街楼房之下。龙窝巷名,至今仍在沿用。巷子较窄,东西宽只有两公尺五左右。
    走进龙窝巷似乎进入另一个天地,听不到人声鼎沸,更无车马熙攘。巷东的高大封火墙古老院落,显然是徽派建筑。寻访故老,得知这是大盐商王蔚华的故居,斑驳的墙皮上布满苔痕,踏着四层青石台阶,推开一扇虚掩的门,一座宁静的的古朴院落展现在眼前。
    面南走马楼上,半开着一扇窗,窗前一钟形风铃,在院落里有一声没一声地叮当着。“断檐几许飞檐在,小楼何人曾临窗”。天井里,一位鬓发斑白的妇人,坐在藤椅上,低头摆弄着膝上的针线笸箩,一只白黄相间的猫,静卧在她脚边。好一幅悠闲的画面。
    转身往回走,出了西院门。脚底的青石板像一条河,蜿蜒而去。一条很长的巷子,龙窝巷南至镇淮楼西路(旧名:响铺街),北至新西门大街。举目皆是老树、旧房、青砖、灰瓦、古桥,历经岁月的沧桑,依然如故。
    在这条古巷里,东西连着多子巷与小人堂巷,还有丁澄故居、高凌云故居、周尔辉故居、赵家龙窝大楼、许氏宗祠、许家大院、海会庵、既济院、支氏宗祠。如今,已被改造成古城的著名景观。
    徜徉在古巷里,会有穿越古老与今昔之感。巷子两边店铺的名字,有韵味又别致。在巷子里闲逛,碰上待在荫凉处纳凉的熟人张璞,拉呱几句,再去小巷南头小吃店(原恒益泰杂货店旧址),吃上几串烤羊肉串,看来来往往的人……
    在这条小巷里不知藏着多少朴拙的《清平乐》。转身慢慢往回走,太阳渐渐收去了流金般的光线。黄昏时分,飘起了蒙蒙细雨,龙窝巷成了静谧的水墨画。墙角,一朵无名的小野花,正悄无声息地绽放着。
    越往巷子深处,越觉静穆空灵,仿佛一条时空的隧道,带你走进明清的传奇。

百  年  板  闸  小  学
段宜昌

  (一)民国初年淮关在板闸创办四所小学

  光绪末年,我国教育发生重大变化——废科举,兴学校。据《续纂山阳县志》载:光绪三十二年(1906),政府在爱莲亭旧址,改板闸义学为公立求是高初两等小学堂,以翁书院原来拨办义学的田祖钱为经费,招收板闸子弟入学。一年因失去田祖钱而停办。三十四年(1909)镇上杨子江等人筹资,又创办了公立凤鸣初等到小学堂,校址设在太平街上的观音寺中。但维持的时间也不长。
  民国初年,淮安关署在新文化影响下,在板闸办起了四所小学。
  1912年淮关在西街玄天宫办一所小学,时称玄天宫小学,由当地读书人吴念渠、黄联桂(字丹如)任教,生数50多人,学生按成绩分为一至四年级,学费及教师薪金全部由淮关支出。教材由县公署第三科供给,业务上受县府视学督察。这一年,淮关还在板闸城隍庙隔壁办习艺学校一所,让失业的贫困青年进校学习织布、织毛巾等技艺,这给板闸日后纺织业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1921年淮关增办小学两所,一所在淮关大楼后面的南街王公祠,称王公祠小学,由当地读书人朱午桥、朱绍文任教,学生60多人,一至四年级两个班。另一所在关署北怡园后湖边的爱莲亭,一至六年级三个班,称爱莲亭高级小学,由淮城北门读书人喻仰枢(喻四先生)任校长。以上两所学校的经费也是由淮关公费列支,业务上由县教育部门指导。1927年,淮关又在东街东头文昌阁北边的姚公祠办小学一所,称姚公祠小学。该校一至四年级,生数40多人,由当地孙萌轩父亲孙五先生任教。至此,由淮关出资兴办的小学已达四所,分布在镇的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基本满足了板闸及周边孩童接受新式教育的入学要求。这些学校有别于传统的私塾,课程设置有:国文、算术、自然、历史、地理、音乐、体育、美术、修身等科,《修身》主要是讲授传统道德。

