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09603|回复: 2

10月30日淮安区报选发钟锐《有一种幸福叫发现》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0-30 09:31: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有一种幸福叫发现
钟  锐

  什么是幸福?是少年得志还是老骥伏枥?是金玉良缘还是儿孙绕膝?是成名成家还是升官晋级?是健康长寿还是丰衣足食?……人们往往满足于各种上苍的赐予和下界的机缘,殊不知,在茫茫人海里,在芸芸众生中,有一种幸福叫发现。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中,高度评价马克思的一生。他说:“正像达尔文发现有机界的发展规律一样,马克思发现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还发现了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它所产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特殊的运动规律”。这就是马克思著名的两大发现。恩格斯认为,“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甚至只要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然而,作为科学巨匠的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在数学领域)都有独到的发现,缘何恩格斯只将他一生中的两大发现认作是幸福的呢?因为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对于任何一门理论科学中的每一个新发现,无论自己的,还是别人的,他都会感到由衷的喜悦。但是,只有那种对社会和历史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和产生革命影响的发现,也就是那种带有规律性的发现,才会使他产生幸福的感觉。因为那种发现,差不多每一个都需要付出毕生的心血和全部的智慧,是焚膏继晷,殚精竭虑的结果。为此,即使伟大如马克思者,一生中也只能有一两个这样的发现。
  恩格斯是马克思“最亲密的朋友”。他全力支持并始终参与马克思的两大发现。那两大发现实际上是他们共同的发现,那幸福自然也是他们共同的幸福。
  如果说成功只垂青那些有准备的人的话,那么,幸福会光顾一切有发现的人。不管你是大人物还是小人物,也不管你是青年人还是老年人。
  世纪之交,随着苏东剧变提出的“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问题在中外理论界引发一场十分尖锐而激烈的大论战。形形色色的马克思主义者纷纷披挂上阵,闪亮登场,争相给出自己的答案:有人气势汹汹地叫嚣“终结马克思”,有人忧心忡忡地呼唤“回到马克思”,有人信誓旦旦地标榜“固守马克思”,有人雄心勃勃地试图“超越马克思”。然而,不是缺乏理论根据,就是脱离客观实际,前面几种答案一个都不能令人满意和信服。
  凑巧,“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这个世纪难题碰上了我这个渴望有所发现的普通作家暨新锐学者,并引起我的巨大关注和浓厚兴趣。我留意到,邓小平曾经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是什么”和“如何认识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两个“没有搞清楚”问题与“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问题,角度虽不同,指向却一致,都在追问马克思主义的内在本质联系和发展必然趋势,也就是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规律。换言之,只要揭示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规律,就有可能对“马克思主义向何处去?”问题作出响亮而有力的回答。
  于是,我将列宁关于帝国主义规律和十月革命规律、毛泽东关于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规律、邓小平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江泽民关于中国共产党建设规律这一系列规律性发现,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资本主义发展规律这两大发现一起,界定为迄今为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七大发现,而将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规律界定为“第八大发现”。然后从时代背景、本质特征、发展趋势、理论证明、实践证明这五个层面纵论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规律,最后概括出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规律具有建构严峻、博大精深的科学体系,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本质联系和飞跃发展、曲折前进的必然趋势这三大特点,以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指路灯、主心骨、试金石、分水岭这四大价值。2007年9月,28万字的拙作《第八大发现 —— 纵论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规律》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两位专家的审读和推荐意见对拙稿作出了充分肯定和很高评价:“本书是迄今为止国内外第一部探讨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规律的理论专著,具有原创性的理论价值。这部学术著作的出版,将有助于我国理论界不断深化对马克思主义自身发展规律的认识,也有助于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它既打破了相关领域的话语霸权,又填补了同类题材的研究空白。”
  真没想到,我这个年过花甲的蝼蚁之辈,在攀登理论科学的高峰途中,还能与叱咤风云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起,享受一份发现的幸福。更没想到,较有深度和反响的理论文章一发而不可收。2009年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举办的“探索中国道路的经验——纪念新中国成立60周年”征文获奖文章《“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刍议》,以及2010年《炎黄世界》杂志第1、第4期分别发表的《毛泽东同志晚年错误的三大根源》和《民主发展观应与科学发展观相提并论》两篇专论,竟然被广大网友和许多专家追捧为“石破天惊”之作,“黄钟大吕”之声。谁会想到,一次迟到的成功也可以让一位凡人感悟人生的真谛。从此,我步入了学术的黄金时期,踏上了幸福的发现之旅。

