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90569|回复: 1

金志庚散文三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9-12 16:57:4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五味人生 于 2015-9-12 17:00 编辑

家乡的那口水塘
金志庚

  我的老家有口水塘,与农村里许许多多池塘一样,看来十分普通,一泓碧水,风吹波皱,岸上几株杨柳,岸边数丛芦苇,春时水草摇曳,夏日荷菱飘香,秋来鱼蟹翔波,冬至雪霁河堤,那么静谧,那么雅致,然而其中却蕴着许多神奇的故事。
  这里原来并不是水塘,而是一个不算太小的村庄,百十户人家的平房小屋占据着庄台,庄子四面环水,要进入村子,要通过两条方向不一的河堤,那时,村里人称第一道堤叫大围门,第二道堤叫小围门,俨然像一个城堡,可谓“一夫当堤,闲人莫入”,听老人们说,就是在过去兵荒马乱的乱世之年,兵匪也轻易不敢进村一步。
  解放以后,村里的人仍安居于这座颇具特色的村庄,大约到成立互助组时,不知是谁突然发现庄台下都是黑油油的粘土,与沙土掺合后,长出的庄稼产量要比普通田地高出许多,于是,以土地为生的庄稼人中,便有人搬出村子,而将自家住的宅基地下的黑土运到庄稼地里作肥料,一家看一家,渐渐地村子里住户越来越少,后来,附近村子里的人发现这里的黑土确实是宝,于是便有人出高价来买土,且价格不菲,往往卖掉一座宅基下的黑土即可重新盖一座新房,且还有赢余,何乐而不为?就这样,偌大一个村庄就这么被挖成了一个大水塘了。
  说来神奇,这个庄台下的黑土竟与其它地方不同,不仅土质黑得冒油,不少黑土竟像是树木被燃烧后留下的草木灰,而更令人惊讶的是,这里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瓷器以及大户人家乃至达官贵人家才有的古代装饰品。毫无文物知识的庄稼人当然不知道这些物件都是无价之宝,也无人知道这些应是新石器时期的遗存,更没有向文物部门报告的意识,如果当时能及时向文物部门报告,没准淮安还要出现又一个“青莲岗文化遗址”。现在可以说,这里起码是古代的一个古村落,而且当时应是十分繁盛的。现在说这些似乎都没多大意义了,经过多年开挖,黑土早已挖光了,而剩下的只是一口大水塘,不过那时确实给我们这些孩子们带来许多乐趣。比如,当水塘干涸时,我们将俯首就能捡到的石矛绑在芦苇杆上,学戏台上的古装戏演员演打仗的戏;比如将拾来的盆啊罐呀拿回家当喂猪的食瓢使;要不就是把没腐朽的鹿角放在家里橱柜上当装饰品。这些物件就这么随着流逝的时光慢慢都消失了,搁在现在,真要让文物部门和那些文物贩子们把肠子都悔青了。
