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98502|回复: 4

崂山游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9-25 19:10: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9月23日,约了几位挚友,携夫带女,驱车共游了东海崂山。

一路上,我们欢声笑语。孩子们兴奋的在车内又唱又叫。窗外,刚刚从梦中醒来的太阳,望着早已经在忙碌的人们,害羞似的红了脸。路两旁那密密的杨树林,在晨风中招摇着那些嫩绿嫩绿的叶子。被阳光一照,发出了红绿色的光,一闪一闪的,很漂亮。向正前方放眼望去,一眼望不到边的绿树林飞快的从我们的身边向后滑过。大约有一个半小时后,我们驶入了崂山区。当车在依山而建的弯弯延延的柏油公路上行驶时,映入我们眼帘的一边是高高的山石。一边是一片浩瀚的大海。红红的朝阳把大海染成了一片 橘红色。远远望去,闪着耀眼的光。这时才明白“波光粼粼”的真正含义。海面上还漂着大大小小的渔舟。这景色就像是一幅构图丰满色彩丰富的油画。让人赞叹不已。

走了约摸20分钟的山路,我们才来到了崂山脚下的停车场。这里早已经 是“游人如织”。“车如海”了。当我们的车在指定的车位停下后,我第一个跳下车,张开双臂,闭上眼睛,深深的呼吸了几口新鲜的空气。仿佛真正的和山、海融在了一起。

收拾好行装,我们开始游山了。最先通过的是崂山的山门。它好像是一座用大理石雕刻的。门呈“口”字形。最上面雕有吉祥云纹。下面两个石座上雕有不同的图案:有蝙蝠、铜钱和寿形纹。我伸手去摸了摸这些已经发亮的纹理 。寓意着“金钱满仓”“福寿无边 ”。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们路过了崂山太清宫,只见门口站着一位身穿青色道袍,头带道帽的中年道士,在迎接前来游玩的客人。从外面看,它是一座很古老的道观。因为那矮矮的墙沿上布满了斑斑驳驳的青苔痕。史料记载:太清宫又名下清宫,始建于北宋初年,迄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道都以"玉清、上清、太清"为三清,"太清"乃太上清净之界,也就是"神仙"的天堂。太清宫的全部建筑。"三官殿"、"三皇殿"、"三清殿"组成。风格清淡简朴。三官殿这组建筑大,前后三进院落。三皇殿院子里有两株古柏,汉代所植。太清宫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它对面的墙壁上写了“道法自然” 四个镏金大字。许多游人在这里拍照留念。在不知不觉中,我们来到了一座人造的木桥上。只见这木桥在密密的树林中弯延。抬头是上百年的古树,桥下是流水潺潺、清澈透明的泉水。水的中央有大大小小、形状不一得小花园。里面植满了绿色的小草,还有一些开的正艳的山花.一块块形状不一得鹅卵石整齐得堆砌在上面,形成了一道漂亮得石篱笆.充分体现了管理者得独具匠心。沿木桥继续上行,是一座很精美的翘沿小亭。静静得站在在葱茏的树林中。.此情此景,真得是有点“一山一水一风情,   一涧一桥连一亭。 一瀑一潭沉一月,   一僧一庙一钟声”的感觉。

