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11052|回复: 0

乔家大院印象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6 09:27: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乔家大院印象记

                  

暮春时节,晋中大地从长长的冬季过来,处处开始显现着生机。虽说有半年多未下过透雨了,黄土地看上去显得干燥,可杏花、梨花还是不违时节的绽满枝头。杨树,槐树的梢头也都染上了淡绿。
山西祁县乔家堡村的乔家大院由太原向南50公里,不到一小时车程便到了。
乔家堡的公路边下车,只见一条由东向西仿古典式建筑的街市,两边商铺摊贩林立,特色招牌目不暇接,多为山西地方特产,以各种类包装精美的老陈醋、风味不一的熟牛肉居多。间有古玩,古董,各式纪念品。其中具有风味特色的小吃摊点随处可见,只是未见大院踪影,疑惑又不便多问,只得继续前行。走了半条街,来到一十字街口,眼光向右,见到了大院进口的门楼、照壁,知道这就是乔家大院了,原来是被层层的商贩店铺包裹了。这与其他著名景区的做法别无二致,借景生财,发展经济,惠及各方倒也不错。
与其他地方所见的大宅第,名建筑不同的是乔家大院大门坐西朝东,门头上有高大的顶楼,居中是拱洞式门道,俨然一城门楼制式。大门对面立一大幅砖雕百寿图案的照壁。进得门来是一条石板铺地的甬道,平整且有气势。甬道两边即是南北朝向,各有门楣的乔家各房各院组成的乔家大院了。
乔家大院占地一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四千多平方米,分六个大院,内套二十多个小院,共三百多间房屋。整个大院形如城堡,四周皆为封闭式砖墙,高三丈有余,上有步道,有掩身女儿墙和瞭望口,保护家业安全牢靠又显得威严气派。纵观山西大户人家居所,无一不高墙深院,即或现时的乡村民居亦是如此,体现了较为独特的建筑风格。
晋中和晋西北一带,多为北方寒流南下之径,每遇冬季,寒风凛冽,雪飘不止,赖以高墙深院避风御寒。当然大户人家则更兼防匪防盗的功能。
乔家大院各院落制式都是正偏结构,即院中正室为主屋,东西两厢房。正室主人居住,厢房多为子女住室,亦有做为账房,会客的。偏院则是客房,佣人住室,附以灶房,库房。在建筑上,偏屋较为低矮,房顶结构也不相同。正屋都是瓦脊出檐,偏屋则为方砖铺顶的平房。体现了伦理上的尊卑有序,长幼有别,主次分明。整个大院布局严谨,设计精巧,建筑考究,其斗拱飞檐,砖石木雕,工艺精湛。
山西雄踞黄河之东,古称河东,是几千年农耕文明的兴盛之地,孕育了黄河文明,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从尧、舜、禹传说到晋地关圣帝的忠义春秋,及早年晋商的“义”、“信”、“诚”。民间代代推崇传承。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内涵。这些有很多都表现在大院的建筑装饰中。大院随处可见的砖、木、石雕,彩绘匾额或寓意吉祥如意,财喜福寿,或经世典故,教导做人。前者是一种追求和理想,而后者就是一种明显的家教了。
值得一提的是大院各门庭随处可见的匾额。大门顶楼为山西巡抚受慈禧太后面谕而赠送的匾额,上书“福种琅环”四个大字,似有利国利民之意。黑漆大门对联一副:“子孙贤,族将大, 兄弟睦,家之兴。”直白的表达了主人的心愿和希冀。影壁两旁是清朝重臣左宗棠题赠的一副楹联“损人欲己复天理, 蓄置道德能文章”。乔氏祠堂匾“仁周义薄”为李鸿章所题。
乔家大院祖屋早先为“在中堂”。始祖乔贵发出身贫苦,康熙年间山西大旱,穷困潦倒的光棍汉乔贵发为生存计与乡邻一道走了西口,在内蒙,包头等地帮佣、打工。历经几年有了些积蓄,期间与一山西姓秦的伙计结为至交,成异姓兄弟。后两人合伙另起炉灶,合作经营开了草料行、豆腐坊,经营南北杂货以致富。乔家先祖创业致富的故事很多,细究之下无一不浸透了勤勉,刻苦和“义”,“信”,“诚”三字。这也就是后来被立为乔家商铺字号的由来和精髓所在。按今天说法就是“家族精神”“传统文化”“家风家教”。经乔家几代人努力,钱庄、票号经达湖广,商务外贸延向西欧。尚有扶大清财政,助左宗棠军饷之举。富甲一方,惠及天下。
近代很长一段时期,我们的一些意识上总是“官府必**”,“为富即不仁”。因而要革命,要斗争。砸“仁德碑”,捣“积善堂”。抹杀先辈创业的艰辛劳作和勤劳致富的社会价值。以至在共和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播下革命的种子,沐浴以阶级斗争的风雨,时至今日,尚留有“仇官”,“仇富”的涩果,社会浮躁,权,钱万能,不敬天地,不畏鬼神,道德滑坡,诚信缺失。其中有很多问题是值得思考的。
游览乔家大院,最惹人注目的是到处悬挂的大红灯笼。特别是主院“在中堂”。这个曾经作为拍摄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地方更成了一景,每每导游至此总是一番津津乐道的介绍,很是得意的表述当年如何吸引来摄制组在此的一番制作而使得乔家大院声名大振,带来如今的滚滚财源。而游客至此往往也就忘记了乔家创业致富史,品味着这里曾经有一个猥琐隐晦的老男人,晚上挂红灯笼与姨太太寻欢的场景,点悟着富人的生活情趣,富后代们如何花样翻新的玩弄女性。当然,乔家的后代们对这些在先祖屋中的表现已无法或无权表示些什么了,他们早就不是大院的主人了。祖宗曾明示传承的家规中有六不准:“不准纳妾,不准虐仆,不准**,不准吸毒,不准赌博,不准酗酒”。在此已无意义,人家又没有点名是哪位老爷的作为。但这种浸注着辱没祖先,弥散腐朽文化的手法却是太具体实在了。
“大红灯笼高高挂”,挂出个热议的电影和高高的票房到也罢了,然而却实实在在的把乔家大院挂成了晋中的热门景点。也挂出了当地政府和乔家堡村乡亲们的财运。有这些就行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6-3 19:44 , Processed in 0.048927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