废画八千 
王兆奎
   记得读小学的时候,有一天看到邻家读中师的孩子画了一张《公鸡图》挂在家中,我羡慕死了,心想我一定也要学画。这一决心,遂使我误入“歧图”,而且至今未悟。
  我一生从教,中学高级职称,主教语文。绘画纯属业余,且属不务正业。几十年来,凡周末假日、课余饭后,我都笔耕不辍、横涂竖抹,遂使家里废画成堆,几次欲卖,收废品的人都不肯收。但是,时间长了,画得多了,也小有一些收获。我的作品就在《中国书画报》、《华人美术报》等十多家报刊上发表;我也先后受聘于楚州、淮安等老年大学教授国画花鸟;我的作品还参加全国性书画大展,获奖并被收藏、拍卖。所有这一切,使我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现在已进入“综合开发、废物利用”的时代。加上近年来的书画热卖,更让我增加了信心,胆子也大了。我想我何不也将“废画”利用一下,把它们拿出来示众,办个展览、出本画集,说不定也能变废为宝呢。
  想出画集,得首先请名人或评论家作序;但我又担心让人家为难,这种“废画”,叫人家怎么代言。说差了,不好意思;说好了,又有找托之嫌。于是,我想不如自己赤膊上阵、实话实说,来个“王爹卖瓜,只卖不夸”。孰优孰劣,赏者自有眼力,毕竟画家是要靠作品说话的。
  本人无名艺术院校毕业证书,无名美术协会会员身份,更无名人头衔,作品皆“三无产品”。
  我于绘画,自幼喜爱,花草树木、鸟虫鱼虾,信笔乱涂,抒情寄怀;不囿一家,博采众长,既师传统,也师造化;常常得意忘形,难登大雅,纯属业之余耳。我于书法,至今未入堂奥,为增笔力,偶有临习,尤喜篆隶,不善行草。我于诗词,素养肤浅,常为因景生情、有感而发,只为补画,宽其画境、深其画意;有时不严平仄、信口开河,打油而已。
  近掇拙作百余,自画自说,辑成此集,自名《废画集》。他日诗朋画友、师长学子,茶余饭后打开此集,我心必在书中、我情必在画中。
  毕尽一生休闲功,废纸成堆笔成塚。书画艺门深似海,至今身未入其中。

父亲的幸福时点
李珂
  父亲说,他对幸福的认识和感受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生变化的;经过磨励的人,会懂得人生的幸福之花开在社会生活的每一个时点上。
  父亲十岁时,正逢文革,全家十多口人每月生活全靠祖父一人的30多元工资维持。那时祖父所在的工厂因“武斗”停产,工资停发,家里生活很困难。当时父亲年纪虽小,却知道为生活担忧,常常悄悄揭开米缸看有没有米,要是米不多了,就会很害怕,吃饭时尽量少吃;缸里有米,心里会觉得安定和高兴,因为父亲知道他们姊妹放学回家都会有饭吃,大人的压力也会小点。这是父亲那时的幸福!
  1976年父亲高中毕业下乡插队,唐山发生大地震,生产队在打谷场搭了间防震棚给父亲住,父亲和看牛的王大爹成了“忘年交”。父亲经常向王大爹请教农业生产知识,听讲农村的人情世故。王大爹家老辈是做过“先生”的,家里有很多旧书,父亲先后借阅过《四书》、《五经》和《三国》、《水浒》等当时在新华书店买不到的书。王大爹还将《幼学琼林》、《声律启蒙》和《昔时贤文》之类的蒙养书带给父亲看。父亲说,那时听王大爹讲故事和能借到书,是最幸福的事。
  王大爹告诉父亲,父亲防震棚的“顶梁柱”是文革期间“割资本主义尾巴”时砍剩的一棵桃树苗长成的,王大爹说:“这棵树能为一个知识青年撑起一片天,也算幸运哩!”父亲说当时他心里也有一种幸运之感。
  1978年初,父亲入伍到了四川省西昌地区。从家乡出发时天气还比较冷,树木都没发芽,还是一派冬天的景象;到部队后,营房四周青草、绿树、金黄的油菜花和逶迤的群山让父亲陶醉了。父亲说当他手持钢枪站在哨位上的时候,以能当一名保家卫国的解放军战士感到无比自豪和幸福。
  后来,父亲参加部队卫生队学习,坐在培训班课堂上感到很幸福;担任卫生员后,每次为战友包扎好伤口心里都会有一种轻松之感;把病号饭送到战友床前也会有一种尽职的快慰……
  1981年父亲退伍回乡,进入县农业银行工作。当时国家鼓励农村发展副业生产,信贷股增设多种经营外勤岗位,父亲成为行里第一个负责多种经营信贷的外勤员。在工作中,每当父亲看到自己参与支持的一片片果园、一个个高效农业区和一座座新建的厂房,内心都会生出自豪和神圣之感。
  如今,父亲已是“奔六”的人了,但父亲说,他现在每完成一项工作心里都是很高兴的。他为单位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而高兴,为国家的一天天发展和进步感到无比光荣和幸福!
  父亲的幸福是和时代共生的,是和伟大祖国的发展和进步共生的。我相信,任劳任怨、兢兢业业的父亲,他的每一天都是幸福的!