  (二)民国政府将板闸四所小学合并为板闸国民小学

  1931年民国政府取消内地关卡,施行货物就厂征收统税,盛极几百年的淮安大关被裁撤,原四所小学经费断绝,生源也因人口大量外流谋生而严重不足,濒临关闭,遂由当时县教育局接办,将原玄天宫小学、王公祠小学、爱莲亭小学、姚公祠小学合并,迁址板闸东街帝君庙园缘壇内,新建校定名为板闸国民小学。是时,一至六年级学生80多人,黄丹如任校长,喻正基(喻仰枢之子)、孙应轩等任教师,以后生数逐年增加。1935年,学校生数增至一百多名,一至六年级共设一三、二四、五六三个班,遂更名为板闸国民中心小学,由喻正基任校长,教师除孙萌轩外,当地读书人李炎生、赵洪锦等相继进校执教,这时学校课程除文、数、史、地、自、音、体、美外,还将《修身》改设为《党义》课,讲授三民主义,后又改为《公民》课。

  (三)抗战时期板闸国民中心小学更名为板闸小学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1939年2月日军侵占淮安,此时的淮安民不聊生,教育经费全无,县教育局随政府迁至曹甸(今属宝应县),板闸国民中心小学被迫停办。学生有的失学,有的至附近私塾就读。过了约二年时间,到1941年,日寇对板闸统治薄弱,原校教师孙萌轩与设在曹甸的县教育局取得联系,组织学校在原址复课,将国民中心小学更名为板闸小学,孙萌轩任校长,李炎生、赵洪锦、周岐、黄协和等任教师,一至六年级学生百余人,仍设一三、二四、五六三个班,经费由县教育局列支。当时教师工资发给粮食每人每月二百斤左右不等,发工资时学校派人牵着毛驴去近百里外的曹甸将粮食驮回,还因形势紧张时有拖欠。

  (四)抗战胜利后一度改为苏皖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学校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1日淮城解放,11月中共华中分局进驻淮安,征用盐阜师范学校所在地的"省九中"校址作为分局办公地点,盐阜师范迁至板闸。11月底,苏皖边区政府将盐阜师范改为苏皖教育学院,同时将板闸小学改为苏皖教育学院附属实验学校,校长由学院供给制干部张凤吾担任,孙萌轩等任教师,学生增至近300人,其中有党政军干部子弟百余人,本地群众子弟百余人。另外还附设一个幼儿园,园主任陈士修,由学院选派,幼儿四五十人,园址设在板闸小学东侧萧宗祠(1954年后,这里改办淮安毛巾厂),幼儿园主要招收小年龄的享受供给制的党政军干部子弟和烈士子女(解放后曾任上海市委书记、市长曹荻秋的女儿小宁当时就在该园上学),使其在德、智、体几方面都得到发展,为小学教育打好基础,幼儿园小朋友全天寄托在园内。实验小学实行全日制,分为普通班和干部子弟班,仍按一至六年级编制,干部子弟班学生一般在学校食宿,一应经费均由学院列支。课程设置按行政公署文教处编印的教材编排,教学内容有很大的实用性,教学方法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紧密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各科教学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渗透思想教育。当时学生会唱革命歌曲、会跳秧歌舞,各班教室办学习园地,含“挑应战”、“大家看”、“批评和自我批评”等栏目,学习气氛非常活跃。
  1946年秋,苏皖教育学院实验学校与新安儿童保育院、淮南干部子弟学校、淮南中学、建大附中合并为华中干部子弟学校,一并由汪达之任校长,带领迁移至山东,而当地群众子女则还在原校学习。学院撤走时留下一架德国造风琴,此风琴一直放在板闸小学, 20世纪90年代被“苏皖教育学院文物陈列室”征集。

  (五)1946年学校更名为板闸国民中心小学

  1946年秋至1948年秋,国民党军队占领两淮期间,原苏皖师范学院实验学校更名板闸国民中心小学,由县政府教育科接管,仍设一三、二四、五六三个班级,学生不足百人,先后有三任校长,即孙萌轩、汪养真父亲及汪养真,教师有李炎生、赵洪锦、张琢、张永林、周岐等人,课程除国文、算术、史、地、自、音、体、美外,还增设《童子军》课,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

