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东方旅游文化网 门户 查看主题

赵文溱|画无言却有声——浅析陈子庄作品的学术价值

发布者: 赵日超 | 发布时间: 2024-5-9 07:26| 查看数: 560421| 评论数: 0|帖子模式


  画无言却有声——浅析陈子庄作品的学术价值
       文/赵文溱
mmexporte30daf385df643374f05431414877ecf_1715213691216.jpeg

  2023年,自《壶中家山——陈子庄艺术研究展》在北京画院美术馆举办以来,陈子庄再度成为川内时下艺术市场的热点。

  陈子庄先生,出生于1913年的民国初期,正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大转变的时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阶段。他的一生,经历了多个时期。他的作品之所以能够让人动容,与他个人的命运在宏大的时代背景下的颠沛流离无不相关。他是二十世纪既典型又非典型的一位艺术家,他的艺术,和他的人生一样,在别人懂与不懂之间,肆意的书写。虽然他生前不多为人所知,但是死后至今的几十年,却声名大增。

  对于陈子庄先生的学术研究,我想从其思想性、哲学性和传承性三个方面来进行浅析。而对于观者来说,读懂了学术价值,也更能理性的看待艺术,从而对艺术价值的定位也更准确。

mmexport1715213695305.jpg

  从思想上看

  陈子庄先生说:“绘画最可贵的是艺术思想。学画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艺术思想。我们作画,其社会的作用是牵引民族思想。只有在这种意义上,艺术家方可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在陈子庄先生的创作里,他在真、善、美的原则基础上,建立了他自己的创作思想体系。他认为“平淡天真,为不易之境,余心向往之”。所以,看陈子庄先生的作品,既有文人的味道,又有民间的精神。他强调艺术与生活的联系,认为艺术作为一种思考的方式,要达到对生活的启示这样一个崇高的目的,艺术家就必须要真诚地生活,然后再进行着反思、理解与感悟。与此同时,他又提出“艺术是创造, 是无中生有!”只有创造了艺术的真“理”,才能生化出真的美来。在这样的思想基础之上,他提出“随物婉转,与心徘徊”,真正的达到自由的境界。陈子庄先生认为艺术不单是绘画,而是一种对于现实的超越,对自我的超越。他把自己的精神境界归于“理”境,还说:“为人要有器识,‘理’境高了, 画自然会画好的”。这就是说,作为画家必先是一个思想家,绘画作为艺术,其技巧势必退居次要,即只有当绘画脱离绘画的本身,有了思想的高度,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艺术。

mmexport1715213697797.jpg

  从哲学上看

  陈子庄先生自小敏于大自然,因生活所迫,从开始的画画为生计,到后来的画心中所画,这是他思辨的过程。因为时代的原因,他虽没有系统地读过书,但是他的阅读的能力是非常强,他认识到要突破自己艺术的旧貌,就必须要有哲学的思辨。于是他读《老子》、《庄子》、《易经》,也读罗素、黑格尔的书……陈子庄先生认为中国书画的创作是一种极具哲学意味的思考,是一条心灵求索之路。他还告诫门人:“学画要深究哲学。”。陈子庄先生的艺术实践证明,传统绘画体系并不能束缚人的主观能动性,艺术创新也不是与传统决裂。而是一种认知上的解放,并能把它加以实施。冯其庸说:“石壶的画,初看似乎是貌不惊人,但是只要你稍微仔细看看,只要你对中国的绘画传统略具备一些常识,你就会发现,你面对的是一位惊世骇俗、高出于自己的时代的卓越画家。”他的画作,可以说是他全人格,全生命的表现,摆脱了绘画模式的羁绊,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哲学表达方式。在他的作品里,我们可以感知到庄周、佛家思想、易经、新儒学、西方哲学等的融合。或许,正是这种哲学力量,所谓灿烂之极复归平淡,吸引着我们不断靠近他。

mmexport1715213700170.jpg

  从传承性看

  早期的陈子庄先生,师法古人。取法于宋之牧溪、元之方方壶、明清之孙龙、八大、石涛等。近代则吸收吴昌硕、齐璜、黄宾虹。并受到张大千、黄宾虹、齐白石三位大师的直接影响。他的作品兼具吴昌硕的笔墨浑厚和齐白石用笔的真率,还有意融入八大山人和金冬心的用笔洗练和意境空灵。他学前人绘画,“学一半,丢一半”,形成独特的风格。新中国后,陈子庄先生进入了四川省文史馆,与时俱进,学习当时全国流行的新写实主义山水表现手法,用传统笔墨表现社会主义建设新成绩。而后,在作品上使用南园,开始形成自己鲜明的艺术风格。晚年,他的作品风格成熟,一眼望去便是典型的陈子庄先生画风。现在,我们所熟知的陈子庄先生的**罗巨白、田明珍、马大暌等,都是蜀中知名书画家。在其部分**的推动下,成立了“石壶画会”,至今已有第三代**。陈子庄先生从传统文化中来,并充分吸收西方文艺理论,他与20世纪颇具成就的美术大家有着“共性”,即其作品充分体现着中国文化精神。他在中国画构成、技法、着色等层面颇有创建,奠定了在中国画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于此,观陈子庄先生的绘画艺术,对于研究新时期中国画的变革,具有不可替代的承上启下的作用。

mmexport1715213702665.jpg

  总体来说,纵观陈子庄先生的一生,不管是学术价值还是艺术价值,都有着一定的脉络可以进行梳理。然而,对陈子庄先生艺术的研究依然是个难题。虽其在中国画发展的脉络里的,独树一帜、别开生面。从传移摹写到“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从愤世嫉俗到平淡天真、从生存需要到艺术觉醒……。他重视人格修炼和生命感悟。他的作品其实是人与自然、人会社会、人与艺术的统一。但其痛点在于对陈子庄先生艺术的定位清晰度不够,而最重要的便是价值判断的缺失。因此,笔者希望以本文为契机,抛出对陈子庄先生的价值思考,让更多的人能够关注到陈子庄先生的价值。

  (作者系成都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成都诗婢家美术馆馆长)

最新评论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6-18 17:09 , Processed in 0.041390 second(s), 2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