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00014|回复: 12

邢台明长城纪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10-5 18: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邢台明长城纪行

//牛之问

明朝迁都北京以后,明政府沿太行山脉修筑了一条长达上千里的内长城,以东围京师,西拒外敌,从而形成了留存至今的一道壮丽的太行美景。
邢台境内的明长城,北起内邱县的鹤渡岭,南至沙河市的黄背岩,高低错落,时断时续,绵亘于三县市的崇山峻岭之间。其中邢台县境的马岭关长城距邢台市90公里,在西北川的尽头,是河北邢台与山西昔阳的分界岭。支锅岭长城距邢台市90公里,在浆水川的尽头,是河北邢台与山西和顺的分界岭,也是邢台至山西太原最近的古驿道关口。

马岭寒影


此次游览明长城,上午由邢台出发,沿邢昔公路西行,经会宁,皇寺,进入太行山区。在宋家庄加了油,一路上坡,山势愈陡。凉爽的山风里夹杂着潮湿,乌云低垂,好像马上要下雨的样子。又行数十里,终于到了马岭关下的明水村,白色体恤变成了黑色体恤,摘下头盔,透过后视镜,看到一个不是自己的拾荒人模样。
邢昔公路在明水村边的大桥上穿过,盘山公路旋转而上,拉煤的大卡车像蜗牛一样费力地慢慢爬行,下行的大卡车也是小心翼翼地控制着速度。路侧的悬崖峭壁深不可测,转过一个山头,就是山西昔阳的地界了。
明水村因有甘甜的山泉而得名,村子不大,有户人家办婚事,村边平地停着几辆面包车,不时有村民进出。我把摩托车放在村边,小憩片刻,向村民打听了上山的道路,开始爬山。
上山的道路是青石板的古驿道,在村边并不明显。公路边竖立着一块牌子,上写“马岭关景区”。顺南沟朝西走,是一条不常走人的碎石坡,远处是棋子大小的烽火台子,孤立于铜墙铁壁般的悬崖之上。进入一片核桃树林,就看见了石板古道,石板和缝隙里都是风干的羊粪蛋蛋。一个羊倌在树下歇脚,我停下和他打招呼,他说:“你要上马岭关吗?天要下雨了啊!”我说:“我带着雨披呢。”
行走在光滑的石板路上,我想起了古代的马帮驼队。民国年间,从邢台到陕甘宁地区的皮毛商人,就是行走在这条道上,他们要提防野兽的袭击和响马(劫匪)的劫掠,在荒芜人烟的大山里,风雨和疲惫侵蚀他们的身体,孤独和恐惧缠绕他们的灵魂;他们跋山涉水,徒步测量着脚下数千里的路程,从而铸就了历史上邢台皮毛的极度辉煌。我仔细观察缝隙长满杂草的石板路,思想在逝去的岁月里穿梭。偶尔一声飞翔在空中的鸟叫,打破了山林的寂静,令人恐慌,而身后几声羊羔的哞叫,又增添了几份安慰——我知道,在树荫下歇脚的羊倌也跟上来了。

                马岭关-1.gif

走走歇歇,双腿越来越沉重,汗水顺着脖子淌下来。拐过无数个N形弯道后,眼前豁然开朗,高大的关楼矗立在山顶。离关楼不远的古道青石上,并排两个碗大的圆坑引起我的注意,如此规矩的圆坑是做什么用的呢?我想,一定和马帮古道的商旅有关吧。

               马岭关-3-.gif

当走完最后一个盘山道时,马岭关就像突然从天而降似地出现在眼前。高大而壮丽的青石门楼,和雄伟庄严的带有垛口的青石围墙,象一条凶猛飞舞的青龙,沿着气势磅礴的崇山峻岭,向门的两翼翻腾而去,形成了自西北至东南一道严密防线。站在高处,环顾周围,实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门洞为拱形,前后都是用青石砌成。可惜因年长日久,保存不善,关门和围墙大都毁坏,门楼为近年修缮,券上刻有“八四年七月三日”字样。

