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15209|回复: 1

11月15日淮安区报发《关忠节公祠》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7 18: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关忠节公祠
毛鼎来

  在淮安城县东街,有一座古朴肃穆的祠堂——关忠节公祠,它是为纪念在鸦片战争中为国捐躯的关天培将军而建造的。
  关天培,字仲因,号滋圃,1781年生于淮安府山阳县(今淮安市),后从戎行伍,因“年壮技优,晓畅营务”、“有干济之才”,得以逐级提升,1834年受命任广东水师提督。在任六年,整束军纪,精心设防,将广东海防建设得固若金汤。林则徐到广东禁烟后,关天培积极配合林则徐收缴、销毁英商鸦片。1839年11月,侵华英军挑起穿鼻洋海战,时约半月,接仗六次,关天培身先士卒,把装备精良的英国侵略者打得落花流水。在以后的接仗中,关天培又在船民渔民的配合下,屡创英军,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大灭了侵略者的威风。后由于清廷腐败,林则徐受到诬谤,被革职。琦善接替林则徐之职后,卖国求荣,将关天培苦心经营的军队和海防设施全部破坏。1841年2月25日,英军乘海水涨潮,发动进攻。关天培在孤立无援的情况下率部死战,亲操火炮,怒呼杀贼,“身受数十创”,“血淋漓衣甲尽湿”,后英军冲上炮台,关天培胸艟又被敌人“刺刀刺伤”而殒绝于地,壮烈牺牲。(详见《淮安古今人物·抗英民族英雄关天培》)。道光皇帝听此噩耗,亦感到失去一位将才,于道光二十一年五月御制祭文,祭奠关天培。现将祭文抄录如下:
  谕祭文赐原任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
  制曰:执干戈以卫社稷,端资果毅之材,听鼓鼙而思将臣,倍眷忠贞之彦,惟临难不渝乎大节,斯饰终特沛乎殊恩。尔原任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早选戎行,深娴韬略,始荷戈于淮水,旋擐甲于邗江。洊历参游。海表壮旌旗之色,递迁协镇,舟师扬组练之威。聿播雄名,允膺懋赏。属南粤分符之日,值西夷肆逆之时,队领貔貅,美宣威于远服;气吞鲸鳄,期伸讨于重洋,指海上以开帆,身轻锋镝,向军中而夺稍,势撼波涛。茂著战功,特加勇号,方谓指挥既定,迅扫狼烽,不图肘变旋生,终伤马革,妖魔待翦。递惊大树之倾,毅魄先沈,顿失长城之寄,爰举易名之典,并隆赐恤之文。于戏!凝碧血于泉扃,应叹未酬壮志,表丹心于竹帛;庶几可慰忠魂。藨此苾芳,尚其歆受!
  道光皇帝并且对关天培“优恤子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谥忠节,入祀昭宗祠(位于北京崇文门内,祀将帅之臣)”,并在虎门建立专祠,“祀关天培暨陈连陞父子”(《清史稿》卷372),而且“赐葬如礼”(同治《重修山阳县志》)。
  1846年(清道光二十六年)忠节公之子遵其祖母吴太夫人遗嘱,在县东街建造了“关忠节公祠”,以祭祀民族英雄关天培。资金来源主要是朝廷所发抚恤金,年俸37石半米,130两白银,不足部分是从家庭、亲友和有关部门筹借的。
  关忠节公祠大门南向,大门对面为照壁,照壁南有一空地,是为祭拜忠节公的官员临时停放轿、马的地方。门厅二面有狮子盘球石笋,门上有狮子头门环。门厅内正中有一木栅栏,两面为关忠节公的执事牌。祭拜的官民从木栅栏两边进入祠堂。门厅内南檐上方面对大殿并排有三块匾额,中间为“谥忠节”,左首为“敕封振威将军”,右首为道光十九年十月赐号“法福灵阿巴图鲁(系满语,指对英雄的美称)。庭院内西有厢房六间,东有厢房三间,厨房两间,在门厅东侧有一偏门,平时由此出入。
  在祠堂庭院的北边是三间大殿,正中为一高六尺的神台,神台上有金丝楠木制作的碧纱橱。内安放着关天培坐姿宫服塑像,神采奕奕,威风凛凛,栩栩如生。两旁是两个侍从塑像,一侍从手持宝剑,一侍从手托兵书。塑像上方梁上有道光二十一年御书匾额一块,上书“为国捐躯”四字。在神台两旁悬挂林则徐听到关天培殉难的噩耗,悲痛欲绝,愤而挥笔写下的一副挽联:
  六载融金汤,问何人忽坏长城,孤注空教躬尽瘁;
  双忠同坎壈,闻异类亦钦伟节,归魂相送面如生。
  联语如泣如诉,然而也锋芒毕露,矛头直指琦善等一伙卖国贼。
  关氏后裔建关忠节公祠制作此联悬予祠堂中时,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甚至惹起祸端,故请当时淮安的大书法家周木斋重新书写此联时,策略地将“何人”改成“何时”。现悬于关祠的林则徐的挽联即是修改后的了。民国时,原国民党江苏省教育厅长周佛海亦制一匾悬于塑像上方二梁上,上书“威震华夷”四字。
  大殿东西二间分别存放钟、鼓和关天培先人牌位及家谱。
  大殿面前有青石板平台,是供官员祭拜用的,祭拜的时间与祭孔同一天。
  在庭院中间有碑亭一座,为九层十阶,碑亭内刻有道光二十二年由宣宗旻宁亲笔所书的御制碑文而制作的石碑一块。碑文如下:
  御制碑文赐原任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道光二十二年月
  朕惟戎行厉节人臣报国之经,册府铭勋朝宁酬庸之典。伟业既光于竹帛,哀荣宜贲乎松楸。尔原任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淮海钟英;韬钤储智;由武庠以擢秀,襄营务以宣猷;运米而著有成劳,考绩而特邀优叙。爰厉参游之任,虎旅超腾;迨跻总镇之阶,龙光晋接,荷上方之宠赉,湛露尤浓;建大将之勋名,雄风聿播。乃分符于粤徼,俾专督夫水师。鲸浪高掀,仗一生之忠信,狼弧远指,靖万里之尘氛。昌锋镝以扬帆,烟开洋面;统舳舻以进队,星灿旌头。义勇常昭,夺鞘耀兜鍪之色;嘉名特锡,宣纶中壁垒之威。本来履险如夷,气凌绝壑,何意见危授命,声咽归潮。大树苍凉,缅荩忱之似昔;灵旗惨憺,想毅魄之如生。表厥生平,谥之忠节。于戏!丹心不泯,素节常完,志在成仁。执干戈以为社稷之卫,功堪懋赏;听鼓鼙则思将帅之臣,用勒贞珉,永垂令誉。
  关天培祠堂后来由于战火和其它原因,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只剩下一间半东厢房了,此时关天培塑像被移置在东厢房内。新中国成立初期,关天培五世孙关和甫给周恩来同志写了封信,要求妥善保护关天培塑像等有关物件。1953年周恩来同志将此信批转给了中央文化事业管理局,该局于下半年批拨了壹仟叁佰万元(旧人民币)给淮安县文教科。淮安遂于1953年底至1954年初对关天培祠进行了整修,将原有的东厢房拆除,在大殿原址重建了三间大殿,只是规模比原殿小了些。大殿长9.85米,宽5.60米,中间设神台。神台上原有关天培官服坐像亦进行了整修,新建了大门。八十年代初由江苏省文化厅拨款再次对关天培塑像进行了维护,在庭院内栽植松柏花木。大殿西山悬挂关天培官服画像和便服画像两帧。大殿内四周镜框中间用水彩画形式绘制关天培的生平。1997年江苏省文化厅再次拨款维修了关忠节公祠。
  关天培墓葬于“城东三里塘水路口周家庄”(同治《重修山阳县志》),即今城东乡南窑村,墓为其殉国当年所造,时处战乱,仅以土堆。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维护,广植松柏。现墓基四周为水泥块石结构建造,高出四周地面二尺,墓基周长76米,直径24米,墓高1.35米。周围用青砖砌成,墓前立一碑石,上隶书“关忠节公天培之墓”。
  关天培祠、墓现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
  关天培这位赫赫有名的战将,虎门一役使得英国侵略者闻风丧胆,他那抵抗外侮,英勇献身的民族气节和爱国精神,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楷模,将永远激励着中华儿女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中华民族的振兴贡献力量。