  还是说这口水塘吧,村子里的住户陆续都搬到水塘周围的村子里了。初时,水塘里还留下一座座小岛,那是当年的住户留下来作为曾是自家祖宅的依据。到了春夏时节,水塘里注满了水,这些小岛就成了人们钓鱼的落脚地,记得幼时,常和大人们一起坐小船到小岛上去钓鱼。那时,用一枚普通的缝衣针,放在火上慢慢一烧,制成一个鱼钩,再找一根长线,上面安上用高梁杆做的鱼漂,再扣在小竹杆上,就成了一杆不错的鱼杆。鱼饵是河滩上挖来的蚯蚓,安在钩上子,放到水里,不一会就有鱼上钩了。那时钓鱼,还有口诀,叫“一颠一冒,大草鱼上吊”、“大的没有,小的也要”,就是我们这帮小孩子一次也能钓上好几斤,那可真是地地道道的野生鱼哦!再到后来,这些小岛也渐渐被挖光了,从此成了一口名副其实的大水塘了。
  人民公社以后,水塘成了生产队的肥料库,每到春夏时节,生产队都要安排社员到水塘里罱泥,那黑油油的淤泥再拌上青草,则成了质量上乘的有机肥。那时,我们撑船下水,罱上一船淤泥后,再跳到那清凌凌的水中洗个澡,那份惬意,无异于今天在海滨浴场洗个大海澡,同时,也将对大水塘的那份情爱都融进肺腑了。
  改革开放以后,水塘便承包给个体户养起了鱼蟹。说来也怪,这个塘里养的鱼呀虾呀,不仅个大体肥,而且特别鲜美,别有风味。老人们说,这个水塘呀,可是神仙赐给我们的风水宝地啊!那可不,在没用上自来水前,水塘四周的村民大多是喝着水塘里的水长大的,那水清凌凌、甜滋滋的,一个村子竟有10多个90岁以上的老人,更为神奇的是,水塘周边的村子几乎家家都能出一两个大学生,而且不乏优秀者,这不,水塘西庄出了个将军,北边出了一个厅级干部,南边出了个博士生导师,东边出了一个作家,可谓文武兼备,虽官不高,位不显,但在一个地处两县交界的边远小村里竟出了这么多“大人物”,足以使村民们引以为荣耀了。
  其实,大水塘带来林林总总的奇迹,都是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此前,似乎也无多少值得称道之处,交通不便,信息闭塞,人们仅靠操持几亩庄稼地生活,连温饱也谈不上。改革开放以后,村民们意识更新了,已不再满足于几亩承包地产出的稻麦之利,几乎纷纷走出家门,家家户户都有人外出打工挣钱,或者创业当老板。富起来的村民陆续在大塘周边盖起了小楼,不少人还在城里买房,一方面为孩子读书着想,更为圆一个做“城里人”的好梦。这里的人历来有崇文重教的传统,这也许是大塘文化传承给居民的理念,以至每年高考后,村子里都要出几个新的大学生。也许是习以为常,司空见惯,家里出个大学生也并未引起人们多少热情,理性的大塘周边人似乎感觉这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罢了。
       家乡的那口大水塘,留存着我儿时许多美好的记忆,而今天的大水塘仍在不断滋生着一个个新的神奇。水塘,是谜、是奇、更是美!


