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家居住的地方——那诺云海梯田
文/吕和义 摄影/王建福
[那诺,哈尼语“拉郎”的译音词,翻译过来即为“别处迁徙的村寨”,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东南部,距县城66公里,居住着88%以上勤劳的哈尼族,他们靠勤劳的双手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创造出了上万亩如锦似绣的哈尼梯田,加之缭绕变换莫测的云海,每年到了哈尼十月年,那诺就会出现云海梯田奇观,像神仙居住的地方一般美丽,曾被“驴友”称之为摄影者的天堂,有人称赞那诺梯田“元阳梯田甲天下,那诺梯田胜元阳”。唐代樊绰《蛮书》记载“蛮(哈尼族)治山田(梯田)殊为精好”,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将哈尼梯田列入全国七大田制之一,称为“世外梯田”]
在黎明轻微的刹车声中醒来,我从一个刚刚醒来的梦乡又滑跌到另一个梦乡,久久无法醒来。在这个梦里,我的灵魂开始颤抖,我的心田开始流淌清泉。打着呵欠,我走进了仙家居住的地方——那诺云海梯田。
云海飘摇
我的心灵开始唱歌,唱那种激动人心的歌;我的灵魂开始飘摇,飘那种天堂迷幻仙境的感觉。
当我在睡梦中被朋友轻轻推醒时,脚下那变化缭绕,莫测高深的云海已顺着深深峡谷扑面而来。
站在高高的观景台上,看云海一点一点顺山峦随风儿缓缓飘摇上升。云海仿佛一条巨大的鲸鱼,张开血盆大嘴,吞噬村庄,吞噬山林,吞噬梯田,吞噬溪流……,然后慢慢又把村庄、山林、梯田、溪流……从嘴里吐出,再用尾巴轻轻擦拭,留一道道鲜活亮丽风景,勾出一幅幅云雾缭绕的哈尼仙境——人间活着的画。
随光亮逐渐透明,云海缓缓将一座一座山岚抬升,抬升,再抬升,山岚漂浮,漂浮,再漂浮,仿佛海面移动的冰山。梯田、村庄、山林、沟谷海市蜃楼一般迷幻。千余米的山谷,因红河(元江)低海拔热潮的抬升与哀牢山腰干冷空气的交融,充满厚的薄的云雾,随风力莫测的变幻,时而薄时而厚,时而浓时而淡,时而高时而低,时而急时而缓,时而以哈尼白鹇临水捕鱼,时而以鲸鱼勇猛追逐,掀起阵阵巨浪,时而又以漫不经心的老牛姿态悠闲站在云端啃草……,有的像洁白的棉花朵,有的像褐色的石头,有的像奔驰的骏马……,而我们就是那天庭里散步的闲人。
村庄时隐时现,时暗时明。手中相机快门“咔嚓”、“咔嚓”,一道道闪光使心脏的跳动富有力量和节奏。进入一种忘我无人境界,恨不能把所有美景收进相机,收进脑海,收紧心灵一隅,永远保存,记忆一生。
此时此刻,我只恨手中相机是傻瓜,恨自己是傻瓜。我们行在阡陌梯田小道,抓拍天庭云层的光柱,抓拍云海之上活的画面。
世外梯田
层层叠叠又层层叠叠,万亩梯田从滔滔红河(元江)畔直耸哀牢山云端,既混宏大气又如锦似绣。
云海慢慢退却,霓裳开始由厚变薄,由沉变盈,由浓变淡,变成一件薄纱。哀牢山露出轻盈矫健的体态,万亩梯田如锦似绣展现于眼前。
揭开面纱的万亩天梯,似掀开头盖的含羞新娘,似弹奏人间仙曲的黑白琴弦,似纵横阡陌的通道,似千层跌宕的天庭天梯。万亩梯田矫健的身姿绽放眼前,给人以震撼;以不急不缓的步态爬上天庭,给人以悠闲。层层叠叠又层层叠叠,一直从河谷延伸上来,延伸到葱葱脆脆的哀牢山头发之下。
我们尾随退却云海的尾巴,行走在纵横阡陌的通道上,行走在黑白相间的琴弦上,行走在村庄与村庄的纽带上,行走在溪水与溪水融会的地方,行走在沟谷与沟谷交叉的地方,行走在通往天庭的阳光大道上。秋收后的梯田,蓄满泉水养殖谷茬鱼,闪粼粼波光,像一面面镜子,成千上万面镜子连成一片你能想象是一个什么样子吗?行在镜子之间的田埂上,我闻到了谷茬鱼的清香;绿树成荫的村庄,宛如一颗颗透明的珍珠,散落在哀牢山的旮旮旯旯、角角落落里,被梯田串成人间最美的项链,假如把这人间最美的项链挂在某个美女雪白的脖上,那会怎么样呢?叮叮咚咚的溪水,给梯田配上了人间最美最动听的音乐,有谁能拒绝这样美妙的天籁呢?恐怕没人能做得到;哈尼人做饭的晨烟,淡淡而又淡淡,袅袅而又袅袅,美女蛇一般婉转缠绵村庄,缠绕树林,又一副“上森林、中村寨、周梯田、水利贯穿其中”的美景悄悄侵蚀眼珠。看一个个村庄、一片片森林、上万亩梯田景致,不禁想起一个文友“元阳梯田甲天下,那诺梯田胜元阳”的诗句来。如洗如涟,灵动自由的梯田,一幅无法拒绝的美丽画卷。
