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微信扫一扫,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手机号码,快捷登录

查看: 797816|回复: 24

七律轱辘体▪沧桑不老泰山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9-23 08: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沧桑不老泰山魂

            泰山以拔地通天之气势屹立于东方。它,是华夏之根基;它,与日月相擎、与天地同辉,被尊为群山之首,五岳之尊;它,自然景观气象万千,变幻莫测,神奇无比。真可谓:“祥云缭绕峰间荡,大海奔腾脚下翻。岱岳精神倾万古,中华世代永称尊”。“ 倚岸金河观日出,凝眸玉海望云呑”。云海玉盘、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被成为泰山的四大奇观。恰如袁枚在《登泰山》诗中所描绘的:“一条黄水似衣带,穿破世间通银河”。真是神来之笔,仙降之境。
       蜿蜒曲折的十八盘,似云梯垂落,银河倒流,被称为“天门云梯”奇观。十八盘历尽艰险直通天门,是泰山的最险处。无论是朝山进香的老人,还是喜欢登山的青年,攀登在十八盘上都有一种挑战自我,坚忍不拔,实现信念无畏精神。攀登中,能感悟人生之艰难,又能体验到战胜困难之后享受胜利愉悦。“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把这句话题写在十八盘上,更能让人体会出做人的道理。登上高山,昂首仰望苍天问心无愧,回首俯览人间胸襟坦坦荡荡。
       泰山松满山遍野,千姿百态,一年四季郁郁葱葱,为泰山披一件碧绿的锦袍。人们所熟悉的泰山“迎客松”,像一位谦谦君子,玉臂长伸,彬彬有礼地召唤着五湖四海的宾客。盛夏为你送凉爽,严冬严冬为你遮寒风。树下喝杯“女儿茶”,一路好心情,为岱岳添一道美丽的风景。松的卓而不群,出类拨翠、与世无争,受到世人的万古称颂。
       泰山百瀑飞流,令人赞叹不已。位于泰山天外村盘山路起始处的黑龙潭瀑布是泰山最壮观的瀑布之一。寻声觅去,未见瀑布,已是喧嚣,直至峰回路转,蓦然抬头,一道长约四、五十米的瀑布飞泻而下,隐入潭水中。立于潭边,便觉丝丝凉意扑面而来,令人神清气爽。处处飞流叠瀑,游客嬉戏其中,流连忘返,美不胜收。正是:“千松迎客千般礼,百瀑消尘百样温”。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倒下后他的头变成泰山。盘古是远古时代神化了的先祖,是华夏的始祖,是中华民族最圣伟的图腾。也赋予了泰山浓重的神秘的色彩。在中国古代传说中,有一座神秘的大山,就是古昆仑山。它是一座上帝和众神居住的万神山。大约七八千年前,神教授给人们天地自然法则和生活的方式。我们的祖先就在那里繁衍生息;大约在四千七百年前,黄炎帝就活动在那一带,延绎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古籍云:“昆仑之虚,黄帝之所休”、“昆仑之丘,黄帝之宫”。这座古昆仑山就是上古的“中岳”、当今的东岳泰山。
       泰山不因岁月变迁而常青不老。泰山南临孔孟家乡,左靠蓬莱仙境,佛、儒、道文化相融并存。得天独厚的自然因素与其特殊的文化特质,使泰山精神沉积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具有极高的宗教、美学、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泰山是历史上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和象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遗产。使泰山成为群山之最,而受世人尊崇,自古就被称为“中华第一圣山”。历代帝王对泰山都非常尊崇,相传古时候有七十二代君主的兴起,都是在泰山上会诸候封禅祭祀。传说无怀氏、神农氏、炎帝、黄帝、尧、舜……都曾到泰山封禅,以表达对天神佑护的谢意。从秦始皇于公元前二一九年登上泰山封禅以后,西汉武帝刘彻,东汉光武帝刘秀、章帝刘达、安帝刘户、唐高宗李治、唐玄宗李隆基、宋真宗赵恒等都曾登上泰山进行过封禅。其中汉武帝登山七次,清高宗弘历登山六次。
    泰山不但为历代的帝王所尊崇,也为历代的先圣大师和文人所敬仰。周朝的孔子,魏时的曹植,汉时司马迁,晋朝陆机,唐朝的李白、杜甫,宋朝的苏辙等都在这里留下了赞颂泰山的诗文。历代文人称赞泰山的诗词歌赋、提字刻石、到处可见。泰山是中华民族文化山,是中华民族永恒的图腾!“风调雨顺呈祥瑞,国福民安降福门。社会和谐中国梦,沧搡不老泰山魂”。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泰山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支点。借助泰山之势,表达美好寄托,已成为炎黄子孙的圆梦情结。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已成为历史留给我们的使命。正如杨辛诗中所云:“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魂”。这或许是对泰山精神新的感悟和提炼。
       泰山,以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被联合国认定为第一批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成为世界人民心目中真正的“大山”。泰山,盘亘齐鲁,高瞻东海,新世纪的泰山必然也与世界共峥嵘,与时代共奋进,是一尊无法估价的镇国之宝,任凭沧海桑田多变幻,以其不老的魂魄巍然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七律轱辘体▪沧桑不老泰山魂  