家乡的那条小河


       这是一条小河,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也许在市一级的地图上也只能见到一条细如发丝的曲线,然而,这条河却缠绕着我儿时许多情梦,至今仍梦萦魂牵,难以忘怀。
       这条河叫滛头河,为何有这个名字,似乎有多种版本。这个土得掉渣的名字当然不会引起文史工作者的关注,更不能从名字中寻找到某种神奇,但就在这条小河上,曾流传着一个美丽的传说。
       说的是在一个无从考证的年代,一天清晨,霞光初霁,缕缕清风吹皱了小河的河面,粼粼的波光在霞光中闪耀着斑斓,小鸟在河边的芦苇丛中欢快地唱起晨曲,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温馨。就在这时,河边的小路上走来一位风姿绰约的少妇。少妇端着一只红色的马桶,缓步走向河边芦苇丛中的一个码头——这是一个专供人们洗刷马桶尿盆的小码头。那时候人们洗菜、洗衣乃至饮用水用的都是河水,而洗刷马桶尿盆同样在这条河上,那是一条流水河,人们根本无需考虑什么环保、卫生问题,只是使用不同的码头而已。
        来到码头洗刷马桶的少妇,是一个刚结婚的新娘子,也许是第一次来到河边,新娘子尚带着几分羞涩。她轻轻放下马桶,四顾无人,便动手洗刷马桶。忽然,一声炸雷,顿时天空乌云密布,狂风大作,滛头河波翻浪滚,河边芦苇东倒西复,沙沙作响。新娘子急忙收拾马桶,正欲回家,忽听,河上有人叫唤:“新娘子慢走!”新娘子抬头一看,只见河上行来一叶小舟,小船上站着一个须发苍白的老人,正吃力地挥槁撑船,船上装的均是城砖,因载重过大,河水已近船弦,加之风急浪大,小船在浪中颠簸摇晃,甚为危险。新娘子见老丈叫唤,连忙止步,老丈站立船头,高声问道:“新娘子,你看我这船会沉吗?”新娘子见小船确有倾复之危,但一个刚出阁的新娘子岂能说出不吉利的话来,便柔声说:“老丈放心,船不会沉。”一言未了,霎时风平浪静,云开日出,河面上的小船早已不见踪影。新娘子甚感奇怪,急忙回家将所见之情述于公婆。老公公乃是当地士绅,饱读诗书,颇有学问,便道:“此乃神仙显灵,船上装着城砖,想必欲在这里建座城池,问你船会沉吗?‘沉’乃‘城’也,你说不会沉,想必不会在这里建城了。贤媳一句话,误了一件大事啰!”新娘子懊悔不已。后来,真的在距滛头河数十里之遥的地方建了一座城,这就是今天的淮安城。而我的家乡,虽然未能建城,当地人为弥补遗憾,为此起了一个名字叫“城头”,这就是我的家乡复兴镇的城头村,这当然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其中却寄托着乡亲们对都市生活的期盼。
家乡的这条小河承载着人们的期待,一直流呀流呀,也不知流了多少年。到上世纪50年代,我随父母从大城市上海回来了,常听到老人们说起这个故事,虽然仍然未见到城的模样,但流淌的河水却给我的童年增添许多乐趣。
        那时的小河清沏见底,到了春日,五颜六色的小草像一条条飘浮的彩蛇在河水里变幻着袅娜的身姿,小蝌蚪在水草间自由自在地摆尾摇头,尽情地享受着大自然的多情。那时,河边的农家饮用的都是这条河的河水,那甜美的河水滋养着一代代乡亲,我也喝着家乡的河水一天天长大。
        到了夏天,小河则成了孩子们的天下,小伙伴们脱得一丝不挂,光溜溜地跳入水中,或游泳,或戏水,或在水中“躲猫猫”,那份惬意,那份快乐,都浸透在那清凌凌的河水之中。就在这条小河里,我学会了游泳,且在小伙伴中独占鳌头,一个“蒙子”扎下去,一口气就能游到对岸,引得伙伴们一阵欢呼。
        也许是受那个传说的影响太深,小伙伴们常常在河边,用泥巴、芦苇、水草为材料,根据各自的想象,垒起城池来。虽然,一个浪花袭来,刚筑好的“城”又被冲走了,但是伙伴们总是乐此不疲地垒呀修呀,而且还不断地变换着“城市”的模样,做着“城市”的美梦。
        冬天的滛头河,同样是那么美,那么动人。那时没有什么“暖冬”现象,到了数九寒天,河面结冰,冰层越结越厚,大人们说那叫“封河”。于是我们就在河面的冰上玩起“滑冰”的游戏,脚下踩着一块冰块,看谁滑的远,滑的快,倒也有无限的乐趣。
       到了60年代,政府组织民工将河面拓宽,不久,还通了小火轮,小火轮每天一班,一直能开到高港,再改乘大轮,就能到达上海了。滛头河不仅是两岸乡亲饮水、灌溉的河流,也成了一条走向大城市的交通河道了。
       今天的滛头河,似乎已没有当年的风光,因是两县交界的界河,又不是主要河道,以致多年淤结,河床延伸,河面越来越窄,到了冬天,竟如一条小水渠,当然再没有人在河上游泳。早已用上自来水的乡亲们,也不再饮用小河的河水了。然而,两岸的百姓对“城市”的期盼似乎并未减弱,沿河都盖起了一幢幢小楼,改革开放的春风将河边的风光越染越绿,人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美,家中的陈设并不比城里人差,“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人们的“城市”梦已逐步成为现实。
       滛头河,我家乡的那条小河,承载着人们的无数期盼,经历了多少人世沧桑,哺育了一代代“追梦”的“城头”人,也永远将美好的记忆铭刻在我的心中。





