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26082|回复: 3

马鸿增:画坛“草根”的艺术新境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4 21:34: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画坛“草根”的艺术新境
——王兆奎花鸟画的写意性和寓意性
  马鸿增
mmexport1619857922361.jpg
不慕乌纱不贪钱,
常伴孤灯画案沿。
此身难遂高堂愿,
只因结了书画缘。

  王兆奎是花鸟画坛上一位年逾七旬的“新星”。近日有人称他为“大家”,他却自称:“我就是一草根,一棵攀附在画坛边上的小草。”他笔名”村石”,意思就是乡村一块普通石头。然而,就是这块普通的石头,由于接地气,肯登攀,他的作品居然获得“奥林匹克之旅全国书画大展”特等奖,这不能不说是奇迹。
  王兆奎出生于江苏淮安农村,年轻时曾在基层文化馆站摸爬滚打了七年,后又在农村中小学教了三十多年语文和美术。凭着他对中国书画艺术的挚爱,在师范读书时学到的一些绘画知识,特别是前辈名家江鸣歧、钱行健的热情指教,激励着他一直坚持自学,潜心钻研诗书画艺,广交艺友,博采众长。每有佳作,必自吟诗词,题于画上。凭着他的悟性、顽强和毅力,在传统花鸟画的基础上,走出了一条自己的路。
mmexport1619857815683.jpg
  王兆奎的花鸟画艺术,我最看重的是写意性和寓意性。
  中国画在几千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特的美学体系——“写画”体系,其核心是:以传写性为躯体,以写意性为灵魂,以书写性为风骨。传写性即以形写神、传神写照、写物象之生命;写意性即倾泻情思、抒写性灵、写自我之生命;书写性即以书法精神入画、骨法用笔、写笔墨之生命。这三者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动态平衡。三者结构方式的不同可以衍生出多种创作形态。现在所说的“写意画”,是指与工笔画相对应的一种简笔水墨画法,可以说是以写意性为主的三性统一。
mmexport1619857987798.jpg
  在王兆奎的写意花鸟画创作中,我看到了他对“写画”三性的理解与追求。尤其是写意鸿雁,在乡先贤边寿民的基础上,师造化,师传统,出新意。往往以苍浑生动的笔墨写其形神,以丰富多变的动态组合展其性灵,以篆隶书法作诗拓其意境。如:“碧空万里展英姿,不慕喛檐雀笑痴。因恋苇间芳草地,一生从不临高枝。”将雁人格化,也是自我表白。再如:“兴来泼墨写群鸿,飞鸣栖食趣无穷。吾笔绘我胸中雁,休管与人同不同。”这是直抒胸臆。不久前我曾写过一段评论:观王兆奎画雁,是一种审美享受。大笔挥写,水墨淋漓,落笔成象,形神俱似,飞鸣栖食,各具生机。并能融前人之长,画出自家面貌。真可谓“古有边芦雁,今推王飞鸿”。又道是“边雁苇间飞久远,王鸿居然又出新”。(边寿民室名“苇间书屋”,王兆奎室名“居然斋”。)
mmexport1619858029426.jpg
  寓意性本属于写意性的组成部分,即所谓托物言志,状物抒情。宋代《宣和画谱》就要求花鸟画“夺造化而移精神遐想”,并具体归纳出:牡丹芍药、鸾凤孔雀要“使之富贵”;松竹梅菊、鸥鹭雁鹜要“见之幽闲”;鹤要“轩昂”,鹰要“击搏”,柳要“扶疏风流”,松要“岁寒磊落”等。此后,徐渭、朱耷、石涛、郑板桥、齐白石、徐悲鸿等富于人文精神和个性意识的画家,拓展了花鸟画的寓意空间,乃至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或歌颂,或讽刺,嬉笑怒骂,自然成章。然而改革开放之前,由于种种社会原因,动辄上纲上线,花鸟画的寓意性受到压抑。新世纪以来,“去思想化”、“金钱第一”的流弊,同样束缚了画家们的思维。老一套、雷同化、伪清高、伪典雅,已成为花鸟画坛的顽疾。