随风浅落叶
叶小燕

  我在街心公园靠椅上闲坐的时候,她轻轻走过来。黑色的大披肩,随意散着的长发,白净瘦削的脸庞。她是个漂亮的姑娘,我想我应该见过她。
  “你的帽子很有意思。”她挨着我坐下,用手整了整斜搭着的大披肩。
  对面是一条年代久远的街道,街上的楼房几经改造,但还保留着上个世纪的异国建筑风格。阳光洒在古老的街巷上,周末游人很多,我不需要急于走向某一处,只是出来走走,坐坐。今天风变凉了,出门的时候我特意戴了一顶灰呢鸭舌帽,帽檐压得有些低。我这样坐着有一会儿了,观望这条街上熟悉的店铺,看看街上的行人,他们的神情和行走的姿势。有时也会不由自主地为街上出现的一只声势浩大的旅游团队所吸引,想他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也为此刻坐在这里的自己迷惑不解。
  漂亮女孩将胳膊放在光滑的扶手上,轻轻抚摸椅子圆润的材质。木头的纹理清晰可辨,她的右手轻轻叩击着涟漪般散开的木纹。“我认识你。”她遥望着天边看不见的风景,“学校的老师,你还写作。”
  哦,山城很小。我看着她,她侧面的轮廓线条极为柔和,左唇角有若隐若现的小胎斑,黑色披肩轻轻滑落在她的臂弯,里面的薄毛衣在闪光,毛线里掺着银色的丝线,露出美丽的锁骨。我忍不住要轻轻叹息了,这么漂亮的女孩出现在小山城里,会不会高处不胜寒呢?
  “我给你讲故事吧,或许你可以写下来。”她看着自己的掌纹。在一股股复杂的纹理中,我隐隐感觉到了她的虚弱。
  风吹过头顶的法国梧桐,叶子发出窸窸窣窣的声音。她渐渐的沉浸在自己的故事中。她的叙述有些凌乱,有些含糊其词。但我能听明白,这是一个梦想在路上的故事。她是学舞蹈的,多次获过才艺方面的奖项,她自己写歌,在北京、深圳做歌手,夏天回来了,在自己的家乡山城工作。我感叹她的美丽和才艺,也为她的迷惘、忧伤,而难过。
  “给你看个东西吧。一片叶子写给树的。”她忽然想起什么,手指在手机上摸索,屏幕上出现了一首小诗。 她轻轻念了一遍。她的声音很低,轻轻,淡淡,很美。她坐在自己的影子里,显得很孤单。也在这时候,我觉得,这个坐在影子里说话的美丽女孩,是让人同情的。甚至于,每个人都是让人同情的。
  她也许看出了我的神情,便向我做了个轻松的姿势:“刚刚我说了些什么?我说过么?”她摊开双手,耸耸肩。我们都哈哈大笑起来。一阵风吹过,她的故事,她的小诗就舞动着被风带走了。
  “我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呢?”她问了一个同我一样的问题。
  叶片悠悠。我们背倚青山,头顶蓝天,坐在一片和煦洁净的阳光中,看人来人往,看季节轻慢真切,这何尝不是美好的夙愿呢。许多的它们,许多的我们,不都在用不同的方式在完成自我? 神渡我来此山中,它就是我的圣地了……
  她起身告辞,走向街道,与众人擦肩而过,然后消失在某一个巷子深深处。
  我的目光随着一片树叶飘落地面。叶片安详,树木健在。万物哀而不伤,一半被回忆珍藏,一半还在路上。