沧桑不老泰山魂,伟岸东方奠国根。
气势巍峨擎日月,根深缔固镇乾坤。
祥云缭绕峰间荡,瀚海翻腾脚下奔。
岱岳精神倾万古,中华世代永称尊。

岱岳风光举世尊,沧桑不老泰山魂。
宛延曲尽通皇顶,险峻丛生过圣门。
倚岸金河观日出,凝眸玉海望云呑。
千松迎客千般礼,百瀑消尘百样温。

相传盘古筑乾坤,扑卧头颅化岳存。
岁月常青华夏脉,沧桑不老泰山魂。
南临孔孟儒家祖,左靠蓬莱道境根。
问取高低排圣序,缘因此地有仙尊。

自古神州第一尊,三皇五帝立宗根。
秦王起始封禅典,汉武开承敬岳恩。
世代无休风雅颂,沧桑不老泰山魂。
儒家释道祥和地,万众图腾吉福门。

荣今耀古铸寰尊,岱岳精神万古存。
再展雄姿骄典册,又逢盛世傲乾坤。
风调雨顺呈祥瑞,国福民安降福门。
社会和谐中国梦,沧桑不老泰山魂。

评分

参与人数 1威望 +8 收起 理由
燕舞云间 + 8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发表于 2016-9-29 23:52:39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泰山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支点。借助泰山之势,表达美好寄托,已成为炎黄子孙的圆梦情结。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已成为历史留给我们的使命。正如杨辛诗中所云:“高而可登,雄而可亲,松石为骨,清泉为心,呼吸宇宙,吐纳风云,海天之怀,华夏魂”。这或许是对泰山精神新的感悟和提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3 09:29:59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山松满山遍野,千姿百态,一年四季郁郁葱葱,为泰山披一件碧绿的锦袍。人们所熟悉的泰山“迎客松”,像一位谦谦君子,玉臂长伸,彬彬有礼地召唤着五湖四海的宾客。盛夏为你送凉爽,严冬严冬为你遮寒风。树下喝杯“女儿茶”,一路好心情,为岱岳添一道美丽的风景。松的卓而不群,出类拨翠、与世无争,受到世人的万古称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9 23:5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泰山不因岁月变迁而常青不老。泰山南临孔孟家乡,左靠蓬莱仙境,佛、儒、道文化相融并存。得天独厚的自然因素与其特殊的文化特质,使泰山精神沉积了极为丰富的内涵,具有极高的宗教、美学、科学和历史文化价值。泰山是历史上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缩影和象征,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遗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3 09:3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荣今耀古铸寰尊,岱岳精神万古存。
再展雄姿骄典册,又逢盛世傲乾坤。
风调雨顺呈祥瑞,国福民安降福门。
社会和谐中国梦,沧桑不老泰山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3 09:32:4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文文和轱辘都是雪妹写的啊,大手笔,佩服极了,真赞!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3 09:34:42 | 显示全部楼层
看到雪妹来好开心啊,许久未见,抱抱,带俺去游泰山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10:30:46 | 显示全部楼层
纤纤月 发表于 2016-9-23 09:32
这文文和轱辘都是雪妹写的啊,大手笔,佩服极了,真赞!

回姐姐,这是旧作也是习作,修改了好多次呢,早就发在空间,没敢在论坛发。

点评

哈哈,只要是好作品,就不管新旧哈,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6-9-23 10:3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10:32:37 | 显示全部楼层
纤纤月 发表于 2016-9-23 09:34
看到雪妹来好开心啊,许久未见,抱抱,带俺去游泰山哈~

外孙女七个月,呢个坐稳了,忙里偷闲过来看看,久未来了,想念姐姐和朋友们,发首旧作,带姐姐和朋友到泰山旅游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3 10: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艾雪 发表于 2016-9-23 10:30
回姐姐,这是旧作也是习作,修改了好多次呢,早就发在空间,没敢在论坛发。

哈哈,只要是好作品,就不管新旧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6-9-23 10: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纤纤月 发表于 2016-9-23 10:36
哈哈,只要是好作品,就不管新旧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9-23 10:38: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纤纤月 于 2016-9-23 10:54 编辑
艾雪 发表于 2016-9-23 10:32
外孙女七个月,呢个坐稳了,忙里偷闲过来看看,久未来了,想念姐姐和朋友们,发首旧作,带姐姐和朋友到泰 ...

见到了,见到了,小宝贝超漂亮可爱呢,雪妹好幸福啊,祝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Archiver|东方旅游文化网 ( 苏ICP备10083277号|苏公网安备 32080302000142号 )
东方文旅百家集,天下风光一网中! 电话:13196963696

GMT+8, 2024-6-17 05:36 , Processed in 0.080348 second(s), 6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