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222447|回复: 3

纳兰性德词赏析(之三)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8-23 20:32: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原词作《如梦令》:正是辘轳金井,满地落花红冷。蓦地一相逢,心事眼波难定。谁省?谁省?从此簞纹灯影。

燕山赏析:张秉戌在《纳兰词箋注》中说:“性德还有一部分情词显然是写给妻室之外的恋人的,但至今此事还是个有待考证的谜。”这句话证明纳兰在娶芦氏之前,肯定有自己的早期恋人。这就为张钧等人著述纳兰传提供了空间,尽管张钧的《纳兰性德全传》受到质疑,但作为文学传记,是可以在历史真实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的翅膀的。因此,我这个系列赏析作为文学赏析,只要是自圆其说,也还可以继续做下去。这对于广大纳兰词爱好者来说,对阅读理解有帮助即可,不会产生所谓误导的问题,读者只当作文学欣赏来读即可,因为它不是历史教科书。这一首词,仍然是写早期恋爱的,也可以说是第一次见恋人的感受。词不长,但忠实地把他们一见钟情的故事记录在案。

词的大意是:正是在有一架提水辘轳的金井边上,满地的落花是多么令人怅惘。蓦然见到她那可爱的模样,心事只能靠眼波来传达,都给人一种捉摸不定的幻想。有谁知道她的心思呢?有谁知道她的心思呢?从此以后她的形象老是出现在灯光烛影下,叫我永远都不能相忘。

艺术特点:这首词可以说是叙事诗,忠实地记录了两个青年男女初次相逢的美妙时刻。时间、地点、人物、环境都交待得清清楚楚。有点类似于莎士比亚的《罗迷欧与朱丽叶》在阳台相会的情节。爱情的火花一点即着,对男主公来说是一见钟情。特别是对人物的描写,现场感很强,似乎能看到两个青年男女相互用眼波调情的微妙动作。在封建社会男女之间不能有正常的交往,婚姻大事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然而,越是禁锢爱情,便越是容易在青年男女中擦出爱的火花。封建社会讲究男女授受不亲,也就只能用眉目传情。是喜欢?还是爱慕?是害羞?还是害怕?种种复杂的表情都用“心事眼波难定”一句概括了。连续两句设问,极具感染力。短短十几个字,就描写了一个井台相会的情节和故事,就像《西廂记》里边的张生与莺莺初次见面一样,很有戏剧性效果。另外,这首词在意象的组合上也很成功。比如:辘轳是越缠越紧的暗喻,金井是深情厚谊的暗喻,簞纹灯影是寂寞难耐急不可待的暗喻。

同类型的还有几首小词,张秉戌认为也是写初恋的。为了节省篇幅,我这里列在后边,供大家欣赏:《如梦令》黄叶青苔归路,屧粉衣香和处?消息竟沉沉,今夜相思几许?秋雨,秋雨,一半因风吹去。(又)纤月黄昏庭院,话密翻叫醉浅。知否那人心,旧恨新欢相半,谁见?谁见?珊枕泪痕红泫。




资料来源:(1)张钧著《纳兰性德全传》长春出版社1997年3月第1版。

     (2)张秉戌著《纳兰词箋注》北京出版社1996年10月第1版。
发表于 2006-8-24 04:20:03 | 显示全部楼层
哈。有趣。欣赏也学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6-8-24 07:15:18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析的很到位,问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6-8-24 18:24:12 | 显示全部楼层
解析的很到位,问好!
______
问相思无悔的好?请多多批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6-7 06:19 , Processed in 0.074653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