告别石亭,我们踏上了一块比较平坦的青石板小路。路的周围全是高大葱茏的古树。那千年的银杏、耐冬、柏树、榆树正盘根错节,枝繁叶茂。新栽的树林密密麻麻,蒸蒸日上。只见有的树木枝干崎岖,细小的枝丫尽情的向四面生长。如同中国画中的鹿角的画法。有的树干清秀,挺拔有节。有点枯干的叶子也渐渐泛绿。最令人称奇的是,这里的每一棵树上,几乎都爬满了一种叫做“爬山虎”的藤蔓植物。那长长的藤条紧紧的缠绕在这些粗细不一的树木上。努力的向上攀生。那些有点绛绿色的掌状 叶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好似给整棵树穿上了漂亮的叶裙。现在的崂山正是绿满青山水满川的时节;满眼的翠绿一道道,一层层如染如织。连路边的小草也长得鲜嫩嫩,油亮亮,叫人不忍落脚。偶尔会见到绿树丛中一股股清泉从石缝中冒出来;有的窃窃私语,有的低声吟唱;细看,这里泉泉相接,水水相连,仿佛整个崂山都浸泡在泉水之中。泉水欢快地跳动着,汇成水溪,汇成瀑布,一路歌唱,向着深潭和大海奔去。听导游讲,假如夜晚您住在崂山,皓月当空,泉水叮咚,此时,您再吟唱“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将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我们沿着高高低低,弯弯曲曲的石板小径继续上行。只见路的两边搭满了一个个大大小小的遮阳棚:几块不规则的山石,堆在一起,上面放一块大的青石板。就构成了一个小小的石桌。一个小小的煤气罐,一块简单干净的铁皮,一些新鲜的鱿鱼片儿,一碗滑嫩的石花菜凉粉。几个忙活得小摊主。坐在石桌周围的马扎上,叫上几串烤鱿鱼片,要上一碗小凉粉,在绿伞一般的古树下边赏美景,边尝小吃。和朋友谈笑风生。忘却尘世间的分忧,真是神仙般的日子呀!放眼望去,这样的露天小摊散落在整条石径的两边。还有一些小摊主在依山而建的高低错落的石铺上面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土特产和小纪念品。在半山腰,一位留山养胡,带老花镜的老人正蹲在石板路上。身边放着一只藤条编的长夹篓,地上铺一块方形的红布,上面摆满了大大小小橘红色的干海星。我问:“ 老人家,您今年高寿呀?”他笑着向我伸伸手势:“ 八十有五啦”。“啊? 85了还出来作生意呀?”“ 闲着也使闲着呀。每天到这里来,一可登山练身,二可挣钱识友呀。一举多得啊”。说完,他理理自己花白的胡须,开心的笑了。心里不觉对老人肃然起敬。

一路上,除了树就是石了。崂山怪石嶙峋。集雄、险、秀、峻为一体。有多处摩崖石刻。一路上赏过“道德经”、看过“太白石”、览过李白的“我昔东海上,崂山去紫霞”的诗句。在这些摩崖石刻前凝望,仍然可以感受的到古人墨客的遗文遗风。

当我们爬到“观海石”这个景点时,放眼远望 ,只见 一边是碧海连天,惊涛拍岸;另一边是青松怪石,郁郁葱葱。此时,你会感到心胸开阔,气舒神爽。用一句话可以概括:“泰山虽云高,不如东海崂”。确实如此。在一番努力之后,我们终于到达了崂山顶峰。这里一片开阔!蒙蒙的雾气从海上飘来,似轻纱,缥缥缈缈;又似神仙驾着的祥云;将整个山给罩了起来。瞬间给人增添了一种说不出来 的神秘感。真是“峰峦雄峙海天间,百态千姿若散仙。 海上名山尊第一, 巨峰绝顶尽奇观。”

是啊。登山求其境,遇水求其源,观其形,悟其神,文人雅士们给自然山水注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崂山亦因此而充满勃勃生机和诗情画意。钟灵毓秀之海上名山,天工造化之寰中绝胜。”崂山,秀外而慧中,把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鬼斧神工的自然景观奇妙地结合起来。当我们按原路返回时,再次欣赏这大自然的美景时,不觉 感受的到贺敬之的“黄山说美恐非真,山川各异似人才;崂山逊君云如海,君无崂山海与云。”美哉!东海崂山!!
 楼主| 发表于 2006-9-25 19: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投稿。请多指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 08:51:21 | 显示全部楼层
细致的文笔,问好满园桃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1 17: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第2楼水菊2006-09-25 21:06发表的“”:
水菊问好:欢迎你的赐稿.呵呵,没有看到崂山的亮点呀.
赞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10-3 16:37:41 | 显示全部楼层
青岛的崂山是我一直很想再去的地方,10几年前我去过,山海相连,峰秀云美,最具特色龙泉瀑布,还有崂山道士,崂山是道教圣地,很想有机会再游一次。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6-10 11:47 , Processed in 0.053896 second(s), 3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