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717579|回复: 14

我看《废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0-3 14: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看《废都》

文\王光育

  作为一个文学人,我平时是非常关注面世新作的,观察文学发展的新动向,以调整自己的站立点。在偏远的西藏高原某个封闭的山间,最初接触《废都》是在《中国青年报》上。以至我回内地出差,才知道《废都》已经沸沸扬扬。

  199311月,我有幸第一次来到仰慕已久的国都──北京,参加《中国青年报》社举办的一次创作笔会,适值一场雪天。此间,政府有关部门已经禁止出版评论《废都》了,托朋友的关系,我在长征出版社的图书部弄到一本,喜爱之极,当晚就囫囵吞枣读了一遍。因为会务繁忙,一个多月后,我回到我的西藏高原,才又一次细细品味起《废都》来了。

     我认为,《废都》最起码有这几个特点:

     一、是一篇有争论的作品,将一直流传下去。这是由中国的阅读市场决定的,中国人就喜欢看一些希奇古怪的东西。《红楼梦》、《金瓶梅》等为什么能流传至今,就是证据,不管作者怎样地出卖自己的灵魂,只要真切地感受再现生活就是最要紧地,文学要大胆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废都》的个性,就在于把文化人在现代社会大环境中的失落感、浮燥感、泼烦心绪用传统世情小说的形式大胆地揭示出来,现代文明带来了官倒、腐败现象,古老优秀文化在现代生活中断裂,贾先生是有忧患意识的。

     二、揭示生活极其深刻。《废都》为什么和它的陕西乡党们一度成为93年度中国文学现象──长篇小说热,就在于他能真切地把握住了社会生活人们的精神追求,信仰追求,经过沉浮之后,便慢慢地觉悟清醒过来了,作品中四次重笔写牛,埙声和破烂老头肉声遥相呼应,再现了人们不得不承认的社会真谛。而这些,都基因于作家的写作背景和心境,写作是一种精神需要,因生活之感而发,既而托,再升华为生活之上之生活。“作为现实生活中的一个人”,免不了有许多“现实生活中纷乱的人事困扰我,为了摆脱困扰,我常常处于一种现实与幻想混在一起无法分清的境界里。”“这本书的写作实在是生活给我太大的安慰和太大的惩罚,明明是一束光亮美艳的火焰,约了我这只黑暗中的飞蛾兴奋和追求,但诱我近去了却把我烧毁。”

     三、运用传统语言达到了高峰。文学即就是语言学。一部成秀的文学作品,免不了要有不乏出类拨萃的语言。《废都》正是这样,其中有许多精僻的民谣和地方俗语、方言为本来就运及语言自如的作品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现实生活氛围,象“牙长一截路”、“灵醒”、“不防顾”、“失踏”、“瓷”等等,运用的恰到好处而并不给人以晦涩感。同时,描写事物和人物的语言独抒一帜,如描写“城市是一堆水泥”,描写“雨是白色的麻绳,一股密密麻麻从天上甩下来。”还有描写老女人的乳房是“布袋吊在胸前”、“如冬日的挂柿”,描写唐婉儿“穿了新鞋,一双旧鞋嗖地一声丢在床下去了”、“树叶一般要飘出房门”。还有龚靖元死后,描写画家、戏剧家、作家为朋友致哀那一段,廖廖数句,刻划出了人物各自的性格特点、职业特色,真是神来之笔。

     四、写性完全可以,要有审美意义。《废都》最敏感锐的总是在于性了。且不说国外《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优美温馨的性描写,《安娜可卡列妮娜》中妓女式的性生活,单就中国的《金瓶梅》、《红楼梦》中的性就够开放的了。但是性的描写,是要根据作品的需要而定的,劳伦斯写性,在于赞美性,托你斯泰写性在于刻划人物,《金瓶梅》中的性,是供人们消遣的,《红楼梦》中的性,是展现生活的,而《废都》写性并且把老头儿的谣词贯穿全书,这是于作家的创作心境有很大关系的,有点儿象“黄连树下弹琴”的味道一样,企图摆脱什么。作家曾说:“几十年奋斗的营造的一切稀哩哗啦都打碎了,只剩下了肉体上精神上都有着病毒的我和我的三个字的姓名,而名字又常常被别人叫着写着用着骂着。这个时候开始写这本书了。”

     读者要读《废都》,请从开头“泼烦”二字读下去吧!那么,你就觉得,作品中的一切都是一种必须。

发表于 2006-10-3 15:27:18 | 显示全部楼层
《废都》很早就看过了,但却是走马观花.
王主编分析透彻,见解独到,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 20:35:11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1楼夭夭2006-10-03 15:27发表的“”: 《废都》很早就看过了,但却是走马观花. 王主编分析透彻,见解独到,学习了~~

谢谢夭夭,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3 20:3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水菊2006-10-03 15:56发表的“”: 水菊问好;主编分析得透彻。我看废都时,就也是抱着文学反应生活这一观点去看的。

是呀,这个小说的文学反应效力很强的,很个性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3 21: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得入骨三分啊!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6 22:2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7 11: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透彻!学习并欣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0-12 18: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诗杰、骆中和无门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2 22:0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分析的很透彻,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6 23:45:44 | 显示全部楼层
秦主编 莫非是秦人吗  

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16 09:07 , Processed in 0.065361 second(s), 5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