             马岭关-4.gif

门楼西边,有两孔平顶石窑,左边一孔已经坍塌,右边一孔前脸塌了半块。山上的羊倌告诉我说,石窑是古代守关人员的值班室,守关人员负责盘查过往的行人鞍马,现在是他们的住处。他们在窑洞内生火做饭,券顶被烟火熏得漆黑。
石窑对面的田地里,有一株高近十余米的老柳树,树边有半块明代残碑,一个带云纹的抱鼓石(门墩石)及一个驮龙碑首,地里混杂着砖瓦碎片。羊倌说,原先这里是个道观,叫作“云梦寺”。老柳树是道观里的,有几百年的历史了,树干早已中空,只剩下一张外皮,还被火烧了,一半树皮躺倒在地,另一半树皮的顶端,枝繁叶茂。虽然云梦寺消失了,但是老柳树仍然屹立在那里,顽强地吐着新绿,见证着马岭关的兴衰,向世人昭示着生命的不屈。

             马岭关-7.gif    

遥想当年,这里应该是另一番景象:高大的关楼下,守关人员逐一检查过往的行人,驴叫马嘶,热闹非凡,关城像一个繁华的小镇;云梦观里,香火旺盛,大殿旁边的厢房里,可以留宿来不及下山的客商;慕名游山的文人骚客和地方官员在道人的引领下登临主峰,或引吭高歌,或赋诗题壁……
1251年(蒙哥汗元年),郭守敬治理达活泉河道,从淤泥里挖出被埋多年的小石桥,当时的大诗人元好问专程来邢,写了《邢州新石桥记》一文,并登临马岭关,惊叹于太行山的峻美和马岭关的雄奇,曾赋诗数首。其一曰:
西岭秋高大陆前,马岭寒影踏遍天。
群峰不断浮云色,绝排长流落日悬。
地险关门衔急峡,山奇削壁挂龙泉。
何人更遇青泥饭,有客空歌白石篇。



烽火遗迹


窑洞背后是卓卓青童山。沿东城墙上行,有新修的登山石阶,在三面是悬崖的山嘴上,巍巍矗立着一个高大的石楼,这便是邢台县志所说的韩信放箭台,是整个关的指挥中心,也就是在山下可以望见的烽火台子。

                   马岭关-8.gif

烽火台高十余米,全部为青石筑成,呈正方形,顶部四周有垛口,台下的一段城墙已坍塌成直立断面。羊倌说:“上那楼子很危险的,你自己千万不要爬啊!”我记着羊倌的告诫,试图爬上放箭台,却无法确定安全性。脚下是深达尺厚的羊粪,西侧是漫坡,坡下是峭壁,漫坡的边上有一个山洞,羊粪蛋蛋延伸到那里,应该是羊群避雨的地方,在漫坡上一旦滚落悬崖,后果不堪设想。东侧的峭壁上有一条尺许宽的羊肠小道,似乎可以绕到山顶,我没有把握,只好选择放弃。我爬过无数次的山,在马岭关的山脊上,第一次感到双腿发软,头晕目眩,对于脚下深达尺厚的羊粪,第一次感到什么叫人迹罕至,连那呼啸的山风,都是如此的苍凉和孤寂,真是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蹲坐在石头上,向东鸟瞰可以清晰地看到五十华里以内秀美山河的多姿景色,山下的公路像缠绕在山间的白丝线,时隐时现,那是邢台的方向,我家乡的方向,是那么的亲切。向西是山西的方向,峰峦叠嶂,云雾缭绕,远眺山西昔阳、和顺两县通往马岭关诸道,异常壮美。