(六)1948年学校沿用老校名板闸小学

  1948年11月,淮安二次解放,板闸小学在淮城教育局的领导下开始复课,原板闸国民中心小学更名板闸小学,校长张琢,教师先后相继有林总、杨村生、张永林、黄联辉、杨寿臻、王洪英等,教师薪金每人每月大米100-120斤,由教育局折成货币发放。为了争取知识分子归来,并使他们稳定情绪消除疑虑,教育局对任教老师薪金一律从11月刚解放时算起,教师们12月份刚工作就领到了两个月的工资。教育局在经济上关心教师的同时,在管理上也非常严格,县督学经常身背背包,脚穿草鞋,在下面查学,督导教学工作。那时,教育局对学校领导干部的配备也很讲究,不到三年时间板闸小学就换了五任校长,分别是张琢、孙若明、季品山、王世权、陈展。
  此时,国内重大事件一个接着一个,学校在做好正常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完成许多配合政治任务的工作。淮海战役结束,大军渡江之前,组织学生手持三角形五彩小旗,高呼口号去公路边慰问南下解放军;重大节日时,组织学生演出小型节目向群众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学生演出的《兄妹开荒》《放下你的鞭子》《小放牛》等节目很受群众喜爱;抗美援朝开始,学校还组织学生上街打腰鼓,演出《人民必胜美帝必败》《中朝人民力量大》等活报剧,教唱《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五一”、“国庆”等节日组织学生手持彩旗,高举领袖像去淮城体育场参加集会和游行。学校老师在教好学生的同时,晚上还到工人夜校教当地工人识字。
  随着社会的稳定,在校生逐年增加。1949年,周岐老师来校执教时从徐杨、黄元、毛渡等地带来三十多名学生插班学习。当时在板闸小学上学的学生遍及周边十多里,运河南锣鼓墩、杨小艞等地都有学生来校求学。有人入学前已参加工作并加入共产党,入学时逾二十岁,他们和小学生一起学习文化。因形势发展需要,1951年高年级学生陈学文、魏国铨、杨万帮三人没上完小学就赴盐城去当干部。
  1951年7月至1955年7月,校长是陈展,教导主任先后有陈健、王寿庸,教师先后有谭国玮、潘少臣、熊碧玺、侯孝国、卢松森、宋美珍、汪洪锦等。这一时期学校不断发展,生数逐年增加,班级由原来的一三、二四、五六三个班发展到一至六年级单轨六个班,。当时镇上不少二十岁左右的青年纷纷到学校插班学习,甚至出现已婚青年夫妻双双背着书包上学校的动人情景,有的女生还抱着吃奶的孩子来上课,有的学生年龄比老师还大,老师教学也丝毫不敢怠慢。为了加强管理,学校除教学正常课程以外,每天早上有晨会,放晚学之前有晚会,周六下午第二节课开班会或校会,其内容大部分由班主任讲班务工作,对班级内发生的事情进行表扬和批评,有时还在班主任指导下学生之间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些活动对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以及推动良好校风的形成颇有好处,对提高教学成绩也起了一定的保证作用。1952年六年级18名毕业生全部考取了高一级学校,毕业班语文老师谭国玮、算术老师王寿庸也先后考取高等学校带薪学习。
  1955年9月至1959年2月,校长是汪养真,教导主任张福麟,教师有殷吉成、陶洪佑、丁文、徐礼泉、徐桂芳、刘本芳、王玉珏等,这一时期学生已增至300多人,一至六年级六个班每班生数都有五六十人,教师文化业务素质也相对较好。其中汪养真、陶洪佑、张福麟、徐桂芳等早在解放前就从事教育工作,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殷吉成更是河下著名才子,系道光年间著名水利专家殷自芳后人,教授语文、历史,得心应手。汪养真校长管理有方,1956年在全县统考中,板闸小学成绩优良,汪校长获得一块苏联体育表的奖励。当年有六人考上淮安县中学,其中李凤翔后来考上南京大学中文系,成为当地第一个大学生。
