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573277|回复: 6

童趣·蛐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3 17:30: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童趣·蛐蛐
五十年前中央广播说唱团来我们矿区演出,马季先生的一小段单口相声让我迷上了蛐蛐。记得是马季和搭档说完一个双口相声后,观众掌声不断,马季从后台走出,边走边用拇指和食指比划,就来这么一小段:“蛐蛐只有雄的会叫,为的是求偶。母蛐蛐听见叫声急忙去幽会,可往往会闯来另一位横刀夺爱的勇士。母蛐蛐便在一旁观战,等胜利者把自己娶进洞房,多美。只见两位勇士振翅鸣叫,拢须蹬腿,奋勇猛扑,很快落败的杀羽逃去,得胜的振翅高歌,迎娶新娘。话说北京东城城墙根墙缝有一寿星头,额黝黑,金斗丝,眼突额角黑如点漆,眉细断银,须赤如血,墨牙乌金,堪称上上佳品。这一天正在自家门前苍劲刚烈地鸣叫着喜迎新娘。谁知新娘还没进门,一只不识相的雄蛐蛐闯了上来。只一回合,寿星头便把它咬伤,它只得蹒跚而退。寿星头展翅高歌迎接新娘,哪知一只寻食的大公鸡走来,先把那只受伤的吃了,新娘机灵,一蹦便到了寿星头的身后,钻进墙缝。寿星头大怒,注视着大公鸡鲜红的鸡冠,拢拢须、蹬蹬腿,说时迟那时快,只听‘嘣’得一声——也让鸡吃了。”
我请教外公,才知“寿星头”是蛐蛐中最上品,是一种长圆头,星门及头向前凸起,酷似老寿星。蛐蛐斗性显示于头。还有大圆头,也称珍珠头,菩提头,四面高大结绽直而圆大,也是头形中的上品。小圆头,与大圆头仅大小区别,也要圆绽,配长衣和拖肚易成将,属一般头形。四方头,两边有棱角的便是,俗称四字头,也属一般头形,青黄虫居多。尖头,星门突出成尖形,紫虫为正配,其余出将少。算盘珠头,也称柿子头,主要是面部扁平,横端显突的,属下品头形。蛐蛐王、元帅大都长有星门突出,头圆大等特点。还给我讲了蛐蛐的头色、斗丝、眼睛、须和牙等等。我那时小,听了个云山雾罩,稀里糊涂。
然而感觉斗蛐蛐很是好玩,便邀上小伙伴去石头坑里捉蛐蛐。外公说在宋朝贾似道的《秋壑促织论》中,有这样一段话;“出于草上者,其身则软;出于砖石者,其体则刚。”翻石乱找,个个弄了个灰头土脸,也没寻到几只。不是蹦了便是用手拍死,要不就缺胳膊断腿,只得垂头丧气而归。问过舅舅,方知捕捉时间大致从处暑到白露,捉蛐蛐分白天和夜间。白天在中午一点钟最佳,此时雄蛐蛐求偶迫切,展翅高歌连绵不断,容易探听声源;不足之处是白天蟋蟀见光之后跳得极快极远,最好用一纸筒套在蛐蛐草后方,用草须逗出蛐蛐,引入纸筒,一点不伤及蛐蛐。晚上捕,可从八九点钟开始,至次日凌晨四点钟,尤以凌晨这段时间效果最佳。此时更深人静,万物无声,呜音清晰,而且上品大多要到此时才开始鸣叫;不足之处是上品蛐蛐的鸣叫声太短暂,间隔时间又长,易错过机会。对了,雷雨过后半小时,正是各色蛐蛐盛鸣之际,此时无论优劣大小,都在草根叶下、墙阴砖缝等处振翅高吟。切记,浅草中、贫瘠地、瓦砾堆、粪坑旁、畜舍旁、小水沟、腐草堆,不会有上品。在荒僻的石坑、岩缝、城墙根、石板下、河畔等人迹罕到之处,常有体质刚健的珍品。如能选择好以上诸地,只要定下心来,慢慢搜捕,一定会有好的收获。选好了时间、地点,还要有好的捉虫技巧,才能保证一只只上等蛐蛐手到擒拿。一般到了野外,四下里都是此起彼伏的蛐蛐声,就要从中听出鸣叫的优劣了。总的来说,要选择那些声音宏亮、雄浑的下手。要找准这种叫声,随着季节的不同,它们的声音会有一些细微的差异。早秋时节,应以鸣声苍劲刚烈的作为捕捉对象;若其声抑扬顿挫鸣声虽不高,但声调坚实有力,发出钢音的,更是不可轻易放过。那些上好的蛐蛐,往往鸣叫快捷有力,震动人心,它每振翅一呼,捕捉者的心跳也随之加快,这是因为听到上品的声音而令人兴奋所致。据老一辈的说法,上品的鸣声,不但具有上述短暂、快捷、有力的特点,而且每次连续鸣叫的次数,总是单数,即每次急鸣三声、五声、七声。
说来也怪,自听了舅舅的教诲,每次捉蛐蛐,听到上品的鸣叫,心跳便要加快。逗出洞口,一见上上品相露头,立时心便到了嗓子眼,生怕一不小心,伤了它或是让它跑掉。只有捉到纸卷之中,这才心花怒放,美不胜收。小心翼翼拿回家,放入沙罐,精心饲养几天,便要试斗。如果它能斗败家中已有的上品,便要兴冲冲寻到上次胜者的家中,一决雌雄。把它放入主人自誉将或帅的罐中,目不转睛,随着它俩斗须、猛扑、撕咬,心也随之喜怒哀乐起伏不定。胜了,喜气洋洋抱回家中,写一中意的名称,或帅或王,贴在罐上,精心喂养等待对手捉来上品找上门来再战。输了,弃之。当夜凌晨便要出动,来到石头坑,也不怕什么妖魔鬼怪,一心寻一佳品,战败对手,方肯罢手。
人生坎坷,而我一生从不言败,除了基因使然便是儿时逗蛐蛐的自我培养吧。
发表于 2006-11-3 19:52:58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让偶长了见识了哈,蛐蛐也这么好玩!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3 22: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描写生动形象,颇有童趣.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3 23:14:00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一个蛐蛐,这是继上一个蛐蛐之后的又一篇啊,写得很情致有趣!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11-5 17:00:3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此篇发表在今年第九期《楚风月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5 18:37:1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4楼田润明2006-11-05 17:00发表的:
谢谢大家。此篇发表在今年第九期《楚风月报》。
编辑慧眼!这样很有情趣的文字应该发的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1-5 18:4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遗憾,小时侯没玩过,尽玩泥巴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5-5-4 01:03 , Processed in 0.080083 second(s), 4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