  令人感动的是,王兆奎这位富于正义感、使命感的画坛“草根”,从自发到自觉地开掘着花鸟画的寓意性,紧扣时代的脉搏,将自己的生活感受、喜怒哀乐,融入到花鸟画创作之中,揭批假、恶、丑,歌颂真、善、美,通过诗、书、画交融互补的结构方式,予以强化的艺术表现。早在20年前,有感于社会环境和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他画了一幅墨虾图,画面题上“何处有清流”。针对贪腐现象,他画了一群张大嘴巴的鱼争食诱饵,题诗“钩上挂金币,明知这是计,为何还争食,前腐后又继”。在一幅《食蟹图》上,他用锋利的文笔写出贪官污吏“非落汤绝不脸红,不揭盖难见其一肚子黄金白银,此皆来历不明之物也”的丑恶嘴脸。与此同时,他热情洋溢地画仰视的鹭鸶立于莲池,题上“思莲图”,谐音“思亷”。他常画欢快的虾群悠游于荷塘,题上“清宴莲池好风光”、“莲池碧水戏青虾”。在《苦瓜图》中,他题道:“苦藤苦叶连苦根,味苦皆因长野村,纵然食尽人间苦,犹为世人献青春。”借瓜喻人,讴歌了千千万万普通劳动者的奉献精神。
mmexport1619857827677.jpg
  难能可贵的是他还在花鸟画创作中力求抓住主弦律,歌颂正能量。荣获北京奥运会书画大展特等奖的《群仙夺冠》,以一群仙鹤飞向彩虹的壮丽景象,展现出“更高、更快、更强”的奥运精神。荣获“献给祖国、献给母亲”中国书画名家大赛金奖的《满园春色燕归来》,以虬曲郁茂的紫藤与欢快腾跃的群燕交织为一派生机,唱出了海外游子的心声。入选《1949一2000中国美术选集》的《国花颂》,以罕见的竖式构图和痛快淋漓的笔墨,抒写出牡丹风动的英姿,配上题诗:“昂首开富贵,含笑舞东风。此花真国色,根扎民心中。”画龙点睛地深化了主题。此类歌颂性作品处理不当可能会有牵强附会之弊,而王兆奎却能恰到好处,自然流泻真情。
  王兆奎的“草根”精神,以“欢乐着人民的欢乐,忧患着人民的忧患”为内核,让群众喜闻乐见的花鸟画,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其花鸟画的写意性和寓意性,既是传统文化的延伸,也是时代脉搏的回应。画坛需要更多这样的“草根”!
  (马鸿增:中国美协评论委员会副主任)


发表于 2016-3-22 20:44:33 | 显示全部楼层
情融诗书画笔歌*真*善美
——《王兆奎诗书画集》赏析
赵日超


     王兆奎画家是我30年前初中语文老师,近二年来,因工作的原因,在与先生的相交相知中,我一直都在试图用一种方式来亲近画家,并不断地读到他众多的花鸟画作品。我的认知里,王老师在花鸟画领域的独到之处,在于他的画既十分注意整体构思,又十分讲究造型生动。打开《王兆奎诗书画集》,不难看出他的作品能在古旧里出新,缘物中寄情,写景上造境。其美学思想追求的是一种求“真”精神,向“善”的境界,和“唯美”的情怀。
    《群仙夺冠》画面为一群仙鹤在蓝天飞翔,一道彩虹斜挂碧空。这是多美的画面啊!画鹤的画家太多了,但能把鹤和彩虹画到一起,并把它和《夺冠》联系起来,从而反映“更高、更快、更强”奥运精神这一主题的却从未见有。这一构思是多么奇特,这一联想是多么贴切、多么神奇、多么富有诗意啊!加之画面构图严谨,笔墨生动,难怪该作品也和画题一样终能“夺冠”,被全国奥林匹克书画展评委评为特等奖。
    《只待亲人归》这是幅为迎1999澳门回归所作的作品,曾在《中国书画报》发表,后被选入《人民艺术家》巨典。茅台酒、中华烟、龙井茶、紫砂壶、青花瓷杯、中秋月饼,这些极具中国特色的物品,让人一见就产生思亲、团圆的感觉,但要将它们和象征建设成果的桃子和鞭炮放在一起,组成一幅画面确实很难。画家巧妙地将巨鞭挂在桃枝上,让它垂天而降,像一挂红色瀑布,极具视觉冲击力,不但渲染了画面的喜庆气氛,而且将上下很难组合的题材,巧妙地连结在一起,构成一幅和谐完美的画面;杯子的摆放也很讲究,疏密有致,如果将右边那只杯子也放到左边,那么,从构图的角度看,画面的左右两边联系也就没有现在这么紧密了。可见作者构图的匠心。
