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3780|回复: 0

梁长峨:从“装”到“不装”

[复制链接]
发表于 前天 19: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东方旅游文化网

mmexport1752412470335.png
  读  书


  从“装”到“不装”——读卢梭手记之四十九(节选)

  ■ 梁长峨

  “每当我想起我过去的头脑是多么单纯时,我就禁不住想笑。我没念过任何一本伦理学或哲学方面的书,我根本就不相信在这种书中可以看到作者真正的心灵和道德准则。我曾经把这一类严肃的作者个个都看作是谦虚的、睿智的、有道德的和无可指摘的人。我把他们的为人想象成天使似的。要是我能到他们当中任何一个人的家,我一定会把他们的家看作是圣殿,一直到我最后看清了他们的本来面目,我这种幼稚的想法才烟消云散,在我的种种错误中,只有这一个错误是由他们帮我纠正过来的。”

  这是卢梭对名人贤者之流经过长期观察和自己的切身体验得出的铭心刻骨的结论。

  由此让我想到很多。

  平常,人们对名人贤者什么什么家,总怀有一种无以言说的崇敬之情,认为他们个个都是才华超群、思想深邃、学识渊博、品质高尚者。实际他们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由于我们不了解,由于我们对他们的盲目崇拜,也由于他们的善于伪装,使我们的认识常常陷入误区。

  如今社会中名人贤者什么什么家之流,有多少名符其实的呢?他们中许多人的“名”呀、“贤”呀、“家”呀,说白了都是使用“装”、“谝”、“舔”之类不光彩的手段得到的。

  有人常常叹息,某某人有真才实学、品德又好,却不如才疏学浅、品德不咋样的人名气大。——这说明他不够虚伪、不会吹牛、不会拉帮结派、不进入各种专出半吊子名人的圈子。这个社会有两个规则:想出名必须入圈子,小圈子能出小名气,大圈子就能出大名气,没圈子就没名气。一个人如果各类圈子通吃,特别是进入官场的圈子得到官方认可,那名气会如乘上火箭一样直升太空。另一条规则是装。你有一颗好心,不如有一张好嘴,会做的不如会说的,会说的不如会装的。

  有一个省级作家协会的头。一次会议上,他卷动如簧之舌,大谈创作,更谈如何会赚钱,让在场的对他投以膜拜的目光,都啧啧赞叹他经商的才华,说他有一千万、二千万甚至三千万。他装作一副真人不露相的样,笑而不答。实际呢,他的作品有些是别人写属上他的名字的;即便有些作品是他自己写的,也大都是男盗女娼者们贯唱的言不由衷的骗人高调;他做生意亏得连裤子都差点被人脱去还债。不明就里的人听了他连珠般的妙语忽悠后,纷纷给他投资,结果他骗得盆满钵满(有人告诉我说约三千万吧)。最后这钱除了他花天酒地挥霍之外,全被他的情人一个子儿不剩卷跑了,只剩下一大帮相信他这位著名作家的人们,哭天喊地,后悔地跺脚。

  有毒的草开着迷人的花。这个所谓的名人,明明精神是一个侏儒,是一个土鳖子;肚子也没有几多知识,基本是个空皮囊;经济上则是搜遍全身也掏不出几个子儿的穷光蛋,而他却能骗得这么多人神魂颠倒,信他服他,是不是有点奇怪?一点也不奇怪。因为在这个世界上有没有真才实学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觉得你有真才实学;在这个世界上你品德是否高尚不重要,重要的让人觉得你品德高尚;在这个世界上你有没有钱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人觉得你有钱。在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两个字是“敢吹”,最简单的一个字就是“装”。

  所以,我们对有些名人、贤者、什么什么家,千万不要只看他们的表象。平常,他们在许多场合都温良恭俭让,表现得有儒雅之气,有贤者之风,有什么什么家的气派,举止动容有说不尽的美妙,说话腔调柔软,十分圆润,入心入耳,举首投足,恰到好处,要多得体就有多得体,处处流溢范儿的味道,那云淡风轻,那洒脱随意,那成熟稳重,那收放自如,还有那表现出的豪气、谦恭、坦诚……真的让人迷恋沉醉,赞叹敬佩。实际呢?正如卢梭所说:他们“看起来一身都是美德”,“实际上却一种美德也没有”。而一种“美德也没有”的人,却能让世人把他看成“一身都是美德”,这不能不让人惊讶他们的功夫了得!然而,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该剥去。卢梭说得好:“如果外表真的是内心活动的反映,如果彬彬有礼就是美德,如果我们的佳言隽语能作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如果真的哲学和哲学家们的称号是分不开的,那么生活在我们当中的确是很美好的!”

