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16971|回复: 16

声色莫高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7-3 08:42: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莫高窟锲在离敦煌25公里鸣沙山东麓的断崖上,与苍茫灰色的三危山静静相恃,中间一条小溪曾经流淌过沙山与石山在岁月中的对话,沙山踩过溪水给石山讲述着山中发生的事,石山借着月光站在溪边向沙山展示自己的巍峨。如是春去秋来,溪水就流淌着有声有色的故事。如今虽溪水断流,但河床尤在,这些流不动的故事也就化成了沙粒,依旧能随风流而动,有声有色地讲述着他的故事。
莫高窟1.jpg
      鸣沙山的风只有两个方向吹着,有时从东向西,有时从西向东。从东而来的风,在呼呼的自然声响中,带来了(公元366年)乐樽和尚留下的一连串声音。雄关漫道,前往西天拜佛取经的乐樽师徒,在落日的余辉中,拖着长长的身影走到了鸣沙山的断崖前,乐樽一声“阿弥陀佛”,接着叮当一响,把禅杖插到了地上,随即吩咐徒弟取水止渴。这时三危山上闪烁万道金光,千佛显像,伴随而来的还有仙女仙子翩翩起舞。这景象在乐樽和尚又一声的“阿弥陀佛!”声中消失了。和尚感悟:“得到此中真极乐,不问何处是西天。”这就是西天极乐世界,便发宏愿要在此凿窟建寺,弘扬佛法。从此这里传出的便是锤击钢钎,钎凿石崖的叮当声响。
又因沙石坚硬难凿,他们采取了烧开水浸渍石崖,浸渍一厘凿一厘,浸渍一分凿一分。咕噜咕噜烧水声,滋滋滋滋浸渍声。这种声音跟铁与铁,铁与石撞击声,一阴一阳,阴阳和谐凿下一个洞窟,又凿下第二个洞窟。

      但后来更多的石窟则是在攀比的声中凿下。前朝要功德凿窟,当朝更胜;平民要平安凿窟,经商也要顺水顺风,投小利大,更要凿;百姓凿窟不仅留芳留名,还建功德,身为朝庭命官,身贵位显,更要凿。这些声音在这里一浪接着一浪,一直喊到了元朝。

      从元朝开始大概战事频繁,官兵忙于攻城守城,商旅因战火纷乱不通不往,平民百姓为避难迁徙流亡,莫高窟也就香火断绝。从此便是明月点灯,风唱梵音,佛和菩萨闭关禅定,沙石为他们封好关口,这里静如圆寂。
莫高窟2.jpg
      清朝(公元1892年)湖北道士王圆箓矮小的身材穿着宽大的道袍和当年乐樽和尚一样云游来到了莫高窟,他被规模宏大的佛祖圣地震憾了,啧啧赞叹!“太可惜了,这样的大产业没人管护,佛家弟子都到哪了,如是任风剥沙埋,唉!”他在感叹中,决心住下,要为莫高窟重见天日开关启符。一个道家弟子把自己的最后40年(1892——1931)的光阴用来看管佛家产业。
从此莫高窟的风中又有了声音:王道士为修复洞窟,四处化缘的谦卑言语,民工们清沙挖沙唰唰响声,道士民工见威武佛像多彩壁画啧啧赞叹,月下窟前道士向民工讲叙壁画的故事等。

      不知佛家、俗世还是道家的需要,道家人说起佛家的故事,俗家人听的一样津津有味;俗家人为求佛祖保佑,道家人一样把佛事做得有条不紊;佛祖也为了让百姓认识佛法,宽容大量地说:众生平等,弘法即是弟子。就这样王道士在莫高窟功德也就越做越大,恢复当年香火缭绕,善男信女络绎不绝的景象。

