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746825|回复: 15

原创:游井冈山散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5 21:37:2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游井冈山散记
                            青于蓝
     井冈山,中国革命的圣地;井冈山,一座风景秀丽的名山。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这是一处令人遐思不已的土地,这是一片能攫住每个人心灵的伟大而美丽的圣土。今天生活在恶性膨胀的水泥钢筋构成的城市、生活在灯红酒绿物欲横流的世界的人们,去一次井冈山,对每个人都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是一次红色的洗礼,也是一次绿色的洗礼。
                           一根灯芯
      在茨坪毛泽东同志的旧居,简朴的卧房里,塑着毛泽东同志和贺子珍同志的蜡像,毛泽东同志坐在桌前的椅子上,贺子珍同志坐在床边。室内只一床,一桌,一椅,另外就是一盏土制的油灯,在靠近门口的低矮的屋梁上挂着一盏马灯。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由于敌人对革命根据地实行经济封锁,服装、弹药、粮食、油盐都很困难。“红米饭,南瓜汤”吃完了,山上还有野菜,但山上的盐、油就特别的缺乏,就拿油来说,煮莱要用油,点灯要用油,油就显得特别的珍贵。在那艰苦斗争的日子里,毛委员号召全体军民,厉行节约,并向全军宣布了一个关于用油灯的规定,规定的内容大致是:团、营、连部晚上办公时用一盏灯,可点三根灯芯,办完公要熄掉,连部委留一盏灯作带班、查哨用,只准点一根灯芯。毛泽东同志就是一个带头厉行节约的模范执行者,按规定毛泽东同志可以点三根灯芯,为了节约,他一直用一根灯芯办公、看书、写文章,还常常忙到深夜。就是在那一根灯芯的昏暗的灯光下,毛泽东同志写下了《中国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篇章。那一根灯芯,光线是昏暗的,但就是那昏暗的灯光,照亮了中国革命的道路,燃起了中国革命的熊熊烈火,烧毁了黑暗的旧世界。 
  走出毛泽东同志的卧室,讲解员说,那盏马灯是缴来的战利品,红军战士把它送给毛泽东同志用,但因为山上的油紧张,毛泽东同志一直没有舍得用。
对那盏一根灯芯的油灯,我看了很久。
      红军小路
      在井冈山南山公园有一条红军谷,谷中有一条小道,是红军经常走过的地方,又名红军小道。那条红军小道,曾经是毛泽东同志派何长工做绿林武装王佐的思想工作的小路。当年,井冈山上的绿林首领王佐,就是以井冈山为依托,扯起绿林大旗,唱着"红薯丝,木炭火,除了神仙就是我"的山歌,杀富济贫,成了山大王。是毛泽东使王佐由一个打家劫舍、劫富济贫的绿林好汉,成为一个胸中有着远大理想的有政治觉悟的革命者。毛泽东同志曾经问王佐:“站在山上能看到哪里?”。王佐说:“可以看到江西,还可以看到湖南。”毛泽东同志说:“我们不能只看到江西,看到湖南,站在井冈山,我们要看到全中国,看到全世界。”的确,如果王佐不遇到毛泽东,王佐永远只能是一个绿林好汉,他的眼光只是山下江西、湖南边境的地主老财家里的珠宝和粮食。毛泽东同志站在井冈山,看到的却是全中国,乃至全世界,所以,毛泽东同志才成为一个胸有大志,目光远大的革命家,只有看到全世界,毛泽东同志才能写出那些指导中国革命的光辉篇章,才能回答:“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之类的疑问。在毛泽东同志的教育和启发下,王佐积极支持和投身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设,并于1928年4月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井冈山斗争时期,他历任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二团副团长、红四军第三十二团副团长、湘赣边界防务委员会主任、红五军纵队司令员、遂川县工农兵政府执行委员、中共红四军军委委员,在中共湘赣边界党的第一、第二次代表大会上均被选为特委委员,成为我军早期重要指挥员和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和王佐一样,很多人就是在这条红军小道上,由一个“为一口饭吃而去造反”的好汉,变成了具有远大理想的革命者。