秋语
儀诺

  生命的秋叶
  载满季节的依恋
  不舍的  离去
  葡萄的笑脸
  在满月的银光下
  窃窃私语
  风 不经意
  捎来了月饼的香味
  弥漫这月圆之夜
  翘首以待的相聚
  在期盼的日子里欢笑
  浓浓的夜色
  醉了篝火欢畅的愉悦
  五彩的烟花
  让繁星失去往日璀璨
  今夜不眠
  让欢聚的节日停留

舌尖上的淮安
野泉

  大概是淮安已经连续十一年举办了“美食文化节”的缘故吧,对央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我倒没有什么兴趣。然而,徐忠先生“反思《舌尖上的中国》为何没选淮安美食”的文章却让我震惊。让我不能不重新关注起舌尖上的淮安来。
  舌尖上的淮安,其实就是以淮安区为主体的淮菜。因其独特的资源秉赋与经济繁荣造就了“平和、精致、清鲜、滋补”的“东南第一佳味”。舌尖上的淮安,其显著特点在于讲究选料和前期加工,讲究刀工的合理运用,讲究火候的恰到好处,讲究调味的和合多变,讲究菜式的丰富多彩。
  追溯舌尖上的淮安,它始于春秋,兴于隋唐,盛于明清,可谓历史久远。《尚书·禹贡》中记载夏禹之时淮鱼已成贡品。战国时期因邗沟的开凿城市日益繁荣,饮食业因之而发达。西汉淮人枚乘著《七发》,盛赞家乡食馔为“天下之至美”。明清时期,因漕运中枢所在,官衙内的华筵盛宴通宵达旦,淮菜发展到鼎盛时期。清帝康熙、乾隆下江南必至淮安停留,乾隆首次南巡时,淮安平桥镇大地主“林百万”的一碗豆腐羹,让乾隆品尝后赞叹不已:“妙哉,天下第一菜也!”
  舌尖上的淮安,几乎每一道出名的菜、点,背后都有传说或典故。
  淮安蒲菜,因梁红玉而被称为“抗金菜”;
  文楼蟹黄汤包,因有清朝道光皇帝的夸赞“真乃人间第一鲜呀!”而让人仰慕。
  淮安茶馓,因治好了慈禧太后的疑难病而扬名;
  “烫面饺”,因一个上了鸦片瘾的女子受血战虎门壮烈捐躯的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精神感染戒了烟而为世人推崇。
  ……
  舌尖上的淮安,又在中国的舌尖上出彩。1949年举行开国大典时,经领袖毛泽东提议,用恩来家乡菜,使淮菜赢得“开国第一宴”之美誉。
  舌尖上的淮安,不仅进得了殿堂,且进得了平民百姓家。“吃在淮安”,这淮安,当指淮安区。在淮安,各县区,特别是市区,至今仍有此一说。淮安,就像是淮扬菜的美食天堂,从繁华街道的大小宾馆、特色店,到后街背巷的土菜馆、小吃摊,淮菜处处飘香,就是你随意走进普通的居民家里,主妇的几道家常菜也一定会让你满嘴留香,回味无穷。
  舌尖上的淮安,从古至今,名菜、名点,色、香、味、形、器、意融为一体的内涵,让无数文人雅士倾倒,又让无数文人雅士让其留名:汉赋、唐诗、宋词中留下了大量吟诵的名句。
  美食犹如美女,必须表里俱佳,而不能像芙蓉姐姐们,靠打造一夜成名。同样,舌尖上的淮安之美得靠对美的东西的坚守,对美的内涵的创造与丰富,而决不是靠一部热播的电视剧创造的。