1957年“整风、反右”开始,知识分子的“思想改造”不断深入,教师汪洪锦在反右运动中受到错误的逮捕、判刑,后经核实予以平反,重新任教,最终在县进修学校退休。1958年人民公社成立,大跃进开始,为了配合国家中心任务,师生深入街头巷尾,书写墙头标语,画宣传画、漫画。现在看来,当时那些铺天盖地,配合“总路线” 、“大跃进”、人民公社等政治性很强的标语和墙头画其内容不切实际,很有些异想天开味道。教师们还要分工定点扫除文盲,学生要教自己的父母、哥姐识字,学校有时还在镇西头百子堂路边和镇东头大桥口设识字卡教那些过往行人识字。
  1959年2月校长是张垦飞(苏南下放干部),教导主任张琬、夏银(1959年9月接任),教师有谭蔚华、牟尚春、刘纹豹、张崇文、王太丰等。1960年2月林慕猶任校长。
  1959年以后的几年间,国家处于困难时期,学校“流生”不断增加,生数由300多名减至200多名。在困境中,学校老师还是任劳任怨,苦渡难关。
  1961年至1968年校长是崔万龄,教导主任金元,教师先后有厉杰、陈永武、刘国志、卜崇保、陆淑俊、朱筱玲、丁晶珍、丁梅珍、王兆龙、周寿福、杨淑云、姚均祥、李品国、徐承兰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国民经济趋于好转,生数又渐增至300多人。学校注重抓教学质量,领导人坚持带毕业班主课,教学研究空气浓厚,管理严谨。学校勤俭办学,备有一套木工工具,桌几、门窗一有损坏,校长和教师就动手修理。
  1964年国家试行“两种教育制度”,板闸小学教区范围内先后办起了七所耕读小学。当时的耕读教师有徐士英、周德富、祝元龙、谢永甫、黄宝成、孙树耕、陈洪荣、朱常云等。耕读教师由县局每人每月发给3-6元补助费,其余以生产队记工分方式解决报酬问题。教室一般设在队房,学生大多数只有七八岁,读一、二年级,每班生数二三十人。耕读教师既教小学生,又要教成年人识字,担任扫盲教师。至1965年县文教局对耕读教师视其所教的生数和教学状况相继定为民办教师性质,每人每月补助费也增至12至20多元不等,后经逐步整顿,分散的七所耕读小学有的合并至板闸小学,有的则停办。
  1966年夏,“文化大革命”风暴影响板闸小学。学生带上红袖章闹“革命”,校园内贴满了大字报,有很长一段时间文化课无法进行。崔万龄校长和金元主任被当着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批斗,王兆龙、丁梅珍等老师也因社会关系和个人历史问题被批斗。这时,学校领导权由“文革”小组行使,板闸小学“文革”小组组长是一位贫农出身的老师。
  1968年底《人民日报》发表了山东省侯、王两个民办教师提出的“公办小学下放到大队来办好”的建议。根据淮安县文教局安排,小学老师基本上回原藉任教,各地按大队开办小学。这时崔万龄校长调回原藉朱桥乡,原来的板闸小学一分为三:板闸小学、新闸小学、新渠小学,各年级在校生分别回本大队小学入学。当时板闸小学由姚钧祥负责,教师有段宣昌、康加禾、刘忠确、丁晶珍、王兆龙、贾秀珍、朱常云、杨淑云、李国宝、柏秀华、钱林等。新渠小学由原板闸小学教导主任金元负责,教师有徐士荣、严金兰、徐秀英、朱小林、胡兆坤、王开林、徐士英等。新闸小学由卜崇保负责,教师有陆淑俊、周寿福、厉梅、黄宝成、陈洪荣等。
  这时学校由贫下中农参与管理,先后进驻板闸小学管理的贫下中农代表有徐通、尤正邦,他们由大队革委会派遣,每天到学校上班,由生产队记给工分,贫下中农代表经常聘请老党员老贫农来学校为学生“忆苦思甜”。