                  马岭关-5.gif

在对面的南峰上,另一座烽火台子,距东城墙南端约500,被战火或者岁月摧毁,如今为杂草和树丛掩盖,隐约露出高不足米的残基。
马岭关的主峰是白虎山,海拔1822,为太行山最高峰之一。从马岭关到白虎山顶约有六、七华里。马岭关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一个理想的军事要塞。据《汉书》记载,汉高祖三年,韩信屯兵山西上党,上书刘邦伐燕赵。刘邦准后,韩信沿太行山北进,用奇兵一举破井陉,消灭了十余万赵代联军。他的统帅部就设在了马岭关。唐天佑三年,河东元帅李克用遣其大将李嗣昭领兵数万攻打邢州(邢台),进兵路线和韩信一样,沿和顺、昔阳县东进,企图抢占马岭关一带制高点。但邢州守将朱全忠深知马岭关的战略价值,即令骁将张范伏兵马岭关一带天险,其结果,李嗣昭还未看到马岭关的影子,先头部队已被张范所歼灭。最后,李嗣昭终因无法突破,大败回返。张范利用马岭关之险为保卫邢州书写了光辉的一页,也显示了雄关的威力。
据《邢台县志》记载:“韩信寨,城西北一百六十里马岭山脊大峰也。悬崖陡壁,高出云表,为西北诸山之祖。上有台,名曰放箭台。”“唐天佑三年,河东帅李克用遣其将李嗣昭攻邢州。朱全忠将张范引兵驻守,埋伏于马岭。嗣昭至,为范所败遂行还。”
一九三七年初,红军先头部队沿太行山东进,也曾因首先抢占了马岭关险要,以一个连的兵力,一举歼灭了国民党田福义部驻扎在明水村装备精良的一个营,建立了宋家庄以西的抗日政权。一九四二年,盘据在邢台的日军向西山区扫荡,因慑于马岭之险要,未敢到宋家庄以西。而山西东犯之敌千余人,当进到昔阳县铺上村时,因怕遭八路军伏击,也是迟迟未敢闯关。
马岭关东南有重峦迭蟑、千寻绝壁的牛群垴,西北是异峰挺拔、万丈悬崖的白虎山,形成东、南、北三面的天然屏障。关隘设在两山之间的谷口处,形成一个独立的关城,两侧是纵贯在谷口的石砌城墙和墩台,古驿道从关城中通过,东门和西门也就成了关城唯一的两个出口。

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曾造就了历史上的无数名将。凝固的长城,记录着戌边将士纵马疆场,叱咤风云的历史功绩。烽火台下,戍边将士远离家乡和亲人,常年与大山为伍,在没有狼烟的日子里,孤独和寂寞磨蚀着他们的心灵,岁月和山风消耗着他们的青春。附着在他们身上一个个或是凄美、或者酷烈、或者怨愤的故事,也早已凝成一道摆不脱也甩不开的阴影,郁结成一段化不开的悲哀,永远镌刻在长城的记忆里。

狼烟散尽,厮杀声消失在岁月的天空。极目望去,马岭关长城似乎有爬不完的台阶,烽火台屹立在城墙之上,像是戌边将士的丰碑,任凭风吹雨打。

鬼谷迷踪


俗话说“山中无日月,来云便是雨”,马岭关上时阴时晴,阵阵黑云随风聚散,雨滴也断断续续,一会儿阳光照的全身发热,一会儿又阴沉的如同要暴雨倾盆,
从北峰下来去西门。西门已毁,成一豁口,看不出门楼的痕迹。西边有长约五华里的围墙,最高处可达十余米,厚在四米以上。围墙沿一条深涧向南随着山势的婉蜒起伏,时出时没地延伸到石板房东崖嘴处。出西门数米便是在半山腰开凿的一条约有三米宽的栈道。沿深涧西去三百余米便是涧上的石桥,桥对岸是数百米高的悬崖,有一小径从悬崖处盘绕而上。山的顶端,又有坚厚的石墙维护,颇有关外之关之感。石桥高七、八米,桥下有一潭,水深莫测,据说是马岭关的唯一水源。从东门到桥对面的山顶约计三华里,所以这里叫三里坡,是河北与山西交界地,确切地说,深涧是两省的分界线,石桥是两省的“边防站”,跨过石桥,就站在山西的地盘上了。

                   马岭关-12.gif

这条深涧,就是有名的鬼谷子沟,一直通到南边的云梦山里去。相传旷世奇人鬼谷子曾隐居在此,修道授徒。鬼谷子,名王禅,又名王诩,战国时人,长于持身养性和纵横术,著有《鬼谷子》十四篇传世。叱咤风云扬名天下的孙膑、庞涓、苏秦、张仪、毛遂、徐福等人,都是在这里向鬼谷子拜师学艺。毛遂,原籍邢台,学成后以胸有大略自荐陪同平原君去楚国搬兵救赵国,自此成为中华“自荐”第一人。在没有向导引领的情况下,我无法找到有关鬼谷子的遗迹,只能坐在桥边的石头上,聆听高山深涧的潺潺流水,静静地感受古代高人的生活环境,借鸣知了的鸣叫畅想鬼谷子的传奇故事。
羊倌说原来鬼谷子沟上的桥是吊桥,后来吊桥烂掉了,就修造了现在的石桥。桥栏就地取材,正是历代石碑,桥栏为康熙、乾隆、嘉庆及民国等历代修桥修路碑记及碑座砌成,共计十二块。东边桥头竖立一碑,碑文已经残破不能分辨;西边桥头的碑上可以看到“中华民国三十七年十二月十五日立”,碑身已从中断裂,但未倒塌,顶部竟在中间刻了交叉的共产党、国民党旗,并且一边是镰刀锤子标志,另一边是青天白日徽,可见1948年的马岭关一带交通闭塞,人们尚未得到山外国民党垮台的消息(1945924邢台解放)。