难忘家乡的那条路
——改革开放三十年感怀


        鲁迅先生说:“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这句既是自然规律又充满哲理的名言,多少年来一直萦绕于脑际,伴随着人生。是啊,路是人走出的,而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每天出入家门,迈出的第一步就是路。然而,路有许多种,有城里的大马路,小镇的石板路,也有乡间的小土路,有今日纵横于大地的高速路,水泥路,沥青路,也有点缀在公园、景点的林荫路、景观路,这些路我似乎都走过,然而,最难忘的还是家乡的那条路。
       我虽然出生在上海,儿时一出门便是门前的大马路,五岁时随父母回到家乡,那是苏北淮安农村的一个并不起眼的村庄。村里当然都是清一色的土路,老家是粘土地,晴天尚可,到了雨天,则一片泥泞,叫“地上硬如铁,路面滑如淤”,稍不小心,脚下一滑摔个大跟头是常有的事。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政府重视水利建设,排灌水渠的堆堤则也成了路,人们出行的路宽了,也平了,但仍然是泥巴路。那时自行车是奢侈品,人们出行靠的还是“11号小汽车”(两条腿),“文革”时集会多,什么大批判会,传达“最高指示”会,一般都要到公社所在地,公社离我们家有20多里路,步行也得走上1个多小时,好在那时年轻,倒也不在乎,不像今天,步行走路为的是锻炼身体,那时用两条腿走路则是出行的唯一选择。
        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春风吹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人们在改革开放的旗帜下走上了新的康庄大道,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的口袋里终于有了余钱,于是不少人家买了自行车,当然已成了民办教师的我,也从此可以“以车代步”了,但走的还是那条路,那条令我魂牵梦绕的家乡土路。
         1981年,我到城里工作了。终于又踏上了城里的大马路,但是每逢节假日总要回家,除乘公共汽车外,大多是骑自行车回家,那时的苏北灌溉渠大堤还是砂石路,下了大堤,便是家乡的土路了。老家离城近50多公里,骑着自行车,尽管在苏此灌溉总渠大堤上饱受来往车辆扬起的沙石之袭,到了土路还得承受颠跛之苦,如果遇上雨雪天气,有时要推着自行车步行,有时还要扛上自行车走上一段,但能看看沿途的自然风光和农村日新月异的新变化,倒也有说不出的愉悦。
       后来,由于职务变化,有时回家,也能“公车私用”一下。有一次,碰上雨后初晴,家乡的土路由于农用手扶拖拉机走的多,路面坑洼不平,有的地方变成了小坑,一片泥泞,车子好不容易开到离家不远的路上,竟一下子陷在一个水坑里,熄了火了。车子怎么也发动不起来,好在离家不远,乡亲们都来帮忙,先是挖土填坑,后又一起连拉带推,总算将车子开到村口。乡亲们都说,“什么时候,能有条好路走走就好了!”看着乡亲们热切的眼神,心中难免产生几多感慨。
       到了上世纪末,有句话叫“要得富,先修路”。家乡的乡政府决定整修境内连接村与村的主干道,全乡的主干道都铺成了砂石路。乡里还搞了一个隆重的开通典礼,我有幸参加了典礼,也捐了款,尽点力,总感到那是我回家的路,那条路上也有我的一点心意,走起来似乎心里也踏实些。从此,再回家时,车子能一直开到村口了。乡亲们出行,一出村,便能踏上一条平坦的砂石路了。乡亲们的脸上终于绽出了“有一条好路走了”的笑容。
        2005年,江苏省委、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农村实施“五件实事”工程,其中一件就是将乡村公路一律铺设成水泥路,这件利在当代,惠及百姓的实事,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拥护。虽说省里拿了大头,地方的政府和群众也要配套一些经费,但那是人们每天都要走的路,大家也都积极配合。不久,一条平坦光洁的水泥路纵横于乡村之间,我老家的乡亲们,又通过群众集资,外出创业的“先富起来”的那部分人捐资的办法,索性将水泥路便一直铺到各家各户,苏北灌溉总渠大堤上那条砂石路也早已建成了二级公路。于是,我再回老家时,车子竟一直开到家门口,人们从此告别了雨天或赤脚,或穿雨鞋出行的历史,也能像城里人一样,穿着雪亮的皮鞋走亲访友,串门玩耍了。尤其是孩子们,上学时从门前骑上自行车,沿着水泥路,一脚就踏进学校们,那份惬意,那份喜悦,用句流行话真叫“酷毙了,帅呆了。”听到乡亲们走上幸福大道而发出的欢声笑语,怎不使人为之欢欣,为之振奋。
        三十年,在时光的长河中不过是转眼一瞬,而中国改革开放的这个三十年,创造了人类历史上无数个神奇,留给中国人的是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豪。祖国的繁荣,人民的幸福,刻在经济发展的速度上,刻在纵横交错的高速路上,刻在联合国大会的讲坛上,刻在祖国的山山水水上,刻在中国人容光焕发的脸上……也刻在家乡的那条路上。


发表于 2015-9-14 13: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神话与传奇互溶,传说和美好相伴。拜读好文,文字真的好平实,毫无书生气。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15 04:41 , Processed in 0.063501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