  然而,实际生活当中却大相径庭,服饰的华丽固然可以表明个人的富有,但却与一个人的美德是毫不沾边的,夸夸其谈拍着胸口叫喊自己襟怀坦荡,实际可能犹河汉之无极;美德从来都不大张旗鼓地宣扬自己,如果扒一扒他们的灵魂暗角,人们一定会惊怖其言的;外表绝不代表和反映内心,彬彬有礼有时恰恰掩盖了让人恶心的伪君子面貌;他们背诵佳言隽语比吃香香豆还顺溜,照着做的又有多少呢。这个家那个家,这个名人那个贤者,究竟是什么货色,早就路人皆知了。

  我们不仅要看他们都说些什么,更重要的是看他们都做些什么?哎呀呀!你朝四周看去,所谓的这个“家”那个“家”,这个“名人”那个“贤者”,他们整天不干多少份内的事,从日出到日落,整天都忙乎着社交场合乌烟瘴气的相互应酬。他们知道露的脸越多,自己的名气就越大。他们的名呀贤呀家呀的称谓就是这样混出来的。他们用表面的温文尔雅热情坦荡忽悠了许多单纯幼稚的人,他们就是靠如此等等招引众人的目光,捕获到名人、贤者和某某家的名声。

  名气大、人气指数高的人物,不是人品都好,也不是都有真才实学。查查政治家有多少人手里没有沾满鲜血,他们中又有多少是胡传魁式的人物!有钱的老板人品都好吗?千万别看他有钱后的装逼样儿,看看他从挖得第一桶金后,一路走来的发迹史,到底干了多少亏心事!如今名人贤人只是个名头而已,质地大都变了。古代名人是靠实换得的,贤人是靠真正的贤得到的。现在不是,现在是靠“装”、“谝”、“舔”而获取的。所以,并不是谁的名气大,谁就境界高;谁的跟者众,谁就最伟大最牛逼。犹如一棵有毒的树,它的树干越粗树冠越大,它的毒根扎在土地里可能就越长越粗越深远。所以,它们再惹眼,也不值得欣赏和靠近。

  这帮虚伪丑陋的名人贤者什么什么家,平常把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对外显露得那样的白璧无瑕,没有比他们再高大尚的了。可一当他们见到“老爷”,就把自己奴性、庸俗、低贱的灵魂**无遗。我参加过一次省府大会,一位**进入会场时,无数与会的名人贤者什么什么家们立马蜂拥而上,个个把积在心中的媚意全部流溢出来,或猥之在前,或紧拥在后,都唯恐这位长官看不到自己**的媚笑,都想让长官认出并记住自己是谁,都争着抢着记者的摄影镜头,希望自己能在光荣幸福的时刻留下自己与长官在一起的记忆。站在一边冷看的我,见那长官大腹便便,目光呆滞,满脸赘肉,只会一个劲地张开大嘴憨笑。就凭这,我确实看不出他一顶点儿聪明智慧,如果他是一个农民一定会被认为是一个憨不拉几的朽老头。那为什么这么多名人贤者什么家们把他围得水泄不通?不就是因为他是省府元首么!在“老爷”面前,这些家伙平常那种故作正经、正派、耿直、淡定,全都烟消云散,代之出现的是趋时、趋势、媚上、畏权的嘴脸。他们所以如此奴性十足,自然是想“老爷”给自己“身上的枷锁装点许多花环”。

  如此这般不需要别人动手,自己主动揭下“装”的面孔,裸体上阵者,多着呢。如此:“起征点太高,就剥夺了低收入者作纳税人的荣誉。”“中国城市污染不是由汽车造成的,而是由自行车造成的。自行车的污染比汽车更大!”“**和贿赂是利益转移及再分配的一个可行的途经和桥梁,是改革过程得以顺利进行的润滑剂……”“我觉得80后男孩如果买不起房,80后女孩可嫁给40岁男人,80后男人如果有条件到40岁后再娶20岁女孩也是不错选择。”“红包也可看做医患感情交流的一种方式,这种可利于医患关系和谐发展的良性互动,应被社会认可。”“医改如果成功了,是全国人民的悲剧!”

  这等无视百姓利益的谬论说出来脸不红心不跳,正是一向装逼的名人贤者什么什么家们不装后的灵魂自然流露。这类名人贤者和家们个个皮囊里包着坏透的骨头。这帮巧言伶色之徒永远是站在大墙一边,专门欺负鸡蛋的。这类的名人贤者和家们不只是虚伪者、丑陋者,而还是道道地地殃民祸国的恶棍和帮凶。

mmexport1752412491124.jpg
  梁长峨,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家协会常务副会长,《中国散文家》杂志副总编,原宿州市作家协会主席,先后出版过《今日的灵魂》《无悔岁月》《爱的心路》等散文随笔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7-15 19:00 , Processed in 0.226955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