      清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二十六日(公元1900年6月22日)一位被王道士请来抄经的杨先生,到16号洞窟中去焚香,当他把香火插到甬道一个壁上时,发现了这个壁是个洞壁,当即告诉了王道士,王道士叫上了几个人,弄出了挖掘声,破墙声。就这几声的几声,挖出了轰鸣世界的藏经洞。王道士见如此多经文也慌了神,不知是福还是祸,吩咐,封上封上。但见光的经文,那尘封多年的经卷气早就飞向大漠戈壁。王道士知道自己法力不足,不仅收不回这书卷气,还怕保不住经书,就求救于官府,这以后莫高窟风声中有了:

      县令严泽“臭牛鼻子,你拿这些废黄纸来干什么”。

      进士出生的汪县令“就地保藏,看好藏经洞”。

      肃州道台廷栋“这经书上的字还不如我写的”哈哈大笑。

      省不政府下令:“检点经卷,就地保存”。
      ……

      这些严词厉令和讥讽自嘲声,王道士自然听的声声在耳。因为这些话全由“启禀大人,这是贫道在敦煌莫高窟发现的经书,请大人鉴识明示!”招来的。王道士这句话说了一回又一回,可就是不奏效,道家人行的是急律令,一次次求助的失败,又经好几年还无人问经,王道士思想上对“检点经卷,就地保存”也淡化了许多。

      1907年莫高窟的风向发生了变化,从西刮到东,并吹来说洋话的斯坦因的声音,斯坦因已经在西部考察多年,运走了大量的文物,又嗅到莫高窟藏经洞经卷味,兴奋如蝇嗅血,便带上翻译蒋孝琬在莫高窟安营扎寨。从此这里的声响有了许多世俗的东西:诱惑,煽情,攀缘……等。虽然轻声细语,但是刻录了震荡后人的超声波。

      斯坦因想尽了办法与王道士接触,通过蒋师爷当说客。捐款修窟,崇拜佛教,出资保护经书,高资购买经文等。王道士也陪着十分的小心,考察过斯坦因,觉得有学问,讲信用,能保守秘密,自己的防线就这样一道道给被破了,不仅让斯坦因进了洞窟,而且一次性卖给了斯坦因满满24箱写本和5箱经过仔细包扎好的绢画或刺绣等艺术品。斯坦因经过1年零6个月的长途运输,于1909年1月完整地抵达伦敦,入藏英国博物馆。斯坦因记住还有许多经卷他没拿走,陆续还多次进了莫高窟,直到他没牵挂了,回顾时说了一句话“东方太伟大了。”

      与斯坦因交易后,王道士有了许多不安,从此后常听到的是他发宏愿修复莫高窟的祈祷声,听到是他翻着笔记本记着卖经卷收支的一笔笔账。

      莫高窟参观考察如流,高峰论坛滔滔不绝,导游介绍声情并茂,一切的声响,最后归为一声感叹!阿弥陀佛!生生灭灭,缘来缘去。

      鸣沙山沙堆成色,三危山铁色重刷,莫高窟又是一座佛教重地,从灵魂上说这里的法号是:色空。能看到应该就是和沙山一样色调的僧袍,与三危山一气的沙弥僧衣。可是莫高窟内近5万平方米的壁画,则是形真色美,襟飘冠巍。佛、菩萨、神、人,花虫鸟兽众生详备。佛家说法传经,得道飞天;皇亲贵族的出行、宴会、剃度、礼佛;平民百姓的农耕、狩猎、捕鱼、制陶;婚丧嫁娶、歌舞百戏、商旅往来、民族交往、外国使者等等各种社会活动样样涉及。千姿百态,色彩斑斓。我想这里铺展的壁画写下了:“山水显真色,俗心万千像”的俗世本真。

      正因为俗心解读佛教,俗心追求取向,才有了:“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的觉悟,才留下多彩佛教文化。

