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07039|回复: 1

生 态 和 谐 美 家 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12-2 16:40: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生 态 和 谐 美 家 园
张士旺
11月7日,淮安区城管办约请中国散文家协会理事、《淮安区报》副刊主编赵日超同志组织淮安区籍10余位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及省作家协会会员进行全区新农村建设观摩,笔者有幸参加了这次活动。
季节将十月的色彩泼向淮安大地。我们一行出了淮城,中巴在宽阔的公路上奔驰,来往车辆如梭,凭窗眺望,公路两旁不时闪现出恢弘的厂房、新颖别致的民居小楼,连片的稻田如同金色的海洋,收割机穿梭往来正忙着收获。啊,好一派宁静、祥和、富足的小康景象。
我们所到之处,最深的感受是农村变得干净了。我们的第一站是季桥镇小岗村,中巴刚从公路上拐下来,就看到一尊一人多高的巨石上镌刻着“美丽小岗”四个鲜红的大字。进入村里,映入眼帘的是路净、水清、绿树掩抱下的粉墙黛瓦,加之该村水系发达,河、塘错落有致,给人似有一种江南水韵的感觉,名副其实的“美丽”。跑了总渠南北几个乡镇,都有这种美丽的感觉,所到之处,家家户户房前屋后看不到鸡鸭乱放、猪羊乱跑,道路、公共场所看不到垃圾乱丢、脏物乱弃现象。村容整洁,环境卫生。花木环绕的村庄乡道、碧泼荡漾的河渠池溏、别致靓丽的农家楼阁,无不展示着农村新貌。据区城管办两位带队同志介绍,为了整治农村卫生工作,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区里投入很大,不仅制定了一系列卫生管理规定、制度宣传执行,而且加大了资金投入,各乡镇建起了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中转站,各村组配备了卫生设施及专职保洁人员,仅村级保洁人员工资及卫生设施的投入,年均千万元以上,河道保洁在800万元以上。看到农村卫生面貌的巨大改观和生态改善,大家都认为这个投入福润千秋,十分值得。
在新农村建设中,各乡镇普遍重视了环境的美化和亮化,农村环境靓了,百姓生活美了,人们的幸福指数也就上升了。季桥镇小岗村利用水环境的天然优势,打造了“双塘映月”的优美景观,使原本平常的小村也能引来外人光顾。顺河镇双井村,具有丰厚的文化底蕴,该村以具有500多年历史的两口古井为核心,建造了古色古香的古井亭,整治了古井所在地的近万平方米的大水塘及绕塘道路铺设和绿化,使两口古井焕发新春,为此,祖籍顺河镇双井村、原第四军医大学政委孙长新将军还专门撰写了“重修双井纪事”并在井边勒石纪念。双井景观如今已成了村民晨练、休闲的温馨场所。仇桥南舍村南舍组所在地过去是“鸟不拉屎的地方”,一下雨就发水的洼地,该村因地制宜引进本村在上海发展的一位老板“凤还巢”,回本地发展,投资3000多万元,建起了淮安数一数二的休闲景点“恩赐山庄”,集观景、娱乐、垂钓、游玩等为一体,不仅使村民足不出村就有高级休闲之处,而且还吸引了市内外游人前来观光度假。施河镇贯穿集镇的岔溪河,因沿河人家及工厂污水排入,过去是一条臭水河,如今,镇里结合卫生整治和小城镇建设,封闭了河道两岸所有污水排入口,将污水通过管道集中排放处理,保证了河水洁净,同时将河两岸用花木、千层岩、彩灯等进行绿化、美化、亮化,并进行了河道清淤,生态护坡,使昔日的臭水河成了一道靓丽的风光带。一位家住河岸的老大爷高兴地对我们说:“这条河晚上更好看呢,不比南京秦淮河差多少。”笑容使岁月留在他脸上的痕迹都舒展了。
每到一处,我们都感受到地方政府不仅重视群众经济收入的提高,也很重视群众精神生活的充实。茭陵乡大胡村1941年4月曾发生一场著名的新四军抗击日伪军进攻的战斗,为保家卫国,新四军82名指战员壮烈牺牲。为铭记先烈功绩,继承先烈爱国献身精神,如今,富裕了的大胡村,在82位勇士的殉难处新建的“大胡庄战斗八十二英烈永垂不朽”纪念塔已近竣工,这里将成为人们缅怀先烈的爱国教育、国防教育的又一基地。在季桥镇小岗村文化活动中心,我们饶有兴趣地参观了“农家书屋”,没想到一个村图书室竟有政史、养殖、科技、艺术、文学等类书籍数千册,小小书屋为村民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在茭陵乡大胡村我们参观了装饰一新的920余平米的“淮安大胡居家养老中心”,这里较好解决了农村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的问题。我们亲眼所见各乡镇不仅政府所在地的集镇都建有健身场地、休闲广场,而且每村都有文化服务中心和娱乐健身活动场所。在村健身娱乐场地,白发龆龀各有所乐,详和、安逸。而休闲广场更是最热闹的去处,早晨,老人,青年在运动,晚上,华灯璀璨、音乐悠扬,歌声伴着妇女翩翩起舞,尽情释放着一天的劳累和满足。
新农村建设离不开强力经济的支撑和推动。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各乡镇都使出浑身解数大力发展产业,凸显为民谋福祉建设富庶美丽家园的决心。施河镇提出“镇村一体化、开发规模化、居住小区化、农民市民化”理念,以产业发展推动小城镇发展。这座全国知名的“教学具之乡”的乡镇,数年筚路蓝缕,目前已拥有教学具企业186家,标准化厂房75万平方米,已经形成多媒体、数字一体机、智能实验室设备、大型幼儿玩具、校园软件开发系统及校园后勤装备等9大类2000多个品种的产品体系。该镇工业产值去年为68亿元,今年将超过80亿元。雄厚的经济实力为不断改善民生和推动小城镇建设注入了不竭动力和活力。如今,该镇宏伟蓝图已画就,以超前眼光和魄力设计的卫生院、中心小学、幼儿园、服务中心等正在建设或已经建成,同时,旨在提高居住生活品味的集镇住宅小区、、文体中心、城市公园、道路和镇区绿化、亮化、美化提升工程等都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为城镇集聚人口形成了高强度磁场。在这里,我们看到“全市第一镇”的新星已冉冉升起,“农民市民化”之梦正在成为现实。
走马观花参观采访了总渠南北几个乡镇,深深为全区新农村建设累累硕果而感动,大家边走边听边看边记边用手机拍照,美景看不尽,靓点拍不完,个个兴奋不已,惊叹不已,由衷觉得,如今,我区农村处处是生态和谐美家园。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9-10 14:32 , Processed in 0.129655 second(s), 3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