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04662|回复: 2

5月4日淮安区报选发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郭平《柳正梅的诗书画》等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5-3 16:32: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江山 于 2016-5-4 09:53 编辑

梅花三弄
——柳正梅的诗书画

郭 平

我初识柳正梅,与诗书画无关。

几年前,大学里的同事说他有一位朋友的孩子有文学创作的天赋,想让我帮着指导指导。我答应了。约好时间,柳正梅带着她的女儿张元来了。张元那时上高中,腼腆得几乎不说话。做母亲的柳正梅则滔滔不绝,当着我这个头回见面的外人的面,琐琐碎碎把女儿说了个遍。爱女之急切,令人忍俊不禁。打开张元的作品,的确很有才情。于是把柳正梅丢在一边,和张元说了一通文学的事情。

过了一阵子,张元自己带着新作品来给我看,顺便拿来一卷书法,嵇康的《琴赋》,行书,那么多字,从头至尾,精工雅洁。张元说,这是她妈妈写了送给我的,因为我弹琴。我一下子没转过脑筋来,心想我认识的文化人不少,像这样实在到完全看不出文化模样的书法家,还没见过。

从此知道了柳正梅是位书法家,并不断看到她的作品。我虽然很少练书法,却始终关注书坛。看了柳正梅的作品,心想写得这么好的书家怎么以前竟全然不知。柳正梅的书法初看平正秀美,笔笔精到却无甚奇处,细品则可知其来源,既有二王的俊逸董其昌的萧散,又有赵孟頫的端谨王铎的洒迈以及苏轼的放旷。且皆有森严的法度,不越雷池一步。照说,以如此功力,早可以“别出心裁”创设“自家”面目,在以创新为旨的书坛中崭露头角、夺人眼球,而柳正梅全然无此想法,只是在传统的丰厚积累中潜心汲取,如同发愿做一次漫长的取经之旅。作为一位其实早已在书坛获得声望的书家来说,这种突然放弃各种展览与比赛而平心静气躬耕砚田的做为,显然出自更深刻的思考和更从容厚重的本性。

书法的传统,以表达为旨归,与所写内容有极深微的关系。这一点,柳正梅非常清楚。因此,她的作品避开单纯在各种书体的“表演”中做文章,避免一上手就是“龙腾虎跃”、“宁静致远”、“远上寒山石径斜”之类,而是对于书写内容进行抉择。她习董字,便常抄录董其昌的《画禅室随笔》,一代开宗立派的大家心得,显然被她读到心里去了;她抄吴从先的《小窗自纪》,其中“良心在夜气清明之候,真情在箪食豆羹之间”;“‘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足敌《秋声》一赋”;“以看世之青白眼转而看书,则圣贤之真见识”等等人生艺术的真知灼见,显然也是她的内心自况。再如《论书启》、《林泉高致》、《人间词话》、《艺概》以及各家诗词,都是柳正梅熟读并感同身受的道理与情怀。因此,写出来才别有会心之感,才会成为她自己的呼吸。看她的书法作品,在感受书艺之美的同时,你会不知不觉地进入阅读状态,你会明白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深刻道理,书法,是一种表达,也是一种阅读。这与徒有线条墨色的表相,当然有云泥之别。

除了抄录古人的言语,柳正梅还常抄录自己的诗作。她的诗格律谨严,当行本色,诗作内容也多是寻常生活的记忆,平实、温厚,全无高大上假大空。初看也是无甚奇妙,细品则有扎实生活的厚味和芬芳的内在情感,如同挚友亲朋之间絮语一样,所有的表达都是真率直接而又颇值咀嚼的。如《回乡》:“欣欣回故里,麦事垄中忙。遥见炊烟起,灶前是我娘。”《冬日临池》:“一夜冽风吹,朝来冻砚池。欲书且呵墨,冰雪化珠玑。”“余今年五十,颜色已无妆。君献油糕润,儿烹寿面香。砚田磨墨乐,辞海作诗忙。感此郎情意,悠然心致祥。”用近体格律,而诗意直白高古,生活质地扑面而来。这样源自生活发乎己心的诚朴言语,比之于那些绮词丽句、仿佛古诗的诗,不知要高明多少。

柳正梅的绘画也是如此。以她平朴简易的个性,她平常爱画花卉兰石,都是触目可得的寻常之物,但却又常习山水,欲以天地间雄浑苍茫的意韵掺入这些寻常之物。如果揭开用意,其间的思量,可称高明。与她的书法一样,她的绘画也绝不肯随意涂抹,而是敬奉传统,力求每一笔的来历出处。如此方式,看似拘泥,实际上,她早已于一笔一划中体谅到了巨匠的胸中丘壑,并有把握借他人酒杯浇自己的块垒。

柳正梅的书、画、诗,有一种共同的品质,同样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真实与厚道。不怪诞奇崛,不幽邃迷离,不悚人眼目,似乎没什么了不得。但是,面对她的作品,我们会一下子看到自己寻常的生活与心情,觉得有人代我们说出了每个人都有的体会与愿望。我们无须对之仰望崇敬,不必为自己的庸常感到惭愧,便可以在不觉中融入一种美好,并让自己内心的美好汩汩涌出。

然而,“三弄”毕竟隐含着深意,深藏着一位在艺术、人生路途中默默前行探索者的高标。这一点,在她自己的诗中其实就可以感受得到:“云卷云舒千岭上,峡关虎跳巨龙咆。浪飞谷底涧深处,直入长江万里涛。”如此怀抱,也是柳正梅眺望的目标,是她内心境况的另一种写照。如今一般写书法者,之所以内涵缺失,在我看,主要是不读书、不写作,再就是视野狭窄。要知道,不谈古代巨擘大家,即使是近代民国的女书家,有哪一位不是饱读诗书、文章锦绣?而如今的书家,又有多少腹有诗书、写得一手好文字的?书画专业大学生被归入艺术类招生、文化分数的要求要远低于一般文理科学生,实在是笑话!胸无点墨而欲成就书画,实在也是妄念!

“三弄”所来有自。《世说新语》中,风流名士王子猷素知桓伊善吹笛,有一回遇到途经他所在之地的桓伊,王子猷便请桓伊吹笛给他听。此前两人互相闻名却向未谋面,桓伊位高权重,王子猷达名远播。于是桓伊出笛为奏三弄,客主不交一言而别。

这则听起来有些任诞的故事,其中包含了孤独与清高,是对自己艺术的尊重,对自己心向往之境界的惜护。这样的故事,在柳正梅的生活中大概不会发生,因为她那么朴实厚道。但如果我们完整地“聆听”她的“三弄”,却可以分明地看到她的清高与孤独,那种独往崇山大川、语不惊人死不休的志向。


                                     (郭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2015年夏于南京鸿泥阁



发表于 2016-5-3 23:10:09 | 显示全部楼层
该文已发5月4日《淮安区报》
郭平: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5-4 10: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一画一世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13 02:02 , Processed in 0.06048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