人间仙境
“塔朗汉子木郎迷都(美女)”,走进木郎,走进人间仙境,走进云海梯田之摇篮中的诗意栖居地,走进一个出产美女的地方,心情的激动不可言传。
尽管太阳已爬得很高,但木郎还笼罩于云海之中。那些随太阳退却的云雾,竟悄悄集拢到这个绿树成荫,梯田环绕的哈尼山寨,用自己最后的尾巴轻轻抚摸这个出产美女的山寨,象一座天上云雾缭绕的孤岛仙境,充满灵性,充满动感。“塔朗汉子木郎迷都(美女)”,这是当地的传言,据说这是一个出美女的山寨,一个云雾缭绕,绿树环绕,梯田钟情,波光垂青的世外桃源。木郎坐落在一个凸起的小山包上,两边是沟谷,上边是布满彩色浮萍的层层梯田,下边是葱郁的茂密森林。一条不太宽的公路,蛇一般将木郎与外界连通,更像握在手中的风筝线,一紧一松,将木郎这只风筝放飞到了王母娘娘的蟠桃园。
一路走走停停,缓缓来到木郎,已是中午十二点。站在公路上眺望脚下静静的木郎,山寨掩映在翠绿的丛林中,升起的青烟和云雾水乳交融,木郎被包围在最后的云海之中。
顺一条青石铺就的茶马古道,听着马锅头悠扬的赶马歌,踏着远古的马蹄声声,跟着深深的马蹄印迹,穿行梯田的阡陌,慢慢靠近木郎,走进木郎,走进人间仙境出产美女的山寨。和着踢踏脚步声,渐渐触觉到了木郎纯朴的气息。遥想当年,一排排长长的马帮,响着铃铛穿行在这样的仙境上,是何等的壮观?那不是“山涧铃响马帮来”吗?
适逢哈尼十月年前夕,外出打工的小伙和姑娘已归村,在学校读书的学子也提前放假,山寨比平时热闹。行走于山寨边缘的小道上,时不时能遇上身着白色绣花开裳短褂、头戴银泡小帽,民族风味十足,脸带淡淡微笑眼中脉脉含情,水做的糯比哈尼女子,三五成群出游或集体在水池边或沟边洗衣服,“来人和她们忽然间打声招呼,绯红便会在她们润白的双颊弥漫开来,几声呢喃的嬉笑叽喳低语,转身便迅速跑去,远了,又一伙站定回头浅笑凝眸,百媚蚀骨。”那些水做的哈尼女子真这样呢!她们很有礼貌地轻轻避开我们,远远地看着我们,叽叽嘎嘎的指着笑着说着,笑声如银铃一般动听。我虽听不懂她们说些什么,但我终就还是领略到了木郎“出产美女的地方”的魅力了。
走进木郎山寨,云雾薄了淡了轻了,但还能看到薄薄的淡淡的轻轻的云雾,缭绕着房屋,缭绕着树木以及山寨里的其它一切。着黑衣黑裤的热情哈尼汉子,卷手袖挽裤腿,正操刀在自家门前巨大的阿罗树下杀年猪,他们热情地邀请我们参加即将开始的酒宴,这又让我回味起了那诺哈尼人家美味三绝:小乳猪、红心蛋和谷茬鱼的美味,想起了一句赞美木郎的诗句:“哪里去寻桃花源,人间仙境在木郎”。
云端喝茶
车行猪街茶园,宛如小船漂泊在碧绿的湖水之上。坐在茶园喝茶,仿佛坐在云端般舒畅。
猪街茶因产地而得名。
猪街茶园坐落在猪街村委会,四周是密密麻麻的森林,是一座出产生态茶的茶园。猪街茬因猪街特有的土壤和气候而品质极佳,具有清凉爽口,醇香回甜,提神解暑,久泡不淡,不起茶垢等优良特点,备受世人青睐,有过历史辉煌,曾是朝廷贡品。
车行猪街梁子,穿行在森林中的茶园之上,四周高大的树影斑驳,遮蔽着阳光,使行驶的汽车宛如小船漂泊在碧绿的湖泊之上,轻悠悠,晃荡荡,说不出的一种惬意用上心间。透过车窗,满眼尽是葱葱郁郁的绿色,有茶园的绿,有森林的绿,还有青草的绿。一股股淡淡的清香扑面而来,有清茶的香,有泥土的香,还有反季节野花的香。将头伸出窗外,树林里传来阵阵土画眉的歌声,以及其他各种鸟类的附鸣,合成一曲和谐的天籁之音。
进入茶园,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空气是那样的清新,世界是多么的美好。此时此刻,大地敞开巨大的胸怀,时光开始透明,时间开始驻足留恋人间。
坐在茶园管理者的土掌房前,悠闲茗品着主人用刚刚采下的鲜叶冲泡的新茶,一股清香迎面扑来,沁人心脾,醒脑提神,醉心清香。品一口茶香,看一眼随晚霞上升的云雾,看云雾将茶园缭绕,看云雾将茶山托起,心里就会生出一种感叹——神仙居住的地方也不过如此。
2007/5/13于云南元江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