      造访各个洞窟,看过不同朝代色彩。细听各类壁画的故事。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主打色,绘下千古“发心”中的名利阴影。
许多的洞窟都画下供奉人的画像 ,甚至还带上家族、亲眷和奴婢等人。如是为之,既为传颂他们虔诚和发心,也为他们留芳千古。世俗人知道人会老,色会衰,寿有终,而留洞窟的壁画会与佛偶同辉,色泽总是那样鲜艳夺目。活不了百岁千年,留个壁画也足以安慰想千古的心灵,在这大漠与戈壁中能有色彩传名极不容易。于是壁画中供奉人的画像是一代跟着一代,一层盖过一层,许多窟内的这种画像都有了三层。

      七彩的主打色,一层层地重叠,名利阴影有了质量,也就跟不上那些修行得道的,飞天而去,而如飞天壁画,一直留守在莫高窟,面对着大漠中不求名利,为孝道舍身取颜料的故事:“美丽的姑娘,跟随父亲作画,画期将到,可缺颜料,难以按时完成,如是父亲要受罪劫。于是她为寻找壁画的颜料,在三危山被石龙咬断十指。得观音指点,找到藏有颜料龙洞,可没人敢进洞去取。还是这位断指的美丽姑娘奋勇下井,龙吞姑娘后吐出五光十色的颜料。她父亲终于如期绘下壁画,免遭于难。”故事像幽灵一样附在壁画上。
      
      因无而生有,因有而生灭。一切皆因有,莫高窟壁画多彩,佛身金装,也就招来许多的灾劫。1922年,白俄罗斯陆军少校阿连阔夫,带领残部500余人,逃奔到敦煌莫高窟扎营,将洞窟和寺院中的门窗和牌匾当柴焚烧,在洞窟内架锅生火做饭,致使莫高窟许多壁画被烟熏火燎失光失色。他们见佛像灿烂金装,便大肆收刮金粉。1924年,美国人华尔纳潜入莫高窟,面对精美的洞窟壁画,便用化学胶布粘走了壁画26幅,并盗劫盛唐彩塑数尊……。

      莫高窟声可震天下,色可照千秋,历尽灾劫,辉煌依旧,这是应该是莫高窟随缘造化而得的福报吧。
                                                    2007、6、28    于听月轩

[ 本帖最后由 禾源 于 2007-7-11 09:05 编辑 ]
发表于 2007-7-3 13:16:34 | 显示全部楼层
因无而生有,因有而生灭。一切皆因有,莫高窟壁画多彩,佛身金装,也就招来许多的灾劫。
------说得好啊!
整篇文章恢宏大气.这就让我想起了秋雨先生的另一篇东东了~
正是,成也王道士,败也王道士;其实世间事就是因人因事罢了.唉~~“阿弥陀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4 09:03: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种感悟得有多少经历才可得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4 11:27:14 | 显示全部楼层
甘大哥的文笔一直让楼兰佩服,此篇也不例外,只是有段时间不见甘大哥,近来可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4 11:27:54 | 显示全部楼层
甘大哥,此文有片片吗?一并拿来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4 15:4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5 08:18:43 | 显示全部楼层

你好!

原帖由 楼兰 于 2007-7-4 11:27 发表
甘大哥,此文有片片吗?一并拿来欣赏!

有片片,可就是发不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5 08:25:4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禾源 于 2007-7-5 08:18 发表

有片片,可就是发不来.

发贴的时候,在此下面有一个按钮“浏览”,你点击他,把要发的照片选中就行了。
但最好照片要压缩一下,800X600,或者640X480都行。压缩的时候保持长宽的比例。
再试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7-7 10: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大家好!

我实在没办法贴上片片,真是急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7-7 18:59:52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禾源 于 2007-7-7 10:11 发表
我实在没办法贴上片片,真是急人.

刚拜读完楼主的大作,随楼主美文神游了一番,谢谢了。
另,发片慢慢来,可能还是你方法不对。
忘了告诉你,等待一向都是我们的强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6-9 03:19 , Processed in 0.195918 second(s), 6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