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05990|回复: 1

田千武散文集《怀念是一种温暖》读后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2-23 14:0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情系来时   莫愁前路
——田千武散文集《怀念是一种温暖》读后
邵念荣

岭南暑热。收到了田千武洋洋十几万字的文稿,如捧茗茶。我需要慢慢地品读。毕业于财经院校,原以为大家都潜心财税和金融证券领域,绽放风采,各领风骚,没想到还有像千武这样的同学,念着这孤独和宁静的净土,笔耕不辍。我认同,文学之于触摸灵魂拯救人性的意义。漫漫长路,我们都需要一盏灯,照耀来时的路,也指引现在和未来。不至于匆匆的一遭,活得毫无个性,甚至完全迷失自我。
品读千武的书稿,我感到特别亲切。二十年前,我做过千武两年班主任。千武是勤奋的,没想到是一种执着、坚守和一以贯之的勤奋。我相信,这种勤奋的背后,一定有一种情怀。在俗世的当下,生活不会仅仅“为稻粱谋”,金钱和地位也许是衡量个人成败的主要价值取向。因此,能保持一种情怀是不简单的。情怀是稀缺的,能保持一种情怀是值得肯定和令人尊敬的。我没有想到,在我财经专业的学生中,竟也有像我一样的,保持对文学的眷守,听从内心的呼唤,坚持写着充满情意和感念的文字。与“衣钵”和“血脉”毫无关联,可是我很欣慰。曾经师生之谊,如果已为同道。我当然愿意为同道写点文字,尽管时间匆忙。
我一直认为,纯粹的文字不是简单的技巧所为,也无关功利驱使。文学是一种情怀,一种善良、悲悯和诚笃的情怀,一种位卑不忘社稷苍生皇天后土的情怀。对文学的钟爱可以是无条件的,但获得缪斯女神青睐又不是偶然的,这与禀赋、生活、技巧和勤勉皆休戚相关。我不能以评论家的姿态对千武的书稿做出合乎“规范”的评介,但个人感受是有的,权当是“文无定法”的尝试吧。
总的来看,千武的散文,取材广泛,内容丰盈,语言质朴。脚下的土地带着泥土的气息,身边的人事弥散生活的味道。作为一位业余写作者,他眼睛向下,聆听周遭,体味生活,关注社会,倾注了一份热爱和真情,表达了一份怀念和感恩,传递了一份进取和向上的力量。
每个人的写作初始,作品都有自己的影子。也唯有如此,才能心手合一,循序渐进,登堂入室。同样,千武的文章绝大多数与“我”有关。像《队屋》、《打鼓墩》、《水做的故乡》这样的文章,记忆是独有的,情感也是专属的,所以便会有一些独特的味儿。比如《打鼓墩》:“记忆中的打鼓墩是一个像山一样高的大土堆,在家西北不远处,上面长满了青草和一些不知名的小灌木午丛,中间也一些黄色的可爱的野菊花、淡紫色的牵牛花和其它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花儿。”质朴的语言,平淡的叙述,展现了鲜活的乡村场景;再比如《水做的故乡》开篇:“我的家乡在苏北大平原上,这里湖泊河流纵横,有洪泽湖、骆马湖、京杭大运河、废黄河,还有数不清的池塘......”,接下来,“我的家乡被水围绕,水是故乡的灵魂。无论在哪个地方,只要你挖个小井,不一会儿,里面就会渗满清清的水。你可以直接用手捧起水直接喝下去,会感到清爽无比,并且不用考虑水质问题。”他说的故乡——泗阳,不能说是水乡。可是,不是水乡,胜似水乡。这样的描写,情趣兼有,让人心生羡慕和向往。像《队屋》这样的篇什,满是故旧的情义和泥土的气息,是对“大集体生产方式的最后印象”的回望,不仅是一种难能可贵的情感反刍,也会引发一代人的慨叹和追思。
至于人物与故事,千武的叙述,笔触细腻,娓娓道来,有些虽有新闻通讯的写法,但字里行间流淌出至真至诚。不管是写亲人、友人、爱人,还是写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作者都用深情的笔墨去赞许、尊崇、怀念和感恩。像《货郎老陆》、《轮椅上的追求》、《历经沧桑志弥坚》等篇什,尽管表现手法有所不同,但情感表达如出一脉。像《奶奶》、《父亲》、《外公》等写亲情的文章,都在平淡诉说的文字背后,涌动着情感和爱的力量。文以情感人,而有所克制的表达更显艺术张力。在这点上,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千武做得不错。
散文的写作需要丰沛的情感,优美的文辞,也需要理性的思考和思辨的表达。千武是学财经出身,虽然生活和工作环境会有一些“现实”的“对冲”,但不同的学科背景往往会给写作者更广阔的视野和更丰富的体验,不会像所谓的科班出身,就文学谈文学,一开始就容易囿于完全“自我”的写作和陷入“小情小爱”。生活永远是一座宝矿。艺术可以高于生活,但也只能源于生活。平凡可见奇崛,就看作者如何挖掘。《铺路》这样的文章,颇接地气,非常值得肯定:
    ……
“路终于动工了。
    这个数百年的农庄终于有了水泥路。
    施工期间,在家没事做的劳动力全部主动到施工现场劳动,老年人则守在搅拌机旁边,说是防止偷工减料......
大家心往一处使,秋天的阳光照在新铺的路上,暧暖的,如手放在心窝上。”
作者秉承朴实的文风,用散文诗的形式和笔调,把原本枯燥和平常的乡村事件写得有情趣、有韵味,再现了新农村建设中出钱出力出汗、合力修桥铺路、“众人划桨开大船”的精彩场景。
正如千武在一篇文章中所说,这么多年过去了,老师确实在不断关注着曾经的弟子们事业发展和生活境况。——忘不了,他们与我的青春汗水和青葱记忆相关联。距离我初执教鞭、与他们朝夕相处的日子已有20多年了,岁月流逝和世事变迁让人感怀。在我的印象中,千武不善言辞,甚至有些木讷,但文笔很好,做事积极担当。我当年没有看错人,千武确实是个有理想而又孜孜以求的人,不仅以文学成果为证。
不能总是说好话。从目前收到的文稿来看,千武的散文还有一些打磨的空间。比如,有些游记类的作品,远离了“自己”,难脱一般游记写作的窠臼;有些人物类的篇章,显得平铺直叙,属于文学的细节描摹不够;有些随笔小品,挖掘提炼欠火候,还需要更深更广的学养支撑。你看,做老师治下的“毛病”又犯了。忠言逆耳,出发点永远是好的。如果能够保持自己质朴的行文风格,注重创作的情感体验,在细节和内涵上更多挖掘,我相信,千武的散文写作是值得十分期待的。
  
邵念荣,博士,研究员,中山大学管理学院硕士生导师,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兼职教授。历任上市公司高管、国有企业集团高管等职。出版散文集《望月我心》、《既往不恋》、诗集《北雁南翔》、纪实《壳变——中山公用资本运营录》等专著5部。

 楼主| 发表于 2016-4-29 22:58:51 | 显示全部楼层
秉承朴实的文风,用散文诗的形式和笔调,把原本枯燥和平常的乡村事件写得有情趣、有韵味,再现了新农村建设中出钱出力出汗、合力修桥铺路、“众人划桨开大船”的精彩场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13 15:14 , Processed in 0.042858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