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73999|回复: 15

寻找喧嚣中的宁静——安澜园遗址走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7-6-26 16:49: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937年上海蔚文印刷局所印冯柳堂《乾隆与海宁陈阁老》一书中所附的安澜园图.JPG
寻找喧嚣中的宁静

——安澜园遗址走笔

祝浩新 陈沁怡/  张庆中/


上.行走在历史的缝隙间
安澜园曾经是海宁盐官的标志性区域,近年来,文化界人士也多有恢复安澜园以增加盐官景区景点品质的呼声。在有关的典籍资料中,这一具有明代风格而全盛于清代的江南园林,曾经先后四次接待了到此巡视海塘的乾隆皇帝,并且留下了乾隆皇帝的诸多墨迹和32首相关的诗句。大才子袁枚等人,也通过自己的诗文,对安澜园赞誉有加。清代苏州人沈复的《浮生六记》中,更是称“余所历平地之假山园亭,此为第一”。金庸先生的第一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以乾隆身世传说为线索敷衍而成,更是对安澜园有不少的描绘。2004年的8月,因为撰写《金庸笔下的海宁府》一文,笔者与摄影师袁培德先生一起,第一次踏上了安澜园的遗址。
从安国寺经幢往北步行三四分钟,在一个破旧的五金厂的后面,在当代工业化机器的嘈杂声中,静卧着三曲石板。这就是九曲桥遗址。现在所能看到的石板,已是在一个显然被割裂过的小池塘的东南岸角。河岸往南延伸紧贴着五金厂的另一侧,也是一个池塘。而从东南到西北的走向上,接纳着三曲石板的池塘的西北角上,跨过一小段竹林,还有一个小池塘,里面开满了荷花。让人不能不联想到,当年,这些水面应该是联在一起的。如今,一路走来,住房林立,喧嚣早已取代了往昔的宁静。三曲石板是九曲桥的遗存。按照《浮生六记》的记载,清时的安澜园,“地占百亩,重楼复阁,夹道回廊;池甚广,桥作六曲形;石满藤萝,凿痕全掩;古木千章,皆有参天之势;鸟啼花落,如入深山。”而今,只池塘的东岸,还有一些看似比较高大的树木,紧邻水面矗立在农户的菜地旁边,说什么也没有“古木千章”的气势了。沈复是因为他父亲受聘于“海宁王明府”而有机会到安澜园的,“曾于桂花楼中张宴,诸味尽为花气所夺”。不仅安澜园,桂花、枇杷、寿星竹,历史上是盐官大户人家在自家墙门堂里面常常种植的,在人为的破坏下,这些岁月的痕迹都已经消逝了,只留下水边上的三曲石板,述说着种种无法确知的陈年往事。石头或许是不朽的,安澜园里曾经搜罗有大量的奇珍异石,但是,人却可以轻轻抹去这种不朽。当2007年的6月,笔者与文化馆摄影师张庆中先生等人再次来到这里时,切实地有了这种感受。据张庆中先生说,几年前,时任文化局副局长的张镇西先生,曾经邀他来此拍摄,当时在九曲桥遗址附近发现的石头井栏和一些乱石,现在都找不到踪迹了。
紧靠安国寺经幢西侧的路南,那个现在有农户承包的鱼塘,就是当年的荷花池。往南望去,那岸边的高大的树木,倒是隐约提示着这个池塘的某种历史的痕迹。当年的荷花池的面积,也许比我们现在看到的要大得多。现在的岸边,除了那边的树,不是菜地,就是荒草萋萋了。池塘的中央,还竖立着养鱼用的增氧泵。一切,安澜园的一切,都在慢慢接受着岁月的消磨。我们只在历史的缝隙间,窥见她曾经的辉煌。