     牡丹自古就是画家喜爱的题材,但造型大多是俯首含羞,标题多是《国色天香》,而且大都是横式构图。《国花颂》作于1990年,是竖式构图,它让牡丹站起来了,而且“昂首”“含笑”,为何如此大胆?因为人们不再“谈富色变”了,画家用笔遒劲,一扫昔人牡丹的脂粉之气,叶子横涂竖抹,疾笔狂扫,让人好像听到呼呼的风声。牡丹没有画根,根在哪里?“根扎民心中”,诗画结合,点明主题。该作已入选《1949—2000年中国美术选集》。
     虾是画家的爱物,现在画虾的人特别多,但大多画得死板。王先生久以画虾著称,他的艺友李锡贵就有“奎师画虾得天真,信笔由之似有神”的赞誉。《桃花垠水洁青虾》画面构图严谨,上疏下密,左疏右密。特别是左边游来的两只用左手画的虾,一扫了画面的呆板,增加了画面的灵动性,为我们构造了一个宁静、祥和又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清凉世界。这幅画的主体是虾,作品为纪念周总理百年诞辰而作,标题可谓画龙点睛!该作曾荣获全国名家书画大展银奖。
     王先生的芦雁画起初受清代著名画家边寿民的影响,现在已能画出自己的特色。他的芦雁大多配以诗词,诗画结合,特别是《芦雁四屏》更是精彩。四幅画画了近十只芦雁,飞鸣栖食,神态各异,构图巧妙;游卧斗戏,只只生动。配以四时景物,以墨为主,略施淡彩,和谐统一。虽各自成幅,挂在一起,又是和谐整体,令人赏心悦目。致使淮安一位著名诗人看他画雁时为之动心,当场题诗赞曰:“休道颐公芦雁喧,长淮妙笔有人传。乱挥笔墨染宣纸,脱然嘹唳忆秋濡。”该诗无疑为画增色添彩,画中有诗、诗中有画,使我们看之有味,读之生情。
     王先生的题画诗大都写得相当出色,能和画面珠联璧合,达到“宽其画境,增其画意”的效果。他的咏雁诗:“一对飞鸿恋晚风,忘性嬉戏月升空。夜深误落砚池宿,醒后惊飞入画中。”因“恋晚风”而“忘情嬉戏”,由“误落砚池”到“惊飞入画”,想象是多么奇特、夸张。但又合情合理,令人回味。他的题画诗源于格律又不囿于格律:“常忆当年作乡娃,赤脚下塘摸鱼虾。傍晚慈母村头唤,满身污泥拖回家。”看似脱口而出,但却一句一景,环环相扣,像一小型连续剧,把儿时的趣事写得那么生动感人。“野根扎土中,藤缠死不松。顶上花红日,尽是登攀功。”这是一首题《凌霄花》的诗,作者托物寄怀,抒情言志,在歌颂凌霄花刻苦登攀的同时,又何尝不是对自己刻苦钻研诗书的激励。
      中国画是笔墨的艺术,其造型表意的基本功是线条,而线条的力度是要靠画家一辈子锤炼的。看王老师作品突出的印象是遒劲有力的线条,真可谓力透纸背,入木三分。这与他深厚的篆书功底是分不开的,从“钟鼎文”“散氏盘”等一直到吴昌硕等历代名家的篆书,先生皆有涉猎,看他的篆书作品《蝶恋花》,真可谓笔走龙蛇,看似随意挥洒,但却疏密有致,布局合理,特别是“吴刚捧出桂花酒”一句,更是精彩,既是象形,又是会意,以画入书,书画结合,形象生动。
     从《诗书画作品集》可以看出,王兆奎的作品构思奇巧,立意高远,蕴涵丰厚,画面简洁,天然成趣,线条笔墨富于变化,畅快流动,充满活力。花鸟自有花鸟的真性情,真正画得“花情即我情,鸟意即我意”,则需要画家深入体验。“物我交融”是一种境界,得来实非寻常。能体验花鸟真性情的画家,必须是自己具有真性情的人。然而所谓真性情,或有天授,却也无外乎“真心诚意”,用现时常说的话便是“真诚”二字。
     在《王兆奎诗书画集》中,不但作品内容诗画结合,许多作品的标题也极具诗性,如《雁过酒乡带醉归》《东风浩荡满园春》《桃花垠水洁青虾》《满园春色燕归来》……真可谓俯拾皆是,不一而足。赏析他的作品有美的画意,诗的意境和哲理的启迪,令人过目不忘。这一切都与他几十年笔耕不辍、矢志不移分不开的。他以勤奋、博学、才华、修养、人品与追求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画如其人,风格即人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王老师现为中国文人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吴承恩画院名誉院长,年已古稀,一生从教,中学高级职称,酷爱诗词书画,退休之后乃笔耕不辍,潜心钻研诗书画艺,广交诗朋画友,博采众长。情融诗书画,笔歌**,已成为他毕生的追求。但愿他以诗意的画笔,为古城淮安,为故乡人民绘出更多更美的画卷。来源:2014。2《中国散文家》