老鹰与风筝
高俊才

  一只老鹰在天空翱翔。
  一支风筝在天空徜徉。
  老鹰心旷神怡,豪情万丈;
  风筝激动万分,得意洋洋。
  老鹰看到风筝被一根很长的线牵扯着,掌控着,放飞它的人正在地面上使劲操纵,仰望欣赏,心里陡然升起一股对风筝的不屑和恨铁不成钢。
  风筝看到老鹰自由潇洒的飞翔,很不以为然。它心里在想,切!离开那根该死的线,我比你飞得更高,更远,小样!
  哥们!我看你还是歇歇为好,为了你这一刻在天空的亮相,下面的人累得半死扯着你与风在较量。你知道吗?离开放飞你的人,你什么也不是,你只配点火,将你扔进灶膛。老鹰不留情面的话语在风筝的耳边如雷炸响。
  风筝气得咬牙切齿。它无言以对,它要挣脱那根操纵着它的线,它要飞给老鹰看看,更要以自己独立自主的飞翔树立起自己的形象。
  老鹰说,你别不服气,我话虽然难听,但你确实就是这个熊样。不信,给你弄断这根线,看看你是什么样的下场?
  老鹰利爪一抓,牵扯着风筝的那根线瞬间断落。
  风筝一下子失去了平衡,它左冲右突,可怎么也飞不出刚才的摸样。它感觉到自己在坠落,没有了灵魂,更没有了方向,终于,它坠落到了一棵大树上。
  老鹰一路跟着风筝翩翩落在了风筝的身旁。
  哥们,怎么样?记住放飞你的人吧,是他们成就了你的高度和梦想。
  老鹰展翅飞走了。
  风筝挂在树枝上。

平桥老街
管传生

  对于现在的平桥人来说,老街无论是清晨还是白天,都是那样的安静,偶有汽车经过,鸣一两声喇叭,让人想起昔日的繁华。
  在我的记忆中,老街是非常的热闹,从南到北一天到晚都是熙熙攘攘,街面很窄,汽车等是不容易进去的。各种粮食和蔬菜放在地上,他们招揽客户的最大方法就是尽可能的把摆满货物的摊子向路中心靠,这更加重了本就狭窄街道的拥挤。老街引发的矛盾很多,最难解决的还是因摊位发生的争执,最后大家形成了共识,如按先后,谁先到谁就先占着,后来的也没什么话可说。
  那个时代,七乡八镇都到老街来赶集,最多的是林集和三堡。因为老街背依京杭大运河,独特的水运和公路运输,使这里商业气息浓厚,在周边乡镇买不到的,甚至连县城都不全的商品,在这里都能买到。八十年代建成的卷烟市场,使这里热闹非凡。现在由于新街的建成和不断扩大,大多店铺都迁走了,留下的也没几家了。现在只有做秤的吴记衡器店、葛记饺面店、管记杂货店,街北头露天摆放的缪记钟表修理行还在。他们几十年门面没装饰过,店面无招牌,而且所经营的也不复杂。葛记饺面店多年来经营的就是三样,饺子、馄饨、阳春面,最多只加一个馄饨面,但每天生意格外的好,因为他们一直打的都是老街招牌。

幻想中的未来
林集中心小学五(一)班   问越

  我幻想中的未来是这样的:高楼大厦,没有战争,所有国家联手创造一个全新的世界。科技也十分发达。那时的交通工具已经不是汽车,而是在空中飞行的飞船。大家想不想知道里面有什么呢?告诉你们吧!里面的设备更加发达,不管你们想要什么,飞船就立刻会为您服务,像一个全职保姆一样,让人享受发达的生活。
  我幻想中的未来是这样的:每天刚睁开眼睛就能看到漫山遍野的花草、树木和动物,我们出门和朋友玩时也可以跟动物们一起游戏和它们成为朋友,开开心心,快快乐乐地过好每一天。
  真正的未来必须靠我们自己的努力来创造。如果你想实现幻想中的未来,那么我们就应该从现在开始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牢记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发表于 2012-10-30 18: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艺版多发这些美文和诗歌,读者一定会欢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10-31 15:32:56 | 显示全部楼层
祝贺各位见报的作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4-26 07:19 , Processed in 0.047126 second(s), 3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