     在井冈山,到处都有毛泽东同志留下的遗迹和传说,关于毛泽东同志的纪念品更是比比皆是,井冈山人民从内心深处对毛泽东同志充满崇敬和怀念。在井冈山,购买有关毛泽东同志的纪念品,一定要说“请”,不能说“买”,如果说“买”,不仅他们不会给你好脸色,而且你出高价钱也买不到。井冈山人为了革命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但他们毫无怨言。他们从内心深处崇敬毛泽东同志,怀念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有许多关于毛泽东同志近乎神话般的传说,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崇敬,时隔近百年了,时间可以使人们忘记很多很多的东西,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崇敬和怀念毛泽东同志?难怪基辛格说:毛泽东身上有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魅力。毛泽东的那种巨大的人格魅力,穿越了时空,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这种魅力是一种心胸,是一种人格;也是一种智慧,一种深邃,一种博大,一种宽广;更是一种力量。
       在井冈山,我也“请”回了不少有关毛泽东同志的纪念章品。
                读书石
      在大井毛泽东同志旧居,有一块突出地面的石头,人们叫他读书石。因为毛泽东同志每天一有空,就坐在那块石头上读书。我们知道,毛泽东同志一生读过数不清的书,有人曾说毛泽东同志的一生就是博览群书的一生。即使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期间,在环境非常险恶、条件特别艰苦的情况下,毛泽东同志仍然如饥似渴的读书。在有的人不知道革命下一步该怎么办,甚至有些人对革命前途产生动摇的时候,毛泽东同志仍然坚持每天抽时间读书,他从《共产党宣言》等书中探索中国革命的道路。为了了解外面的形势,毛泽东同志非常需要当时出版的报纸,但由于敌人的封锁,山上没有报纸,贺子珍就下山去抢报纸,回来给毛泽东同志阅读。
      正是读书,使毛泽东同志具备了他人所不具备的深刻和睿智,使他的眼光能够穿透重重迷雾,看到了中国革命的前途,看到了中国的未来。毛泽东自1920年起就孜孜不倦地阅读《共产党宣言》等马列主义著作。到到井冈山后,他又反复研究一些古典军事典籍。那时候,他最珍贵的家产是两个书篓,无论是转战边界各县,或是回到根据地“老家”,都不忘带上这对“伙伴”。尽管他过的是戎马倥偬的生活,书依然是他不离寸步的伙伴。他给警卫排的战土明确规定这样一个任务:凡打下一个地方之后,必须搜集各种书籍、报纸、文件,带回来给他阅读。1928年5月,红军攻打下茶陵县的高陇圩,在国民党军阀谭延闿家里缴获了许多书报,其中恰好有一本毛泽东同志渴望许久的《三国演义》。毛泽东见后连声赞道:“这真是拨开云雾见青天,快乐不可言。”
读书石,本来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但它又不是一块普通的石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坐在上面照了一张像。
             红与绿
    一提起井冈山的绿,人们就想起袁鹰的那篇著名的散文《井冈翠竹》,如今这篇散文被刻在井冈山的百竹园。井冈山的竹子多,而且现在井冈山人还把全国各地不同的竹子,移到井冈山,建了个百竹园。其实井冈山不仅竹子多,井冈山的山上树木更多,井冈山没有荒山,一个山头就是一颗绿色的明珠。你在任何一个地方放眼望去,都是满目翠绿。井冈山那满山满岗的树木,绿得天然,绿得壮观,绿得美丽,绿得永恒,五百里的井冈山到处都是绿郁葱葱的树木。
     在井冈山时期,井冈山的树木曾遭过浩劫。在红军撤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敌人对井冈山进行了大肆的洗劫,他们提出:“石头要过刀,茅草要过火,人要换种”的灭绝人性的口号,残酷地对井冈山进行烧杀和破坏。当时大批的井冈山人被国民党反动派杀害,房子被烧毁,树木被砍,粮食被抢。与红军有关的东西都被烧毁、破坏。就连毛泽东同志的“读书石”,敌人也不放过,但石头挖不起、烧不掉,敌人没有办法,就用刀乱砍一气,至今石头上还留下国民党反动派清晰的刀痕。
     然而,井冈山人就像井冈山的树木,烧不毁,砍不倒,“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英勇的人们到下去,更多的人们站起来,他们就像井冈山的绿郁葱葱的树木,永远充满生机和活力,挺立在井冈山上。
绿,孕育着红。红花需要绿叶的滋养,有叶绿,才有花红。如果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红色之花,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就是中国革命的根,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人民就是滋养中国革命的绿叶。没有井冈山的根和绿叶,也就没有中国革命之花。
看着五百里绿郁葱葱的井冈山,我的心里想得很多。是的,有绿叶,才会有红花;但红花更是为了绿叶。
     常青树
       在井冈山大井村毛泽东同志旧居后面有两棵大树,一棵名叫海罗杉,一棵是凿树,枝繁叶茂,绿荫葱郁,直插云端。像在与大山争雄,欲与天空试比高,显得非常的庄严,非常的伟岸,令人肃然起敬!
