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7章 只盼沈坤鲲鹏志 双星闪耀河下镇 
 
 
         “沈老爷,你把十洲藏南门来了,好长时间没看到他了,心里怪想的。”吴承恩边和沈老爷聊着天。               “我家沈坤哪有公子天资那么聪慧,只能让他闭门苦读,才能追赶上你们啊。”沈老爷感叹地说。              “托你吉言了!”沈老爷明知吴承恩这是恭维他,可是他还是高兴地接受了。              “没办法,我能做到的就这么多了。”沈老爷兴致勃勃地在前边引路,额头上已经渗出了汗珠,突然他笑着用食指指了指前边,“到了到了。”              “春色满园关不住,一片‘石榴’出墙来。”承恩笑着吟诵道,他故意改了几个字,激动地跟在沈老爷后边踏进院门,“十洲,十洲,汝忠来看你了!”              “汝忠兄,什么风把你吹来了?”沈坤打量着风采依旧的学长开心地问。              “哪儿变了?”              “我哪有兄长儒雅,你智惩粮行老板,觐见蔡翰林的事,我可没少听闻啦!”沈坤竖起大拇指,“兄台,我真服了你了,也就你做得出这震动山阳城之举。”             “兄台说笑了,我之才华不及兄台十之一。”              “你这一说,那我就请兄台赐我一幅丹青,如何?”沈坤一本正经地拿过文房四宝,“兄台构思一下吧。”             “好,那我就献丑了!”吴承恩拿起毛笔在右边空白的墙上挥毫作画,不一会儿沈坤的眼帘出现了一个偌大的水域,但见水面上一群天鹅在水中嬉戏,远处几只天鹅正展翅欲飞起。         一瞬间,沈坤的眼前突然灵动起来,只见他廖廖数笔,一只白天鹅振翅高飞直奔蓝天…… “不愧是山阳才子啊,这天鹅画得栩栩如生,真的特别传神!”徐小姐不知什么时候回来了,她驻足欣赏忍不住赞叹起来。
 “娘。”沈坤连忙上前招呼。
 “承蒙少奶奶谬赞,承恩失礼了!”吴承恩听到声音连忙放下笔对着少奶奶作揖。
 “不必拘礼,适才听我公公说你来了,特地过来看看。”少奶奶拉着沈坤的手对他说,“十洲,汝忠是你学习的榜样,要想状元及第,首先你要赶上汝忠啊。”
 “折煞我了,少奶奶千万别这样说。”吴承恩谦虚地说。
 
 
 沈老爷也来到了书房,听着孩子们的对话,观赏墙上的天鹅图,他大声说:“汝忠,南门十洲的读书地,闲人免进,唯有你今后啊来去自由。”
 “多谢沈老爷。”吴承恩说罢和沈坤相视一笑……
 时间过得走快,正德十六年(1521)河下古镇竹巷街打铜传出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那是因为吴承恩进了学,被淮安府儒学院录取为正式学员,也就是老百姓常说的“秀才”。
 吴锐终于扬眉吐气了一回,他把承恩启蒙塾师和社学先生都请到府上,让承恩恭恭敬敬地磕了头。吴锐老爷十分开心,二房生了这么个出息的子嗣,吴老爷心里得到了些许安慰。
 当然他知道承恩未来的路还很漫长,天下所有读书人一旦选择了儒业,就得从社学到县学再到府学一级一级读考,成为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直至走上仕途。
 无论如何儿子中了秀才,一切皆有可能。他在心里向祖宗祷告,祈求祖上保佑承恩仕途顺利。
 吴承恩中了秀才这个好消息不胫而走,自然也就吹到了沈老爷的耳朵里。这天沈老爷照例一大早来到湖嘴大道吃碗阳春面,他边吃边听食客们大声议论后啧啧赞叹:“吴兄弟家教有方,吴公子中秀才如探囊取物。”
 “真是啊,以吴公子才华中个进士也是迟早的事。”有人大胆预言道。
 沈老爷走在石板街上,他感到一种无形的压力袭来,吴家公子成了秀才,可自家孙儿连秀才边还没沾上呢。
 吴锐老爷自打儿子中了秀才,他近来似乎身价倍增,这天有人送来帖子,他欣喜地一看是沈府派人送来的,邀请承恩赴宴,这实在让吴老爷受宠若惊。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