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135270|回复: 1

龙门山怀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30 17:46:0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龙 门 山 怀 古?

                                                        程  琨?

     重阳时节,有友人来访,中午邀至家中小酌。酒至半酣,兴之所至,遂共赴龙门山一游。?
     龙门山位于泗水县城西北十五公里处。此山两峰左右并峙,犹如一座石门,因而旧时又被称为石门山。
     驱车北行,时间不长即已来到龙门山脚下。抬眼望去,但见山峰高峻,层峦叠嶂,遍山松柏如林,古木苍翠。?
     这个时节,山上许多树木的叶子都已变色了。火红的、朱红的、古铜的、赭色的,还有那半黄半绿的,或者半黄半赤的……五颜六色。再夹杂丛丛野花灿漫,姹紫嫣红,把整个山野装扮的如同一位多姿多彩的新娘子。?
     友人对龙门山的风水大为赞叹。也许吧,如果不是,明代的邹平王又怎会选择这儿作为他的长眠之地呢??
     在龙门山之阳有一座王墓,墓主人名叫朱阳镛,他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十个儿子鲁荒王朱檀的庶长孙,袭封为第二代邹平王,称恭懿王。朱阳镛在世时曾来龙门山观光,对这里的奇特景观赞不绝口。并留下话,待他百年之后一定要安葬在这个风水宝地。?
     朱阳镛薨后,待三年丧服期满,其子邹平庄定王朱当潩遵从父嘱,于正德七年(公元1512年)将其父灵柩安葬于龙门山下。直到现在,王墓南仍有小村名为王坟庄。?
     其实,吸引朱阳镛的不只是龙门山秀丽的景色,还因为这里有一座千年名刹——灵光寺。?
     灵光寺始建于东汉末期,是泗水最早也是规模最大的寺院。相传某一年的十月初五,达摩神光祖师前来讲法,佛现灵光,因此,这座寺院得名灵光寺。灵光寺是按八卦设计的,它北靠龙门山,南临赤龙潭,东有灵秀台,连接王母仙山,西为白龙盘旋凤凰山。灵光寺曾于金皇统二年(公元1142年)重修,占地有一百多亩,建有大雄宝殿、天王殿、伽兰殿、祖师殿等各种殿宇百余间。千百年来,这座闻名遐迩的古刹一直香火旺盛,游人香客络绎不绝。?
     由于兵燹所致,原来雄伟的建筑早已毁圮殆尽,就连那重达1300斤的巨钟也不知流向了何方。只剩有大殿台基和几通古碑静卧在葳葳草丛中,向人们诉说着灵光寺那辉煌的过去。?
     伫立在废垣残瓦旁沉思,一阵山风徐来,恍然间闻见松风中隐有钟磬之声,泉流鸟鸣里似乎也带有梵吹之音。?
     凭吊完灵光寺遗址,我和友人踏着藤蔓,沿着曲折的山径向上攀爬。一路上都是幽深的山林,除大片的松柏外,也有枫林如醉、丹柿悬金,点缀在其间。寂静的山上只听到脚边流水的潺潺和阵阵的鸟语,到处一片静谧空灵,使我们这些被物欲、名利、拥挤、喧嚣所困扰的现代人,万虑俱消,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终于到了峰顶,才发现这里真是登高远望的好去处。远近景物,万象纷呈,山光水色,尽收眼底。由东至西,逶迤的山脉恰似一条巨龙,蜿蜒起伏,不见首尾;向南远眺,明镜般的泗河水犹如一条白练,曲折地向西奔流;俯看脚下,赤龙潭及依山而筑的水库碧波粼粼,松影映入水面,更显的翠绿无比,象是给龙门山装饰了几块晶莹剔透的宝石。?
      看到这里,我情不自禁地吟起了李白的诗句:“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是啊!李白若不是亲自登上龙门山峰顶,亲眼看到这旖旎的秀色,又怎能写出这流传千古的佳句呢??
     那是在唐天宝四载(公元745年)的秋天,四十五岁的李白和三十四岁的杜甫结伴东游齐鲁,“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两人一 同登上了龙门山,不过那个时候还被称为石门山。?  
      游完石门山后,李白即将南下江东,杜甫也要西入长安,两位诗人别绪惆怅,在山下的灵光寺设宴依依话别。杜甫想起了许多天以来与李白“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时光,何等难得!又想到了李白空有壮志,终日寻仙访道,痛饮狂歌,傲视一切,成为了小人们的众矢之的,写了一首诗归劝李白:??

                                                  秋来相顾尚飘蓬,?
                                                  未就丹砂愧葛洪。?
                                                  痛饮狂歌空度日,?
                                                  飞扬跋扈为谁雄。
?
     李白读了杜甫的诗十分激动,想到同杜甫相处的这些日子,而今日一别,不知何时还能在一起痛饮。眼下泗水离离,秋波荡漾,明天就要象飞蓬一样各自漂泊西东了,心中也很难受。他举起了酒杯一饮而尽,满怀深情地写下了这首名为《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的千古绝唱:??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名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二人相约,来年石门再会,金樽重开。二位伟大的诗人拱手相别了。?
     可惜的是,此别竟成永诀。李白和杜甫就此天各一方,再也没有机会能够再重逢,给双方带来了终生的遗憾。但我以为,在他们的梦中,肯定会不止一次地记起这座虽然不高,却给他两人带来深刻记忆的小山吧!
?
发表于 2006-9-4 15: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欣赏了~~~~问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6-11 05:10 , Processed in 0.056176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