九曲桥遗址

九曲桥遗址
  

荷花池遗址

荷花池遗址


中.“永庆安澜”联结着鱼鳞石塘
安澜园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远在北宋南迁之时,王国维的远祖,安化郡王王沆,就被“赐第盐官”,经营起私家园林。后来王家衰落,到明朝时,这个园林被戏曲家、提督四夷馆太常寺少卿陈与郊购得,改名“隅园”(原因是与郊又号“隅阳”);清雍正年间,又归他的侄曾孙、文渊阁大学士陈元龙所有,改名“遂初园”。乾隆二十七年,泓历第三次次南巡,首次达盐官,驻跸此园,正值钱塘江鱼鳞石塘的修筑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对钱塘江北岸水患的治理,关涉到太湖平原的安危,有清一代,这个地区的漕粮定额几乎占到全国的一半(全国400万石,江浙七府183.2万石),而又以苏、嘉、松、杭四府为重中之重。而那年52岁的乾隆皇帝,作为国家元首,正当精力充沛、励精图治的年龄,一到这里住下,陈元龙的儿子陈邦直,要求皇帝题字,乾隆就给这个园林取名“安澜”,御笔题写,是取巡视海塘、希望“永庆安澜”之意,也许还有要求陈家子孙作为地方望族要注意防范海潮之意。而他本人也确实在这里作出了有关海塘的诸多决策,比如,题写“安澜园”之后,他就下令在海宁最东端的塔山坝石篓上立下标记,观测泥沙的冲淤变化,由浙江巡抚每月专门上疏,隔月绘图贴说奏报,后又增加海塘工程、沙水动态等观测内容,形成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末。这就是现在钱塘江水文站的渊源。他也不是仅仅住在这里听取官员汇报,也从这里走出去,亲临海塘建筑工地,听取塘工们对一些疑难技术问题的意见。比如,他曾就老盐仓一带海塘打桩问题深入工地调查。后来,主管官员听取一位老塘工的意见,"用大竹探试,等检定沙窝,再下桩木,加以夯实,梅花桩以五木攒着一处,同时齐下",果然取得成功。乾隆曾写诗以记此事。这一故事后来在民间演变成乾隆皇帝受到神仙指点的传奇,也表达出民间希望上天的赐予能够“永庆安澜”的心愿。
乾隆皇帝对安澜园的风景显然是满意的,当年在北京的圆明园内仿制了一个安澜园。在故宫档案中,保存有安澜园的图纸。海宁的安澜园在清咸丰年间遭到太平天国破坏,至民国初年已被辟为农场。在一代代农户的耕作之后,现实中安澜园原址的范围,已经难以确认,如果不是1960年陈从周先生到盐官考察陈阁老宅等古建筑,而发现了安澜园遗址,这个海宁历史上曾经辉煌一时的园林,就可能还要湮没很长的时间。而即使安澜园遗址的发现已近半个世纪,实际的保护措施也远远没有跟上。

