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3637|回复: 0

吴翼民:心仪素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旅游文化
      心仪素包

  吴翼民


  如同到了春天就想到了青团一样,时光忽然临了炎热的夏秋,江南人会油然想到清爽的素包。素包说白了就是菜包,馅儿由青菜为主的素菜为之,素油素菜,符合了人们夏秋的胃口,几乎所有的包子店都经销起了这款时令美味,什么大肉包、三丁包、叉烧包、玫瑰猪油包一概让路,唯芝麻豆沙枣泥馅儿还能凑合着搭个色儿。

  记得从前辰光孩子们对夏天的期望也与素包有着干系呢,那时每家的老人大抵会凑着炎夏来个吃素斋,一举两得,既有了茹素敬佛的美名,也得到了吃素度夏的实惠。譬如当年我的老祖母,每每在炎夏季节宣布吃素,谓之“雷斋素”,是江南比较流行的一种素斋,吃素斋敬雷神,从农历六月初一开始到六月廿四(雷神生日),不到一月,绝不碰荤腥,连荤油的油星星也忌口,将近一个月后就算是开斋啦。那么这些日子里,最配胃口的食物便是素包。

  那时节城里许多点心店都改做素馅包,有的店家既供应荤包也供应素包,这样的店家不受吃雷斋素老人的欢迎,总疑虑店家的素包不纯粹,故而有的店家索性只做素包,当然此时最受欢迎的就是功德林之类的素菜馆供应的素包啦。功德林是开宗明义打着素斋名号的素菜馆,还有许多寺庙的素斋堂也应景供应起了素包,一时间素包满天飞,为有品质上的竞争,素包遂越做越精致,于是最受惠的就是吃雷斋素的老人。我记得因老祖母虔诚吃素斋,父母就会三天两头让我去相应的店家买素包子。这可是一桩美差啊!可以目睹店家蒸制素包的情景,看着师傅揉面团、分剂子、擀面皮及包包子。那一大盆碧绿流油的馅儿透出阵阵素油(菜油)的香味,师傅用竹片铲一大团刮在面皮上,而后熟练地转动,须臾便转出一只精致的包子,活泼泼一件工艺品,而后挨个儿码在蒸笼垫上,齐刷刷地好看。一屉一屉叠上蒸笼架,风箱呼呼地响,火苗熊熊地蹿,不多时,便有香味散发开来,是面粉夹杂着馅儿及菜油的香味,好不诱人。及至蒸好,从蒸笼里倒出,那一个个素包几乎是透明的,馅儿里金黄的菜油直欲渗透到表皮——好看就在于菜油渗透到表皮的金黄,让人遐想无限,馋涎欲滴。那时店家供应的素包竞争确实厉害,关键在以青菜为主的馅儿里掺放什么食材,最常见的是豆腐干,也有放金针菇木耳香菇的,也有放面筋豆腐皮或笋丁之类的,口味咸中带甜,鲜香适口,符合江南人的口味。

  我替老祖母去买素包,总被那形态色泽和香味深深吸引,总遐想着自己能敞开怀抱吃个畅快,然而买回家后,最多也只能分吃到一个,如老虎吃蝴蝶般的无奈。于是愈吃不畅愈想吃,总暗暗下定决心,待日后自己赚了钱、当了家,非吃个酣畅不可。

  一次初夏独逛上海城隍庙,本想吃排骨年糕或“双档”(肉酿面筋加百叶包),忽然闻到了素包的香味,循迹去排队买了十余只,自己享受过后,带去让妻子的外婆品尝。病中的老外婆百味不对胃口,一见素包居然来了胃口,并且尝了几口就断言这是春风松月楼的素包。乃知上海老人对品牌的素包印象何等之深!

  岁月流转,好日子说来就来,食物越来越多,看得人眼花缭乱,即使如此,我对素包依然情有独钟,只要买包子,总会问一声:“有素包吗?”倘若对方回答没有,就会怅然若失。倘若店内有此物,我会一下亢奋起来,必买几个尝尝。譬如最近像害了“素包狂”似的,让女儿替我挨个买遍全城所有包子店的素包,一一品尝。当尝到一家店的素包与儿时所吃素包相仿时,不禁大喜过望:哎呀呀,皮薄馅足,有香菇面筋掺在内,菜青且脆,菜油浸润欲滴,口味微甜而鲜,太过瘾了啊!于是隔三差五以此作为早餐乃至中晚餐主食,人生之福分尽在不言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9-22 20:54 , Processed in 0.135213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