寻找吴承恩墓始末
朱树森

  吴承恩墓位于淮安城东南的马甸乡二堡村。
  说到西游记这部世界名著的作者吴承恩,在淮安城内,大街小巷家喻户晓。
  大约在1957年1月,有好多人说在乡下马甸二堡村发现吴承恩墓碑。这可算是古城内一件振奋人心的大事。好长时间人们闲下来都说这个惊天动地的事情。
  过后不久,我又从县文化馆老熟人老蔡口中得知,是马甸中学何老师在上班途中发现路边有两块墓碑,他出于好奇走近看了看,上面写着篆字“明吴菊翁之墓”,另一块写着正楷“乌平!孤小子承恩不惠于天,天降严罚,乃夺予父,”何老师一惊,这不是西游记的作者吗?后来确定是吴承恩为其父写的墓志铭。当时居住在文化馆四周的邻居纷纷去看,我住在附近也跟着去看热闹,亲眼目睹了那放在院中的两块正方形石碑。
  马甸村郭西村社员,用手扶拖拉机把墓碑运进县城文化馆,因文物等级高,不久被南京博物院收藏。
  文革过后,政府文化部门又继续寻找吴承恩墓地。这是令人头疼的事,因为对于吴翁墓地位置一无文字记载,二无古老传言。
  根据吴承恩诗文和淮安的风俗习惯,有人认为在城南到平桥沿河一带的可能性大,二堡是重点。从吴翁的碑文内容,加上对吴承恩的七律诗“平河桥”分析断定吴承恩的墓地就在附近。
  原来二堡有个木匠吴顺来,曾经用棺材木头给中学做学桌,修门窗。带回家一块棺材档板。带有“荆府纪善”四个字的木板,下面模糊的应该是“射阳吴公之柩”几字。这事还是在1974年冬马涵洞中学从盗墓人手中经过几次转手才买回的棺木。
  据吴顺来回忆,那口棺木长约六七尺,为“四五六”的棺木(棺材板的厚度、规格各不相同。如果盖六寸,帮五寸,底四寸,则谓四、五、六材)。全棺为六块整,用榫拼合,没用一根铁钉子,木质很好,劈开木色发黄,有辣味,无节疤。外涂深荸荠色漆,式样不像当时当地的棺材,帮子、档板的拱度都不大,盖子前头顶部中间有明显脊线,向盖尾延伸一尺左右,即渐平滑而看不出来了,盖头比盖尾宽约二三寸,头部比尾部高三寸,经木匠回忆,棺头木板下有四个字,为“射阳吴公”,末尾像是“之柩”二字。
  据史料记载,淮安城内任过纪善一职有四人,芮镐、潘蔓、蔡翰臣、吴承恩,但惟吴承恩于长兴有荆纪善之补,由此断定,这棺木就是吴承恩的。
  后来终于在吴翁父亲的碑文地段不到100米处又挖出三个头颅,经有关部门鉴定,这三个头颅骨一个是吴承恩,另外两个正是他的大小夫人,要不是当时盗墓的人将吴翁及其夫人的头颅骨埋回原处,后人恐怕难以“复活”吴翁。
  不久之后人们就开始关注吴承恩究竟是什么样子。社会科学院著名古人类研究专家贾兰坡,曾复原北京猿人头像,他根据吴承恩的头颅和明代人的装束,科学地再现了吴承恩生前的面貌,可以说在历史名人的塑像中惟有这一座是根据死者头骨复原的。

王登成获华夏情诗词征文一等奖
日前,博里镇初级中学教师王登成获全国“华夏情”诗文书画大赛一等奖,这次活动由北京华夏博学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中国神州诗书画报社、中国羲之书画报、诗书画家编辑部联合举办,汇聚全国各地、港澳台同胞,世界华人、华侨,以及国际艺苑文友,逾10万件作品参加此次大赛。来自全国诗画之乡博里镇王登成老师,在高手如林的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了此次竞赛的古典格律诗词一等奖,为江苏省唯一获此殊荣的作者。

淮安的由来
陈伯新

  淮安作为地名最早出现在南北朝齐永明7年(489年),在盱眙、山阳间立东平郡于淮阴,领寿张、淮安二县。划直渎(盱眙禹王河)、破釜以东、淮阴镇下流杂100户置淮安县。但它是山南来的侨置县,与后来的“淮安”毫不相关。
  真正意义上的“淮安”作为地名是南宋初,金兵南侵,韩世忠屯兵山阳拒敌,淮东得以不受其侵,改山阳为淮安,成为南宋初边陲重镇。
  1228年,李全火烧楚州城,朝廷被迫废楚州降为建淮安军。1234年,又升格为淮安州。1276年,淮安设淮东安抚司。次年改为淮东总督府,治山阳县。1283年,升为淮安府路,治山阳县,隶属河南行省,范围占大半苏北及安徽省一部分。1366年,朱元璋收复淮安,改淮安府路为淮安府,府治山阳县。这一设置至清末。1912年,民国政府废除淮安府,设淮扬道,道治清江。从此,清江成为淮安大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山阳县与陕西省山阳县重名,于1914年更名为淮安县。1940年,成立淮安县抗日民主政府。1945年9月第一次解放,分设淮安县、淮城市。1946年9月淮城市并入淮安县。1948年12月第二次解放,设淮安县,县城为两淮市淮城区。1949年,撤销两淮市,淮城区改为淮城镇。1988年2月,撤销淮安县,建立县级淮安市。2001年2月,地级淮阴市更名为淮安市,县级淮安市更名为楚州区。
  2012年2月23日,淮安市楚州区更名为淮安市淮安区宣布大会在淮安宾馆隆重举行。淮安地名累计使用约1500多年。

诗二首
韩永宏
  咏古城墙遗址

  封建王朝倒,城墙铁打沦。
  一楼如镜立,长示梦中人。
  咏文通塔

  月圆疏影动,古塔映湾湖。
  听罢先贤事,相邀饮一壶。

发表于 2013-1-14 23:5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关公精神。钓鱼岛是中国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10 18:39 , Processed in 0.045546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