  (七)1969年增设初中部,校名改为板闸学校

  1969年暑假,基于四届小学毕业生升初中的问题没有解决好,在没有人力财力支援的情况下,根据上级指示精神,板闸小学挖掘潜力,因陋就简增设了初中班,学校改称为板闸学校。招收初一新生一个班64名,学制二年,教师从原有小学老师中选任,由段宣昌任班主任,兼教语文和物理(主要学习农机知识)、生物(主要学习农业技术),苗学元教数学,吴祥元教军体。后来,教师又增加了韓荣欣、王寿晟、邵味兰等。教师利用假期、假日参加集体劳动或军训拉练,平时要帮地方出大批判、小评论专栏。
  1970年校长是翟瑞亚,教师增加了张少亭、杨成龙、陈健、曹得桂等。1971年至1991年校长是杨村生,副校长先后有陈金宽、段宣昌、王志贵、钱玉龙、姚均祥、杨爱明。1971年以后教师又相继增加了汪沐群、夏明、张时宇、卞凤珠、王玉兰、谢永甫等。小学发展至八个班,初中发展为两个班。
  1977年秋,扬清公路板闸段改道成翔宇大道,原来在学校东北面的路面改从学校操场穿过,校舍大部分拆迁到公路东北方向,改道后的公路位于学校门前。这一次拆迁以后,学校新建三排教室,计二十七间。
  1980年,初中班由两年制改为三年制,改称板闸联办中学。王柏林、晁桂芬、梁凤兰、叶佩林等具有大专学历老师先后来到学校任教初中课程,初中三个班每班生数均在60名以上。1983年初三一个班连同复习生多达86名。
  1991年10月杨村生校长离休以后,杨爱明任板闸学校校长,段宣昌任党支部书记。任副校长的有姚均祥、何安环、徐国权。

  (八)1995年撤销初中部,恢复板闸小学老校名

  1995年秋,办了二十多年的初中部撤销,原有三个班的学生连同任课老师一起并入城郊中学,同时学校增设了三个幼儿班,板闸学校又恢复板闸小学老校名。
  1996年,板闸小学被淮阴市评为首批“普九”合格小学,秋季学校接受国家教委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验收和督导。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学校特别重视课外活动课,学生中建立了小制作、小发明等各类科技活动小组,多次去南京、无锡等地参加省级以上的比赛。1996年获团体总分三等奖,1997年获团体总分二等奖。蔬菜科技小组发明的“大头菜挖心种植技术”,1994年获江苏省第七届青少年科技发明一等奖,同年8月在广西南宁获第七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发明暨科学论文讨论会一等奖(这项殊荣是江苏参赛项目中唯一的),1995年7月获江苏省亿利达青少年科技发明一等奖,1996年11月获江、浙、沪、津、鄂、川六省市亿利达青少年科技发明一等奖,被省市及全国十多家报刊及广播电台、电视台报道。1996年江苏科协及科技辅导员协会在淮安召开科技工作会议,特地组织参会人员来板闸小学参观,中央电视台《金色少年》栏目主持人来校采访。

  (九)2008年板闸小学因大规模城市建设被撤并

  随着淮安城市规模扩大,依据新的城市规划需要和上级安排,1999至2001年板闸周边的新渠小学、新闸小学、夹河小学相继并入板闸小学,学校规模扩大至12个班,在岗教师增至30多人。这时校长是何安环,副校长先后有时明龙、闵崇亮,教导主任先后是杨毅、邱宏权、李金明等。学校认真开展教学研究,重视提高教学质量,不少毕业生被淮安市重点中学录取,其中被文通中学、外国语学校录取的学生有的还享受免费保送的待遇。板闸小学在当时整个板闸镇十三所学校中升学率是最高的。
  2003年翔宇大道拓宽,学校西南方向校址在红线范围内,板闸小学原校址帝君廟内建于嘉庆年间的两座小楼也被拆除。
  2008年,依据淮安市整体建设规划,市府行政机构东移板闸,板闸小学遭遇撤并,师生被当时的城郊中心小学接收。至此,创办百年的板闸小学校牌便收了起来。
  悠悠岁月,百年沧桑。在将近一个世纪的岁月中,板闸小学为百姓子弟的入学提供了很好的服务,为普及教育、满足当地人民的文化需求乃至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板闸古镇的居民从十几岁的青年人到白发老人,每个人的童年趣事几乎都与板闸小学相连。在翔宇大道有轨电车上,当听到“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报站时,乘客中的老板闸人会深情地向车窗外看去,并告知身旁的乘客:这里原是很有名气的板闸小学。



发表于 2016-9-2 11: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百年板闸小 学>>在走过了百年沧桑,完成了她的历史使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4 11:1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文化的记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3-29 17:15 , Processed in 0.045034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