                  马岭关-11.gif    

东、西门里是一小盆地。“太谷府东南。东南有马岭,路出北直邢台县,上有马岭关,有巡检司” (《明史》> 041 志第十七 地理二)。清康熙《邢台县志》载:“旧设东、西二门。敌楼、吊桥、官厅、营房、防守军兵”,可见明代有军队长期驻扎,现在还可清楚地看到原来的宏伟规模和残垣断壁。整个关呈长方形,依山凭险,布局别致壮观,充分体现了我国古代军事要塞的建筑艺术特点。
回到窑洞前,山顶的羊倌已经在做饭了,山下的羊倌也上来了,原来两个羊倌是一块的。他们做的是疙瘩汤,请我一起用餐,我婉言谢绝了。在鬼谷子沟的石桥上,我已经吃了一些东西,并把半截火腿放在桥头石头上以示纪念。
顺原路下山的时候,已经是下午2点了,羊倌把斜放靠在窑口的手杖递给我,并说:“你手里的棍子太扎手了,拿上这个舒服些。”羊倌的手杖剥掉了树皮,光溜溜的,我向羊倌致谢。山民总是那么纯朴憨厚,话虽然不多,但做事心细得令人感动。转身离开的时候,一只黑色的羊羔静静地卧在门洞里,它转动着脑袋目送着我,平静如水,没有丝毫害怕陌生人的意思。

                   马岭关-14.gif
马岭关乃是冀晋两省相通的咽喉要道。随着时光的流逝,邢昔公路的开通,马岭关古道彻底废弃,马帮驼队的溪山行旅图彻底消失,只有关口驿道上的羊倌和羊群,依然守望着永恒的风景。


“支锅形胜”


返回明水村,骑车上行,在交叉路口下大坡,抵云梦山。稍停片刻,过石板房和冀家村,不知道走了多久,也不知道走了多远,终于上了东西大路,一打问,原来这就是邢和公路,左行4华里便是西黄村。于是右拐西行,直奔支锅岭。
支锅岭在邢和公路的左侧,因为公路海拔较高,几乎和支锅岭平齐,所以不必爬山,摩托车和越野车都可以开到支锅岭旁边的高原草甸,周围是大片的松林。摩托的声音惊动了一个房里的中年汉子,原来是和顺的羊倌。高原草甸人烟稀少,除了羊倌,看不到别的人影。
在羊倌的指点下,很快找到了包裹在杂草和灌木从里的支锅岭。穿过浓密的松林,转过一个山包,就看见支锅岭的关楼了。据《四镇三关志》(清抄本)记载,支锅岭长城建于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呈东南、西北走向。这里山高陡峭,壁立千仞,是通往山西的要塞,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此地山峦起伏,山路崎岖险峻。岭上有边墙、箭楼、营房等军事设施,尤其城门洞完好,券上横一石匾。右侧三行竖书寸楷“总督蓟辽督御史杨口巡抚保定督御史孙口整饬大明兵备副史姜口”。中间阴刻双钩线“支锅形胜”四个楷体大字,应该是三位军事长官的题词。左侧刻字被毁,但依稀可辨认“口口明口口”。此山口在清风岭南40里。因其三岭并起,状似支锅石而得名。

                      马岭关-16.gif

支锅岭位在险要,是古代重要的军事要塞之一,也是邢台至山西太原最近的古驿道关口。它的存在与否,直接关系到太行东麓京畿之地邢台的安全,也直接关系到北京的安全,所以明朝政府特别加强对这一要塞的守护,支锅岭关门上石匾题字,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入清以后,满蒙亲如一家,中国北方再无其他强悍的游牧民族南下中原,作为屏障的内长城逐渐失去其军事防御功能,尤其是邢台沿线的长城关隘,逐渐演变成了客商进出两省的边防检查站。
支锅岭东侧的古驿道不明显,断断续续延伸到邢台九龙峡的方向去了。西侧的古驿道宽处有一米左右,窄处仅一人容身,由城门洞开始,贴着悬崖峭壁,弯弯曲曲伸进和顺山的另一侧,其险峻远胜马岭关。古代来往于邢台和太原的客商,或肩担或背扛,或者赶着马帮和驼队,为了抄点近路,居然冒着粉身碎骨的生命危险,穿行于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之间,那应该需要多么大的毅力!