淳朴的河下
赵长顺
2月24日

  喜欢河下古镇,不仅仅是喜欢这长长的石板街,古老的民居,以及街面上的老字号,更喜欢这条老街上淳朴的民风。一条窄窄的小街,足有两里路长,门挨着门,完全一模一样,不同的只是门牌号。你可不用担心摸错门,摸错门了也没关系,都是街坊邻居,如果是吃饭时间,遇粥吃粥,遇饭吃饭。如果人家正在喝酒,来得正好,一起喝上两杯,不醉不归。如果你只是一个过客,也没关系,一张凳子歇歇脚,一杯茶水解解渴,一些点心打打尖还是有的……都一两千年过去了,这种民风并没有变。你若是一名游客来到古镇,这里的人都会向你投去友好的微笑。迷路了,不知怎么走,没关系,只要你开口,就有人会热情地为你指点;想探访一户人家,体验一下古民居,没关系,你可以随便拍打哪一扇木板门,为你开门的不论是男、是女,是老、是少,都会给你让座、倒茶;街边卖茶馓、大头菜、薄脆子等特产的铺子你买与不买都没关系,你尽可以随意去挑,随意的去砍价,甚至可以到作坊去看看,随意问师傅是怎么制作的,他们会不厌其烦地为你示范,脸上写满了得意与自豪。
  小街的青石板总一尘不染,也不知是谁打扫的。谁家有了病人,半条街的人都会知道,只要一有空总要过去探望一下,不是提供偏方,就是出主意想办法筹款,那些宽慰人心的话让人感觉总是暖暖的。谁家要娶媳妇了,一条街都洋溢着喜气,小孩子嬉闹追逐,放鞭炮,抢喜糖。也到了为儿子娶媳妇年龄的男人们,见面总要相互打趣,问什么时候喝你家的喜酒啊?有时还会说点晕话,开点玩笑,谁也不会生气,谁也不会计较。谁家有老人过世了,一条街上的人也会过来帮忙,把信(向丧户亲友报丧)的、买菜的、做饭的、登账簿的、接待的,分工明确……都一两千年过去了,这种规矩几乎没有变。
  小街两边的房子很别致,别致到让人惊叹。并不是惊叹那房顶一排排小灰瓦整齐得像是被谁整理过一样,也不是惊叹是哪个建筑大师如此聪慧,早在千年之前就建出这样统一风格的房子来,而是惊叹小镇人的大度和互助。人们在对古镇的老房子进行保护性修缮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秘密,每一幢房子之间的山墙无论是砖砌的,还是廊柱的,每户之间的山墙都是相互借用的,而不是重山。这样相互借墙,不但节约房子成本,而且对于让寸土寸金的河下来说,土地得到了合理利用。更难能可贵的是体现了河下人的相互信任、包容,不为一墙之事而计较。
  小镇上的人讲孝道。镇上孝义的故事,至今还被人传唱。有拼命为母亲讨回公道的孔金、不肯以父名作诗博取功名的黄曰堪、为照顾母亲而不应乡试的程钟、为母亲倒溺器的黄振远、孝敬老人和睦家庭的马沅……都一两千年过去了,这种孝义还在传承。老年人舍不得离开古镇,周末了,他们都会回来看望老人,享受与家人团聚的天伦之乐,也享受着古镇的一分宁静。
  如果你有机会来古镇,整个人从内到外都会感觉到是一次彻底的放松。走进古镇,就等于走进了淳朴,走进了悠闲,走进了无猜,当然也就走进了人生的大平实和大祥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3-24 15:5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大画家,著名评论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1-5-1 16:27:12 | 显示全部楼层
名家画评精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3-28 17:37 , Processed in 0.049466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