下.岁月里的记忆触动着生命本身
历史上,安澜园曾经与南京瞻园、苏州狮子园、杭州小有天园并称明清时期“江南四大名园”,体现了江南园林的典型特征,在陈元龙的儿子经营期间达到全盛,共有100多亩,其中水面20亩,园内建筑也极其精美,制崇简朴,不事镂刻,以“出雅古朴”著称。据有关记载,纵观安澜园全貌,其皇家气势令人惊叹。从园门入内经乾隆御碑亭到军机处,北路有太子宫、天架楼、佛阁等,最终通向园林的主建筑“寝宫”、西路有十二楼、漾月轩、映水亭、群芳阁组成,其后与寝宫相连。中路还有御书房、古藤水轩、飞楼、环碧堂等。寝宫原名赐闲堂,楼中恭悬“林泉耆硕”赐匾。全园有景点四十余处,如“和风皎月”、“沦波浴景”、“石湖赏月”、“烟波风月”、“竹深荷静”、“引胜奇赏”、“曲水流觞”等等。曲水流觞,就是九曲桥遗址曾经拥有的景象,“流觞”,已不知在哪年哪月的哪一刻静止下来,留给我们的,只是对于那优美意境的无尽的想象。乾隆最后一次驻跸时的一首诗中赞美安澜园道:“园甲东南郡,春归十二楼。”那时,盐官人把安澜园称为“陈园”,因其规模宏大,陈家又被称为“陈半城”,这当然是夸张的说法,作为县治所在的盐官城,当然不止200亩的土地,但的确说明了安澜园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在如今的盐官观潮景区的陈阁老宅内,放置有安澜园的复原模型。复原模型的边上,放置着从安澜园遗址获得的“漾月”石碑。或许是因为失去了原有的环境,虽然每天接待大量的游客,却总让人感觉石碑像一个离群索居的人,渴望被承认却找不到沟通的渠道。某种意义上,制作模型是对地方历史记忆的保护,移动石碑则或许割裂了某种文化的生态。这种保护是不足够的。在2004年,笔者曾与时任观潮景区管委会副主任的姚淑彦女士商谈,拟用电脑三维动画的形式,将安澜园重新展现给世人,可惜不久因为人事更迭,此事不了了之。
我们刚刚经历了第二个国家文化遗产日,在全世界普遍重视保持各民族各地区独特文化传承的今天,安澜园也可以被认定为海宁地方文化的一个标志,“安澜”本身的意蕴、乾隆皇帝在安澜园的题咏,一定意义上都是“潮文化”的延伸。让它的遗迹在岁月中湮灭,显然不应该是我们的态度。因此,适当的保护措施,的确应该提上议事日程了。不过,尽管恢复安澜园的声音此起彼伏,笔者还是觉得,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即使恢复了,那最多是一个旅游景点,而不是文物本身,安澜园的文化价值,也不是一个赝品所能包含的,所以,是否恢复安澜园,乃是一种经济活动的考量,即:倘若从旅游角度说恢复了可以增加经济效益,则可以考虑恢复,反之则不必恢复。而作为海宁人的一种文化记忆,安澜园则是必须要被保护、被传承的。
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划分的四类遗产中,安澜园主要应归入“历史记忆”,因为其大部分的内容已只能在故纸堆中寻找了。然而,这一历史记忆又与海宁的名人文化相联结,和目前仍然活跃着的“潮文化”紧密相关;同时,其留下的遗址,则是实体的文化遗产。如果能给予恰当的保护和适度的宣传,无疑地,当代人会从先辈的文化创造中树立文化自豪感,也吸取营养,激发出创造性的文化活动。
盐官是一座千年古城,富含着丰厚的历史底蕴,其他如陈世倌故居(西阁老府)、王氏一经堂等,都亟待保护。保护的思路,也许和对安澜园遗址保护的思路是一样的,就是要留住我们作为一个群体的文化记忆。在保护的基础上,我们才能谈到合理、适度的开发利用。走在繁华与喧闹中,我们还是应该找到那份历史留下来的宁静。我们不应丧失作为一个群体的记忆。当一个人丧失记忆的时候,他需要去看医生;当一个群体丧失记忆、特别是丧失文化的记忆的时候,一切的发展都将离开它本来的意义。岁月里的记忆,触动着生命本身。




2007615

更多照片请联系QQ29054814

[ 本帖最后由 祝浩新 于 2007-6-27 08:31 编辑 ]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16:53:2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1 祝浩新 的帖子

不知道怎么回事一传图片就发生错误发不上来。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16:55:09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曲桥遗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17:03:54 | 显示全部楼层
九曲桥遗址.可能还是发不上来,就再说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17:15: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发不了

您的请求来路不正确或验证字串不符,无法提交。如果您安装了某种默认屏蔽来路信息的个人防火墙软件(如 Norton Internet Security),请设置其不要禁止来路信息后再试。
郁闷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6 18:01:08 | 显示全部楼层
你把图片压缩一下,把图片压缩到800X600以下,就应该没问题了,你试试。
压缩的方法很多,你可以用你的看图软件,比如:acdsee,ps等等。
也可以用Windows中的画图程序,在Winddows的画图程序中压缩尺寸的方法是:菜单中的图象->拉伸,选择好比例(长宽的比例要一直,否则会变形)。然后把文件存为jpg格式就可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19:21:0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谢谢漫吹横笛,已编辑图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6 19:4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祝浩新 于 2007-6-26 19:21 发表
谢谢漫吹横笛,已编辑图片。

不客气,图片很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7-6-26 19:59:5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这是海宁日报周末版的“走读海宁”约写的文章。第一张资料图是从我自己信箱里下载下来的,可能文件没下好,缺了一截好像。明天到办公室再换一张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7-6-26 20:12:50 | 显示全部楼层
原帖由 祝浩新 于 2007-6-26 19:59 发表
呵呵。这是海宁日报周末版的“走读海宁”约写的文章。第一张资料图是从我自己信箱里下载下来的,可能文件没下好,缺了一截好像。明天到办公室再换一张好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5-18 01:52 , Processed in 0.057143 second(s), 5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