               支锅岭17.gif

支锅岭远离公路的喧嚣,没有八达岭的人声鼎沸,没有居庸关的修茸一新,没有老龙口的潮来潮往,也没有嘉峪关的大漠驼玲,有的是无边的孤寂和悲壮。这里有历史犹新、恒久不变的坚守;有纵然残破却留灰飞烟灭的坚韧本色。走在这里,就像走在古代与现实的边缘,令人感到时光交错。真实是美的,苍凉是美的,孤独是美的,震撼是美的,追思何尝不是美的!明朝诗人顾缓对支锅长城这样写到:
崇岗历尽是边关,此去纵横更有山。
岚光远映笙旗外,涧道平分营叠间。



尾声


长城的初修,是在赵武灵王扩土之后。史料记载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的改革措施,亲率精兵铁骑,退三胡,修长城,北逐匈奴,辟地千里。赵武灵王时期,赵国约占有今河北省中部、西南部、山西省北部、中部以及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赵与燕的边界,即今雁门关、紫荆关、插箭岭、娘子关一线长城。而邢台境内的长城,则是赵与晋的边界。以后,明王朝为防止北方的蒙古民族绕道太行山入侵中原,抄北京的后路,在古赵长城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了太行山的防御体系,这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明长城。


                      支锅岭18.gif


马岭关、梁谷、黄榆关、支锅岭、马槽村、夫子岭等断断续续长约近100华里,在古籍《读史方舆纪要》与《明史·地理志》都有记载,这也是中国长城最为险峻的一段,是塞上雄关中最壮美的一处。
邢台境内的古长城连绵蜿蜒,北接内邱境内的锦绣堂口,往南则达武安与山西交界的峻极关。其特点是因山险制宜,利用悬崖绝壁和沟堑代墙,在山势较缓的交通要道筑墙设关,使山险与墙体有机结合,又在附近山顶修筑烽火台,如有来犯之敌,则迅速点燃烽火,传递军情。因此,邢台境内的明长城是由多处关隘组成的。据统计,邢台境内的关隘有:内邱县的鹤渡岭、锦绣堂、烧梁关,邢台县的马岭关、黄榆关、支锅岭、风门岭、清风岭、路罗岭、王山铺、水岭、夫子岩、黑虎关、货郎神口,沙河市的黄背岩、数道岩等近二十处,每处关隘一般由城墙、关门、营堡、官厅、敌楼、烽火台组成,建筑材料多为当地的毛石。邢台境内的长城多为毛石粗砌,墙体又薄,结构松散,历经数百年的风雨沧桑,多数关隘城墙不复存在,或残破严重。
邢台明长城以其宏伟庄严的雄姿和秀丽奇特的人文景观,扣击着古今游人的心弦,的确为太行山区不可多见的一处历史名胜。


[ 本帖最后由 nzwabc 于 2007-12-26 21:40 编辑 ]
发表于 2007-10-5 18:57:36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牛之问赐稿,有照片就更完美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9: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是有的,如需要可上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5 19: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nzwabc 于 2007-10-5 19:08 发表
图片是有的,如需要可上传。

别怕麻烦,上传吧,上传前把图片压缩到800X600或者640X480。太大了影响速度和效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19:42:0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说呢,刚才上传卡住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5 19:43:4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20:18:41 | 显示全部楼层
好了,传上去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20:19:4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10-5 20: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好家伙,你得片拍得相当棒。文容我慢慢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10-5 20:41: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个人简介
牛之问,男,40岁,河北省邢台广宗县人,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学士学位,工艺美术师,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中国画研究会会员,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自由撰稿人,职业画家。多篇文章在《河北画报》发表。《纪实老邢台》在《财智》连载。《老邢台系列》在《牛城晚报》连载。出版有绘画专著《牛之问速写集》(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河北省历史文化名城系列丛书之《商都故城》(河北美术出版社出版)。

[ 本帖最后由 nzwabc 于 2007-12-26 21:41 编辑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22 10:09 , Processed in 0.071990 second(s), 5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