     导游告诉我们:大树下曾是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聚会和议事的场所。1929年2月,红军从井冈山撤出,敌人曾三次血洗井冈山,血洗大井,他们烧毁了毛泽东旧居,这两棵大树也被敌人烧枯,一直没有发芽。二十年后,也就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毛泽东同志旧居修复了,两棵大树居然复苏吐芽了,而且长得枝繁叶茂。
       是历史的巧合也罢,是大自然的规律也罢。井冈山人可以作证。
更巧的事还在后头,1965年5月,毛泽东同志离别三十八年后重回井冈山,两棵大树竟绽放出银色小花,迎接这位共和国的缔造者回来。而十年动乱期间,两棵大树不幸遭受虫害,枝叶枯黄。当一枝海罗杉枯萎时,毛泽东、朱德相继去世。两棵大树恢复青春时,正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之后。大井人说,这两棵树有灵性,两棵大树的生命历程与共和国的命运一样,有着传奇般的经历。
      是巧合,还是天意?井冈山人不信神——人们常说“天下名山僧占多”,但风景秀丽的井冈山没有一座寺庙;毛泽东同志不信神;我们共产党人都是无神论者。如果仅仅是巧合,那纯粹是一种偶然,但我想这偶然之中其实正蕴含着某种必然。
作者:张海青,笔名:青于蓝。发表各类作品数百篇,获省级散文奖两次。
       通讯地址:安徽省巢湖职业技术学院东区图书馆 张海青。邮政编码:238000
      电话:0565-2353352  13856549993   Email:ahzhhq@yahoo.com.cn
      QQ:649683099
发表于 2006-9-6 09:1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井冈山很有名气的地方,很想走走,谢谢青于蓝先做了介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10:21:04 | 显示全部楼层
谢秦站的关注,还望多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6 22: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在井冈山大井村毛泽东同志旧居后面有两棵大树,一棵名叫海罗杉,一棵是凿树,枝繁叶茂,绿荫葱郁,直插云端。像在与大山争雄,欲与天空试比高,显得非常的庄严,非常的伟岸,令人肃然起敬!
   导游告诉我们:大树下曾是毛泽东、朱德、陈毅、彭德怀等老一辈革命家聚会和议事的场所。1929年2月,红军从井冈山撤出,敌人曾三次血洗井冈山,血洗大井,他们烧毁了毛泽东旧居,这两棵大树也被敌人烧枯,一直没有发芽。二十年后,也就是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毛泽东同志旧居修复了,两棵大树居然复苏吐芽了,而且长得枝繁叶茂。
————————
虽然是传说,但很神奇,文章也生动起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6 23: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飘雪阅读,还望多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7 10:00:14 | 显示全部楼层
跟着你的文字去了井冈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7 14:33:12 | 显示全部楼层
夭夭 主任,还请你多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7 14:3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6楼青于蓝2006-09-07 14:33发表的“”:
夭夭 主任,还请你多指导。
不敢当,我还得向你学习呢,问候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9-11 23:21:39 | 显示全部楼层
谢水菊,这篇文章我是花了一点功夫的,还望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9-12 12: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笔不错,读后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3 09:59 , Processed in 0.060626 second(s), 5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